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是怎样让学生高效地获得新知,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一、用爱心搭建小学生求知的桥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要注重学生求知的过程,让学生有的放矢,在课堂上去体验成功的快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去获取新知,放手让学生去学数学。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在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可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是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二、学生良好课堂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数学课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哪些好的习惯呢?首先是独立思考习惯。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遇到问题要善于主动思考,养成认真钻研、耐心细致的习惯,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是合作交流习惯。经过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意见,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合作交流。这是共同进步的过程,对学生发展受益无穷。再次是质疑习惯。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能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由别人来帮助解答;第二,发现别人不正确的地方,矫正别人的错误观点。学生开始学着提问题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太大、太空,或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逐渐形成。最后是自我管理习惯。小学生虽然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但是责任心强,有集体荣誉感,我们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具体负责管理好他们的小组,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上课纪律最好,回答问题、交流合作最积极。在小组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定期找组长交流意见,提出建议。对管理较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对较差的小组教师要给组长施加一定的压力,让组长觉得自己的小组管理不好是由于自己的不负责或无能,从而促使小组长更认真地干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三、让学生乐于学习的鼓励评价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管哪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正确的评价,只有评价得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因为我们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班内学生一般又比较多,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所以应选择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
第一,课堂提问评价。课堂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用举手指累计各组回答问题的次数。对回答问题过程可以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有不少不足和偏面的地方,但只要回答合理,对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就让学生举起一个手指。学生经过回答、讨论,对问题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可再设计回答问题的第二阶段,再找一些较差的学生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加分,如果回答不正确,小组减分。下课时可以比一比哪个组是优胜组。
第二,作业评价。我们批改作业,一般只打对、错号,很少打分,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但这样也往往不能调动学生认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不出学生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作业以组为单位量化,每组基础分为100分,做完作业后,小组间互查,每错一题最多减5分,如果组内全部成员都没有错题,得分就是100分。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组间竞争、组内互助的做作业氛围,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课堂教学艺术有千条万条,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灿烂,精彩纷呈,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一、用爱心搭建小学生求知的桥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要注重学生求知的过程,让学生有的放矢,在课堂上去体验成功的快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去获取新知,放手让学生去学数学。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在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可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是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二、学生良好课堂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数学课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哪些好的习惯呢?首先是独立思考习惯。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遇到问题要善于主动思考,养成认真钻研、耐心细致的习惯,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是合作交流习惯。经过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意见,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合作交流。这是共同进步的过程,对学生发展受益无穷。再次是质疑习惯。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能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由别人来帮助解答;第二,发现别人不正确的地方,矫正别人的错误观点。学生开始学着提问题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太大、太空,或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逐渐形成。最后是自我管理习惯。小学生虽然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但是责任心强,有集体荣誉感,我们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具体负责管理好他们的小组,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上课纪律最好,回答问题、交流合作最积极。在小组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定期找组长交流意见,提出建议。对管理较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对较差的小组教师要给组长施加一定的压力,让组长觉得自己的小组管理不好是由于自己的不负责或无能,从而促使小组长更认真地干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三、让学生乐于学习的鼓励评价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管哪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正确的评价,只有评价得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因为我们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班内学生一般又比较多,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所以应选择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
第一,课堂提问评价。课堂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用举手指累计各组回答问题的次数。对回答问题过程可以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有不少不足和偏面的地方,但只要回答合理,对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就让学生举起一个手指。学生经过回答、讨论,对问题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可再设计回答问题的第二阶段,再找一些较差的学生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加分,如果回答不正确,小组减分。下课时可以比一比哪个组是优胜组。
第二,作业评价。我们批改作业,一般只打对、错号,很少打分,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但这样也往往不能调动学生认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不出学生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作业以组为单位量化,每组基础分为100分,做完作业后,小组间互查,每错一题最多减5分,如果组内全部成员都没有错题,得分就是100分。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组间竞争、组内互助的做作业氛围,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课堂教学艺术有千条万条,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灿烂,精彩纷呈,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