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冰雪产业任重道远

来源 :中国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冰雪运动市场需求持续被激活。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冰雪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但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地理环境限制较多、人才培养缺乏支撑等因素,我国冰雪产业在有效供给和需求扩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受季节因素影响明显
  每年11月到来年4月,北方地区进入冰雪季节,正是冰雪旅游的最佳时期,玩雪、滑雪、滑冰、赏雪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作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主线,对于竞技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但由于基本设施条件、运动参与历史等现实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别,很多地区在冰雪运动普及、群众基础和消费意愿都仅处于初期阶段。
  我国冰雪产业开展生产经营的重要场所之一就是滑雪场。一般而言,由于冰雪运动需要在具备一定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区域才能进行。其中黑龙江、河北、山东、新疆地区分布最为集中。不过,随着国家提出冰雪运动“南展西进东扩”政策以及造雪技术的不断进步,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南方地区雪场建设正在提速,大量的室内滑雪场正在出现。
  不过,四季经营仍是各大滑雪场的一个共性问题。此前,部分滑雪场曾尝试过推出山地自行车、露营、音乐节、漂流等项目。也有企业谋划,在冬季运营结束后,与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利用场地为青少年提供深度营地教育和文化教育等,不过尝试者不少,但成功者寥寥。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游客越来越少,以至没有投资商愿意接盘;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往往就冰雪谈冰雪,就冬季谈冬季,没有围绕冰雪旅游主动延伸产业链。


  对此,新旅界研究院分析认为,冰雪产业季节性问题突出,淡旺季明显。大部分冰雪旅游产品分布于室外,对气候、环境、地理等方面要求较高,经营周期往往集中在冬季几个月,导致营收规模有限,因此打造多样化产品体系,形成四季运营模式才是发展关键。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表示,除了疫情带来的经营困境以及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外,以北京20多家滑雪场为例,规模不够是其转型过程中的一大阻碍,也只有当滑雪场形成规模化、龙头化发展,才能更好地对接其他行业,“滑雪场要想变身成为可以多季节运营的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有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资源匹配,而单一的、未成规模的雪场,无法聚集相当数量的客流,必然难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受季节因素的影响也就会更为明显。”
  “尽管具备较大的增量空间,但必须采取针对性举措,着力解决冰雪场地、冰雪装备、冰雪培训课程乃至赛事活动等方面的发展关键要素供给问题,才能有机会将潜在空间转变为实际增长。”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认为。
  产品服务参差不齐
  整体来看,现有的很多冰雪旅游产品缺乏合理规划,无序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技术含量,少有文化内涵和顶端精品。
  对此,中国冰雪运动专家、沈阳体育学院教授王石安认为,我国的冰雪游产品比较单一,与其他资源结合不够充分,主要集中在滑雪场和冰雪小镇。“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又较快,导致服务理念和创新不足,人性化考虑不周,与高速发展的冰雪产业相背离。”
  会员复购率低一直都是行业的痛点。“市场大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冰雪运动,并去体验,但真正留在滑雪场的重復消费客群比例非常低。”北京雪帮雪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伍斌对记者表示,解决的方式还是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分工,仅是依靠投资解决不了管理问题,还是需要有专业的团队为场馆进行服务,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把这个专业化的管理形成一个更加标准化的体系,这样就解决了行业最大的痛点。
  “一季养三季”也是当前冰雪旅游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该行业前期投入大,同质化严重,直接导致吸引不到游客,配套设施、服务质量也会大大缩水。
  大部分项目投资较重,回报周期长、盈利困难。目前由于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品模式仍不成熟,导致行业企业亏损问题较为严重。以万龙滑雪场为例,据估算,雪场历年的投入预计已超10亿元,但目前年营业额尚不足3亿元,除去雪场更新投入、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再加上银行利息,利润已所剩无几。较少的消费群体,巨额的成本投入,造成了当前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窘境。
  同时,自主品牌竞争力不足。“市场企业与产品良莠不齐,很多临时厂家的产品以价格战抢占市场客户,留下一系列的售后问题,一定程度上搅乱了市场,破坏了国产品牌的口碑。”伍斌对记者表示。


