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意课堂走向诗意生活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n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董一菲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并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学名师。她的教学主张用唯美的诗性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化文脉,以达到师、生、教材三情汇融,诗意课堂中蕴含着诗意生活的真谛。同时借助诗意课堂的五大建构使学生学会诗意的生活,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关键词:董一菲 诗意语文 诗意课堂 诗意生活
   董一菲,诗意语文的倡导者。自1993年起,诗意语文在她的心中萌芽成长,也伴随她从新手老师成长为特级教师。“以爱的名义,用最美的语言和文字,积淀你们人生最美的灵魂!”[2]3这份宣言是董一菲的诗意情怀,也是诗意语文的初心。诗意语文是老师带领学生遨游在语文课堂中,沉浸在语言文字里,接受优秀文化的洗礼,认识语文的美,生活的美,理性的思考,诗意的生活。学生从诗意课堂中寻见诗意生活的真谛,从中找到实现诗意生活的路径,最终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由诗意课堂感悟诗意生活
   董一菲老师的诗意语文体现在诗意课堂上。在课堂中她用充满诗性、唯美的语言诗教,唤醒学生的诗心,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文脉,达到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三情汇融,通过学习感悟使学生从诗意课堂中品味出诗意生活的真谛。
   1.诗性诗教,贯穿课堂。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从最早的《诗经》到汉乐府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等,诗意因子早已注入我们生命中,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华文化是诗意文化。”[5]诗浪漫、唯美、深情,寄托着历代中国人的梦想。自先秦时期,就通过诗来教化民众,《诗经》便是用来教授的一本经典著作,诗教传统也绵延数千年。董老师提倡的诗意语文是对其的延续,将它贯穿于课堂的起始,引领同学们感受诗的魅力。学习苏轼《赤壁赋》中的豪迈旷达之情;品读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浓浓思念之情;赏析余光中经典诗句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等。旨在通过诗教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诗意、温情和民族精神,并融入以后的生活中。
   2.诗心诗意,唤醒心灵。董老师认为,诗心诗意,融美于心,好课如诗。语文本身就富含诗意,充满人文气息和审美性,诗意语文的课堂更是秉承着这种理念。师生之间诗意唯美的对话,教材传递给学生充满诗意的内容,老师对教材诗意个性的解读等。这些师生互动是两颗诗心交流碰撞,使课堂煥发出勃勃生机,“诗心为核,诗意外化,表里合一”,[2]5老师传递给学生诗的内核和精神,唤醒学生的心灵。董老师的课堂一般是用诗词提问点评,学生用诗词回答,这些美的语言、对话、互动体现董老师对学生诗心诗意的唤醒,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
   3.诗意语言,潜移默化。语文课具有强烈的语言意识,它的语言一定是再三斟酌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董老师的课堂充实而美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的语言运用。她首先用优美的导入语言,蕴涵着浓厚的文学色彩,使学生们获得审美感染和熏陶。其次精美的解读语言,用贴合、诗意的语言带学生们走进文本,揣摩作品,尽力使教学语言与作品中的语言完美融合。精致的对话语言充满着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火花,理性的思考,感性的深情,有激情飞扬,有静穆沉重,有诗情画意。精彩纷呈的对话促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解读。丰富的情感语言,老师设置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景,用感染力强的语言让学生体会情感,个性解读教材,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睿智的点评语言独具特色,董老师用充满诗意的语句和优美的古诗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进一步证明,或引导进一步学习,充满着对学生的肯定和她的教学智慧。
   4.三情汇融,诗意成长。语文课堂是学生、教师及教材之间的融合。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学生为主体,老师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尊重其差异性,达到师生、教材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教师和学生善于发现教材中的诗意和情感,并通过教材传递,以情传情,使教师、学生及教材三情融合,进而产生诗意情感的共鸣,从而构成诗意课堂,学生们在其中诗意的成长,诗意的生活在大地上。
   5.文化文脉,浸润生活。语文是学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及文脉。诗意课堂从全方面、多角度展示了语文的魅力。我国的文化从汉字存在之时就熠熠生辉。诗意语文来源于优秀的中华文化,董老师从1993年起就在诗意语文中融入中华文化,她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诗歌专题教学,有离别为专题的古今离别诗和离别观、有作者为专题的《斑斓李贺》等等。这些教学中渗透着中华文化,凸显出中华文化的美和博大精深。同时把握文脉,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走过中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与名人们对话,感受先哲的智慧和情操,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便在诗意课堂中学会诗意生活。
