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打电话有范儿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组既普通又特别的老照片。说它们普通,是因为照片中的主人公,尽管从事什么工作的都有,却清一色都是寻常百姓;说它们特别,则是因为照片中的人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打电话。用现在的话说,都在打固定电话。
  虽然,现在我国拥有3亿余户的固定电话用户,平均每4人就拥有一部固定电话。但是自电话正式进入中国,也就是丹商大北电报公司1882年2月21日在其公司总部大楼上海外滩七号开办电话交换所之后,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使用电话一直都是洋人和官府的特权,被视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以1911年为例,当时全国拥有交换机容量为8800门,实际电话用户为8200户,皆为洋人、官府和王公贵族。到抗战之前的1935年,全国拥有电话15.7万门,平均每3000人才拥用一部电话;全国解放的1949年,全国拥有电话31.2万门,平均每1500人才拥有一部电话。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普通百姓都对电话抱有一种神秘感,十分珍惜与之接近的任何一次机会,并借助照相机拍下那亲密接触的瞬间,成为日后百说不厌的谈资。
  说实话,笔者寻找此类照片,万分不易。是在过目了上万张照片,才筛选出为数不多的几十张,又经过与卖家讨价还价,花费不菲后,才得到其中的一二十张。虽然来之不易,笔者却无怨无悔,甚至还对这些照片上的人们充满感激之情。因为这些流传下来的老照片,不但给舶来的电话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还成就了笔者的电话收藏之路。
  下面笔者尝试对这组老照片做一番解读。虽然其中不乏主观臆想的成分,但凭借多年的收藏经历和案头工作,笔者自信不会说得太离谱。
  尽管,有线电话(亦称固定电话)今天还在通信领域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但其市场份额不断地被无线电话(也称移动电话)和互联网蚕食,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人甚至预测不出10年,有线电话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笔者作身为电话机收藏者,对此却很淡定。一来,有线电话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越早到来,笔者手中的藏品,包括上述老照片,就可能增值越快;二来,若是退回到有线电话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就连笔者也不会答应,毕竟实在是不方便啊!再者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是谁想拦就能拦得住的,只能顺其自然。
  1 照片中的小帅哥兴冲冲地摆出打电话的架式。看得出他是一个刚进入电话局的职工。从他身穿的制服看,他很可能从事的是电话巡线工作,因为他手握的电话机是专门用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电话机。至于年代,似为民国中后期。2 这是一张获奖作品,曾参加上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邮电工人摄影展,并获金奖。老先生使用的是磁石电话机。3 该照片是从沪上某名门望族家中流出来的,身为小开的他正在打电话。而放在其面前的算盘表明,他是经过认真计算之后才打的电话。打给谁?也许是证交所,要么就是在轧金子。只有他和天知道。4 基建工程兵曾经是我军的一个兵种,在上世纪70年代整体转为中铁建。图为一基层连队的连长正在电话指挥施工。
  1 笔者为之取名《给家里报个平安》。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固定电话尚未普及。老百姓最常使用的通讯方式还是写信。这个新兵蛋子也不例外。他到照相馆与电话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之后还是一封家书连同照片寄回家。2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欧阳莎菲是这组照片中最为著名的一个,1946年因电影《天字第一号》一炮而红,成为上海滩最耀眼的明星,其一生出演过200余部影视剧,2010年8月3日在美国盐湖城家中去世,享年89岁。3 一位青年才俊坐在桌前打电话。而照片背后的题词写得很明白:“秦太太惠存,汤九新敬赠,1937年2月10日于太嘉宝疗养院。”
  1 国人大概没有见过这款电话机吧?它是爱立信于1956年投放市场的“麦克风”式一体拨盘电话机。它不曾登陆中国大陆,却在20世纪60年代“造访”了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照片背面的题款表明,拍照时间为1965年1月15日。
  2 照片中的女孩子一看就是在作秀,因为她的左手按在话机叉簧上,电话不可能接通,却又难以掩饰新安装上电话的喜悦心情。在上世纪80年代,谁家要是能安上电话,一定很有“路子”。
  3 他是一位刚入伍不久的解放军小战士,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电话机自然不会放过。笔者查了一下,小战士胸前佩戴的胸标为1950式。
  4 他们是爷俩儿,在民国时期的杭州城里经营专卖鹿茸的老字号。笔者上网查了一下,如今的杭州城里还有他们后代开的店呢。
其他文献
2011年秋拍大幕已经落下。平淡、寒流、遇冷??在经历两年多的狂飙突进后,这个秋季艺术品拍卖不再像往日那样热闹,无疑,市场再次站在了“拐点”上。回顾这一年的艺术品市场,有四大关键词不得不提,也值得我们做一番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一:缩水  2011年12月14日,备受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稳中求进”的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轮廓清晰显现。毫无疑问,2011年是不轻松的一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
