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看见爸妈频繁转发各种谣言,或者总是因“免费领红包”“免费领好礼”等诱惑而上当受骗、蒙受损失的时候,你急不急?
如今,中老年人使用电脑、手机上网的越来越多了。但在利用网络方便家人朋友交流互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暗雷”,中老年人稍不留神就会中招。哪些网络骗局最易让中老年人中招?
雷区一:免费领红包最易让人上当
《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受骗信息类型排名前三位的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在被骗的老年人中,拥有中高等收入的老年人居多。从经济自主性来看,有受骗经历的老年人中有41.1%表示家里的重大支出由自己决定,37.5%的老年人表示是共同协商决定,仅有16%和5.4%的老年人表示是由配偶和子女决定。而中老年人在发觉被骗后寻求帮助的比例也较低。有68.3%的中老年人表示“不寻求帮助,当经验教训”,67.2%选择“告诉家人朋友以防再次受骗”,只有25.9%和17.9%会选择向子女和朋友求助,而表示选择报警求助的仅有0.6%。可见,中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需要强化。
雷区二:微信点赞兑换奖品?信息泄密!
不少老年人看到朋友圈发布的点赞可以兑换奖品的消息,欣喜地以为可以领奖了,但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发过去后,对方却迟迟没有回复。其实,有些商家在发布点赞信息后,并不透露商家的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发到微信平台,一旦征集的信息数量够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其目的就是套取更多的个人信息。当然也有的发布者纯粹是为了做免费广告,借机自我宣传。还有的所谓“转发可以领红包”信息,但红包里含有病毒,一经点击会让手机中毒。
老年人首先要杜絕贪便宜的心理,其次面对这些“实惠”,要看清或请家人分析是不是官方权威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再决定是否转发或参与。
雷区三:寻人、捐助骗局,利用老年人的爱心
微信朋友圈里还经常发布“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貌似传递正能量的文章,但这些看似正能量的内容,可能暗藏诈骗电话。看到这些,老年人要提高警惕,别盲目献爱心,避免落入骗子陷阱。
雷区四:购物骗局,手段翻新
随着微商的出现,微信购物成了一种新的网购潮流,同时也伴生出众多新的诈骗方式。比如,近期出现的保健品试用的宣传广告,不少老年人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运费。
事实上,这所谓的“运费”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该行为其实是一种虚假销售。据了解,这种骗术比之前的集赞送礼来骗运费更隐蔽,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
雷区五:集资诈骗盯上老年人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袋里有闲钱的老百姓有了增值保值的理财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也将养老钱投入理财行业希望增值,但他们投资渠道不多,和社会接触少,分辨能力弱,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盯上,掉进投资陷阱,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受害者。
老年朋友若要投资,首先要有端正的心态,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和贪婪的心态,不要轻信一些高额收益的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被“天上掉馅饼”的夸大宣传所蒙蔽,一定要多方查证,了解产品具体是什么样的形式和模式。
老年人获取信息渠道单一,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容易相信一些未经权威部门证实的信息。作为儿女理应多给父母一些陪伴和关心,告诉父母一些辨别网络谣言或骗局的方法,及时把官方辟谣信息转发分享给父母及长辈,一起来守护父母的朋友圈,避免父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如今,中老年人使用电脑、手机上网的越来越多了。但在利用网络方便家人朋友交流互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暗雷”,中老年人稍不留神就会中招。哪些网络骗局最易让中老年人中招?
雷区一:免费领红包最易让人上当
《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受骗信息类型排名前三位的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在被骗的老年人中,拥有中高等收入的老年人居多。从经济自主性来看,有受骗经历的老年人中有41.1%表示家里的重大支出由自己决定,37.5%的老年人表示是共同协商决定,仅有16%和5.4%的老年人表示是由配偶和子女决定。而中老年人在发觉被骗后寻求帮助的比例也较低。有68.3%的中老年人表示“不寻求帮助,当经验教训”,67.2%选择“告诉家人朋友以防再次受骗”,只有25.9%和17.9%会选择向子女和朋友求助,而表示选择报警求助的仅有0.6%。可见,中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需要强化。
雷区二:微信点赞兑换奖品?信息泄密!
不少老年人看到朋友圈发布的点赞可以兑换奖品的消息,欣喜地以为可以领奖了,但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发过去后,对方却迟迟没有回复。其实,有些商家在发布点赞信息后,并不透露商家的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发到微信平台,一旦征集的信息数量够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其目的就是套取更多的个人信息。当然也有的发布者纯粹是为了做免费广告,借机自我宣传。还有的所谓“转发可以领红包”信息,但红包里含有病毒,一经点击会让手机中毒。
老年人首先要杜絕贪便宜的心理,其次面对这些“实惠”,要看清或请家人分析是不是官方权威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再决定是否转发或参与。
雷区三:寻人、捐助骗局,利用老年人的爱心
微信朋友圈里还经常发布“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貌似传递正能量的文章,但这些看似正能量的内容,可能暗藏诈骗电话。看到这些,老年人要提高警惕,别盲目献爱心,避免落入骗子陷阱。
雷区四:购物骗局,手段翻新
随着微商的出现,微信购物成了一种新的网购潮流,同时也伴生出众多新的诈骗方式。比如,近期出现的保健品试用的宣传广告,不少老年人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运费。
事实上,这所谓的“运费”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该行为其实是一种虚假销售。据了解,这种骗术比之前的集赞送礼来骗运费更隐蔽,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
雷区五:集资诈骗盯上老年人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袋里有闲钱的老百姓有了增值保值的理财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也将养老钱投入理财行业希望增值,但他们投资渠道不多,和社会接触少,分辨能力弱,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盯上,掉进投资陷阱,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受害者。
老年朋友若要投资,首先要有端正的心态,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和贪婪的心态,不要轻信一些高额收益的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被“天上掉馅饼”的夸大宣传所蒙蔽,一定要多方查证,了解产品具体是什么样的形式和模式。
老年人获取信息渠道单一,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容易相信一些未经权威部门证实的信息。作为儿女理应多给父母一些陪伴和关心,告诉父母一些辨别网络谣言或骗局的方法,及时把官方辟谣信息转发分享给父母及长辈,一起来守护父母的朋友圈,避免父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