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的一个黎明,一个小家伙在嘹亮的哭声中降临人间。父亲沙荣生慈祥地望着胖儿子,又抬起头看着窗外的曙色,暗自欣喜:自己苦练多年的善扑功终于有了传人!现在,当年的婴儿已经成长为剑眉星目、风度翩翩的武林新秀,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善扑功传人沙学周先生。
善扑功世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山东青州市摔跤界,只要一提沙荣生,鲜有不知者。作为善扑功传人,沙荣生不仅是1958年潍坊地区的摔跤冠军,而且他所传授的许多弟子正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摔跤场上。
1956年,益都县(青州市前身)为备战1958年潍坊地区运动会,聘请知名武术家王长荣任武术教练,又专程请来隐居在本县满族旗城的前清末善扑营头等布库张厚明先生。
张厚明先生应益都县体委之邀任教后,从十几位小伙子中挑选了沙荣生等四位胆力俱佳的热血青年,系统地教他们各式跤架、撕把、抢把和架梁脚、手别子、进步贴身靠、小鬼扛山以及善扑功跤拳等绝活。一个绊子不练上三五百遍,不摔上三五百个跟头,四个青年绝不罢休。
1958年,潍坊地区运动会摔跤比赛上,四位青州健儿在各自不同的级别中所向无敌,四名弟子,四位冠军,张厚明老先生凝视着自己的四位爱徒,百感交集……
20世纪70年代,摔跤又成为益都县最活跃的群众体育运动,寿光、济南、青岛等地的跤迷们也经常慕名前来拜访,切磋跤艺,善扑功的春天又一次来临。沙学周出生在善扑功如日中天之时,从小耳濡目染,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善扑功,从儿子沙学周年仅4岁时,沙荣生便引领他走上了漫漫习武路。
十年磨一剑
十年弹指一挥间,沙学周的武功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在儿子14岁的时候,沙荣生又将他送到了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陈家沟,学习陈式太极拳。当时,沙家并不富裕,仅有的几千元积蓄是攒了好几年准备用来翻修时常漏雨、房檐已经垮塌的住房的。但是为了让沙学周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父亲硬是咬牙拿出钱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陈家沟的日日夜夜,沙学周精心揣摩太极拳的内涵,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掌握了5套陈式太极拳拳路、4套器械和5种推手法,以及太极内功、太极散手和太极擒拿。此后,沙学周又遍访名师,精研武术摔跤技法与内功,武功日益精进。
陈家沟学艺归来后,父亲将沙学周送到山东各地武术队、武术馆,拜著名教练为师,又将沙学周引荐到五台山云游僧人广亮禅师处,学习正宗的佛家内功及医疗绝技,并倾其所有,送沙学周人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深造。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地培养自己,沙学周曾眼含热泪地对父母说:“感谢父母,是您们赋予了我精彩的人生。”在父亲精心调教之外,众多武术前辈对沙学周的成长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陈家沟的陈正雷等多位恩师、周永福、李恩久、王代友、广亮禅师……更多前辈的名字难以计数,为了武术的明天,他们默默无闻地培养晚辈,沙学周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新人胜旧人
20岁那年,沙学周如沉寂多年的火山终于爆发:1993年、1995年中国陈家沟国际太极拳锦标赛陈式太极拳亚军,1997、1999、2003年山东省民运会拳术冠军,2002年山东省首届武术太极拳锦标赛陈式太极拳冠军,第三届亚太地区传统武术比赛太极推手冠军,2004年香港国际武术节陈式太极拳、太极器械、八极拳三项总冠军,并荣获世界级武术名家称号……一连串荣誉正是多年汗水、泪水凝结的果实。
在多项赛事中,而立之年的一次比赛令沙学周记忆犹新。
2001年11月2日上午9时30分,浙江杭州宋城影视城,首届国际武术交流大会在这座国家4A级旅游基地拉开帷幕,来自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十余个国家与地区的351名武林好手汇聚西子湖畔,逐鹿霸主。
