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条件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研究证实,有多种细胞参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中RPE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可能与PVR有关,其主要生物学行为是RPE细胞的增生和迁移。已证实高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高糖条件下RPE细胞是否发生EMT鲜有报道。

目的

建立体外高糖细胞培养模型,探讨高糖对人RPE的迁移能力及EMT的影响。

方法

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对人RPE细胞D407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和传代,取6~8代细胞用于实验。依据培养液中血糖浓度的不同将细胞分为3个组,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中葡萄糖终浓度为5.5 mmol/L,高糖培养组葡萄糖终浓度为60.0 mmol/L,用含5.5 mmol/L葡萄糖和甘露醇的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作为高渗对照组。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法检测划痕后0、24、48和72 h时3个组RPE细胞的迁移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高糖培养组在培养不同时间点RPE细胞间质化标志物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在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对照组培养的RPE细胞呈多角形,核仁清晰,排列致密;高糖培养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RPE细胞逐渐变大、变长,细胞结构不清,排列紊乱;高渗对照组细胞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划痕试验显示,高糖培养组在划痕后48 h可见细胞迁移,划痕后72 h划痕基本消失,而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划痕仍然存在。划痕后各时间点高糖培养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组间和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28.600,P=0.000;F时间=773.270,P=0.000)。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培养后48 h、72 h组细胞中ZO-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高糖条件下RPE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发生EMT改变,可能参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发生。

其他文献
城市森林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是以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为中心,研究森林在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及其同影响城市发展的生态因子与社会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本文仅从城市
选择V龄级天然针阔混交林,通过不同的采伐更新方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采伐更新8年后,林分蓄积增长到伐前的79.6%,而且群落也得到较好的恢复。监测结果显示:强度择伐后因透光度的增
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汕头大学&#183;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共同承办、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协办的2015年广东省医学会眼
背景视神经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生引起的局部胶质瘢痕形成是神经细胞轴突难以再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α-晶状体蛋白能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轴突的再生,且部分再生的轴突能够穿过胶质瘢痕区,故推测α-晶状体蛋白可能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从而对视神经发挥保护作用。目的探讨α-晶状体蛋白对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及其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SPF级3~5日龄Long Evans大鼠的视神
背景 炎症-免疫机制是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S100A8/A9蛋白复合物与炎症相关,但S100A8/A9蛋白是否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有待探讨。目的 测定糖尿病(DM
背景目前,视屏终端已广泛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其对眼表健康的影响受到关注,而临床上对眼表的健康评估和干眼的早期诊断尚有一定的困难。以往对眼表的检查以侵入性方法为主,影
通过3次酸沉的方法从大豆蛋白提取液中分离出7S、11S及磷脂膜蛋白组分,对比了两种低温豆粕所制得的蛋白产品各组分中脂质的含量,分析了磷脂在低温豆粕中的残留情况以及磷脂对
背景近年来,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和眼内炎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透明角膜切口的构型成为眼科医师研究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对透明角膜切口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
圆锥角膜是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且呈锥形向前凸起,造成高度近视和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以往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P)是治疗圆锥角膜的主要术式,但可导致散
针对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保护区存在的原保护范围、功能区划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原则与方案,并从影响评价方面论证了调整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