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增加,资助育人功能也被社会越来越重视。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缺失的原因,希望高校能够从更新资助理念、优化资金分配,加强人文关怀、全方面提升能力等两方面保障学生全方位脱贫。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全方位脱贫
一、前言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同时更指出要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贯彻到教育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更要重视育人功能,做到学生全方位“脱贫”。但“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不等于‘补助’,资助工作也不是‘慈善行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帮困工作的关键是在资助的同时加强育人功能。”
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一直以来,国家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教育机会均等。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接受教育成本的增加,同时受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影响,全国各大高校都出现了不同比例的贫困生群体。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确保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配合其他资助体系的奖、贷、助、补、减的多元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荒废学业。但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往往主要集中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方面,在如何发挥育人功能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究在资助工作中如何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缺失的原因
1.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认定机制有效性不足
目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主要查看有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参考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及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学生日常表现及申请答辩等环节。但是,评定过程中依然存在认定漏洞,很多高校都存在着认定标准模糊不清、认定考核不严、认定程序不完善、认定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比如,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断定;评定贫困金额没有与时俱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出现虚假信息的填报;申请对象由于自尊心问题,对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同学隐瞒了真实的家庭情况等。认定机制的不足及资助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国家设置贫困资助的意义,不能真正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2.注重经济资助,忽视发展性成长
高校对受助学生的资助往往是直接的、无偿的,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缺乏全面认识,存在 “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思想。部分贫困学生认为获得各项无偿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缺乏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意识。另外,贫困生个人信息不恰当地公开、隐私未被合理保护,造成贫困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贫困生除了需要基本的经济资助,还需要学业指导、能力拓展、就业实习帮扶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往往重经济保障而忽视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贫困学生往往没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身能力素质,这无疑弱化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三、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全方位脱贫
1.更新资助理念,优化资金分配
创新资助理念,注重宣传引导,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国家的奖助学金是用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因此,评选奖助学金时,学校要通过各个宣传渠道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宣扬先进学生优秀事迹,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建立学校与地方资助中心联网制度,学校要派专人实地走访、调研贫困生的情况,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增强学校资助资金灵活性和自主性,引入民间资助力量,优化资助资金分配,真正让贫困学生得到应有的资助。
2.加强人文关怀,全方面提升能力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解困和情感教育。要增加有偿资助,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注重学生的自助和他助,挖掘资助资源,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和实习实训岗位,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借助主题团日、优秀事迹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榜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保证贫困生思想不掉队。同时,针对部分贫困生的自卑、消极心理,要充分利用团体辅导、广场咨询等活动引导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客观认识现实,摆脱心理困扰。
高校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要结合学校和地区实际,恰当地给予学生经济上、学习上、心理上、就业上的教育指导,做到全方位资助育人,使贫困生成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心理健康、奋发有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高丽芝.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J].思想战线,2015(41):62-65.
[2]李璐.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认定管理和人格教育的欠缺[J].华夏教师,2013(11):86-87.
[3]曾盈村.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后续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245-249.
作者简介:刘敏(1989- ),女,硕士,青岛科技大学助教。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全方位脱贫
一、前言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同时更指出要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贯彻到教育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更要重视育人功能,做到学生全方位“脱贫”。但“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不等于‘补助’,资助工作也不是‘慈善行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帮困工作的关键是在资助的同时加强育人功能。”
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一直以来,国家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教育机会均等。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接受教育成本的增加,同时受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影响,全国各大高校都出现了不同比例的贫困生群体。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确保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配合其他资助体系的奖、贷、助、补、减的多元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荒废学业。但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往往主要集中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方面,在如何发挥育人功能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究在资助工作中如何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缺失的原因
1.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认定机制有效性不足
目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主要查看有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参考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及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学生日常表现及申请答辩等环节。但是,评定过程中依然存在认定漏洞,很多高校都存在着认定标准模糊不清、认定考核不严、认定程序不完善、认定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比如,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断定;评定贫困金额没有与时俱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出现虚假信息的填报;申请对象由于自尊心问题,对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同学隐瞒了真实的家庭情况等。认定机制的不足及资助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国家设置贫困资助的意义,不能真正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2.注重经济资助,忽视发展性成长
高校对受助学生的资助往往是直接的、无偿的,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缺乏全面认识,存在 “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思想。部分贫困学生认为获得各项无偿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缺乏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意识。另外,贫困生个人信息不恰当地公开、隐私未被合理保护,造成贫困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贫困生除了需要基本的经济资助,还需要学业指导、能力拓展、就业实习帮扶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往往重经济保障而忽视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贫困学生往往没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身能力素质,这无疑弱化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三、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全方位脱贫
1.更新资助理念,优化资金分配
创新资助理念,注重宣传引导,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国家的奖助学金是用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因此,评选奖助学金时,学校要通过各个宣传渠道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宣扬先进学生优秀事迹,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建立学校与地方资助中心联网制度,学校要派专人实地走访、调研贫困生的情况,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增强学校资助资金灵活性和自主性,引入民间资助力量,优化资助资金分配,真正让贫困学生得到应有的资助。
2.加强人文关怀,全方面提升能力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解困和情感教育。要增加有偿资助,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注重学生的自助和他助,挖掘资助资源,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和实习实训岗位,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借助主题团日、优秀事迹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榜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保证贫困生思想不掉队。同时,针对部分贫困生的自卑、消极心理,要充分利用团体辅导、广场咨询等活动引导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客观认识现实,摆脱心理困扰。
高校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要结合学校和地区实际,恰当地给予学生经济上、学习上、心理上、就业上的教育指导,做到全方位资助育人,使贫困生成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心理健康、奋发有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高丽芝.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J].思想战线,2015(41):62-65.
[2]李璐.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认定管理和人格教育的欠缺[J].华夏教师,2013(11):86-87.
[3]曾盈村.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后续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245-249.
作者简介:刘敏(1989- ),女,硕士,青岛科技大学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