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沿海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群体心理问题家庭教育对策的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ar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广西沿海地区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初中阶段心理发展特点,针对他们的心理偏差,积极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对策,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广西沿海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成为特殊群体,常常会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心理偏差,只要我们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积极探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的家庭教育对策,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养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从而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一、心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0年我们多次走访了广西北海一中、北海三中、防城港区二中、钦州四中,对初中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是健康的,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发现了15%左右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3.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有厌学心理、闭锁心理,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个性偏激,盲目从众,缺乏自信,存在不健康消极的一面。
  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偏差的因素有来自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各方面。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受教育程度偏低
  家长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多数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对孩子的教育、学习指导严重缺失。
  2.教育期望值偏低
  有一位家长直截了当地表示:“我这个孩子长大了,我就让他做买卖,会算账,能挣钱就行了。”也有一些家长表示:“能学就让自己的孩子往更高层次学习,不能学就读完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长大了,干什么工作由孩子自己决定。”
  3.教育意识薄弱
  家长对子女教育过程中偏重学习而忽视心里健康等其他方面的教育,缺乏耐心教育。
  4.教育方法单一
  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表扬和激励停留在简单的口头或是物质奖励,对孩子的批评只靠打骂体罚等不当的教育方式。
  5.家庭教育环境差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难以获得安静、干净的家庭学习空间,加上在各地转学受教材、教育教学方法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心理偏差,不利于孩子学习进步和人际交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偏差受个人因素影响,主要有学习能力低、不能正确与他人交往、人格有偏差、自我意识不强、自我控制水平偏低、独立性弱、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等方面。
  二、家庭教育对策
  沿海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它反映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机制的缺失,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1.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素质,促进家庭教育
  (1)利用各种宣传方式,营造教育氛围
  社区、街镇、派出所建立专门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档案,建立咨询机制,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指导管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进行政策、法律法规、思想教育的宣传,让他们了解国家政策并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有针对性对他们的进行家庭教育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社会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开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热线,不仅保障他们生活上的求助,更要对其心理进行及时疏导。社区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开展读书活动、文娱活动或者组织他们参与社区的实践活动,让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融入到社区的文化建设中,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又让他们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之中。
  (2)实施家校联系制度,推进家庭教育
  ①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
  这为解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学校同时配备专门的家庭教育辅导教师,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开放家长咨询信箱。班主任及其他教师也应义不容辞地担起应有的家庭教育辅导义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访等多种合适的渠道,加强与其父母的联系,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子女的教育工作,结合《家庭教育手册》、《公民道德教育读本》、《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家庭教育指导材料,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的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子女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培养健康的心理打下基础。
  ②宣传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
  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栏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学校可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心理咨询,通过问卷、谈话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现状、家庭学习环境及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学生的特点,使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尽量在学生处于迷茫的时候给予帮助。可以通过聘请心理医生来校开辅导课或请当地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员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积极营造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③建立个人档案,开通家校互动联系卡
  对个别特殊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进行跟踪研究;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结对子等方法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发现他们有心理问题的苗头时,更要及时予以关心和帮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心换心,让他们在充满温情、人人平等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3)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家长养成自我教育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老舍曾深情地写道:“从私塾到小学、中学,我经历过起码百位老师,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家长的自身努力来完成,家长可以通过收听广播、看报纸、阅读书籍等途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   2.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实施家庭教育
  只要家长找出孩子心理偏差原因,从健康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健康的情绪
  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是道德素质教育。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诚信正直、自省自强,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品德。家庭成员之间团结友爱、谦让克制、尊老爱幼、相互尊重关心,就会使孩子从小懂得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形成善于克制、谦虚友爱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家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爱护公共财物的道德品质。
  (2)正确认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健全的意志。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是子女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关键因素。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当孩子遇到困难而丧失信心时,家长要耐心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而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同时配合好学校、社会作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的人。
  (3)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导协调的行为
  家长帮助孩子消除厌学心理,首先要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我疏导,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其次要关心和督促孩子预习、复习和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注重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承受能力、实际的需求,与子女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督促子女执行学习计划等。再次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制度,教育孩子讲文明、有礼貌,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
  (4)加强自立能力的培养,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很差,往往会因为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等原因,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是学习好的同学交往,怕丢面子,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容易产生自卑孤僻、闭锁心理。家长就要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及独立的处事能力,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交往,待人真诚、礼貌,乐于助人,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孩子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提高自控能力
  如果孩子出现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等心理,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客观全面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监督。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努力地塑造孩子健全人格,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有利于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稳定的个性,有利于促进孩子全面地发展,为未来美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孩子的一生。让我们共同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目前,已进入信息社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到步入社会,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尤为重要。我认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应突出技术的应用、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思维方式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对于该学科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开始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计算机可以打游戏、看电影、聊天、收发邮件,所以都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许多内容需要记忆,并且枯
期刊
长期以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写”的训练重视不够。加之不少试题被大量的单项选择、完形填空所充斥。学生的写作能力被大大削弱了,常常表现出提笔忘字,遇到需要文字表达的地方,不是无从下手就是不知所云,而且错误百出,使“写”成为考试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要切实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 我认为写作训练需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合自己从教低年级教学十年,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建立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音乐课应有别于其他课,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音乐课学生小组合作创
期刊
摘 要:在日常训练中,很多教练员不注意放松训练,忽视了放松在短跑训练中的作用。随着短跑技术、战术水平和体能训练的不断发展,在高强度的比赛中,能保持高速跑动中的放松能力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短跑中的放松技术体现在运动员能在跑动中通过对心理、生理因素的合理调节,以保持快速运动中机体的协调放松,促进体能合理消耗,优化速度结构,以取得最佳成绩。  关键词:短跑 放松 作用  一、体育运动中放松的含义  体育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尽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而素质教育中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之中,更应优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优势,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观念,营造创新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课堂教学应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要有幽默
期刊
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因此,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在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原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学生习作水平相对较低,这无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应该如何改进,作为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在此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拓宽视野,写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理念,利用“小笔头”培养孩子们的写话习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孩子们写话交流引导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让写话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学会用手中的笔,自己的心,记录自己的生活,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孩子们爱观察、勤思考的良好写作态度,让学生真正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此期间得到提高,逐步成长起来。  关键词:成长 融入生活 观察与思考 写作态度  两年多来,孩子们
期刊
《诗经》中一首叫《静女》的诗歌写到:“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踯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些优美的句子使我联想到:语文就应该像这彤管花一样芬芳而美丽。其实,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美妙如诗、浓淡如画”来形容。作为语文老师,除了自己认识语文之美外,更应该做好“静女”的角色,把语文这棵美丽的彤管花献给学生,让他欣赏。  一、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美的内涵
期刊
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课堂教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都充分地展示开了。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内容之一。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育技术。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
期刊
书法是一首无言的诗,无声的歌。中国书法,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书法基础教育,是造就人,培养人,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书法作为一种技能,一种艺术,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通过书法基础教育,可以激发青少年的智力,促进青少年的修养,培养人的个性,人的审美能力,从而能促进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