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已广泛地步入了语文教学课堂,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不例外。所以,当教师在为多媒体给语文课堂带来巨大改变而兴奋不已时,有必要对其二重性进行客观的认识,尽量避免步入使用误区。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牵强附会,喧宾夺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巧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为学好本文奠定下良好的情感基调。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却忽视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为了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牵强附会地图解课文内容,生硬地展示一些不切合教学内容的画面,甚至画蛇添足地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结果势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其理解、体会课文的思路,喧宾夺主。例如,在上《苏州园林》这课时,我特意搜集了大量精美的苏州园林图片,在课堂上一一展示给他们看,学生在课堂上兴趣很高,却忽视了作为说明文,其要义是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特点,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上完了这节课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是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而已,而对于作者是如何抓住其特征进行说明的,却知之甚少。
2.信息容量增大——情感交流淡化
“情感是语文之魂”,这是历来的通则。多媒 体教学的特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密度高、课堂容量大,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要点、音像资料、训练习题等都编入课件,上课时,只需站在讲台一角,轻轻点击鼠标,就可完成整个课堂教学。
但是,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为语文是情感的语文,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却成了单纯的电脑操作员,只关心屏幕、鼠标、键盘,师生之间在特定情景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成了人和机器间冰冷的毫无情趣的交流。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色彩醒目、不断变化的银幕显示上,很少关注老师的表情和动作,教师的体态语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会导致师生情感交流不畅。
3.图形图像的直观性——创新思维的抑制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但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多内涵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深深吸引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使人回味的意境美。语文课是以研究语言文字为本,“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永远是语文教学最最核心的内容。”由于存在着学生个体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老师上课时按照自己的理解,显示出一个现成的画面,这样虽然有可能符合学生的理解,却省去了思维的过程。这样,过多的图画、照片、画面很容易让学生的想象力日渐贫乏。而联想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在上《斑羚飞渡》时,在让学生读完"飞渡"一段后,就大可不必急着展示斑羚飞渡的画面,而是可以根据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去想象飞渡的画面。包括小斑羚的内心活动,甚至神态。最后根据自己独特的想象再加以复述,这样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创造的乐趣。
4.重视感官感受——忽视书写训练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形声并举、音画同步。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到图文并茂、声光俱全的多媒体教学。但是我们也看到,一部分老师过多的依赖声光效应,把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制作成课件,即使板书课题、作者,也显得似乎多余。
综上所述,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但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多媒体仅仅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不能让它代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和组织地位。语文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时,一定要找准最佳时机,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才能让学生更有效的体验语文课的快乐。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牵强附会,喧宾夺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巧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为学好本文奠定下良好的情感基调。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却忽视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为了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牵强附会地图解课文内容,生硬地展示一些不切合教学内容的画面,甚至画蛇添足地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结果势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其理解、体会课文的思路,喧宾夺主。例如,在上《苏州园林》这课时,我特意搜集了大量精美的苏州园林图片,在课堂上一一展示给他们看,学生在课堂上兴趣很高,却忽视了作为说明文,其要义是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特点,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上完了这节课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是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而已,而对于作者是如何抓住其特征进行说明的,却知之甚少。
2.信息容量增大——情感交流淡化
“情感是语文之魂”,这是历来的通则。多媒 体教学的特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密度高、课堂容量大,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要点、音像资料、训练习题等都编入课件,上课时,只需站在讲台一角,轻轻点击鼠标,就可完成整个课堂教学。
但是,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为语文是情感的语文,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却成了单纯的电脑操作员,只关心屏幕、鼠标、键盘,师生之间在特定情景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成了人和机器间冰冷的毫无情趣的交流。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色彩醒目、不断变化的银幕显示上,很少关注老师的表情和动作,教师的体态语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会导致师生情感交流不畅。
3.图形图像的直观性——创新思维的抑制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但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多内涵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深深吸引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使人回味的意境美。语文课是以研究语言文字为本,“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永远是语文教学最最核心的内容。”由于存在着学生个体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老师上课时按照自己的理解,显示出一个现成的画面,这样虽然有可能符合学生的理解,却省去了思维的过程。这样,过多的图画、照片、画面很容易让学生的想象力日渐贫乏。而联想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在上《斑羚飞渡》时,在让学生读完"飞渡"一段后,就大可不必急着展示斑羚飞渡的画面,而是可以根据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去想象飞渡的画面。包括小斑羚的内心活动,甚至神态。最后根据自己独特的想象再加以复述,这样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创造的乐趣。
4.重视感官感受——忽视书写训练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形声并举、音画同步。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到图文并茂、声光俱全的多媒体教学。但是我们也看到,一部分老师过多的依赖声光效应,把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制作成课件,即使板书课题、作者,也显得似乎多余。
综上所述,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但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多媒体仅仅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不能让它代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和组织地位。语文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时,一定要找准最佳时机,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才能让学生更有效的体验语文课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