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及对策研究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党和国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本文深入分析把生产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的原因,并探索提出了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 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二十字方针全面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蓝图,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实现这五方面的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在二十字方针所列的五项内容,其中“生产发展”是基础和首要任务,生产发展主要指发展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问题,它是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等其他目标要求实现的前提条件。本文将深入分析生产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的原因,并探索提出促进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破解“三农”难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目的。
  
  1 把生产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首要任务的原因分析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从农村经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以及民主管理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对“三农”问题的全面求解。把“生产发展”摆在首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有科学道理的,只有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才能带动和促进农民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1.1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央1号文件就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提出“五个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即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在这“五个必须坚持”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可见,发展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
  
  1.2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处于决定地位,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这一原理出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决定着农民的富裕程度、乡村文明的程度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状况。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3 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缩小长期形成的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才能不断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和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从而最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如果脱离了这个中心,农村其他各项建设就失去了物质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农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化程度低;发展农村经济的资金短缺;城镇化水平低,县域经济发展薄弱;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2 多措并举,拓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生产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主要包括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科技转化能力,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需要立足于农村,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首先,要稳定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政策上,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其次,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而不应搞整齐划一。再次,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践表明,“公司+合作组+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无论是对龙头公司的发展,还是对保护农民利益,都是一种非常好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应该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地区产业升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2.2 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组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所以,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有效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当务之急,建立和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分散的千家万户小生产经营的农村经营管理现状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对于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农业的发展除立足于自身外,还必须依靠外部的资金支持。首先,应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国以来,农业为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而农业和农村则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农村的落后状况不仅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对农民不仅要“少取”,而且更要“多予”,不仅要支持粮食种植、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要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农村通路、通电、通水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其次,应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当前,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我们应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民间资金等多元化资金来源的积极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
  
  2.4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内,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为直接目的的一种区域经济。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 县域经济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决定了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一要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和品牌。同时,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转变政府理念,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员”,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中国国情来看,由于小城镇生活、生产成本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强,所以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小城镇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2年到2001年底,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每年转移农村人口1000万人,10年中有超过1亿的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这些小城镇不仅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而且成为工业化的载体。因而,政府应采取措施,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重点发展县城和有交通优势的中心镇,增强小城镇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集聚和辐射双重效应。同时,要把发展小城镇要与发展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5 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当前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1.5-1.8亿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具有双重效应。当前,在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护,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屡屡发生,他们的打工收入得不到兑现,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民工荒”,这不仅极大挫伤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此,从宏观和长远来讲,我们应尽快打破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格局,打破现在的不合理户籍管理制度,给农民以同等的“公民待遇”。从具体和当前来讲,我们应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农民工伤病、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社会问题,解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不仅能够进得了城,而且能够留得下。另外,应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和从业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历史的载物。因而学好语文将有助于加强高中学生的文化思想水平。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与工具性意义的课程,语文源于生活,同时也适用于生活。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传授,及技巧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致使学生往往无法真正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出现知识应用脱节现象。因而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高中语文必须沿着生活化应用方向发展,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显微互动实验室应运而生,其显微镜和电脑等配套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是实验室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实践表明:制度管理和设备
初中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充分掌握好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基于此,文章针对初中作文教学中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文章针对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以期充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创设立体情境,
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位于我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构成了“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战略枢纽点和中国第一、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时至今
一、5S管理的背景知识5S管理是号称"经济动物"的日本人发明的.1955年,日本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2S,目的是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口碑营销这个“零号媒介”的作用将举足轻重。它是当今世界最廉价的信息传播工具,也是可信度最高的传播媒介,更是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快、最好的方法。口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监控意义我国目前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定义,这种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
辽宁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试点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陆续在一些地区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仍然面临着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
趁百届广交会开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南下广东考察。他透露,中国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利益。此外,温家宝重申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说的是“物是人非”,展现的是沧桑变化。这其中的道理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需要在比较中才会有更为全面的体现和反映,也就是为啥“世间没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