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的写法驳“调包计”的不可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红楼梦》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就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而且后人根据“千里伏线”的写法,合理推断八十回后发生的故事,很多人作了续书。其中,高鹗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其中不乏华章,但笔者通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的阅读,得出贾母不可能像高鹗续书中所写参与“调包计”,舍“木石前盟”而取“金玉良缘”的。论据充分与否供《红楼梦》爱好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木石前盟;金玉良缘;调包计
  作者简介:任梓仪(2001-),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2
  《红楼梦》是历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以一本书建立起一门专门学术研究的文学经典,具有崇高的地位。《红楼梦》确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它的“话题价值”。它是永远的,历久不衰的话题。它是各种学科及视角的话题。你讨论不完它,研究不完它,它是不可穷尽的话题。
  1、《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
  关于《红楼梦》写法的话题就值得后人反复推敲和倍加推崇,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也就是通过前文的某些人物或情节,对后文的情节和内容进行暗示。因此在抄本批语中常见的表述有“伏线法”、“伏脉”、“千里伏线”和“伏某事”等等[1]。正如张爱玲的痛惜: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其实,据目前存世的多种版本中的批语看,《红楼梦》是写完了的,遗憾的是八十回后的文稿在传阅中遗失了。再者,不可能一本书不写完,作者就在那里“批阅十载,增删五次”[2]5的。正是因为后人了解了《红楼梦》的草蛇灰线的写法,所以很多续本相继诞生,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高鹗续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目前红学界对高鹗的续书贬褒不一,但很多人对其结局却不敢苟同,认为续书扭曲了原文中人物的性格,扭曲了曹雪芹的艺术思想,因此必然扭曲了曹公原文的结局,本来是彻彻底底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只“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悲剧,续书却来了个“兰桂齐芳”、重新“沐皇恩贾家延世泽[2]1021”。也许高鹗是为了避忌一些政治因素,这么写有不得以的原因,可能正因为续书符合了彼时当权者利益,《红楼梦》全书才能够传播于世,因此人们对高鹗在《红楼梦》能够流传于世方面所作的贡献倒是众口一词的。
  2、调包计的不合理性
  不可否认,高鹗的续本有很多可取之处,其中也不乏华章,否则也不可能成为流传最广的通行本。但是让我如鲠在喉、不能释怀的是王熙凤巧施调包计,老祖宗贾母竟然成了杀黛玉的元凶!通行本的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中,贾母无视多重不宜(薛蟠在监狱,作为妹子的宝钗不能出嫁;元妃薨逝,宝玉理应为出嫁的姐姐守九个月的功服),只为赶在贾政不久将赴任前为病着的宝玉娶宝钗冲喜,还说“孩子们又有金玉的道理,婚是不用合了”,“赶着挑个娶亲的日子”,“一乘八人轿子抬了来” [2]873就算娶亲了。试问这还是那个要用银红的软烟罗做窗纱才能与潇湘馆窗外的绿竹相配的老太太么?这还是中秋赏月的时候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能用笛声配月色的老祖宗么?听戏,她说“借着水音更好听”;赏月,她说“赏月在山上最好”这样一位对生活细节都讲究到极致的老祖宗在对待最钟爱的孙子的婚礼竟然如此草率,是绝对不符合贾母的性格的。
  最关键的是连袭人都知道:“这一位心里只有一个林姑娘”,“若是如今和他说要娶宝姑娘……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2]874贾母这么明白的人,就是王夫人也是极明白宝玉对黛玉的痴情的,要不何至于眉眼间像黛玉都要遭殃呢?一个连袭人都知道的事情,最高层竟然无万全之策就冒着要害死宝黛2人性命去做所谓冲喜之事,显然是不合逻辑的。为了填这个坑,于是在袭人的提醒下想出拙劣的“调包计”来。
  事实上通过前八十回的文本,加上曹公草蛇灰线的写法,可以推断八十回后贾母是不可能参与调包计的,甚至是王熙凤也不可能设计调包计。
  书中第三回写林黛玉丧母,因其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弦之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2]25,只得酒泪拜别父母,依傍外祖母及舅舅去。来到贾府后,正如贾母所言“我这些儿女,所疼者偏有你母亲一人,今日先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如今见了你,我怎么不伤心?”,所以把对亡女的爱全部加到黛玉身上,寝食起居,一如宝王,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倒且靠后。
  而宝黛两人初遇便相知相惜,如亲兄妹般亲热却毫不谕矩。除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2]48两小无猜、耳鬓厮磨,又因志趣相投,萌生爱情之芽,一切都顺理成章,也得到了贾府众多人的认可。王熙凤就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還不做我家的媳妇?
