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还有你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471151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张子林永远不会忘记初次见到姚媛姐弟时的情景。
  那時他刚到报社参加工作不久,有人打热线电话到报社爆料称,南郊城中村一对年轻夫妇因车祸双双离世,肇事司机逃逸,家中仅剩一双年幼的儿女和一位年事已高的老母亲。张子林并不是被指派跟这个新闻事件的记者,但这件事却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于是,在一个午后,作为摄影记者的他背着相机悄悄出了门。按照从同事那里要到的地址,骑着摩托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这对姐弟家。那是20年前,在小城的城区尚未达到处处通公路的程度,那条通往那个小小村落的路格外坑洼不平,张子林骑着摩托车一路“突突突”地过去,浑身上下沾满了泥土。
  张子林到那儿时,姚媛正在院子里帮奶奶淘米洗菜,看起来不过八九岁的样子,做事利落已经像个小大人。见有陌生人站在门口,姚媛怯怯地打量了他一番,想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继续忙手里的活,又觉得有些不礼貌,便朝屋子里喊:“奶奶,有人来了!”
  尽管他早已做足了思想准备,但当那个满头白发、佝偻着身子的老人扶着墙慢慢走出来时,张子林还是吃了一惊——这个家的情况远比他预想的要糟糕得多。
  “您好,请问您找谁?”老人边说边蹲下身去拿墙角的拐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向他走来。很快又从屋里蹿出来一个精瘦的小男孩,不过五六岁的样子,那是姚媛的弟弟姚川,他揪着老人的衣角怯生生地躲在后面。
  失去了顶梁柱后的这个家,犹如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请问这是姚媛的家吗?我是报社的记者,过来看看。”说完这句他又觉得后悔,一路上一直着急赶路,忘了给他们买点水果和点心。
  “进来坐吧。”


  在张子林端着那只老人递过来的搪瓷杯喝完第3杯茶后,他终于鼓足勇气说明了来意:“我想给两个孩子拍一组图片故事。”虽然并不确定自己这个举动会不会让他们今后的生活变得好过一些,但他还是说了。
  “行。”也许是被张子林不辞辛苦从市区专程赶来的诚意打动,姚媛的奶奶很痛快地答应了。

2


  那时正是麦收的季节,农业现代化机械尚未普及到那个村落,图片故事见报后,姚媛姐弟俩各自拿着一把镰刀跟奶奶在麦田里割麦子的情景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由于这组图片故事引起的反响很大,一时之间不少读者打进电话询问这对姐弟的近况,并且要去家里看他们。于是,很多提着大包小包的陌生人涌入了这个家,他们轮番坐在姚家那张“皮开肉绽”的旧皮椅上,一遍又一遍聆听这个家庭的苦难故事。他们给姚媛姐弟带来吃的和衣服,给姚媛的奶奶塞钱,想尽己所能让他们今后的生活变得好一些。当然也有人提出分别收养姚媛姐弟的想法,但都被姚媛一口回绝了。她年幼的弟弟并不能理解被人收养意味着什么,但姚媛明白,这意味着她要跟世上最后两个亲人告别。
  所以,她用大哭大闹来拒绝这些陌生人的善意。时间久了,很多人都觉得这姚家的女儿并不乖巧可爱,慢慢也便鲜少上门看望了。
  倒是张子林,自从见过姚媛姐弟后,他满脑子都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甚至晚上闭上眼脑海里也都是初次见面时他们略显拘谨却纯真的脸。于是,他悄无声息地开启了资助姚家长达十几年的旅程。
  起初萌生出这个想法时,张子林没有告诉任何人,在他看来,自己跟姚家之间有着一场奇妙的缘分,既然缘分让他们相遇,他就有理由尽力拉他们一把。
  那些年,每到周末,不管刮风下雨,张子林都会骑着他那辆摩托车去姚家,给他们带些好吃的,有时也带些衣服,给他们塞一些学费、生活费。后来摩托车换成了汽车,通往姚家那条坑洼不平的小路也修成了水泥路,张子林也从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到娶妻生女组建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可每周末定期去姚家探望的惯例他从未终止过。
  谁都没有想过厄运会再次降临到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姚媛高考前一周,她奶奶去世了。接到姚媛打来的电话时,张子林正在一个本地新闻发布会现场,挂掉电话他便急匆匆离席奔向了姚家。
