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师自己有着很渊博的文学知识,对现行的语文学科教材研究也颇深。他们往往花费了很大一番的精力备好一节课,本以为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最后往往不能如愿以偿,未能按自己的意愿达到该有的课堂效果。总觉得点力不从心,“恨”学生不成钢,原因当然是诸多面的。今天我要分析的观点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我们应该加强他们的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才会减少语言障碍,更好地学习语文,更好地写出作文。
一、加强阅读课文的训练
阅读是博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技能的提高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朗读,背诵的训练,做到耳、目、口、心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记忆力好的优势,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朗读,不要把文章读繁琐了,让他们觉得害怕读,那样,学生有再高的学习兴趣也一样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坏了,产生厌倦感。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中引导,使他们读的明白,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出趣味来,如此这般,也就把知识掌握了。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选读课文《可爱的草塘》这篇文章,教师让学生解释完什么叫“草塘”这个词后,就该提出疑问:“草塘到底可爱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归纳草塘的可爱之处:(一)景色优美;(二)物产丰富;(三)风光奇特。而后学生就可以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很容易地把文章分成四段。紧接着可以提问:“草塘景色怎么优美?物产怎样丰富?风光奇特在哪里?”这样,一篇文章的脉络就清晰了。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课文朗读、教师朗读、指名朗读、还可以小组朗读。就这样,同学们经过反复听读,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加深了,朗读的兴趣也就浓了,知识也就能较好的掌握。
二、“咬文嚼字”要点到重点上
《可爱的草塘》这篇文章里,一般词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可以不讲或略讲,可要讲就讲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性词语,要抓住这些关键性词语,指导学生反复品味,从中感受词语的意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文章第一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是“呆腻”,为什么呆腻了?因为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习惯,书也看完了,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厌烦,才有下文:去散心,才能见到可爱的草塘。小学生虽然情感并不十分丰富,但“厌烦”还是有体会过的,也就理所当然地能体会作者“呆腻”的感情,这样分析之后,学生也就记住了词语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再如第二部分中,写的是景色优美。老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哪一句话概括地写出草塘的景色优美?”(草塘的景色这么大,这么美)老师板书:
景色优美 大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
接着提问:“那么哪些地方体现草塘的大?教师可以用手势比划:双手从胸前伸展开来(表示大),很快地学生就会找出:想置身于大海中”;“茫茫地跟蓝天相接”等句子来对应草塘的“大”。谁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草塘的美?”同学们也会很快地通过朗读句子“浪花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发亮……再远的呈墨绿色”里找出一个“绿”字来。再进一步让他们理解那些是静态美,哪些是动态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牢牢抓住了这些重点的词语不放,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片水天相接的绿色海洋里。就这样,学生在享受草塘优美景色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把知识给掌握了,即轻松又快乐。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积累一些笔记,特别是摘录名人名言、好词好句,扩大词汇量,积极丰富语言材料,为更好地学习语文作充分的准备。
三、重视复述和转述训练
一篇文章看过之后我们的学生要是能做到准确的复述,那说明学生对这篇文章真正理解了。如果学完了课文,做完了作业,那么教学的目的还远未达到,还应该布置学生会复述,有趣的故事要会转述给他人听。复述当然不是单纯的背课文,而是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讲述,方法有很多,有根据原文复述,根据性复述,扩展性复述等等。通过复述的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言语宝库,促进语言规范化,迅速提高说话能力,并从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积极运用语言
语文课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平时积累起来的语言转化为读写能力。学生作文是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特别是学生新学的词语句式,如果能够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尝试,对学生内化这些词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方式:(1)基本模仿课文的语言说或写一段话。(2)创造新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说或写一段话。(3)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说或写一段话。但在我们的学生学习当中,有很多学生完成一篇习作要花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几天,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他们认真写作的表现。因为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写的文章总是言不达意,记流水账,有头无尾或草草收笔。实际上这都是写作能力差的表现。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这种苗头,积极采取一些具体方法,找到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比如,即兴演讲、当堂作文、作文竞赛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将平常积累起来的语言运用到写作上来,促进学生准确审题,快速构思,快速写作,达到写作目的。
