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及改革措施的研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i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将近些年我国发生的各种事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而实现结构力学课程育人的效果。本文首先对结构力学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需要达成的课程思政目标提出具体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育人。充分总结和归纳近些年发生的各类事件,并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程育人,为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结构力学;课程思政;设计思路;措施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极为重要和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关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往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存在考试通过率低,学习吃力,学习过程被动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习过程学生有惰性,不愿意动笔;自律性较差,虽然想学,但是控制不住自己,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年轻人的精气神,精神上空虚,很多学生更愿意追求低级趣味的东西,对于积极向上的东西不以为然。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使结构力学这类较枯燥的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更重要的是能够唤醒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树立为国家发展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结构力学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在高校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结构力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各种思政元素,既使得课堂学习更加活泼,尤其是力学课程本就比较枯燥,效果更佳明显,同时思政育人,可以大大激活现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正视身上肩负的责任。良好的思政教育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快速提升,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个人和事迹,体现了我们国家劳动人民崇高的忘我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在工作中大力弘扬的,因此有必要将近些年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整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更好的进行课程育人。
  1.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生如果不能够爱自己的国家,那么即便他再优秀,也不可能好好为国家工作。所以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育的主线,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讲解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取得成绩,切入代表性工程案例,路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北盘江大桥、郑万铁路、川藏铁路、复兴号动车组、舟山港、溪洛渡水电站、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引入我国团结合作精神及社会制度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与美国、印度、意大利等其他国家的做法作对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2.坚持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土木工程中的很多工作系统性都极高,涉及的人员和专业种类非常多,这就意味着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整个项目的失败,甚至有时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例如,2009年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在建13层住宅楼发生倒塌的事件,整个房屋“连根拔起”卧躺,经过调查,出现这个事故的原因正是桩基础在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造成。同时土木工程中很多工作危险性比较高,如果责任心不强,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要求从业人员需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方可胜任。
  以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为反面案例,切入有担当有作为的事迹。每一周抽一些时间,和同学们分享教师经历的、看过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事迹,也让同学们讲讲他们听到的感人故事,带领学生感受党和国家的这种奉献担当精神。
  3.着力培养学生刻苦奋斗精神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时代中国取得的成绩,不是依靠侵略和掠夺获得的,而是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取得的,我们赶上了历史上的好时候,生活富足、人民幸福,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并意味着要享受生活,反倒应该更加努力的工作,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结构力学是考研的专业课,以考研话题为切入点,带入我国科技工作者奋斗的故事,教育学生奋斗才是事业成功基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更重要的,利用学习答疑时间,向学生切入新时代奋斗精神的思想,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教育学生认识到身上所担负的历史责任。
  4.不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十几年前,不少国人心中总是对“海龟”身份而侧目,津津乐道德国、日本的工匠精神,羡慕经久耐用的日本汽车,感叹美国的强大的军事力量等等,总是感觉国外的东西就是好的,国产的东西是廉价、质次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国家力量都得到大力的发展。即便是面临其他国家的种种刁难和制约,也表现出极大的韧性,人们认识到外国的月亮不再圆,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中国声音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力量。将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改革措施
  围绕上一节课程设计思路,对日常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融合,从而使思政元素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传统的教學方法经过多年实践,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中切入思政元素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氛围更活泼,使课程育人变得更加轻松。
  1.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很多高校在每年开学都会做的一件事情,主要是对专业和课程做简单的介绍,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回答。通常情况下,开学第一课讲授的专业知识较少,主要侧重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氛围相对轻松,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相对“发散”的采用讲故事和交流的方式育人,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由于要引入土木工程发展历程的相关故事,这部分资料相对较多,教学过程可以采用PPT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较短时间获取更多信息,同时课件的设计也可以相对活泼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些。   2.师生讨论的形式
  师生讨论是目前教学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对一些概念存在错误理解,这时候单纯靠老师讲解,仍可能出现知识上的盲区,并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分析,有针对性的教学,往往教学效果更好。
  结构力学是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程,学生咨询的需求量较大,可以每隔两周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进行讨论,除了正常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外,可同时切入当代的奋斗者故事和中国故事。师生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中,可使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目前全国各个高校已广泛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际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早在几年前已经提出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和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这种形式将更多课堂时间留给线下答疑和思政育人,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特点和学生思想情况,恰到好处地选择育人切入点,比较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更加自然有效,着力培养学生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4.专题讲座的形式
  结构力学有很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宽泛,仅课本上的知识介绍,既无法知道科学问题提出的背景,也难以理解该知识在实际工程的应用。针对一些这样的知识点,如虚功原理、矩阵位移法等开展专题讲座,对知识进行的全面的讲解。
  这种方式在结构力学以往教学中其实都在使用,只是并未以很正式的形式提出,常利用15分钟时间对一个特定问题进行讲解。这种讲座的好处在于可以和同学有更多的互动,是引入思政教育很好的方式。通过讲座,切入我国在高精尖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土木工程领域取得成绩等育人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复兴的自豪感和新时代发展的责任感。