  见他进来,原本一直绷着不哭的姚媛姐弟俩开始放声大哭,这么多年,他们早已将他当作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亲人。帮助姚媛姐弟料理完奶奶后事,张子林将他们送回了各自的学校。从那以后他去姚家更频繁了,只要没事就往姚家跑,他不忍心将他们孤零零地扔在那个破败的房子里,甚至在寒暑假时,还会开车带他们来自己城里的家中小住几日,带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3


  记忆中姚媛考上大学那天,张子林喝了很多酒,啤酒瓶子滚得满地都是的时候,姚媛一个劲儿地拉着他让他停下:“张叔,你别再喝了,再这样下去身体受不了。”虽然张子林不过比姚媛年长十来岁,但这些年为了表示心中的感激和敬重,姚媛姐弟一直称呼他为“张叔”。
  张子林摆摆手说:“没事,你考上大学叔心里高兴。”那晚借着酒劲儿他还对姚媛姐弟说了很多心里话,大抵是不会扔下他们不管,会一直资助他们到长大成人之类的。其实他由于身体的原因已经有几年没有喝过酒,在外人面前他也总是闷闷的,不太爱说话,可在姚媛姐弟面前他却总像是轻易便被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没人知道张子林是在发愁姚媛的大学学费,那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除了一家老小的开支外,身上还背着房贷、车贷,多亏那时处于纸媒最风光的时候,他所在的报社属于当地收入待遇很高的单位。但即便如此,他可能也没有很宽裕的经济能力再额外负担姚媛姐弟的学费和生活费。
  但这些话都被张子林咽进了肚子里。他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摄影记者,作品也多次在各大纪实摄影大赛中获奖,平日里经常会有一些企业开出不菲的价格来找他拍宣传照。以前他是不屑于接这些活计的,但这次他从手机通讯录里翻出那些人的联系方式亲自给他们拨通电话,在他看来能靠自己的劳动让姚媛姐弟顺顺利利大学毕业比什么都重要。   最让张子林欣慰的是,也许是因为他多年来的帮助和陪伴,在經受了一连串命运的打击和厄运后,姚媛姐弟依旧开朗明媚,并未长成那种满身戾气、颓败不堪的样子。姚川考上大学的第二年,姚媛大学毕业了,她用工作后赚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偷偷给张子林买了一双舒适的皮鞋,又跑去饭店订了一个小包间,买了生日蛋糕给他庆祝生日。
  心细如姚媛,她有次听张子林的女儿提起偷偷记下了他的生日,并早早酝酿着要给他制造一个小惊喜,算作这些年他对自己一家帮助的小小感谢。
  起初张子林说什么都不肯收下那双皮鞋,但姚媛流着泪一定让他收下。她说这些年看着他为了帮助自己一家从不舍得吃穿,脚上那双皮鞋穿到鞋头的皮面都开裂了还不舍得扔掉。她一直默默地记着呢,他为自己一家做得太多太多了。
  最后张子林收下了那双皮鞋,因为他知道,如果执意不收,姚媛的心里会一直因为记挂着这件事而难受。在她看来,这双皮鞋不仅是一样礼物,更是一种象征,这代表着她终于没被人生的浪头打倒,从苦难的命运里站起来了。

4


  姚媛成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而她的弟弟姚川则在考取警察学院后又顺利通过警察招考,成了一名人民警察。这对当年在众人眼中孤苦无依的姐弟,终于迎来了新的人生图景。
  这些年,他们一直奋发向上,求学时勤奋刻苦,工作中踏实肯干。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张子林勉励他们的那句话:“在苦难中用最大的力,迎接生命中最璀璨的花。”
  对姚媛姐弟来说,“张叔”早已成为他们唯一的亲人。因为这一路是他一直激励、陪伴着他们,在人生的每个关键路口告诉他们不能停,拉扯着他们这个破碎的家一步步走向明天。
  姚媛婚礼那天,张子林受邀作为娘家人出席,在本该由父亲挽着新娘将手交到新郎手上的环节,姚媛恳请他挽着自己走那重要的一程。其实张子林也百感交集,好像直到那天他才真的有姚媛姐弟真正长大的真实感,想到这里,他忽然有些眼睛湿润。
  在新娘发表感言的环节,所有宾客都没想到,她会绕过一旁的新郎,首先表达对张子林的感激:“张叔,我时常想,如果没有遇见你,我跟我弟现在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也许我会跟村子里的同龄人一样,早早结婚,住在低矮的房子里生两个孩子,终日奔波在田间地头讨生计。而我的弟弟,也可能会早早辍学,过上辛苦讨生活的日子。这些年,你一直默默吞咽困苦,却努力同我们分享快乐。你教会我们自尊、自信、自强,才让当年年幼的我们在接连失去人生的至亲后没有被命运打倒,陆续收获这世间每一个寻常人应有的欢喜。从小我便想成为一个像你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今天的我没让你失望,张叔,谢谢你!”
