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活初中物理,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lz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经历,着重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发掘提问、猜想假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 科学探究能力 兴趣
  探究是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自发产生的一种探究其答案的欲望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探究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的,是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它始于感兴趣的问题而终于问题的解决,探究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又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初中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也具有上述探究的特征,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用亲身经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打下伏笔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1.抓住“学生对未知的渴求”心理,培养其创新兴趣。在教学中设计恰如其分的问题,出示的时机要恰到好处,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会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质疑,主动地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创新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若在学习中次次失败,会对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甚至厌学。因此,应因人而异,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解决,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图形设计比赛,讲与物理有关的笑话等,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找到生活与物理的结合点,体会物理给他们的带来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利用物理中的科学家、历史人物有趣的物理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趣闻趣事,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述些历史上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了解物理的历史。
  二、要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要创建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充满爱和尊重的“教学情境”,积极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中教师偶尔故意出现知识性问题,一旦发现后不要立即向学生声明,要让学生看看有没有问题,期待学生发现错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向教师、书本、权威提出挑战。对于学生粗心造成的错误,不替代学生改正;对经过讨论而一时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不作裁判;对能通过自己探索、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不包办代替;对能积极提出问题,大胆质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落后学生,多给他们提出问题的机会,多加以呵护,让他们在充满鼓励的氛围中充分自由地提出问题并实施探究,解决问题。
  2.在教学问题的创设过程中,要让更多的问题提出是来自于学生而不是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指导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提出问题的机会而不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应该走“问题来源于学生——学生来解决问题——学生发现新问题”的道路。不是教师要给学生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例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一节中,先创设一个实验情境,让学生将不同规格的两个小灯泡连接起来,通过观察现象,让学生首先质疑,为什么两灯亮度不同?引导学生就已有经验和知识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并找到提出猜想的依据,从而想办法解决。
  3.在教学中的探索过程中,要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性设计,还可以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例如,《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激光笔、牛奶、玻璃砖,学生自带果冻等,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试验探究光的传播。
  4.最后总结的时候,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难免要出现各种错误,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者不管不问,而要抓住矛盾,深入分析,寻找错误原因,研究正确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合理的得出结论。
  三、更新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首先,在进一步推进课改的过程中,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确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要创设“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最后,我们应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做好教学评价改革。教师要结合学习档案袋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纸笔测验评价等方法,分解评价权重,将评价手段细化,努力做好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工作,突出评价的发展性、评价的过程性,实现评价的多样性,落实评价的多主体性。
  四、实验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严密的创新思维习惯。
  如在做“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加”的实验中,筒内易燃物(蘸了乙醚的酒精)的燃烧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筒内要放入易燃物?为什么要迅速下压活塞?这一系列重要问题,在棉花燃烧过后学生脑子中仍不清晰、不明朗。若教学中改变教材上一举成功的做法,而是在实验时,筒内先不放易燃物压缩筒内空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空气的内能是否增加。这时学生就会感到困惑,空气内能增加与否怎能看得见?此时,自然引出一个实验设计的问题情景:怎样变“不可见”为“可见”。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实验教学过程,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积极开展拓展活动,进一步加强
  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实验中有拓展活动的内容。其特点是所设置的问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所涉及的探究过程具有趣味性和应用性,学生对拓展活动的研究,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物理实验9年级上册中有一拓展活动探究液态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学完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后,我要求学生课外进行研究探索。为了使他们能成功地完成,我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器材,适时进行指导。有的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液态导体的电阻与浓度有关。有的发现和温度有关,还有的发现与种类有关。有的同学还进一步研究了液态导体的电阻与浓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设计实验报告、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根据现象研究分析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思路。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而想要有所创造必须具有主动探究的能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不断寻求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其他文献
从教学目标、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的建设、考核模式五个方面阐述了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提高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这个民族的一些生活及思考方式。对外汉语一直肩负传
结合近两年关注到的学生在备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理综三科是一盘棋,应强化“大局意识”;理综化学的有效备考两个方面,对广东高考理综备考及化学备考进行了探讨。  广东高考 理综备考 化学备考  广东省“3+理综”的高考模式已经进入第三年,很有幸,我能够连续两年在2010届和2011届的高三进行历练和学习。下面,我就结合这两年关注到的学生在备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理综备考和化学备考两个角度谈谈我的做法与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尤其是刚做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老师,大凡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当班主任不容易,当一名优秀班主任更加不容易。不过当惯了班主任的老师,尤其是当了优秀班主任的老师,他
基于夹层板的Hoff 理论和声学反射、透射和辐射机理,建立了声振理论模型,结合模态函数的正交性及流-固耦合边界条件求解了声振耦合系统方程.再根据声场的特性,建立了混合声场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期刊
运用Fluent对充液直管进行流场仿真,分析充液直管内流在周期性初速度条件下的压力变化特性。运用ANSYSWorkbench单向流固耦合模块,分析充液直管在脉动压力作用下流固耦合振动
最小二乘复频域法是近年来提出的频域模态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在强阻尼、弱阻尼下都具有很好的识别结果。依据最小二乘复频域法的理论与方法,其系数矩阵有两种形式:实系数矩阵形
近年来沙姜瘟在阳春市沙姜产区发生十分严重,一般田块病株率5%~20%,严重达30%~50%,甚至高达80%以上。田间病株典型症状为:植株上部1~2片叶萎蔫上卷,病叶呈灰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