  以冰雪国产装备发展为例。据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国内外滑雪装备产业研究报告》,当前我国冰雪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外成熟先进的冰雪装备制造业相比,国内这一产业本土化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有效供给不足,缺少自主品牌,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目前国内冰雪运动装备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以滑雪服为例,目前国内滑雪服品牌中,仅探路者、奔流、波司登等几个品牌在市面上有一定销量,远低于进驻国内滑雪服市场的海外品牌数量。业内人士分析,国产自主品牌较少,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也难以形成国产品牌的竞争环境。
  “由于国内冰雪运动发展的现实情况,冰雪产业链存在发展时间较短、研发投入少、科技含量低、专业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难以满足高水平竞技需求,同时在冰雪用品消费向专业化、个性化、品牌化升级的过程存在明显短板,国内中高端的冰雪产品基本被国外品牌所垄断。”丁世忠认为。
  民众普及度还不够
  民众普遍对冰雪运动的认知水平偏低,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在冰雪行业里还存在诸多问题,群众参与度不够仍是短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冰雪运动产业民众的认识度并不高,受到环境和地理未知因素限制导致的固化思维,每当提起冰雪运动往往只能想到东北地区。另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冰雪运动产业很多地区和企业并没有重视品牌的塑造,有些地方只是单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而发展冰雪运动,从而忽略了品牌影响的打造和推广。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同区域的冰雪运动大众参与率及水平差异明显。


  在家庭以及学校教育方面,仅有3.9%的中学生能在学校接受过冰雪运动的相关课程,14.9%的家长带孩子参加过冰雪运动,而专业性的冰雪运动参加比例不超过5%。从这项数据就能看出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参与度还远远不够,绝大部分的人只是想偶尔尝试,多半以上的人都是以娱乐为目的。
  在场地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居住地附近缺乏甚至没有运动场地,在时间方面也成为许多人没能参加冰雪运动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传统的冰雪运动省份以及西北华北地区的其余省份和南方省份大多都表示“场地太远”而不能够参加运动的比例分别是43.9%、67.2%、76.5%。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认为,除了大众冰雪运动技能水平整体较低外,冰雪运动政策与组织活动转化率不高也是难点。冬奥会成为我国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契机,但相关政策性激励和有效性的组织活动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够。同时,冰雪运动及场地、器材与相关配套设施都有着较高的标准,目前冰雪运动的场地、器材及配套设施还相对不足。
  人才相对短缺
  规模小、供需不平衡、角色不清是目前我国在冰雪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实在前冬奥时期,是冰雪运动场馆的一个密集建设期,虽然硬件跟上去了,软件供应相对不足。比如在管理系统上,包括经营人员、技术人员等仍很缺乏,这就导致现在整个滑雪场的管理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伍斌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根据人才分类,除了运动竞技人才(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和科研人员),其他冰雪专业人才分为赛事运营人才、培训服务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市场服务人才和冰雪管理人才。这些类型人才都面临紧缺情况。当前各相关省市有关部门和专业院校也正积极推动人才布局,但效果显现还需要时间。


