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禅意挥墨人生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u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八大山人能诗、书,也擅于画,其在中国画艺术上独具一格,可以说是全能且极为优秀的艺术家,让人们沉浸在他的艺术魅力之中。本文以八大山人绘画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层层推进,结合八大山人的作品及其背景经历,浅谈其绘画中的禅意以及影响。
  关键词:八大山人 水墨 禅意
  一、八大山人的绘画
  八大山人将水墨写意发展到高峰,其实,与山水画相比,花鸟画创作风格更能够突出他独特的个性。总的来说,他用笔用墨比较硬朗和雄伟,能从画中体味到一种傲然之气,以及不拘一格的潇洒又大胆的画面构图。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少”,借用他曾经说出的话就是:“廉”。他绘画用墨简洁,用笔疏松有力,却是“笔疏墨简意更密”,他的作品意境空阔深远,透过“廉”的特点给人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是难有人做到的,这也不局限于深厚的功底。他画面中的留白充分体现着禅的精神世界,表达出那种兼具质朴、深静简远的意境美。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主体物种类繁多,贴近日常生活: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于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都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越了解就越感叹八大山人的艺术境界如此之高。其实,画家对物体形象的塑造,就是他们对自我的情感写照,即体现出了“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
  八大山人可以说是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的重要艺术家,受他影响的名人雅士较多。齐白石老人曾有诗曰:“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原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可以看出八大山人的地位极高。
  在中国艺术史上,八大山人博学多识,加上他丰富的经历,造就了他成为个性独特的人物,他在中国艺术史上极高的地位,与西方的梵高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后人称他为“中国的梵高”。
  虽说这二人相似点较多,如都是对人们产生了深厚影响的十分优秀的艺术家,都有被社会所排斥的大背景、經历波折等,但是他们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两种不同的方向。梵高的作品让人感到如同火一般的热烈情感;而在八大山人给人一种空灵、孤傲和冰冷,通过细细体会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种痛苦融于作品中。
  梵高和八大山人通过作品将内心的愤懑、对生活的感受和丰富的情感,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艺术形式彰显出他们独具一格的魅力。像一颗至真、至幽又至清的“禅心”,以纯真、宁静的态度去体悟世间的美好,保持心的愉悦。两人一样,遵从对大自然的感受,让自己面对生活所给予的,不被世间的繁杂与喧嚣所桎梏,用纯粹的语言达到自己人生和艺术的至真至纯境界。
  二、绘画中的禅意
  八大山人的作品,离不开他特殊的经历和身世:明末清初之际,本身为皇家贵族,但他的生活很不顺,历经了几番波折和国破家亡的心理伤痛。除去以上因素,笔者认为他作为僧人、道士兼画家的多重身份,禅宗仍然处于八大山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无法分割。艺术作品上不仅是绘画,他的诗书也体现禅宗思想,这从八大山人的题画诗和画语录里可以明显体会得到。禅宗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外别传”体现出来禅的精神,思想上表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张,禅宗历经长时间的考验,避开了既复杂又繁多的哲学思辨,又与刚开始的印度佛教的神秘感分裂,脱离了宗教色彩的束缚,更加强调直观感悟。
  从唐代王维到明朝董其昌,再到清朝末期的虚谷,直至近现代的齐白石等艺术家,可以说都或多或少受到禅学以及老庄思想的影响,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八大山人。最能体现八大山人禅学思想的就是他的绘画作品,禅学思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
  (一)意境之“空”
  中国传统艺术审美讲究意境,留白则是产生意境和想象的空间。当我们面对八大山人的作品,常常看到大面积的留白,画面上主体的绘画往往简单明了,借此表达作者的愤懑、孤寂……这种意味,也体现出其绘画的主基调,这与中国古今艺术家所想要表达的高深意蕴相符。其实严谨地说,禅是不能够立一象的,禅中“空”与“有”,“动”与“静”,都是人们主观的分别开来的观念。在中国多年的佛教文化特色的多重影响下,“孤、静、空”成了历代文人、画僧们艺术中的独特的审美方向,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心源”实际上指的是艺术灵感的根源,也与禅宗的“自性”与“佛性”有共通的地方。根据八大山人所有优秀作品的风格可以分析得出,他所表达出的对现实不公的不屈精神尤为深刻,这肯定离不开他波折的身世经历。这些通过其前期的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等多方面都能够体会到,到后期其遁入空门深受禅宗影响,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风格也因此有了巨大改变,境界日益成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实际上表现了画家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二)题材的“灵动”