赛事一开始,在现场五千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各路好手纷纷各显其能。刹那间,刀光剑影,拳脚生风,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当日上午的赛事刚过半,一位外形俊朗、双目炯炯、身着中国式摔跤服的年轻选手跃身至舞台上,只见他身若轻燕、劲力畅达、动似脱兔、稳如磐石,短短三分钟里,一套善扑功跤拳被他一气呵成打下来,一举征服了裁判和观众的心。这位年轻选手下场之后,国际体育健身联合会秘书长董加扬(译音)特地让翻译向这位表演者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功力深厚,独具特色,真正体现出中华武技无穷无尽的魅力。
11月4日上午,依然是这位年轻的表演者,挥舞着春秋大刀,劈砍撩扫,但见寒光闪闪,人刀竟似融为一体,台上台下顿时喝彩声声……这位表演者就是来自山东青州年仅30岁的沙学周。在140名高手厮杀争夺的传统拳术项目中,沙学周以善扑功折桂摘金。在另外的太极剑、太极拳和传统器械三个项目中,沙学周又包揽了全部单项金牌。看着金光闪闪的奖牌,沙学周感慨万千,13年前的一次比赛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1988年,潍坊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的摔跤比赛,是沙学周记忆犹新的一次大比武,他在那次比赛中的表现至今令人咋舌。
出现在擂台上的两位对手中,一方身体孱弱,一条胳膊已经骨折,只能靠单臂迎敌;而另一方粗壮如牛,双臂隆起的肌肉显示着自己的力量。双方力量悬殊,胜负似乎不比自明。但观众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单臂少年一声大吼,对手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惊愕的观众在瞬间的沉寂后,爆发出欢呼与喝彩。这名以弱胜强的少年正是沙学周。他的左胳膊在赛前热身时不慎骨折,而且参加62公斤级比赛的他,在称量体重时竟然只有57公斤。就在众人以为他不战而退时,他却用绷带将受伤的胳膊捆绑起来,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登上了擂台。
此次赛事好手众多,沙学周一路遭遇强敌,凭借锲而不舍、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单臂越级打擂,竟连续挫败6名对手,最后因伤病过重,不得不弃权,非常遗憾取得中国式摔跤第四名的成绩。赛后,摔跤项目主裁判、青岛摔跤协会主席张恒才无限感慨地说:在这位年轻选手身上体现的正是中国武术顽强拼搏的精神。
豪迈天地宽
2001年,沙学周在青州开设八喜武术中心,又挑起培养武术人才的重担。从未满16岁就被邀请传授武功至今,沙学周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善于因材施教,不少学生经其指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功力大长,在竞技场上争金夺银。2002年12月,随沙学周学武不足三个月的15名少年弟子,在潍坊市少年武术散手锦标赛中获得一金八银六铜的好成绩。2003年9月,其弟子在潍坊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武术散手比赛中一举获得九枚金牌,团体总分及金牌总数名列第一,名声大震。当年就有八名学员被特招入吉林体育学院运动系本科。学员张斌入伍后在部队比武竞赛中所向披靡,2004年被特招人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深造。陈式太极学习班的成年学员虽大多在职,学习时间不充足,但在沙学周的调教下,已先后在青州市两届太极拳比赛、潍坊市“拳王”杯太极拳比赛、山东省民运会、山东省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北京市第三届亚太地区传统武术比赛、杭州首届国际武术交流大会中获得数十枚奖牌。青州市公安局在2004年大练兵活动中,聘沙学周为擒拿格斗教官,公安民警在经过短期培训之后,实战能力大为提高,受到各方好评。
先开过门诊,又办过武校,沙学周是个勇于突破的实践者。如今,他已不满足自己的成绩,开始钻研演艺事业。2004年底,沙学周人选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在专业老师精心指导下,演艺水平大有提高(该节目将于2005年正月十九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的“非常6+1”栏目播出)。此事极大地鼓舞了沙学周的信心。2004年底,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影视表演大专班,向影视界进军。
如今,身为青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市公安局特邀擒拿格斗教官及多所武校教头的沙学周,从武术中领悟着习武与做人的道理,感受着武术深邃博大的意蕴。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不固步自封、拘泥于传统,推陈出新,使传统武术在世界武坛绽放熠熠光彩,不正是每一个习武人的责任和使命吗!