  姚媛这番话引得现场很多宾客落泪,而张子林这些年一直默默隐瞒的帮助姚家这件事也就这样被大家知晓。张子林在众人的呼唤中被推到台上致辞,其实做了多年的记者,他是极不习惯这样的场合的,他习惯了做镜头背后的那个人。他顿了顿,缓缓地说:“人很多时候无法抵御命运的大手翻云覆雨,但是,姚媛、姚川,我很高兴看到你们长大。其实你们不用感激我,在认识你们的这些年里,我也同样有着沉甸甸的收获。我对你们的要求就是,经营好各自的小家庭,干好自己的工作,去做一个充满善意的人。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报答。”
  后来,摄影家协会组织集体采风时,张子林又去过姚媛的老家一次。站在姚家的老屋前,他百感交集。院子里因为常年无人居住长满了各色的野花,一朵朵,一簇簇,甚是好看,风一吹他恍惚看到两个孩子从院子里探出头来,咧着嘴对他笑。
  他用相机对着院子“咔嚓咔嚓”拍个不停,同行的摄影家笑话他干吗一直对着个破旧的院子拍个不停,张子林微微一笑,没吭声继续拍。
  他要回去把照片发给姚媛姐弟,告诫他们不管走得再远,也要永远铭记来时的这段路。多年后,他们终于走出了这方狭小的天地,过上了年少时渴慕的生活,也许今后他们的人生还会有无数种可能性纷至沓来,但永远不应忘记当时的初心和坚守。
  当然,与他们姐弟共同经历的这20年,对他来说同样是一段闪光的回忆。
其他文献
黄杰闻近段时间总收到奇怪的邮件,邮件的标题是:“凤城杀手”,下面是一串数字。开始他以为是谁的恶作剧,或者是诈骗,可看的时间长了他开始有了些特殊的想法。互联网时代网络似乎无所不能,黄杰闻输入了“找杀手”3个字,搜索的结果竟有26000多条链接。这让黄杰闻吃惊不小,其中一个“凤城杀手”的链接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一串QQ号他非常熟悉,凤城距离他现在所住的城市200公里,不远也不近。他点了进去,里面就是一个
期刊
1.  远远的,程叶听见叮叮当当的响声了。像一把小木槌,一下一下敲在编钟上,发出清脆明亮、悠扬动听的音色。是马铃铛。那声音越来越近,还有马蹄踏在草甸上的足音,嘚嘚,嘚嘚,像蒙古族喇嘛跳查玛时击响的羊皮神鼓。  “来了!来了!”窗外响起了管理员哈丹巴特尔兴奋的声音。  程叶没有立马走出房间。叮叮当当,马铃铛已经快到小院外了。哈丹巴特尔的皮靴踩过砖地上,欢快地像在与地面鼓掌,铁锁咔哒一声,嘚嘚马蹄已经
期刊
一、意想不到  吴广泰给人打了一辈子工,70岁干不动了,带着攒下的十几万元钱回到老家。想着还有4个女儿,咋说不能看着自己不管,何况手里还有钱,省点用,晚年也够了。可他没想到,这趟家回得差点把老命搭上。  吴广泰老伴儿早几年没了,也没再找。老家,4个女儿都大了,结婚、生子,都有了家业。吴广泰在老家原本有房,是老辈传下的祖屋,吴广泰想,简单修一修就可以住了。  吴家往上都是单传,到了吴广泰这一辈没有男
期刊
张斌在望海小区里给父亲张平买了一套房,离他家不远,穿过两条街,10分钟就可以走到。他现在在一家公司当经理,每个月能挣不少钱。起初张斌想着自己的父亲前半辈子受了苦,就跟妻子商量把父親接到家里来,反正房子大,也可以帮忙照顾儿子。妻子不太情愿,说:“我也想把你爸接来,但是你工作忙,一天哪有时间在家,儿子又要读书,家里就只剩我跟你爸,他不自在,我也不自在。”张斌觉得妻子说得在理,就跟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在
期刊
