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中怎样利用实验进行创新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创新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在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特点,采用悬念、新奇、方案更新、过程分解、学生自身体验等方法可使教学方法得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体验 创新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59-02
  “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这一论断揭示了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本质,指出了时代发展对培养人才的过程进行创新的呼唤。然而,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由于课前准备不足,上课时演示现象出不来,或者虽有一点实验的效果,但极不明显。悬念引出法。
  这种实验方法的大体过程是:设立物理情景,诱发学生出现悬念(即悬而未决的问题);做演示实验,使学生思维出现矛盾,建立起悬念;重复实验并加以分析,解决悬念。
  例如:讲解摩擦力公式Ff=μN之后,为了考验学生是否相信此公式的正确性,教师可拿一块长方体木块放在桌上,采用平着放和立着放两种方法,然后问学生,平着放和立着放哪种情况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答:“第一种,”又问:“用水平力拉木块时哪种情况受到的摩擦力大?”多数学生答:“第一种大。”又问:“拉快点和拉慢点哪种情况受的摩擦力大?”多数学生答:“拉快时摩擦力大。”于是就诱发了这样一个错误概念,似乎滑动摩擦力不仅和μ、N有关,而且和接触面积与滑动速度有关,即所谓Ff=μNSv成立了!这时教师再以弹簧秤测量以上几种情况的摩擦力,其结果是相同的,从而使学生感到Ff=μN是唯一正确的。
  又如做虹吸现象实验前可问学生:“不许动杯子,水能不能从一个杯自动流向另一杯?”做惯性定律实验前问学生:“是否车子有力推才动?没有力推就不动?”做电功率实验前问:“是不是凡电阻大的灯泡就会更亮?”引出错误观念后再做实验则更易于引起学生的思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正面讲授知识,学生往往把正确的、似是而非的错误概念混淆在一起得不到澄清,日积月累则越学越糊涂,这是形成物理难学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应跳越常规进行创新。引出错误观念再进行解决。比正面讲解使学生一帆风顺地接受知识好得多,因此悬念引出教学法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
  一、 现象新奇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是刺激物的新颖性。如果多次重复原有的刺激,则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而失去反应。某些物理实验过于单调平庸,甚至教师还未做完实验学生早已猜出结果。例如讲物体的稳度与重心位置的关系时,教师只是拿一块木板演示躺着放比立着放更稳,则给学生的信息量未免太少。不如做一个,“和尚挑水踩钢丝”的教具,用铁皮和铁丝焊成一个整体、两桶内装入铁块,使整体重心低于脚底,让‘和尚’踩到钢丝上,任它摇晃绝不会掉下来,从而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使他们一辈子难以忘怀。
  在讲到日光灯原理构造时,可以模拟‘千人震’的物理学史实验,把日光灯启动器的氖泡击破,把双金属片、镇流器、1.5V电池串联,再让一个小组的学生手拉手组成回路,当另一名学生以火柴烧一下金属片时,感生电动势就会使人为之一震。这时讲解启动作用,自感现象就特别亲切动人,如果再讲述十八世纪中叶,诺来特在巴黎表演莱顿瓶电击七百余名修道士的故事。就很容易使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能使现象新奇的实验是很多的,我们只要细心思考,精心设计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更上一层楼,从而得以创新。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过程分解法
  对于物理现象比较复杂的实验,可以人为控制其条件让它的现象一个一个地表露出来。或者虽不能分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对于一闪即逝的物理现象可用闪光照片进行时间放大,用投影仪进行空间放大,以便深入观察和分析。在做完各种运动实验之后。及时地让学生观看对应的闪光照片、能使学生明白变化的细节。比如,演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时,新教师往往把物体排开的水一次倒入阿基米德小桶内,但是这种过程不够明显。如果采用先倒入一半水,然后停下来让学生观察弹簧指针指在何处,为什么未指到原处。分析清楚后,再倒入一些水。但还留下一点水未倒出,让学生观察指针还差一点未指到原来的位置,强调水还未倒完呢。第三次才倒完排开的水。这就使实验突出了重点现象的观察,使学生感到教学的新奇。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
  当然还有很多实验可以采用此法进行创新演示讲解。如电磁感应实验,楞次定律实验等,而且教学效果很好。
  三、自身体验法
  演示实验优于学生实验之处主要在教师的示范与启发引导方面,但从学生吸收的感性材料看,从实验技能及创造能力培养看,均以学生实验为优。从长远来看,学生实验比重将提高。而演示实验比重将下降。从心理学来看,学生对演示实验是以视觉、听觉、触觉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进行综合感知的,因而对学生的锻炼更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放到视官跟前,一切听得见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跟前……”这番话对物理实验教学是很有启发的。自身体验可以有‘学生实验’,‘课堂即席实验’及‘课外小实验’等形式,这里只对第二种叙述如下。
