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即墨柳腔是山东省的地方戏,发源于青岛市即墨、平度一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属于周姑子声腔系统,和青岛茂腔并称为"胶东之花",2008年即墨柳腔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柳腔戏;行当;语言;表演形式;音乐形式;发展现状
即墨柳腔是山东省的地方戏,发源于青岛市即墨、平度一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属于周姑子声腔系统,和青岛茂腔并称为"胶东之花",2008年即墨柳腔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受当地群众喜欢,下面浅谈一下柳腔戏的语言、表演、行当、音乐、唱腔、念白等认识以及现在的发展现状。
一、柳腔的语言
柳腔的语言用的是即墨本土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本地又称土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极具地方特色。
二、柳腔的表演形式
柳腔的表演形式基本与其他剧种相同和京剧、昆曲、吕剧等表演形式一样,采用"四功五法","四功"分别是:唱念做打;"五法"分别是:手眼身法步,手是指手势动作,眼是指眼神和表情,身是指身段工架,步是指不同形式的台步。法是指上述几种表演技术的程式动作和方法。
三、柳腔的行当
柳腔戏按行当分为生旦净丑。生是指男性角色:又分为老生(又称大生)、小生(又分为小生和娃娃生)、武生等;旦是指女性角色:又分为青衣、花旦、老旦、彩旦、武旦等;净行一般是男性角色扮演主要分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丑是指丑行,分文丑、武丑,又称小花脸、三花脸、武花脸。
四、柳腔戏的音乐形式
柳腔戏采用戏曲乐队伴奏形式,乐队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管弦乐组成,弦乐乐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中阮、扬琴等;管乐有笙、笛子、唢呐等。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渲染气氛的作用。武场是指打击乐,乐器主要有板(司)鼓、锣、铙钹、小锣、小钹、梆子、哑钹、碰钟、堂鼓等;司鼓演奏者是起指挥作用的,根据演员的表演指挥乐队伴奏,是整场戏的节奏掌控者,戏曲锣鼓经是用于演员上下场和唱腔、音乐起止。常用的锣鼓点子,用来演员上下场的有《水底鱼》《冲头》《五锤》《圆场》《小回头》等;开唱的锣鼓有《垛头》《慢长锤》《尖板》《串锤》《凤点头》《一锣》等;用于演员表演动作亮相的锣鼓有《四击头》《软四击》等。
五、柳腔戏唱腔
柳腔的唱腔主要是用乐队来伴奏,以原板(四分之二拍)为主。柳腔唱腔音乐风格上,主要分悲调(又称"悲宫"或"悲工")、花调、反调及借鉴昆曲、京剧、民间小调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柳腔戏的"母曲",柳腔唱腔花调最大的特点就是悲调哭腔和特有的向上翻高的尾音"勾勾腔"。从板式或节奏上又分为原板(快、慢原板)、紧拉慢唱、尖板、散板、二板、哭头(幺二三)、快板、垛板等。"垛子"是柳腔独有的唢呐曲牌,起过渡作用,是演员在演唱悲调和花调时的末句尾音时用,主要是演员用来在大段唱腔中休息一下或另起新唱腔过渡用。
六、柳腔艺术发展现状
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是柳腔在全国现存的唯一专业演出团体,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的使命是传承传统和保护非遗文化弘扬正能量,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剧团)繁荣发展,在烟台市艺术校委托培养了20名年轻学员补充了后备力量增加了戏曲人才,该中心立足于讲好青岛即墨本土故事,近些年推陈出新精心创作编排了历史剧《田横别齐》《即墨大夫》、现实题材剧目《家风》《泉海谣》等有分量的大戏和《一个红红绸包》《过生日》《拆》《最美的人》等一批讴歌新时代新思想新风尚的小品,把艺术传承与社会教育、社会宣传有机的融入为一体。目前,剧团正在排演打磨精品历史剧《即墨大夫》和《泉海谣》,已进最后冲刺阶段,即将与观众见面,未来将在省市进行展演。