善扑功世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山东青州市摔跤界,只要一提沙荣生,鲜有不知者。作为善扑功传人,沙荣生不仅是1958年潍坊地区的摔跤冠军,而且他所传授的许多弟子正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摔跤场上。
1956年,益都县(青州市前身)为备战1958年潍坊地区运动会,聘请知名武术家王长荣任武术教练,又专程请来隐居在本县满族旗城的前清末善扑营头等布库张厚明先生。
张厚明先生应益都县体委之邀任教后,从十几位小伙子中挑选了沙荣生等四位胆力俱佳的热血青年,系统地教他们各式跤架、撕把、抢把和架梁脚、手别子、进步贴身靠、小鬼扛山以及善扑功跤拳等绝活。一个绊子不练上三五百遍,不摔上三五百个跟头,四个青年绝不罢休。
1958年,潍坊地区运动会摔跤比赛上,四位青州健儿在各自不同的级别中所向无敌,四名弟子,四位冠军,张厚明老先生凝视着自己的四位爱徒,百感交集……
20世纪70年代,摔跤又成为益都县最活跃的群众体育运动,寿光、济南、青岛等地的跤迷们也经常慕名前来拜访,切磋跤艺,善扑功的春天又一次来临。沙学周出生在善扑功如日中天之时,从小耳濡目染,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善扑功,从儿子沙学周年仅4岁时,沙荣生便引领他走上了漫漫习武路。
十年磨一剑
十年弹指一挥间,沙学周的武功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在儿子14岁的时候,沙荣生又将他送到了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陈家沟,学习陈式太极拳。当时,沙家并不富裕,仅有的几千元积蓄是攒了好几年准备用来翻修时常漏雨、房檐已经垮塌的住房的。但是为了让沙学周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父亲硬是咬牙拿出钱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陈家沟的日日夜夜,沙学周精心揣摩太极拳的内涵,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掌握了5套陈式太极拳拳路、4套器械和5种推手法,以及太极内功、太极散手和太极擒拿。此后,沙学周又遍访名师,精研武术摔跤技法与内功,武功日益精进。
陈家沟学艺归来后,父亲将沙学周送到山东各地武术队、武术馆,拜著名教练为师,又将沙学周引荐到五台山云游僧人广亮禅师处,学习正宗的佛家内功及医疗绝技,并倾其所有,送沙学周人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深造。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地培养自己,沙学周曾眼含热泪地对父母说:“感谢父母,是您们赋予了我精彩的人生。”在父亲精心调教之外,众多武术前辈对沙学周的成长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陈家沟的陈正雷等多位恩师、周永福、李恩久、王代友、广亮禅师……更多前辈的名字难以计数,为了武术的明天,他们默默无闻地培养晚辈,沙学周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新人胜旧人
20岁那年,沙学周如沉寂多年的火山终于爆发:1993年、1995年中国陈家沟国际太极拳锦标赛陈式太极拳亚军,1997、1999、2003年山东省民运会拳术冠军,2002年山东省首届武术太极拳锦标赛陈式太极拳冠军,第三届亚太地区传统武术比赛太极推手冠军,2004年香港国际武术节陈式太极拳、太极器械、八极拳三项总冠军,并荣获世界级武术名家称号……一连串荣誉正是多年汗水、泪水凝结的果实。
在多项赛事中,而立之年的一次比赛令沙学周记忆犹新。
2001年11月2日上午9时30分,浙江杭州宋城影视城,首届国际武术交流大会在这座国家4A级旅游基地拉开帷幕,来自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十余个国家与地区的351名武林好手汇聚西子湖畔,逐鹿霸主。
赛事一开始,在现场五千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各路好手纷纷各显其能。刹那间,刀光剑影,拳脚生风,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当日上午的赛事刚过半,一位外形俊朗、双目炯炯、身着中国式摔跤服的年轻选手跃身至舞台上,只见他身若轻燕、劲力畅达、动似脱兔、稳如磐石,短短三分钟里,一套善扑功跤拳被他一气呵成打下来,一举征服了裁判和观众的心。这位年轻选手下场之后,国际体育健身联合会秘书长董加扬(译音)特地让翻译向这位表演者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功力深厚,独具特色,真正体现出中华武技无穷无尽的魅力。
