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全科理念诊疗发热患者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ei413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看莫塔全科医学这本书时,让我眼前一亮,同以往的全科医学书籍不一样的是,莫塔全科医学更加注重“全”的理念,从症状开始,逐一抓住各个要点,给我们一个不同以往的诊疗思路,从而让我们全科医生在诊断疾病上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维。
  作为全科医生,笔者在社区工作多年,通过阅读莫塔教授的全科医学和病案,尝试改变自己的诊疗思路和方式,下面结合一个病例谈一下莫塔全科理念对我诊疗思路的影响和改变,希望能与同行分享。
  这是一位不明原因发热的就诊者,男,57岁,农民,发热1月余,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自测体温最高39.2 ℃,发热时伴头晕、乏力,无畏寒、寒战,无咽痛,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急,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皮肤黄染,无关节、肌肉酸痛。自服安乃近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发热反复出现,发热时间多于午后开始,持续3~4小时后可自行消退,曾自行服用复方氨基比林片4天,服药期间自觉未有发热,停药后再次出现发热,性质同前。
  既往体健,起病前4天不洁饮食后有上腹部不适,伴嗳气,自服胃炎冲剂(普鲁卡因/庆大霉素)后稍有好转。个人史、家族史以及用药史无特殊。
  查体:神清,精神可,T 37℃,P 90次/min,R 20次/min,BP 132/93 mm Hg,全身无皮疹,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律齐,约90次/min,心尖区可闻及Ⅲ级连续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5级。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提示中性粒细胞78%,血沉 53 mm/hr。
  初步诊断:不明原因发热,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思路: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无慢性基础疾病。此次起病无诱因,高热,查体中发现心脏杂音,辅助检查中性粒细胞和血沉都偏高。综合分析,首先考虑引起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患者无基础疾病,查体发现心脏杂音,故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所以,需要进一步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及血培养,胸部X线检查,肥达氏反应,抗核抗体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 结核病 患者为午后长期发热故不能排除结核病,虽无咳嗽、咯血、盗汗等结核病的典型症状,但是不能排除肺外结核,如深部淋巴结核,肝、脊椎结核可能,可进一步通过胸部X线及PPD试验进行明确。
  2 伤寒 一旦患者持续高热、腹部有不适则需要考虑伤寒的可能,但本文患者无表情淡漠,无肝脾肿大和周围血象白细胞低下,故需进一步行肥达氏反应检查以帮助鉴别。
  3 恶性淋巴瘤 多以长期发热为主要和首要表现,病灶在深部淋巴结易误诊,患者如排除感染性疾病后需考虑本病的可能。一般,经骨穿或腹部深部淋巴结检查及病灶组织活检能确诊。
  4 结缔组织病 特别是成人Still病患者发热多高于39 ℃,典型病例可有皮疹、关节痛或关节炎、咽痛。根据患者目前的症状及体征,暂不予考虑此病,但还应进一步排除。
  超声结果提示:二尖瓣毛糙伴可疑偏强回声团。结合病史,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遂按照感染性心内膜炎给予抗菌药物正规治疗,病情缓解。复查心超二尖瓣区强回声团已不存在。
  结果证实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明确。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发热的患者,对于发热时间大于3周的不明原因的患者,除详细询问既往史、职业史、用药史外,应全面细致地进行体格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以最快捷、最廉价的方式抓住患病特点,从而缩短患者的疾病诊断过程,减轻痛苦。此病例在诊断过程中采用了莫塔全科医学中从症状开始,逐一抓住各个要点,最后集中在最主要的问题上的思维方法。莫塔全科医学将会为我们全科医生在今后临床疾病的诊断上提供极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考察多伴侣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是研究社会对个人行为作用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本文以全国随机抽样调查的分析结果为例,检验和比较了5种相关理论思路的解释力。作者把阶层归属、社区性文化和个人的性关系态度作为社会作用的代表,以性爱现状和个体的性状况作为对照物,分别考察了这5种因素对男女两性多伴侣性行为的作用强度。数据分析表明,“社会对个人的多伴侣性行为发挥主要作用”的命题可以成立,但阶层归属的作用非常微弱,而
期刊
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突出特征和重大成果。在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城市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怎样理解这些变化?本文以这一问题为主题,从中西学术对话的意愿出发,在介绍和归纳美国社会学者关于转型国家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关系主要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发展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互动”的观点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笔者对1988年和1995年中国城市住户收入调查数据所做的统计分析结果支持了该研究假设。  关键
期刊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主要以心肌再灌注为主。再灌注治疗能使急性闭塞的冠脉再通,恢复心肌血流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保护心功能,预防心室扩大和重塑,防止心衰的发生,是AMI最重要的急救措施。再灌注治疗的获益取决于治疗开始的时间,血管开通时间越早,挽救的心肌就越多。因此,对于AMI患者应争分夺秒,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使闭塞的梗死相关动脉迅速再通。  AMI再灌注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
期刊
近年来,以64排CT为代表的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spiral CT,以下简称MD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冠心病、肺栓塞以及主动脉夹层等排查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熟悉并掌握MDCT的检查方法、适应证、应用价值和限度等十分必要。  概括起来,MDCT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低,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辐射损害。现阶段,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阴性预测值高和阳性预
期刊
血小板活化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不但是在斑块破裂的急性期,而且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长期过程中均需抗血小板治疗,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冠心病治疗的始终。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三类,即水杨酸类、噻吩吡啶类和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ACS急性期和长期口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仍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为主,高危或PCI患者,可能联合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  阿司匹林
期刊
中国上古重数,以数为宇宙化生的关键和万象联络的枢纽。先民由卜筮之数创为八卦——《易经》,开创我国文献—文学倚数编撰的传统。包括《易经》产生的商周之际,文献—文学中数的传统经六次变迁而贯穿始终,表现由文献而文学,由诗文而小说、戏曲,由外及内,由明转暗,由粗转精等逐步深入的过程。这一过程因久被忽略而显得隐晦。其隐晦之故有社会、哲学及文学批评诸方面的原因。从作品的不同层面看,这一传统表现为编撰“倚数”称
期刊
虽然近年来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介入治疗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合理的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石。药物治疗的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二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改善患者预后。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越来越受到国际的接纳和尊重。近年来,研究者们采用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对麝香保心丸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其物质组成及其稳定性、可
期刊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金标准和有效方法,“绿色通道”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的三甲医院,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还要谈超声心动图在ACS的诊断价值呢?作为临床医生,您在ACS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下列问题?您是怎么考虑和解决的?如果您能合理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帮您找到答案,解答疑问。  1. 患者有急性持续性胸痛,心电图无典型演变过程,心肌损伤标
期刊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致使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病死率高。  STE-MI的治疗,首选快速开通被血栓堵塞的冠状动脉(即再灌注治疗),使心肌恢复再灌注,避免心肌坏死。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经皮冠脉成形术(PCI)及冠脉搭桥手术等手段。目前,指南倡导对症状发作12小时内的STE-
期刊
临床医生如何简单、快速、准确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初,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依赖于临床指标和心电图,以及接诊医生的临床经验,即使这样也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出现让我们有了更加简单、可靠的指标,目前指南已将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列为ACS诊断的必查项目。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分为反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标志物和一些特异性较差的标志物。在临床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