在演出方面,每年正月在即墨区文化中心举办了柳腔艺术周精品作品展演,演出了新作品《家风》,经典作品《三女拜寿》、《龙凤面》等。陆续在青岛市北、城阳、即墨各乡镇开展"春节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由青年演员们演出复排剧目《姊妹易嫁之后》、《双玉蝉》等优秀传统作品,深受百姓喜爱。每年三月下旬,开始"文化惠民"演出工作,走进各乡镇、社区街道慰问驻村工作队,为当地的驻村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柳腔传统剧目和歌舞小品。2019年围绕"庆祝建国70周年"这一重要主题,柳腔《寻儿记》选段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庆典展演;柳腔《寻儿记》选段参加了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站在新时代回望经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经典戏剧展演;柳腔现代戏《家风》参加青岛市庆祝建国70周年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文艺展演;柳腔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演员参加青岛市"薪火相传"名家名段展演;参加西海岸肘鼓子声腔戏曲展演,积极传播优秀柳腔作品。复排传统作品《双玉蝉》、《龙凤面》等先后在青岛四方剧院、青岛人民会堂、李沧区文化馆、即墨区文化中心等剧场内展演。为了振兴柳腔艺术,培养柳腔人才。2019年创排了一台既有中国传统教育意义,又有即墨地方风土人情的折子戏、小品专场综合节目,通过"非遗进校园"项目的开展在即墨区实验四小进行了展演活动。为培养新一代柳腔观众,柳腔艺术中心在即墨实验四小、长江路小学、德馨小学、实验二小建立了柳腔基地,与移风镇、普东镇、七级镇等学校开展了"柳腔戏曲进校园"活动。定期到校给小学生上柳腔艺术课,教柳腔唱腔,自小培养他们热爱柳腔,会唱柳腔,传承柳腔,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柳腔艺术中心的老师和实验四小的师生共同创排的《新墙头记》入选2019年度第二十三届"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获得金奖。作品《新墙头记》获(集体节目)演出,编排类"最佳集体节目"称号。
近年来,柳腔艺术中心坚持文化强国建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立足即墨文化建设实际,深入挖掘開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柳腔艺术特色,积极推进文化艺术创新。
关键词::柳腔戏;行当;语言;表演形式;音乐形式;发展现状
即墨柳腔是山东省的地方戏,发源于青岛市即墨、平度一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属于周姑子声腔系统,和青岛茂腔并称为"胶东之花",2008年即墨柳腔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受当地群众喜欢,下面浅谈一下柳腔戏的语言、表演、行当、音乐、唱腔、念白等认识以及现在的发展现状。
一、柳腔的语言
柳腔的语言用的是即墨本土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本地又称土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极具地方特色。
二、柳腔的表演形式
柳腔的表演形式基本与其他剧种相同和京剧、昆曲、吕剧等表演形式一样,采用"四功五法","四功"分别是:唱念做打;"五法"分别是:手眼身法步,手是指手势动作,眼是指眼神和表情,身是指身段工架,步是指不同形式的台步。法是指上述几种表演技术的程式动作和方法。
三、柳腔的行当
柳腔戏按行当分为生旦净丑。生是指男性角色:又分为老生(又称大生)、小生(又分为小生和娃娃生)、武生等;旦是指女性角色:又分为青衣、花旦、老旦、彩旦、武旦等;净行一般是男性角色扮演主要分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丑是指丑行,分文丑、武丑,又称小花脸、三花脸、武花脸。
四、柳腔戏的音乐形式
柳腔戏采用戏曲乐队伴奏形式,乐队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管弦乐组成,弦乐乐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中阮、扬琴等;管乐有笙、笛子、唢呐等。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渲染气氛的作用。武场是指打击乐,乐器主要有板(司)鼓、锣、铙钹、小锣、小钹、梆子、哑钹、碰钟、堂鼓等;司鼓演奏者是起指挥作用的,根据演员的表演指挥乐队伴奏,是整场戏的节奏掌控者,戏曲锣鼓经是用于演员上下场和唱腔、音乐起止。常用的锣鼓点子,用来演员上下场的有《水底鱼》《冲头》《五锤》《圆场》《小回头》等;开唱的锣鼓有《垛头》《慢长锤》《尖板》《串锤》《凤点头》《一锣》等;用于演员表演动作亮相的锣鼓有《四击头》《软四击》等。
