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情境:如图,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顺次连结EF,FG,GH,HE。请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较为顺利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的问题,大家解决的非常好!利用该问题背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绝大多数学生很安静,面对教师的眼神时有些躲闪,少数学生蹙着眉,成思考状。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没有人举手,我有些着急,刚准备做提示,有学生举手。)
生1: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矩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听到他的问题,我很欣喜)
师:你是如何想到提出这个问题的呢?(高兴之余,我没有忘记追问这位学生)
生1:前面提到的是任意四边形,所以我就想假如是特殊四边形,结论又是什么呢?然后我在特殊四边形里随便挑了个矩形。(学生的语言很朴实,也很可爱,却体现了不一般的数学思想意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已渗透到他的思维方式中去)
他的这个“头”一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生2: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菱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3: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正方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4: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一般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5: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等腰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6: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直角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很成功的,学生提出了教师原先预设的问题,当然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很关键,虽然后五位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思维价值远不及第一个学生,但他们已勇敢迈出了第一步,而且,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希望得以解决的欲望很强,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每每解决一个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特有成就感)
师:刚刚大家提出了一组很有价值的问题,而且通过自己的探究,也一一解决。你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原本活跃的课堂又一次陷入沉静)
师:刚才我们都是已知原来四边形的形状,来推断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那我们能不能……(由于这种逆向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是不易想到的,所以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教师作了提示,但并不把话说满)
提示之后,很快有学生举手。
生7:如果中点四边形是矩形,那么原四边形是什么形状?
(这个问题提出后,大家又活跃起来,纷纷自主探究起来,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原四边形一定是菱形,有人认为只要满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都可以。对于这一矛盾冲突,我只是笑而不语,并不裁决谁对谁错。我只是让意见相左的两方自行辩论,结果正确答案自然生成。同时,在此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很快又提出了下一问题“若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原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从问题的问法上就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此类问题的理解已深入了一步)
课进行到这儿,我已经很高兴,因为预期的几个活动均已完成,下面只要总结归纳出一般结论即可。我正准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却发现一名学生犹犹豫豫的举着手,我虽有些意外,但还是叫起了他。
生8:老师,我能不能提一个关于周长和面积的问题?(学生显得有些不自信)
师:当然可以,说不定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呢,赶紧说来听听。
生8:我总觉得中点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一定与原四边形有关系,但具体是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
(这个问题是我未曾预设要解决的,但学生却因我的“留白”,想到了我所未想,而此刻其他学生的思维因这个问题再次活跃起来)
师:这位同学的分析过程大家认可吗?有无错误?(对于该学生的分析,我依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肯定或否定,我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自己作出判断)
师:没有同学有意见,我也非常认同这位同学的想法,他不仅证明出中点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原四边形对角线的和,而且还大胆的作出判断,中点四边形的周长是与原四边形的周长无关的,只与对角线长有关。那么,面积上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大家继续探索。
生10:老师,如果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就好了。
(他的话一说完,我还没来得及评价,底下就吵开了,“又没告诉你对角线互相垂直,你不能用特殊情况代表一般情况!”对于学生的争吵,其实我很喜欢,课堂上要的就是这种思维碰撞的声音)
师:如果对角线互相垂直,这位同学的分析有没有错误?
生:没有!(学生齐答)
师:如果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它们之间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短暂的沉默后,有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举手)
生11:还是有二分之一的关系。
师:哦?不会吧!说来听听。(我欲擒故纵,学生显得有点激动)
师:你听明白了吗?(我微笑着看着大家,已有很多学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
(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较为顺利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的问题,大家解决的非常好!利用该问题背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绝大多数学生很安静,面对教师的眼神时有些躲闪,少数学生蹙着眉,成思考状。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没有人举手,我有些着急,刚准备做提示,有学生举手。)
生1: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矩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听到他的问题,我很欣喜)
师:你是如何想到提出这个问题的呢?(高兴之余,我没有忘记追问这位学生)
生1:前面提到的是任意四边形,所以我就想假如是特殊四边形,结论又是什么呢?然后我在特殊四边形里随便挑了个矩形。(学生的语言很朴实,也很可爱,却体现了不一般的数学思想意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已渗透到他的思维方式中去)
他的这个“头”一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生2: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菱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3: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正方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4: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一般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5: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等腰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6: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直角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很成功的,学生提出了教师原先预设的问题,当然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很关键,虽然后五位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思维价值远不及第一个学生,但他们已勇敢迈出了第一步,而且,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希望得以解决的欲望很强,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每每解决一个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特有成就感)
师:刚刚大家提出了一组很有价值的问题,而且通过自己的探究,也一一解决。你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原本活跃的课堂又一次陷入沉静)
师:刚才我们都是已知原来四边形的形状,来推断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那我们能不能……(由于这种逆向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是不易想到的,所以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教师作了提示,但并不把话说满)
提示之后,很快有学生举手。
生7:如果中点四边形是矩形,那么原四边形是什么形状?
(这个问题提出后,大家又活跃起来,纷纷自主探究起来,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原四边形一定是菱形,有人认为只要满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都可以。对于这一矛盾冲突,我只是笑而不语,并不裁决谁对谁错。我只是让意见相左的两方自行辩论,结果正确答案自然生成。同时,在此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很快又提出了下一问题“若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原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从问题的问法上就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此类问题的理解已深入了一步)
课进行到这儿,我已经很高兴,因为预期的几个活动均已完成,下面只要总结归纳出一般结论即可。我正准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却发现一名学生犹犹豫豫的举着手,我虽有些意外,但还是叫起了他。
生8:老师,我能不能提一个关于周长和面积的问题?(学生显得有些不自信)
师:当然可以,说不定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呢,赶紧说来听听。
生8:我总觉得中点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一定与原四边形有关系,但具体是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
(这个问题是我未曾预设要解决的,但学生却因我的“留白”,想到了我所未想,而此刻其他学生的思维因这个问题再次活跃起来)
师:这位同学的分析过程大家认可吗?有无错误?(对于该学生的分析,我依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肯定或否定,我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自己作出判断)
师:没有同学有意见,我也非常认同这位同学的想法,他不仅证明出中点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原四边形对角线的和,而且还大胆的作出判断,中点四边形的周长是与原四边形的周长无关的,只与对角线长有关。那么,面积上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大家继续探索。
生10:老师,如果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就好了。
(他的话一说完,我还没来得及评价,底下就吵开了,“又没告诉你对角线互相垂直,你不能用特殊情况代表一般情况!”对于学生的争吵,其实我很喜欢,课堂上要的就是这种思维碰撞的声音)
师:如果对角线互相垂直,这位同学的分析有没有错误?
生:没有!(学生齐答)
师:如果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它们之间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短暂的沉默后,有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举手)
生11:还是有二分之一的关系。
师:哦?不会吧!说来听听。(我欲擒故纵,学生显得有点激动)
师:你听明白了吗?(我微笑着看着大家,已有很多学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