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7-1500R冗余技术的瓦斯抽采监控系统设计

来源 :煤矿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瓦斯抽采监控系统中出现PLC控制器故障导致监控系统无法对瓦斯抽采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S7-1500R冗余PLC的瓦斯抽采监控系统;通过对PLC的CPU、电源、RS485接口等进行冗余设计,对PLC的硬件进行组态、编程和上位机组态软件编程,实现了对瓦斯抽采系统进行无人值守的监控功能,有效提高了瓦斯抽采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现场实际运用情况表明:当S7-1500R冗余PLC的1个CPU、电源、RS485通讯口、Profinet网线等部件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的CPU、电源和RS485通讯口继续工作,瓦斯抽采监控系统仍能正常监控,不影响瓦斯抽采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他文献
针对复杂环境下智能飞行器在飞行区域内的航迹误差校正问题,利用动态规划方法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多约束多阶段的动态航迹规划模型.通过设置飞行区域、区域内的校正点位置,及各校正点的状态等多种约束条件,建立以最短可行航迹和最少校正点数目为优化目标函数的随机性动态航迹规划模型;再采用可行校正点集合中距离球心最短的校正点构建唯一性动态航迹规划模型,以便消除模型运行时校正点的随机性问题,最后经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两种动态航迹规划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性和唯一性两种动态航迹规划模型均有效解决了复杂环境下智能飞
为解决风力灭火机操作人员负担过重,灭火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同轴双级叶轮结构的轴流式风力灭火机,采用孤立翼型设计方法以及机翼翼型NACA6409设计叶轮,并应用Ansys-Fluent软件对轴流风机不同叶轮安装间距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轴流式风力灭火机叶轮间距为20mm时出口风速最高,空气在双级叶轮作用下提速12%,风筒内无明显对涡、通道涡、间隙涡等现象,出口风量为0.408m3·s-1,有效风力灭火距离为1.5m,主要性能参数达到国家标准.
期刊
为提升Zeta变换器的升压能力,采用拓扑组合和耦合倍压的方法,将Zeta变换器与二极管-电容倍压结构进行组合并引入耦合电感结构,提出一种具有耦合电感结构的高增益组合Zeta变换器,分析其工作原理,推导变换器电压增益表达式、器件的电压应力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较低的电压应力,共用结构中的电容-二极管结构作为无源钳位支路,在没有额外增加器件的情况下吸收了漏感能量.搭建150W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专业认识实习”是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中极为重要的实践类课程.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认识实习教学过程中,对于完成“新工科”人才素质需求牵引的教学体系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思政教改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探索和分析,以期为“课程思政”融入家具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提供基本思路,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为了提高竹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竹材纤维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以竹材为原料制备微纤化竹材,并对环氧树脂进行定向增强,制备成微纤化竹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微纤化竹材含量的变化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微纤化竹材含量为40wt%时,抗拉强度和模量、抗弯强度和模量最高,分别为160MPa、18.2GPa、137MPa和4.6GPa.同时,其24h吸水率、24h厚度膨胀率和24h宽度膨胀率分别为4.98%,3.16%和1.58%,满足重组竹的使用标准.同时,热重分析也显示
以工业设计小组设计研讨室的家具为设计与调研载体,希望能够协助解决高校工业设计类学科学生在小组方案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棘手问题.通过丰富全面的调研协助,以及创新设计方案,分析、总结小组研讨室与智慧课堂理念的融合,并探讨智慧教室对于某一专业的针对性设计以及其拓展的可能性.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设计了一种主动式草原鼠害治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高品质的遥感正射影像图,并通过面向对象的模板匹配算法,来实现对鼠洞目标的识别与分析.在获取鼠害信息后,结合烟熏式驱鼠捕鼠系统,可实现对草原鼠害的有效治理.
为研究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对被保护层保护效果的影响,以平煤四矿己15-23160联络巷下帮遗留的4 m煤柱及己15-23140、己15-23160、己16.17-2314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柱沿z轴负方向被压实,累计最大位移为0.289 m;煤柱两侧煤壁沿x轴移动方向不同,上壁沿x轴负方向,下壁沿x轴正方向,累计位移量分别为0.055 m和0.156 m,己15-23160工作面采掘活动对煤柱位移影响最为显著;遗留煤柱最大残余高度为0.59
为了明确构造及其演化对艾维尔沟矿区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采用现今地应力实测、含煤盆地埋藏史-热史模拟、现场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矿区地应力状态、含煤地层埋藏史、煤层变质作用、瓦斯生成与散失、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开展研究.研究表明:艾维尔沟矿区现今地应力状态为构造挤压应力状态,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SW向;矿区侏罗纪煤系地层主要经历了2个大的演化阶段,第Ⅰ阶段为快速沉降并于晚侏罗世达到最大埋深约4300 m,煤层受到深成及区域双变质作用,经历最高古地温137~192℃,形成第1次生气高峰;第Ⅱ阶段由于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