9月的太阳洒下金色的光,层层叠叠地覆上楼顶和街头。  时光静默着。  鸟儿唱着听不懂的歌,桂花香淡淡氤氲着鼻尖,汗水从额头滑下,湿了白色T恤。  或许相遇就是不经意的。不经意的,姑娘的长发映入另一个人的眼眸,不经意地回头露齿一笑,扰了另一个人的心弦。四目相对的片刻,周遭的空气都有了甜丝丝的味道,而把这一切望进眼中的你我,始终不可得知,那怦怦心动的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我们总会途经,或许一场雨,一
期刊
Chapter10 灯火  九区会场,灯火辉煌,气氛已经被炒热,陆续有穿着华丽的宾客进入会场,大家都神色严肃,并无一点笑色。  宋允娜走下车,身后跟着路津月和于筠。她抬头看见,高廉站在不远处,他一身西装革履,帅气非凡,论长相,他已经无敌,再配上才华,无论站在哪里都是焦点。但诡异的是,他和罗熙云站在一起,没有一个人敢接近他们,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们隔离起来。  宋允娜在路津月的示意下,站到了角落
期刊
第二章植物通同桌  生物户外课在方萦当上生物课代表的第二个周五下午举行,地点是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大型植物观景园。一个星期前方萦就开始忙着准备,进行小组分配和登记,生物课上嘱咐大家带好发的材料和工具。林璐璐给她帮忙,笔记本上写得歪歪扭扭。  “你这写的什么?”  林璐璐低着头,顺势回答:“字啊。”说完她意识到这是被取笑了,方萦从小练书法,字写得漂亮,自己这么一画在她看来该是鬼画符了。“你要是不满意,那
期刊
“年轻轻轻的,搬几块砖都搬不好!我请你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当大爷的!”当着所有工友的面,包工头又在数落赵小松了。  赵小松紧紧咬着牙,脸上尽是屈辱与不甘。  包工头:“哎,我说你几句你还不乐意了,真把自己当大学生了?”  “大学生”3个字是真的刺激到赵小松了,他抓起脖子上的毛巾狠狠往地上一扔,转身就跑。赵小松这会儿很后悔,早知道高三那年他该更用功点儿,考上了大学哪儿还用受这种窝囊气?可惜世上没有“早
期刊
我开始惧怕毕业,其实,更怕的是,离开你。  “这书签真漂亮,难怪你天天用。”我一怔,从朋友手中拿过书签,柔和的灯光打在那行字上,我不自觉地勾起了唇角。  佛曰,弹指间,六十刹那。而回想三年,竟恍若一刹之隔,三年最幸运的事,大概就是遇见你。常言道:寒窗十年,只为今朝。道理太多,做到的却没几个。但你,却教了我一句毕生难忘的话。  “我相信你。”你轻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我抬眼正望进一双星眸,一时竟道不出
期刊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林州有个叫宋小三的孩子,极是机灵,只是没读过几天书。他14岁这年春上的一天,砍了一担柴挑到集上去卖,恰好看到两只顽皮的猴子抢了一位富商的皮帽子,一路嬉闹着。那富商极力追赶,却哪里追得上猴子,急得直跳脚。  宋小三打了一声呼哨,从怀里掏出两个红彤彤的果子来,对着那两只猴子晃了晃,又在自己脑袋上胡噜了一下。那两个猴子也学着他的样子,在脑袋上胡噜了一下,就把歪戴在一个猴子脑袋上的皮帽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