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推陈出新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教学既要解决政治学科知识的传授问题,又要解决学生智能的培养与思想教育问题。智能培养问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在实践中探求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理所当然地成为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任务。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学科知识。应该说,这种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思想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当今时代,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应是有觉悟的爱国者,还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观念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教”的作用,毫无疑问,充分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正确的,但是完全忽略学生的作用和地位则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看到,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只是矛盾的一个方面。从教得好不好的角度来说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学得好不好的角度看问题,矛盾就会发生转化,学又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既肯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地位,同时又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才是全面看问题的辩证态度。
  教学的过程,说到底是教师帮助学生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它同样不能离开认识总规律的制约,即必须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再实践到再认识这样多次的反复。
  传统的教学方法崇尚注入式的“灌输”。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习惯于洗耳恭听;教师只求讲深讲透,学生忙于强记、“被动接受”,全然没有思考与反复认识的余地。结果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辞辛劳地讲完一节课后,许多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仍不甚了解。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这种灌输式教学法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在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阅读一整理—练习”教学法,基本模式是:第一步阅读,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看课本,看书的时候可以开展简单的讨论;第二步整理,师生合作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理清重点和难点;第三步练习,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以达到巩固记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同时也将思想情感教育寓于其中。
  与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阅读一整理一练习”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虽然这种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且在每个部分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但是教学目标的完成却有赖于学生的“学”。这种“学”与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截然不同。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就是上课听讲,下课死记硬背,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新的教学方法则要求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自己去阅读、思考,自己去整理知识、理解知识,自己去完成练习题,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独立性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要求教师“教”得有启发性与示范性。所谓启发性,就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示范性,就是要求教师能向学生展示其正确的思维规范。这是因为既然新的教学法废弃了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的教法,教师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只在关键点作恰到好处的点拨。
  第三,能体现巩固性与应用性原则。任何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提升能力。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掌握知识呢?就是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上就离不开巩固性与应用性原则。因为大脑虽有记忆功能,但同时又遵循遗忘规律。从这一角度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尽量予以应用。“阅读一整理一练习”教学法通过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实际上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水平与要求上对知识进行了三次学习与巩固。这三个阶段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每次都是在新的基础上对认知材料进行重新组合的再认识。
  第四,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发展智能的途径。智能是创造性人才的基础素质,它的形成需要先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解决会与不会的矛盾。要解决后一个矛盾,就必须依靠训练与培养。新的教学法一改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模式,从“阅读一整理一练习”着手,给学生创造了智能培养与训练的实践机会,从而使学生智能的发展成为可能。
  第五,改善了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法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变成“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既为学生发挥其主动性与独立性提供了保证,也为教师改进教学创造了条件。
  第六,为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由于“阅读一整理一练习”教学法的教学结构相对来说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学生能较好地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与独立性,因此,较传统教学法来说,“阅读一整理一练习”教学法更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但思想品德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时通常采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这就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对此,教师可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有教学模式优化思想品德课。在优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主体性、发展性、个性化、活动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优化思想品德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明确化和主题化  经过讨论,我们发现《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课可以从标题入手来抓住本节课的主题——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伟大在何处?如果学生能够真正明白抗日战争的伟大之处,那么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达成了。为此,我们可以把《伟大的抗日战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如下的设置:  主题:学生能够感受到抗日战争的伟大之处,吸取教训,避
地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被用来呈现地理知识,或作为试题考查学生。江苏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能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地理图片的使用,教会学生分析地理图片,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活跃、民主、开放的教学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一、讲述故事,展现情境  高中学生情感丰富,并且具有高度的热情,容易被感染。所以上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特别是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教育界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近几年高职公共英语基础课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了诸多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为例,阐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院是如何有效地对高职公共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责任的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民族特质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各种原因,当今人们的责任意识正逐渐淡化。学校中的“理想教育”、社会上的“商品教育”、家庭中的“实惠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尤为重要。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一、在历史
近年来,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也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进行恰到好处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注重在地理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
【摘要】本文将从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全身反应法的教学现状,以此来分析出全身反应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探讨全身反应法在大学英语课堂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李玲(1998-),女,汉族,四川巴中人,乐山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
实行新的高考模式之后,学生进入高二以后就进行了文理分科。作为政治教师,分科之后不仅要承担选修班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起必修班的教学任务。几乎所有教过必修班政治课的教师都深切体会到上课的无奈、压力和无趣,感到必修班的政治课成了“鸡肋”:食之确实无味,弃之一定不行,因为要面临学业水平测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和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角度说,政治教师必须直面必修班政治教学的现状,正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
一、介绍有悬念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是新课导人的方法之一。尤其七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课前导入介绍有悬念的历史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首先讲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封建帝国,然后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秦朝都城的市场上却出现了如此的奇怪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为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