  然而,这种亲密情形持续的时间并不很长,宝钗一到,便发生了变化。书中写到,“不思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2]48”(第五回)黛玉在贾府的处境陡然间发生了变化,及至第八回由宝钗的丫头莺儿之口说出宝钗的姻缘“以后遇到有玉的相配”后,“金玉良缘”的说法也在贾府传开。再到贾元春省亲后,端午节给贾府的赏礼:宝玉和宝钗的一样,黛玉和其他三春的一样。这宝钗也怪,薛姨妈说过 “宝丫头从不爱这些花儿粉儿”,住的蘅芜苑 “雪洞一般”,四白落地,没有装饰,“一色玩器全无”,却偏偏成天带着金锁,元妃赏得的红麝串更是立马笼着,明显在为金玉良缘造势。一般人也都认为这样的节礼是大有深意的,是元妃明确站队“金玉良缘”。那么我们看看贾母是什么反应?
  3、借清虚观打醮反击“金玉良缘”
  书中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就是贾母对“金玉良缘”有力的反击。背景是因为元春打发夏太监送来一百二十两银子,叫阖府的爷们儿去清虚观打三天的平安醮。于是贾母就利用了这次清虚观打醮上演了一出好戏,而且让全家人都去看戏,且贾母是专门去请了薛家母女俩个的,书中写宝钗说太热,不想去的时候,贾母并没有像对待王夫人那样无所谓,而是对宝钗说:你也去,你母亲也去。陪同的还有李纨,凤姐儿,薛姨妈、宝钗、黛玉,三春,以及他们各自的丫头各方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乌鸦鸦的一大片。   奇怪的是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张道士不知为何向贾母提出了宝玉的亲事。接下来贾母的回答犹如打了个太极,四两拨千金:“上回有个和尚说了,宝玉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大一点再定吧。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这家的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就是模样,性格要难得好的。”[2]295
  细细的分析老太太短短的几句话:首先编了个和尚(前文从没这么一个和尚说过宝玉不能早娶),针对薛家说的癞头和尚的“金配玉”,说宝玉不该早娶。先把事情压下去。
  接下来又演了第二场好戏。张道士求取宝玉的通灵宝玉,要他摘下来,任由它端出去给外人看。然后端回来一个重要道具:金麒麟。贾母说:这件东西,我好像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来着?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接下来黛玉冷笑:“他在别的上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在这里不得不佩服老太太是真正的戏精,因为湘云也是老太太心尖儿上的肉,从小在贾府生活长大,一举一动都在家母眼皮子底下,老太太当然记得她有金麒麟。这里贾母是想告诉众人:就算有金玉良缘,也不仅仅只有薛家可选,事实上就是否认金玉良缘。
  接下来,冷美人宝钗第一次动了怒,当宝玉把她比作杨贵妃时,她冷笑道:“我倒像杨贵妃,只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并且指桑骂槐,拿一个小丫头出气,完全一反常态!
  再后来,本来三天的平安醮,因为第二天宝玉和黛玉的不再去清虚观,贾母也执意不去,主要原因就是賈母在第一天已经把戏演完了,目的达到了。 而且在嗔怪两个玉儿时道出了“不是冤家不聚头”,宝黛两人“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头,好似参禅的一般”[2]299,关系也更进一步了。
  4、通过慧紫鹃试莽玉公开木石前盟
  再看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感情,骗他说黛玉再过个一年半载就要回苏州老家去了,结果贾宝玉当了真,开始犯迷症,胡言乱语。“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连妈妈都说不中用了,那里放声大哭,只怕这会子都死了!”
  等袭人拉着紫鹃回到了怡红院时,贾母王夫人等已都在那里了。贾母一见了紫鹃,便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紫鹃忙道:“并没敢说什么,不过说几句玩话。”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才知紫鹃说林姑娘要回苏州去一句玩话引出来的。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玩话!”[2]539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做什么?”大家看看,这么大的事情,就这么句话完了;关键是紫鹃闯了祸,还得到了贾母的表扬:素日是个伶俐聪敏的!要知道,金钏因为一句话跳井,晴雯因为长得好被撵、丧命,还有芳官、四儿一并被撵,等等。其实这些姑娘在王夫人那里只是:怕带坏了宝玉,说到底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就遭来横祸:死的死,撵的撵;可是这里紫鹃是生生把宝玉弄得半死不活的,结果什么事情也没有!