   二.诗意课堂蕴含着实现诗意生活的路径
   诗意语文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育人,立足于学生各方面的长远发展。说明诗意语文是由诗意课堂走向诗意生活,诗意课堂是实现诗意生活的路径。下面从诗意语文的五大建构看诗意课堂怎样走向诗意生活。
   第一,文本解读要充满诗意、个性和哲思。文本解读的是否深刻,充满个性和哲思,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取决于老师所读的书。语文老师要多读书,面对一篇文章,要看它的结构、布局、艺术手法、遣词造句,既要读出最大众化,又要读出与众不同的语文老师专有的内容。董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般说苏轼是个旷达的人,董老师却提出苏轼是个有趣的人;继而提出他是个讲哲理的人。她富有诗性和哲思的个性解读使学生深层次的了解文本和作者,认识到不一样的苏轼。
   第二,诗意课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诗意课堂上,老师需要具备好的文学素养、专业的教师技能及其他的学科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学生展示一个满载诗意、文化和生命的语文课堂。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努力并超越以前的自己,无论教学技巧还是教学艺术,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董老师结合自身的长处,不断的磨练,最终形成诗意语文。她的课堂充满浪漫气息,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和魅力,意识到诗的光彩夺目,生活中无穷魅力的诗与远方。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十日谈》以故事会形式书写了100个追求欲望和爱情、揭发教会黑暗腐烂、赞美人的智慧等主题的故事。学界解读《十日谈》的两大方向集中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思维启蒙,但在《十日谈》的角色塑造上,“孩子”角色出现了缺失,薄伽丘几乎没有描写“孩子”,将“孩子”角色的设置与物品的设置摆在了同一高度,这在表现作者创作喜好的同时展现了时代特色和民族差异,也展现了中西方对待“下一代”的思想异同。   关键词:
教育的问题逐渐地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人才的培养无法离开教育的发展,也无法离开老师的栽培.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不管是教育界的工作人员,还是政府的部门,都清楚地看到了教育
大地是“自然写作”无法绕开的命题,那些奔走在大地之上的动物,依赖大地生存的植物,试图改造大地的人们,以及大地自身呈现的自然景观,共同建构着大地的伦理.庞余亮的《在那个
期刊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教育不应再局限在传统向学生传授简单理论文化知识的模式中,而是要不断拓宽教学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与素养.数学一直以来
陶行知先生一生提倡“爱满天下”,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气氛.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的显著标志,弘扬了爱心和人梯精神.在这里,我所理解的爱应
在初中阶段教学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语文课堂就应该紧紧抓住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运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融合发展,提升语
内容摘要:萧红是一位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女作家,短暂的一生却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学财富,她对东北故乡的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农民有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既淳朴又狭隘,既热情又懦弱,既残忍又坚强。萧红对他们总是抱着希望却又一次次地失望,失望之余又不得不敬佩这些农民对于苦难的坚韧的生活态度,要说萧红的作品,就不能不涉及到农民,刻画农民形象几乎就是萧红作品的中心,从作品人物刻画形象出发探讨五四时代东
内容摘要:《都柏林人》作为乔伊斯的重要作品,在其中呈现出了现代主体的心灵世界。文本为每一人物都创设了一个生活世界,在此意義上,人物被理解为生存主体;并且,主体会自发地寻求幸福,但当幸福不可达成时,主体就渴望于获得救赎。由此,各个在表面上离散的主体,融贯为了一幅关于“救赎幻愿”的图景。在图景中,主体陷入了麻痹自我的肃穆。但在自然的冲击下,幻愿终被消解;可主体却又被抛入了孤绝的旷野与荒原:这正是在《都
化学学科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微观世界中的变化以及物质的本质,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在素质教
内容摘要:李煜是才华横溢的词人,更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虞美人》是他的绝命之作,承载了他一生的悲与愁。全词以“东”起,故国吹来的东风勾起了李煜对往事的回忆,“春花秋月”、“雕栏玉砌”,引发了李煜的多重愁绪。全词以“东”终,李煜用一句千古绝唱问己问天,把自己的满腔愁情寄寓“一江春水”,绵延不绝的送往东方的故国。   关键词:李煜 《虞美人》 东 愁情   李煜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亦是一位骄奢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