期刊
2011年是计时码表发明190周年的重要年份,笔者不经意间在这个特殊年份收藏到一只特殊的表款,将过去与现在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使人们能够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发现如今的表款所隐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今的计时码表(Chronograph)功能,除了常规的走时以外,还可以单独记录某件事情所用的时间,位于表盘中轴的秒针一般停在12点的位置,当启动计时按钮以后,这个秒针将开始运行,表面上则有记录不同时间的
期刊
越南战争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激烈、最持久的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外的包括化学战剂在内的各种现代化武器,然而最终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爱好和平的人民全力支持下,坚持抗战的越南军民于1975年5月取得了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战争期间,越南当局的政治宣传斗争工作大张旗鼓地展开。参考《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越南邮票发行情况看出
期刊
2011年11月,叶景吕肖像首次专题展览——“观我”终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拉开帷幕。长达100米的圆形展线上,60余张巨幅照片一张张铺陈,形成了穿越一甲子的时光隧道,跨越三个时代的服饰、道具、审美之遴选与变化,唤起的不仅仅是观者自我记录的感慨,更是一个民族家国记忆的复活。    “我惊呆了”  2007年秋天,正在家中上网的我接到了一名福州旧书店老板的电话,他告诉我自己刚刚买到一套肖像,这
期刊
金农是文人画家,诗写得好,而且出手快,很得时人欣赏,与其同时代但年龄小他二三十岁的大才子袁枚就在其《随园诗话》中多次赞赏金农的诗。《奉和德州先生江氏水南花墅赏芍药诗原韵四首》为其唱和之作,通常唱和诗是在雅集或者应景等场合所作,受时间及原韵的限制,要写好,特别是写得有点意思就比较难,而金农这四首和诗却写得颇有生趣,显然他自己也满意,另纸誊写,保存了下来。但是诗稿没有署名,也没有署作年,如不遇高人,这
期刊
曾几何时,握笔书写曾是我们的纸上岁月。不论毛笔、钢笔、圆珠笔或铅笔,笔尖在纸张上刻划着我们的思维轨迹,流淌着我们智慧的汗水。手稿,它是一切创作的原始文本,是文化创造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如今,在书写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代,更加令人怀念手稿、收藏手稿、保护手稿和研究手稿。  手稿不等同于手迹  手稿是相对于印本而言的一种文本形式,在以笔为书写工具的时代,每一本(篇)书和文章均需经过书写的“手稿”过程而完成
期刊
“中国木刻画,从唐到明,曾有过很体面的历史。”这是鲁迅在《木刻纪程·小引》中对中国古代版画所做的评价。其实清初的版画赓续明代的辉煌,这从萧云从所作《离骚图》和《太平山水图》这两部当时版画界的扛鼎之作就能窥见一二。  绘山水 供卧游  萧云从(1596年至1673年),安徽芜湖人,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梅石道人、东海萧生等,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孰画派创始人。萧云从融宋元诸家笔墨、丘壑于一体
期刊
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中国是“东方巨龙”,中国人就是“龙的传人”。这一观念基本上被当代中国人当作了颠扑不破的真理。正如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曾经唱的那样:“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中,对龙的描述不胜枚举。最早记载“龙”的是甲骨文和金文。在甲骨文中,“龙”字形如巨蛇,头
期刊
此幅是余游戏之笔,好事家装潢而藏之,复请予题记,以为冰雪冱寒之时,安得有凌冬之芙蕖耶?昔唐贤王摩诘画雪中芭蕉,艺林传为美谈,予之所画亦如是尔。观者若必以理求之,则非予之意之所在矣。  芙蕖又名芙蓉,也就是荷花,荷花盛开于六月,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但是金农却画了一幅雪景芙蓉,违背了基本常识,用他的话说,那是游戏之笔。不料,“游戏之笔”被一位“好事家”装潢后收藏起来了,并且还要请金农为之写题记,其动机
期刊
记得中学的语文课本中有篇很著名的明代学者魏学所作的《核舟记》,描述的是明代天启年间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雕刻橄榄核舟“东坡赤壁游”的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舟棹如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核雕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绝。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手指头那么大。  将果核雕刻成小舟是果核雕刻工艺中相当普遍的方式,而且所选用的题材几乎全是东坡居士泛舟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