  5.实践基地现场教学的形式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内实习平台或者产学研协同中心,每年有大量的学生使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考虑引入现场教学形式。将该平台引入课程教学中,通过现场的实际观看,切入我国居民近几十年居住环境改善的情况以及在建筑领域取得辉煌成绩,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认同感和对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6.学生讲课的形式
  安排机会让学生上台讲课,讲课内容可以是他们自己做的作业,也可以是一些简单的专业知识,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这是课程思政的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课,使他们认识到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帮助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看待事物,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勤奋努力、刻苦奋斗的学习态度。
  三、结语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极为重要和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之一,目前教学中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精神狀态差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思政教育有待加强。在对近些年各类事件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了结构力学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围绕设计思路,设计出各类具体措施。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接受度更高,育人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徐兵,王照宇,王慧. 基于课程思政指导的后疫情时期结构力学融合教学探索[J]. 大学物理实验. 2021,34(03):108-111.
  [2]秦本东,蔺新艳,孟海平,王钦亭. 新时代背景下结构力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J]. 大学教育. 2021,(06):54-57.
  [3]陈卓,许羿. 人文素养培育视角下的结构力学课程思政化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6(77):300-301.
  [4]王雪,颜鲁雁,赵伟东. 结构力学教学优化的困境与对策[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05):79-80.
  [5]郑训臻. 基础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21,30(02):103-112.
  ★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 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项目(SZ202102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全面培养也在不断地推进。音乐这一个学科作为小学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模块,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合唱这一个模块的学习对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把合唱带入到课堂上,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医院方面的素养以及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操,保障了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所以合唱必须要从小开始培养,作
期刊
摘 要: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物理教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学科教学要求非常严格。教师要明确学科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针对性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根据物理学课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求证和探索。分析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关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组合,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物理课;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十分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其中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构建高效课堂是现代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确保能够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能动性,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本文综合探究高中生物教师建构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關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高效课堂的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突出,确保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部和学术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各门学科在教材、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等不同领域都发生了一些变动。为完成新的历史教学目标,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一线教师势必须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一些创新。其中唯物史观概念复杂,又较为晦涩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与运用。但是无论是课改前还是现如今,唯物史观始终是我们学习和钻研历史的重要理论,并且统领着余下的四项核心素养。因而如何把唯物史观揉进高中历史教学,并让学生在
期刊
摘 要: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素质作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文章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素质及提升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素质有助于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教学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關键词:新时代;教师素质;高校思政;提升;策略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内的护理人才缺口比较大。整体上看,护理人员的总人数在迅速增强,但因为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及生活节奏加快,造成很多年轻人也需要护理,使得护理人员数目的增长跟不上需求的提升。根据统计,来自中职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占到了所有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讨论,提升其教育质量,是很有必要的。以下就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改进方向及其改进策略三个主要角度
期刊
历史的车轮转动,时代推动了我们的发展,作为老师必将要接受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网课也由慢慢升温到突增的一股潮流。  一、实行网络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从线下到线上不是单纯的把要上课的内容录成视频传到网上,就如何开展网络教学,从面对面到只能隔着屏幕隔空喊话,如何高效组织课堂成为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教学怎么设计,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在不涉及新课的范围内何处来,学生在学校上课和在家上课的
期刊
摘 要: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这也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并不能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总结和概括的原因。教师在将不同的教学理念运用在知识内容讲解过程中的时候,就需要保持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的发展,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进度,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合理有效发挥自身的特长。因此,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微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被留在了农村,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产物,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机会很少,这些学生缺少父母的陪伴与管教,内心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如产生厌学心理和孤僻性格等。留守儿童孤僻性格的出现不仅引起了教育方面的注意,更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我们需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和反思。  关键词:留守儿童;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推进,综合素质全方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体系改革的核心导向。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作为培养小学生艺术素养与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帮助其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与优秀的社会品质,为其日后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石。本文主要以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为研究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