  不同于其他项目,冰雪专业人才培训周期较长、专业要求较高。例如,压雪师的培养是以小时来计算的,如果一个压雪车司机驾龄在2000小时以上,那他就是一名专业技能非常高的人才。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子朴认为,“在人才队伍培养上,不管是旧有的体育院校,还是新成立的冰雪学院,都以培養传统冰雪运动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为主,学科培养模式没有跟上新时代发展步伐。”
  具体来看,在供需对接上,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一方面,冰雪运动的市场需求很旺盛,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增加冰雪专业设置,但实际上,这两头都旺的过程中没有实现很好地嫁接;在角色定位上,一些高校看似增加了冰雪专业,但它只是一个简单叠加,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种专业内涵定位的不清晰未能有机整合。
  不仅如此,“我对全国11个院校的冰雪专业进行分析后发现, 目前还没有一所院校对雪上运动安全防护这一专业门类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我们有冰雪教育的人才、有冰雪制作业的人才,还有冰雪宣传产业的人才,但在冰雪防护和运动安全方面我们还处于一片空白。”北京教委冰雪进校园项目负责人左伟表示。
  “校企合作应是解决冰雪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相关院校和冰雪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互补性教学,增强合作效果。”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说。
其他文献
冰雪产业总规划达1万亿元冰雪旅游收入超1.1万亿元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意见提出,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冰雪产业,落实条件保障,努力实现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今年9月3日,2021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展会期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在主论坛发布。报告显示,从2015年
每当冬季来临,我国北方总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正是开展冰雪运动的最佳季节。冰上运动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等,雪上运动包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花样滑雪、现代冬季两项、军事滑雪、雪橇运动和滑雪两项等。后来,随着人工制冷冰场和人造雪场的出现,冰雪运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冬季和北方进行。  冰上运动的起源  人类最早的冰上运动可追溯到远古新石器时代。据考证,冰上运动起源于荷兰。当时人们以木制
2005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这一利好消息犹如“催化剂”一样,加快了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随着2022年冬奥会脚步的渐渐临近,以及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和“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冰雪旅游客源市场与产业聚集区之一。  我国冰雪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冰雪器械制造业等核心层的价值创造力上相对薄弱,如冰雪装备制造业相对低端、冰雪体育服务业缺乏
人类自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以物易物”以来,经济往来自然就产生了。一部中国文化史,其实是以中国经济史为前提的。因欲望而利益,因利益而政治,都离不了生存二字。舍生取义之中,有经济成分存在;慷慨赴死的悲壮里,自然有欲望的驱使。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借用当代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说:无事不经济。因经济行为决定了人们日常的言行,这是人们生存中必须面对的生存法则。谈文化发展史,离不开经济的制约。唐诗宋词
这世上从无毫无准备的横空出世,有的只是厚积薄发的水到渠成,万正元也不例外。  这位出生于湖北襄阳的男人,从十几岁跟随长辈学艺到如今的舍艺国际集团创始人,他的成绩离不开多年的摸索、历练与坚持。而技艺扎实和品格高尚让他在健康管理这条细分赛道上格外引人关注。  那么,万正元选择健康管理赛道的初心是什么,他的事业愿景又是什么呢?日前,《中国商界》杂志记者采访到万正元,听一听他给出的答案。  先热爱 后专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和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就数字与实体大融合,打造数字经济中国高地等话题纷纷建言献策。  产业大脑引领未来工厂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指出,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延伸到40个国民经济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关键期,业界对律所服务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从多维度、多方位提升律所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是每一名从业律师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京师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京师深圳分所主任,深耕公司上市、企业收购、PE投资领域多年的邵雷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是律所长足发展并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领带,西装,半框眼镜,笑容可掬,语气
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核学会、上海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共同承办的2014上海肿瘤放疗与影像国际会议将于2014年11月20至21日在上海召开。
期刊
拉闸限电,是在我国多年不见的现象,但是却在今年9月下旬“冲”上了热搜。  今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拉闸限电,并没有得到我国能源界、环保界专家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直到今年10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后。相关部门才发声,解读文件、出台政策,要求做好能源保供等一系列工作。拉闸限电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本文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与往年用能淡季、地方希望企业多用能不同,今年9月中下旬,不同地方的企业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设置的北京、张家口和延庆三个赛区已经成为带动冰雪旅游发展的风口,形成一个白色经济发展辐射圈。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对冰雪旅游以及滑雪运动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滑雪人次从2012年的800万人次增长至2018年的1970万人次,复合增速为16.2%。与此同时,冰雪产业规模增长迅速,冰雪消费市场呈现逐年扩大态势。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认为,借助冬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