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都可以参与到教学中。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教师还要注意一定的问题,运用一定的策略。在此,本文从“切实了解学生,确保分组的合理性”“设置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开展组间竞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给予有效的评价,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几方面出发,进行了相关的具体探讨,以期促使学生更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分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方面效果明显,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但是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来看,当前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分组不合理、学生不愿合作等。为此,教师需要切实思考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的开展,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一、切实了解学生,确保分组的合理性
在运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如果不能将学生合理分组,会导致学生在组内难以开展合作、交流。为此,教师为了保证分组的合理性,为小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应该切实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综合分析班级内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认知能力等,把握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习优势,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同时,教师还要保障小组人数的合理性。
例如,每个小组人数最好为4-6人,小组中通常应该有学困生、学优生等,以促使学生互相帮助,提高分组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将学生进行分组,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由于该部分涉及一元一次的问题,因此教师可将对一元一次方程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分为一组,将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另一组由教师亲自带队进行研讨。可以说,分组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灵活性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小组中得到更好发展。并且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学习积极性都处于不断变化中,所以教师不能以一次分组就将学生永远束缚在某小组内,而必须在教学中学会对学生进行灵活分组,使学生在组内有更好的自主学习条件。
二、设置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分組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为小组设计问题与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数学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加强合作探究,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当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切实从教学内容出发,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问题和任务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有足够的探究价值,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而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则是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等。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次函数的知识。这需要我们借助图象进行分析。请在小组中共同总结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吧。”学生通过任务的引导,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绘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在小组中间进行巡视指导,并且继续给学生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如问学生:“k决定了函数的什么?b又在图象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看看学生合作得怎样。这样,通过制定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任务,同时结合一定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开展组间竞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组间竞争。组间竞争有诸多好处:一是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也就是说,为了获取小组胜利,小组内的每一名成员都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给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二是可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组间竞争比拼的是集体智慧,为学生带来的经验非常多,质量也高。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中可以加强组间竞争的开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与旋转”时,教师可以设计组间竞争活动,以培养组内学生的默契,激发学生的竞争热情。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对称、旋转等知识,现在请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分组设计图案,看看哪个小组设计出图案最佳。”竞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在小组中积极配合,积极思考,有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充分结合所学知识来完成任务。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合作默契可以得到很好培养。
四、给予有效的评价,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中,教师还应该注意评价方式和手段。评价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改进不足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评价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且全面的评价。一方面,教师应该采用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前后知识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积极程度等。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等,促使学生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能否与他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小组中的发言是否积极等方面出发,来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还要听取其他学生的评价。学生往往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同伴评价能够让学生更为乐于接受。比起用单一的成绩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具有实质性内涵的课堂评价更能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数学是学生公认的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为了促使学生取得高效学习结果,教师必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在此,希望本文关于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大中.论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J].教育观察,2017,6(24):109-1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分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方面效果明显,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但是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来看,当前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分组不合理、学生不愿合作等。为此,教师需要切实思考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的开展,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一、切实了解学生,确保分组的合理性
在运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如果不能将学生合理分组,会导致学生在组内难以开展合作、交流。为此,教师为了保证分组的合理性,为小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应该切实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综合分析班级内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认知能力等,把握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习优势,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同时,教师还要保障小组人数的合理性。
例如,每个小组人数最好为4-6人,小组中通常应该有学困生、学优生等,以促使学生互相帮助,提高分组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将学生进行分组,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由于该部分涉及一元一次的问题,因此教师可将对一元一次方程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分为一组,将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另一组由教师亲自带队进行研讨。可以说,分组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灵活性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小组中得到更好发展。并且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学习积极性都处于不断变化中,所以教师不能以一次分组就将学生永远束缚在某小组内,而必须在教学中学会对学生进行灵活分组,使学生在组内有更好的自主学习条件。
二、设置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分組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为小组设计问题与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数学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加强合作探究,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当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切实从教学内容出发,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问题和任务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有足够的探究价值,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而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则是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等。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次函数的知识。这需要我们借助图象进行分析。请在小组中共同总结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吧。”学生通过任务的引导,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绘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在小组中间进行巡视指导,并且继续给学生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如问学生:“k决定了函数的什么?b又在图象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看看学生合作得怎样。这样,通过制定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任务,同时结合一定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开展组间竞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组间竞争。组间竞争有诸多好处:一是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也就是说,为了获取小组胜利,小组内的每一名成员都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给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二是可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组间竞争比拼的是集体智慧,为学生带来的经验非常多,质量也高。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中可以加强组间竞争的开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与旋转”时,教师可以设计组间竞争活动,以培养组内学生的默契,激发学生的竞争热情。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对称、旋转等知识,现在请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分组设计图案,看看哪个小组设计出图案最佳。”竞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在小组中积极配合,积极思考,有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充分结合所学知识来完成任务。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合作默契可以得到很好培养。
四、给予有效的评价,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中,教师还应该注意评价方式和手段。评价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改进不足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评价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且全面的评价。一方面,教师应该采用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前后知识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积极程度等。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等,促使学生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能否与他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小组中的发言是否积极等方面出发,来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还要听取其他学生的评价。学生往往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同伴评价能够让学生更为乐于接受。比起用单一的成绩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具有实质性内涵的课堂评价更能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数学是学生公认的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为了促使学生取得高效学习结果,教师必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在此,希望本文关于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大中.论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J].教育观察,2017,6(2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