让孩子在社区里自主玩耍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and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中,我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条微信推送:“书读好了,钱也挣到了,他们组建孟母群,自办奥赛班, 推动小区房价上涨了10倍……”,等等。
  我原以為这无非又是一般人成家生子以后,为所谓人生最值得的两件事“炒房”“鸡娃”而奋斗的故事,这也算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引起了我的警觉:“目前该社区小户型单价已突破10万大关,中介给看房的客户递上了这样的名片:‘这里的家长们都很重视教育,孩子下课就被送到培训班,小区里都很少看见孩子,没有孩子在玩。’”
  这段话立刻引发了我的心痛!更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的家长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一个偌大的小区,从下午放学直到整个晚上,基本上看不见玩耍的孩子,只看见穿梭在各种辅导班上孩子疲惫的身影。
  这也许只是一个个案,但必须引发我们的警觉与深思。
  其一,儿童教育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样态和旨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回应,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唯有守护孩子的天性,才能守护孩子成长的本真。孩子的天性离不开游戏玩耍。席勒讲,游戏是儿童人之为人的表征。他认为,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和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如果我们在意孩子的教育和可持续发展,但不以此为初衷和信条,那么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我们不能犯这样的糊涂了。但令人痛心的是,目前我们常常见怪不怪,糊涂得一塌糊涂。
  其二,我们需要时刻对孩子的成长生态保持高度警醒。鲁迅先生1918年在《狂人日记》中就呐喊道:“救救孩子!”陶行知先生于1945年就提出孩子的“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时间,解放孩子的空间。李镇西校长讲,“凡是剥夺孩子游耍天性的教育,都是耍无赖。”回味这些名家大师的诤言,总有一股人性与真理的光芒直逼人心!遗憾的是,我们在教育的人本化过程当中,往往忘掉了自己头顶上这样真实炽热的灯塔。
  其三,自洽于孩子真性情成长的教育,从来都是淡定的、自信的!以功利为导向,将孩子绑架在分数的流水线上,不让孩子去玩耍,不让孩子成群结队地去游戏,这不是我们这代人做教育的高明之处。假以历史之眼,透视出的一定是我们的狭隘、浅薄与无知。一个时期以来,教育的内卷化表现出各种变态怪象,但尤其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让孩子在小区里也只能泡在各种培训辅导班上,是教育的“新冠”,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其四,面对这样的教育“新冠”,我们必须标本兼治。治标,要明确儿童游戏的必须时间,明确家长基本的家教规范,营造小区开明、阳光的教育生态。治本,要建立全面的儿童绿色成长体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打通;建立严格的教育辅导考核体系,把资质考核、业务考核和成效考核统一起来;建立完备的社区学习督查评估机制,通过大数据技术等为每个家庭提供教育的科学画像等。
  百年前鲁迅先生的呐喊依然刺耳刺心。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救救家长,救救孩子的天性,救救教育的本真!
  (编辑 孙金鑫)
其他文献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办于1979年,双月刊,逢单月10日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刊号为:ISSN 1008-0627(国际),CN33-1214/G4(国内)。现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作为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前沿、探新”为特色,注重学术创新、关注教育热点,刊登教育史、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本刊不收版面费,坚持优稿优酬、优稿快编。
摘要重庆市合川中学基于自身办学理念和教育改革要求,开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一是构建起以“新二十三常能”为框架、指向学生“三力”(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培养的“诚爱·行知”生涯教育目标体系;二是通过在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社团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进行全方位渗透,促进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落实;三是通过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借力社会企事业资源、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等,为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教育治理”是一个很热的词,也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大家都很喜欢用,但是使用的随意性很大,有时甚至张冠李戴、南辕北辙。推进教育治理,必须抓住教育治理的本质,不能“挂着羊头卖狗肉”,更不能“打着红旗反红旗”。  当前,教育实践领域甚至教育理论界,对于教育治理有诸多误解。其一,认为治理就是“严管”。“治理”这个词过去早就在教育领域使用,如“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含有对于不法行为严加管治的意思。也有人把治
期刊
教师是西藏学生内地求学的重要他人,承载着关怀育人、政治担当、教育改革等多重社会期许,其角色厘定及特殊素养探究的背后是国家价值、民族诉求与教育属性等诸要素的交织,统
针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矛盾和窘境,即,增加作业量、训练答题依然是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但学习效率却没有得到同步提升。课堂生态的核心在于语言思维,在学科融合的同时还是要突出学科要素,依据学科特点、学生语言思维发展特点,提升语言思维的品质。
在无失效数据场合下,根据指数分布的凸性和无记忆性,修正了可靠度Ri的取值上界.在平方损失下,得到了Ri的Bayes估计,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到平均寿命的估计.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将可靠度估计精度提高了98.68%.
学习行为数据的来源是学习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和回顾,发现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享意愿的研究有待深入。运用技术接受模型,选择网络隐私顾虑、信任、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为自变量,个人数据分享意愿为因变量构建了初始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为了检验这一概念模型,以抽样调查获取的206名商科类大学生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结合相关拟合指标对初始概念模型进行了修正。结论显示: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隐私顾虑对个人数据分享意愿没有直接作用,但前者通过感知有用性和信任两个中介变量正向
今天办学难不难?难。我接触过的校长没有说容易的。难在哪儿?几乎所有的校長都不再说难在缺钱、难在硬件差。大家所说的难,都指向“软”的方面。其中,有一个重要难点就是家校关系。  有的校长反映,现在家长太“刁”,有事不好好沟通,有话不好好讲,不信任学校,不直接跟学校反映问题,却动不动就拨打“12345”,这种做法太让人伤心。有的校长提到,现在家长太“虚”,学校一再宣传请家长不要给孩子报校外培训班,可是家
期刊
机器学习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文章从机器学习的相关概念界定出发,梳理机器学习的数据类型和来源,比较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优缺点,重点结合传统心理学工具的局限性和机器学习的优势来阐述机器学习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总结机器学习的局限并提出展望,以期在识别或筛选国民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解决或预防心理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并为临床心理咨询干预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持,为中国智慧医疗贡献方法学指导。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游离于教学活动中心之外的个体或群体,关注和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边缘学生既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教育中公平正义原则的重要举措。边缘学生在集体学习生活中极易陷入主体地位缺失、行为习惯失衡、自我效能感式微、心理及人格发展遭受贬抑等多重困境,为此,课堂教学应通过建构积极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建立关怀伦理的师生关系、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多元差异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探索促进“边缘人”转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