11月4日上午,依然是这位年轻的表演者,挥舞着春秋大刀,劈砍撩扫,但见寒光闪闪,人刀竟似融为一体,台上台下顿时喝彩声声……这位表演者就是来自山东青州年仅30岁的沙学周。在140名高手厮杀争夺的传统拳术项目中,沙学周以善扑功折桂摘金。在另外的太极剑、太极拳和传统器械三个项目中,沙学周又包揽了全部单项金牌。看着金光闪闪的奖牌,沙学周感慨万千,13年前的一次比赛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1988年,潍坊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的摔跤比赛,是沙学周记忆犹新的一次大比武,他在那次比赛中的表现至今令人咋舌。
出现在擂台上的两位对手中,一方身体孱弱,一条胳膊已经骨折,只能靠单臂迎敌;而另一方粗壮如牛,双臂隆起的肌肉显示着自己的力量。双方力量悬殊,胜负似乎不比自明。但观众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单臂少年一声大吼,对手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惊愕的观众在瞬间的沉寂后,爆发出欢呼与喝彩。这名以弱胜强的少年正是沙学周。他的左胳膊在赛前热身时不慎骨折,而且参加62公斤级比赛的他,在称量体重时竟然只有57公斤。就在众人以为他不战而退时,他却用绷带将受伤的胳膊捆绑起来,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登上了擂台。
此次赛事好手众多,沙学周一路遭遇强敌,凭借锲而不舍、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单臂越级打擂,竟连续挫败6名对手,最后因伤病过重,不得不弃权,非常遗憾取得中国式摔跤第四名的成绩。赛后,摔跤项目主裁判、青岛摔跤协会主席张恒才无限感慨地说:在这位年轻选手身上体现的正是中国武术顽强拼搏的精神。
豪迈天地宽
2001年,沙学周在青州开设八喜武术中心,又挑起培养武术人才的重担。从未满16岁就被邀请传授武功至今,沙学周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善于因材施教,不少学生经其指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功力大长,在竞技场上争金夺银。2002年12月,随沙学周学武不足三个月的15名少年弟子,在潍坊市少年武术散手锦标赛中获得一金八银六铜的好成绩。2003年9月,其弟子在潍坊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武术散手比赛中一举获得九枚金牌,团体总分及金牌总数名列第一,名声大震。当年就有八名学员被特招入吉林体育学院运动系本科。学员张斌入伍后在部队比武竞赛中所向披靡,2004年被特招人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深造。陈式太极学习班的成年学员虽大多在职,学习时间不充足,但在沙学周的调教下,已先后在青州市两届太极拳比赛、潍坊市“拳王”杯太极拳比赛、山东省民运会、山东省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北京市第三届亚太地区传统武术比赛、杭州首届国际武术交流大会中获得数十枚奖牌。青州市公安局在2004年大练兵活动中,聘沙学周为擒拿格斗教官,公安民警在经过短期培训之后,实战能力大为提高,受到各方好评。
先开过门诊,又办过武校,沙学周是个勇于突破的实践者。如今,他已不满足自己的成绩,开始钻研演艺事业。2004年底,沙学周人选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在专业老师精心指导下,演艺水平大有提高(该节目将于2005年正月十九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的“非常6+1”栏目播出)。此事极大地鼓舞了沙学周的信心。2004年底,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影视表演大专班,向影视界进军。
如今,身为青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市公安局特邀擒拿格斗教官及多所武校教头的沙学周,从武术中领悟着习武与做人的道理,感受着武术深邃博大的意蕴。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不固步自封、拘泥于传统,推陈出新,使传统武术在世界武坛绽放熠熠光彩,不正是每一个习武人的责任和使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