  禅宗强调“平常心即是道”,也提出“百姓日用即是佛”等思想。禅宗的精神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体现出来的,并不是那些害怕现实社会之类的实现自我麻痹的逃避行为。因此更加贴近自然、关注生活琐碎,例如鸡鸭鱼鹅、挑水搬柴等生活气息浓厚、更加世俗化的艺术题材更能够体现出禅意的内核。
  身为苦学禅的八大山人,他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禅宗平实朴素的风格特点。用洒脱随意且活泼的方式体现出他的精神。后期八大山人的苦修让他的内心宁静充实且表达出丰富的个人情感,这些我们可以通过仔细体味作品而发现,例如《鱼鸭图》中的鸭子大大的白眼向上看,这个“白眼”看的是什么呢?是社会,还是命运呢?无疑他所绘的这些动物的表情是生动又鲜明的,好似活在我们的眼前,画中的青白眼、蜷缩的鸟、傲然耸立的荷花,感觉下一秒就会崩塌的危石,都十分传神也很让人印象深刻,看得出八大山人藏在画中的孤寂、悲凉、愤世嫉俗和怒其不争的愤慨,借用动物的表情或用物体的形象展现出自己的情感。在《五灯会元》卷十七中,有一则禅师的语录表明禅的核心,参悟者的内心其实并不是死寂和漠然的,而是生机盎然的。不执着于不同观念或境界,心境是那种充满活力的自然流畅的禅“无住”之说,具体到八大山人身上大致有以下情况:   首先是法无定法。石涛曾在《苦瓜和尚画语录》里谈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通俗点来说就是创作手段是自由的,不会受限于一种方式,作者通过多年积累及锻炼的技法会随着精神世界不断提升,可以借用一支毛笔自由自在、潇洒地展现,十分灵活多变,不会墨守成规地局限于一方之地,然后将自己的法度不断磨炼,最后成熟成型。领悟到“无住”的画家无疑是将创新之“苗”植于精神世界中“生长”的,他们勇敢创新,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面貌。直至现在,这种优秀的精神也是身为后人的我们应该学习的勇敢与坚定的“匠人精神”。
  其次,画家作画时状态是流畅且随性的,作品所流露出来的气息是动的,犹如生命般鲜活,甚至是拟人化的灵动。这不仅表现在一笔一墨的“言简意赅”,很多时候,八大山人的造型语言也是通过主观变形达到精神与作品的有机结合,观其作品就有一种酣畅淋漓、韵味十足的直观感受,并且值得反复琢磨与思考。这种“生动”之感用南齐谢赫的“六法论”的“气韵生动”可以充分概括。
  画面内容展现得生动与潇洒,这体现画家技艺高超娴熟上,也是八大山人内心境界的真实体现,懂禪的八大山人可以说更加容易觉悟到这种阶段。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潇洒的意蕴之美是经过漫长的身心沉淀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才可能达到的,这一切看起来好像是那么顺其自然。
  八大山人艺术成熟期绘画题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如《鱼鸭图卷》《荷花翠鸟图》等,这些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不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主体物的造型语言并不简单,他将儒、道、禅的智慧融入生活,用巧夺天工的构思和生动的趣味,把艺术作品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由于贴近生活,也有画家的切身感受,从而让人倍感亲切,具有代入感,让人发现生活中日常点滴的美丽之处,也使大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艺术作品。
  三、结语
  八大山人擅长于水墨写意,后人称之为划时代的伟大人物。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但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他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到现在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他不落俗套,自有创造。笔简意赅,形神兼备,不断创新,改变了人们对写意水墨的常规认识,聪明好学的八大山人一生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哲学思想体系的儒、道、禅三者间参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挥墨书写人生。
  实际上,禅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从哲学到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禅宗思想,给诸多文人画家提供了精神的寄托、心灵的皈依以及艺术的灵感,八大山人的艺术作品直接体现出禅宗精神的智慧与奥妙。所以说,成就非凡的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离开禅意是不可能真正完成的,他在中国艺术史上描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李新,苏婉珍.艺术至“真”——梵高绘画艺术及其内心世界探微[J].中国文艺评论,2018(04):51-60.
  [2]朱虹.刘斌分卷.历史名贤[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
  [3]叶春荣.简远淡真 禅味盎然——论八大山人绘画艺术意境的营造[J].大众文艺,2011(21):69-70.