  再细翻书中,贾母对黛玉的喜爱和呵护比比皆是。比如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当他们进了潇湘馆说笑一会后,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注意是王夫人,而不是王熙凤)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2]284这样,“远远地看着,就似烟雾一样。”真正是衣食住行,全方位、高规格的关注和呵护。试问,这样一位把外甥女当成心尖肉疼的老太太怎么到八十回后,就成了谋杀黛玉的元凶,参与那么拙劣的调包计呢?所以,我坚信:贾母老祖宗绝不可能参与调包计!那就是杀黛玉,同时也是杀她自己。
  至于说贾母为什么没有乘自己身体还硬朗时把宝黛两人的婚事定了呢?其实贾母也有难言之隐。表面看来,贾母似乎是整个贾府里高高在上的老祖宗,但是事实上她已隐退多年,管家权早已下放,儿子媳妇们早就把她架空了。府里的财政大权和人事大权,她是不太能说得上话,比如晴雯是她最爱的丫头,王夫人却先斩后奏把她赶出去,再捏造说得了女儿痨骗过贾母。迎春的婚事贾母明明是不满意的,无奈做不了迎春父母——贾赦夫妇的主,眼睁睁地看着迎春入了中山狼的口,直至被折磨死。
  由此说来宝玉的婚事,她也只能建议,最后一定要由贾政夫妇定夺的,而王夫人一直不中意林黛玉,所以贾母只能以“拖”字来对付。再后来,可能林黛玉因身子弱,病死被迫出局,木石前盟转头成空,成就了金玉缘。
  参考文献:
  [1]孔瑛.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红楼梦》中刘姥姥形象的作用评析[J].名作欣赏,2011(36):32-34。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鉴赏珍藏本)[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下达的任务和《新产品开发消化吸收项目合同》的规定,在消化凤凰山引进的库里厄—300型x荧光分析仪技术的基础上,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对七十年代研
摘 要:本文分析李娟阿勒泰叙事文本的基础上,梳理出新疆阿勒泰游牧文化书写的构建及意义。  关键词:李娟,阿勒泰叙事,意义  作者简介:古再丽努尔·亚森(1992.4-),女,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维吾尔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1  新疆散文作家李娟凭其阿勒泰叙事散
长篇小说《秦腔》以我国的西北民间生活为题材,将清风街所发生的一切琐碎小事串联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传统文化日渐凋敝的景象.本文主要分析《秦腔》中的琐碎小事,从传统生活
目的他汀类药物能否改变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脂联素、瘦素,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在我院门诊收集符合本研究条件的T2DM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三组,其中两组分别使用10mg和
作者简介:周向阳(1991.8-),男,山东莱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1  《两个家庭》是女作家冰心在191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现见于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的《冰心精选集》。  《两个家庭》通过“我”的视角,展示了兩个截然不同的家
期刊
人们常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这话一方面道出了编辑工作的辛苦和高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编辑工作的重要。作为作品面世前的重要一环,编辑把关严与不严至关重要。尤其
癫癎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临床特点是发作的反复性,发作的不可预知性和药物治疗的长期性。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全球约有癫癎患者5000万人。目前应用的抗癫癎药物(AEDs)仍以控制发
摘 要:罗贯中创作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有志图王者”的启示录。“七实三虚”是作者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在“三分虚构”的应用上,作者或递换原有人物的历史事实,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或吸收《平话》、综合各种民间传说,充实点缀,提纲挈领;或采用历史事实的一端,巧手铺陈,大胆生发;或依据主题及人物塑造之需要,删舍历史事实……塑造出了形神兼备、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一系列典型人物,创造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艺
柳永是我国宋代时期的著名词人,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羁旅词,对我国诗词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羁旅词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从意象表达、人物形象
摘 要:晚唐时期咏史怀古诗比较发达,许浑是这一诗歌题材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许浑的咏史怀古诗创作与其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联系密切。他这类诗作内容十分丰富,或以古鉴今,着眼独特;或寄情于古,典故精妙;许多诗作景情融合,含蓄隽永;诗风豪丽,苍凉凄美。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许浑;咏史怀古诗;内容;特征  作者简介:刘秀芬(1971-),女,河南新乡人,硕士,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