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创新,就是要敢于摆脱传统习惯的束缚,冲破原有知识范围、思维定势的禁锢,改善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具有进步意向的新思维、新方法、新发现、新规律。因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1、应用质疑,诱发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质疑,设置悬念,创设疑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疑境之中去求疑解疑。比如,笔者在教学阿累《一面》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一面”是谁见谁的一面呢?从而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教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以理服人。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质疑,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故事、猜谜语,激发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极大的兴趣,莫过于教师讲一些神奇的故事和猜一些有趣的谜语。教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猜一种水果:“头顶八卦像晋王,身插宝剑杨六郎,比干丞相挖心死,先苦后甜汉刘邦。”(刺梨果)学生听后,根据描述的特点,有的说这样,有的说那样。思维十分活跃,想象也极为丰富。又如笔者在教学《死海不死》时,就先讲述了文中的一个传奇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学起来轻松活跃,事半功倍。
  二、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的观念。要把学生看作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
  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都能有独到的见解。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多给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信任。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亮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产生巨大的激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创新要以想象为基础。想象是对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加以改造,构成新意象和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孕育着智慧、孕育着创造。没有想象,就难有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只有在广阔的想象空间里,诱发创新意向,驱动创新思维,学生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意境,体验情感,陶冶情操。学生创新的火花才会不断迸发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想象,大胆的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开拓创新。
  四、精心设计,开拓思想空间。
  对于一个问题,所求的答案往往与他人不相同。有新想法、新发现、新设计,就属于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除了设计一些基本类型的题外,还要设计一些开发学生思维的开发性练习题。如《愚公移山》一文,可设:愚公为何“愚”?而又何“不愚”?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审视。这样,也就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想象,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到了实处。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必须在阅读方面让学生进行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再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对此进行具体化,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断提高语文能力。本文就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讨。  自主学习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生与生对话、生与师对话、不同文化对话的基础和保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作者及背景的介绍通常都放在导入新课后。很多时候讲到同一作品,每次都对作者生平、字、号、主要作品作详细介绍,这样的介绍对把握文本内容、理解主题、究竟起多大的作用,都不得而知。教师仅把此作为一个上课所必需的流程完成而已,好像不介绍,这节课就不完美。这是教者没有弄清楚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作者及背景资料是学生深入文本的一个梯子,那么何时拿出这把梯子,怎么用好这把梯子,笔者从以下三
期刊
自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沿海经济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民工,其中很多家长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导致大量留守学生的存在。在农村中学从教十多年了,农村中学生约50%属于这种情况。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有许多方面的体验,几多感叹,几分遗憾。  一、留守学生现状分类  留守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方面:优秀学生少,不思进取的学生多。学习自觉努力的少,没有家庭长监督,从起步开始就落后,跟不上教材,这是普遍
期刊
在教学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某些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并不好,但他们平时爱读课外书,一部小说,一份杂志,乃至一张旧报纸,他们也百读不厌。这些学生往往在语文考试中,总能取得好成绩。尤其阅读分析题和作文总是高人一等,细细琢磨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我认为得益于他们的课外阅读。  为什么课外阅读会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这是因为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阅读可以说是一种不带压力的阅读,但在阅读中能获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事倍功半,饱受诟病。语文阅读教学为什么会高耗低效呢?主要原因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而正是这些问题阻碍着教学前行的脚步。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一:教学理念滞后,忽视阅读主体。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阅读主体,是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第一个原因所在。在现实教学中,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我们语文教师对这出“戏”却唱的异常艰难。学生每次作文望题生厌,叫苦连天。学生胸中无墨,硬挤强凑,自然不能挥洒成文。而教师改作文也头痛,错别字多,不用或乱用标点,句子不通,主题不鲜明等现象比比皆是,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学生早已忘记自己写的什么。就其结果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胡编乱造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积
期刊
“教无定法”是指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中特别是综合性较强的语文教学,如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对象,采用多种方式来教学,选用适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的方法来教学,那么,肯定能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在汲取传统教学方法精华的同时大胆探索,认真实践,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总结出了一种又一种教学方法。  一、访谈式。将教材中比较枯燥的、比较陌生的内容用访谈的形式介绍出
期刊
如今,多媒体逐渐被广大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它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朗读上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以与之相融的音乐,极易把学生带入课文营造的意境中。但是,由于受老师普通话水平、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朗读课文方面,常常不如人意,有时甚至起反作用。如,在朗读《春》《散步》《敬畏生命》
期刊
说:今天我们讨论《再塑生命的人》一课,看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说:这一课现在已成为讲读课了,也就是一篇自传性作品,没什么太大的语文学习价值,我是指其工具性方面。所以,也还是常规方法去教吧。  说: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我们还是要参考本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其在教学中的位置为好。本册中,这一课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文章,单元要求是默读,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说:那还是先请主备课老师谈谈看
期刊
在语文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知识性、人文性、自主性。学生从语文课堂中所获得的收益最大程度来源于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如何高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在近几年的教学实际中,更深刻地感受到,学生日渐丢失的阅读习惯、日渐减弱的阅读能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曾在牌头教办举行的“中小学课堂衔接”活动中听取中、小学语文课堂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