五、柳腔戏唱腔
柳腔的唱腔主要是用乐队来伴奏,以原板(四分之二拍)为主。柳腔唱腔音乐风格上,主要分悲调(又称"悲宫"或"悲工")、花调、反调及借鉴昆曲、京剧、民间小调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柳腔戏的"母曲",柳腔唱腔花调最大的特点就是悲调哭腔和特有的向上翻高的尾音"勾勾腔"。从板式或节奏上又分为原板(快、慢原板)、紧拉慢唱、尖板、散板、二板、哭头(幺二三)、快板、垛板等。"垛子"是柳腔独有的唢呐曲牌,起过渡作用,是演员在演唱悲调和花调时的末句尾音时用,主要是演员用来在大段唱腔中休息一下或另起新唱腔过渡用。
六、柳腔艺术发展现状
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是柳腔在全国现存的唯一专业演出团体,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的使命是传承传统和保护非遗文化弘扬正能量,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剧团)繁荣发展,在烟台市艺术校委托培养了20名年轻学员补充了后备力量增加了戏曲人才,该中心立足于讲好青岛即墨本土故事,近些年推陈出新精心创作编排了历史剧《田横别齐》《即墨大夫》、现实题材剧目《家风》《泉海谣》等有分量的大戏和《一个红红绸包》《过生日》《拆》《最美的人》等一批讴歌新时代新思想新风尚的小品,把艺术传承与社会教育、社会宣传有机的融入为一体。目前,剧团正在排演打磨精品历史剧《即墨大夫》和《泉海谣》,已进最后冲刺阶段,即将与观众见面,未来将在省市进行展演。
在演出方面,每年正月在即墨区文化中心举办了柳腔艺术周精品作品展演,演出了新作品《家风》,经典作品《三女拜寿》、《龙凤面》等。陆续在青岛市北、城阳、即墨各乡镇开展"春节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由青年演员们演出复排剧目《姊妹易嫁之后》、《双玉蝉》等优秀传统作品,深受百姓喜爱。每年三月下旬,开始"文化惠民"演出工作,走进各乡镇、社区街道慰问驻村工作队,为当地的驻村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柳腔传统剧目和歌舞小品。2019年围绕"庆祝建国70周年"这一重要主题,柳腔《寻儿记》选段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庆典展演;柳腔《寻儿记》选段参加了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站在新时代回望经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经典戏剧展演;柳腔现代戏《家风》参加青岛市庆祝建国70周年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文艺展演;柳腔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演员参加青岛市"薪火相传"名家名段展演;参加西海岸肘鼓子声腔戏曲展演,积极传播优秀柳腔作品。复排传统作品《双玉蝉》、《龙凤面》等先后在青岛四方剧院、青岛人民会堂、李沧区文化馆、即墨区文化中心等剧场内展演。为了振兴柳腔艺术,培养柳腔人才。2019年创排了一台既有中国传统教育意义,又有即墨地方风土人情的折子戏、小品专场综合节目,通过"非遗进校园"项目的开展在即墨区实验四小进行了展演活动。为培养新一代柳腔观众,柳腔艺术中心在即墨实验四小、长江路小学、德馨小学、实验二小建立了柳腔基地,与移风镇、普东镇、七级镇等学校开展了"柳腔戏曲进校园"活动。定期到校给小学生上柳腔艺术课,教柳腔唱腔,自小培养他们热爱柳腔,会唱柳腔,传承柳腔,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柳腔艺术中心的老师和实验四小的师生共同创排的《新墙头记》入选2019年度第二十三届"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获得金奖。作品《新墙头记》获(集体节目)演出,编排类"最佳集体节目"称号。
近年来,柳腔艺术中心坚持文化强国建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立足即墨文化建设实际,深入挖掘開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柳腔艺术特色,积极推进文化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