  ‘课堂即席实验’,不做过多的课前准备,例如讲振动图线时,先不做沙摆实验,每个课桌两名学生为一组,一个人手持铅笔在桌面一张纸上,模拟简谐振动,另一人匀速地沿着振动方向拉白纸以模拟时间,可绘出等幅振动,阻尼振动图线。当用此法也可以模拟打点计时器做运动学实验。讲惯性时,让学生把用墨水瓶压着的纸条迅速拉出。再慢慢拉出,比较两者的不同。讲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用两块相同的橡皮相互挤压,观察形变情况。讲压强时以铅笔两端分别刺激手掌,体验压力效果的不同。讲声波振动时,让学生触摸自己的嗓子体会声带的振动,讲热和功时以两手摩擦体验热与功的关系;讲静电学时以钢笔塑料管与头发摩擦起电,如此等等,只要教师认真摸索,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条件观察一些现象,能收到演示实验所达不到的效果。
  总之,我认为以上五种实验教学可以使物理教学得以创新。在这新世纪里,培养未来人才创新素质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肩上。所以,首先得让我们的教学方法得以创新。让我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滚滚的创新洪流中去。为推动民族不断进步,锐意开拓,积极进取,奉献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创新教学的研究与思考》2012.07
  [2]《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思考》2010.09
其他文献
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他留山上,住着一群神秘的他留人。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和祭祀活动,这一切的主要承担者由铎系扮演,他既是他留族群的神职人员,又是他留宗教文化的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自 2004 年大部分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高校多在国际贸易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依据专业特点,课程在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具体结合课程教学大纲,设置双语教学这种课堂组织形式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使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是可行的思路,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  一、双
如果你恨一条狗,送它去广西吧,那里磨刀霍霍,随时可以下锅;如果你爱一条狗,组团去广西吧,刀下留狗、举牌对峙,到处都有你的队友。夏至、荔枝、狗肉,貌似毫无关联的三样事,与
一今天很特殊,傍晚的公路边人声嘈杂,不像往日那么宁静。他稳稳当当地坐在电线杆的顶端,就像对面电线上的那只血鸟一样悠闲。电线杆顶端的截面不过碗口那么粗,但他却坐得比沙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加大,国家以及相关部门也越来越注重艺术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采取敷衍的态度,让音乐教育始终不能收到实效。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教育有良好的出路,必须根据音乐教育存在问题,优化教学方法,从各个细节上保障音乐教育实施。  【关键词】增强学校重视力度 深化音乐教育发展 增强基础教育 提高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在中国古代,数学叫做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中国古代的算术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一,数学便是其中的“数”。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从古至今,智慧的古人从未停止对数学追逐的步伐,这一学科也变得更加系统化,随着“人文教育,文化关怀”意识观念的不断加强,我们不仅仅需要关注数学文化知识的教学与方法,也要关注学生在
目的考察槐定碱白蛋白微球的不同制备工艺条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槐定碱的含量。绘制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微球的累积释放曲线,并用相似因子法进
【摘要】数学思想和方法蕴含在数学知识发展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够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并能广泛应用于生活中。近些年的考试中,考点的分布除了基础知识外,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数学学科,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及如何应用于教学中做如下探讨。  【关键词】数学 思想
文化专有项是翻译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小说而言更是如此.本文结合鲁迅小说人名类文化专有项、民俗类文化专有项、固定习语类文化专有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的解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