我认为在当前小学语文课改里,广大教师若能多进行这四方面的训练,那将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减少语言障碍,从而,更好更快乐地学习语文。
一、加强阅读课文的训练
阅读是博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技能的提高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朗读,背诵的训练,做到耳、目、口、心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记忆力好的优势,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朗读,不要把文章读繁琐了,让他们觉得害怕读,那样,学生有再高的学习兴趣也一样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坏了,产生厌倦感。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中引导,使他们读的明白,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出趣味来,如此这般,也就把知识掌握了。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选读课文《可爱的草塘》这篇文章,教师让学生解释完什么叫“草塘”这个词后,就该提出疑问:“草塘到底可爱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归纳草塘的可爱之处:(一)景色优美;(二)物产丰富;(三)风光奇特。而后学生就可以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很容易地把文章分成四段。紧接着可以提问:“草塘景色怎么优美?物产怎样丰富?风光奇特在哪里?”这样,一篇文章的脉络就清晰了。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课文朗读、教师朗读、指名朗读、还可以小组朗读。就这样,同学们经过反复听读,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加深了,朗读的兴趣也就浓了,知识也就能较好的掌握。
二、“咬文嚼字”要点到重点上
《可爱的草塘》这篇文章里,一般词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可以不讲或略讲,可要讲就讲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性词语,要抓住这些关键性词语,指导学生反复品味,从中感受词语的意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文章第一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是“呆腻”,为什么呆腻了?因为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习惯,书也看完了,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厌烦,才有下文:去散心,才能见到可爱的草塘。小学生虽然情感并不十分丰富,但“厌烦”还是有体会过的,也就理所当然地能体会作者“呆腻”的感情,这样分析之后,学生也就记住了词语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再如第二部分中,写的是景色优美。老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哪一句话概括地写出草塘的景色优美?”(草塘的景色这么大,这么美)老师板书:
景色优美 大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
接着提问:“那么哪些地方体现草塘的大?教师可以用手势比划:双手从胸前伸展开来(表示大),很快地学生就会找出:想置身于大海中”;“茫茫地跟蓝天相接”等句子来对应草塘的“大”。谁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草塘的美?”同学们也会很快地通过朗读句子“浪花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发亮……再远的呈墨绿色”里找出一个“绿”字来。再进一步让他们理解那些是静态美,哪些是动态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牢牢抓住了这些重点的词语不放,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片水天相接的绿色海洋里。就这样,学生在享受草塘优美景色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把知识给掌握了,即轻松又快乐。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积累一些笔记,特别是摘录名人名言、好词好句,扩大词汇量,积极丰富语言材料,为更好地学习语文作充分的准备。
三、重视复述和转述训练
一篇文章看过之后我们的学生要是能做到准确的复述,那说明学生对这篇文章真正理解了。如果学完了课文,做完了作业,那么教学的目的还远未达到,还应该布置学生会复述,有趣的故事要会转述给他人听。复述当然不是单纯的背课文,而是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讲述,方法有很多,有根据原文复述,根据性复述,扩展性复述等等。通过复述的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言语宝库,促进语言规范化,迅速提高说话能力,并从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积极运用语言
语文课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平时积累起来的语言转化为读写能力。学生作文是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特别是学生新学的词语句式,如果能够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尝试,对学生内化这些词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方式:(1)基本模仿课文的语言说或写一段话。(2)创造新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说或写一段话。(3)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说或写一段话。但在我们的学生学习当中,有很多学生完成一篇习作要花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几天,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他们认真写作的表现。因为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写的文章总是言不达意,记流水账,有头无尾或草草收笔。实际上这都是写作能力差的表现。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这种苗头,积极采取一些具体方法,找到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比如,即兴演讲、当堂作文、作文竞赛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将平常积累起来的语言运用到写作上来,促进学生准确审题,快速构思,快速写作,达到写作目的。
我认为在当前小学语文课改里,广大教师若能多进行这四方面的训练,那将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减少语言障碍,从而,更好更快乐地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