  (作者简介:王楚宁,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19级,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教学;赵静,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美术学专业2019级,研究方向:意象油画语言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法国诗人导演让·谷克多在其短片《圣多·索斯比别墅》中展示了导演本人在别墅室内绘制的希腊神话主题墙绘,但影片的旁白评述却暗示导演创作此片并非单纯分享墙绘画作,而是要利用此片向观众传达其艺术观点。通过分析本片文体等形式因素,试图揭示让·谷克多导演这部短片中的隐藏价值。  关键词:电影文体 让·谷克多 《圣多·索斯比别墅》  一、引言  圣多·索斯比别墅(La Villa Santo-Sospir
期刊
摘要:根据科林·威尔逊有关“另类人”的理论,日本作家井伏鳟二的小说可以理解为一种思考“另类人”问题的小说。其处女作《山椒鱼》描写了一个典型的另类人形象;《遥拜队长》突出了另类人眼中毫无自由的常人世界;《燕子花》则在此基础之上否定了另类人问题解决之道中的极端方式;经典之作《黑雨》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艺术性地展示了作者解决另类人问题的个人心得——通过对自然生命力和“唯有离别才是人生”的顿悟获得高峰体验,
期刊
摘要:就现今西南地区戏剧市场剧目而言,红色题材日渐式微。但是重庆市话剧院大型原创保留剧目《幸存者》,无论从戏剧成就还是社会反响来看,都是一部值得宣传的话剧。鉴于此,本文拟对话剧《幸存者》展演的人物塑造(剧情)、表现手法和舞美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析。通过系统观察和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幸存者》的成功得益于它的审美创新和精神传承。  关键词:红色题材戏剧 审美创新 精神传承 展演模式  在数字技术和跨界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旅游愈加受到重视,这其中,红色旅游城市正在成为大批游客的优先选择。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精神和文化内涵,是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内涵的物化表现。闻名中外的红旗渠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的中国力量,为一代又一代林州人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了不竭动力,从而带动了林州这一旅游城市经
期刊
年味儿饺子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在彻夜的鞭炮声中醒来,有心念很久的新衣服穿,有许多的美味可以解馋,每家院子里都是一地红红的鞭炮碎屑。热腾腾的饺子吃了还想吃,锅里沸腾的鸡鸭鱼肉咋就那么香,满院子都在垂涎。为了过年,家家户户提前大半个月就开始筹备春节的食材,杀鸡宰鸭,再买条大鱼,村里到处都在叮叮咣咣地切菜剁肉,这声音就好像是过年的标配旋律,至今难忘。小孩子在旁边看着大人忙活,盯着一块生肉都想流口水,
期刊
摘要:探索戏剧作为中国戏剧史上受西方戏剧思潮影响同时经历了大量戏剧实验而产生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前驱戏剧,在形式上吸纳了西方戏剧艺术手法,而在内容上将本土文化与侧重哲学思考的西方思潮相结合。《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是20世纪80年代探索戏剧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打破时空格局、加入叙述元素等方式来透视人性这一永恒话题,抛开作品基于特定时代的变革意义,外在形式的冗杂致使原本深邃的人类命题被超负荷表达而显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元代画家倪瓒个人和其艺术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其山水画中“茅草屋”点景的探微,试析其绘画风格、其山水画中“茅草屋”形象蕴涵的美学思想,以及“茅草屋”形象符号在倪瓒山水画中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元代 倪瓒 点景 “茅草屋”  一、倪瓒及其山水画中的点景元素  “点景”在现代汉语中,有点缀、修饰的意思。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
期刊
摘要:《单人房》是韩国著名女作家申京淑的一部女性成长小说,其主人公与作者同名为“申京淑”,并带有作者本人的部分生活剪影,是一部成功的“类自传体小说”。相较于其他作品,《单人房》更深刻地诠释了申京淑对女性成长意识的思考。同时,《单人房》关注女性成长和女性主体性的确立,呼吁女性真正的自由解放,这部作品对研究韩国90年代的女性意识觉醒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申京淑 《单人房》 女性成长意识  一、引
期刊
昨夜回到乡下  走在两边是菜园的路上  辣椒树比我还高  有一处是叔父的  大风吹  一想到他扎的篱笆还在  而他却不在了  我就哭出来  把自己从梦中哭醒  不止这一回  南天竹  长到冬天的红果果  在石缝上很好看  在茶舍的陶罐里也好看  但离我都太远了  于是  我把它插在  不足二十平租房中  放著电饭煲也放着收录机的  桌子上的  保温饭盒里  花瓶是临时的  对生活的爱不是  (本栏
期刊
摘要:《在悬崖上》是当代文学的一部经典著作,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相关理论重新解读这部作品,从叙述者的位置、视点选择的角度、叙述者的不可靠性这三方面分析隐含作者如何建构男性话语权威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在悬崖上》 叙述者 叙述视点 男性权威  《在悬崖上》这部小说是以一位男性的视角来叙述自己的感情经历,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叙述方法使得隐含作者在叙述者的位置、视点选择的角度、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三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