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是否需要修訂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人手,缺人才”,是任何一個城市經濟發展進程存在的問題,澳門也不外如是。澳門經濟發展驕人的背後,離不開的是外僱的貢獻,始於上世紀80年代的外勞政策,數十年來持續為澳門經濟騰飛注入生命力。同樣,始如於1995年的澳門人才移民政策運作至今,為社會各界尤其是商業界別人士提供了居澳權,為澳門社會引入了本澳發展所缺乏的人才,適時補充了某些行業專才的空白,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事實。儘管如此,本澳社會關注人才移民政策所存在問題的爭議也此起彼落,從未平息。
  本刊邀請了澳門經濟學會曾澤瑤副理事長、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袁持平副主任、澳門專才發展學會高俊輝監事長,以及澳門大學學生會理事會龐朝暉副理事長,一起探討如下議題:您認為現行運作20年的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成效如何?未來應該是放寬審批“量”和“質”?還是收緊審批“量”和“質”?您認為未來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是否需適時修訂?現時由政府經濟部門貿促局掌握人才的審批權是否適宜?還是應更開放地交給一個新的部門專責引入人才?人才移民政策為澳門人才市場帶來良性競爭力?還是搶佔了本地人才的成才機遇而削弱了市場上的競爭力?您對制定未來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有何建議?
  1 您認為現行運作20年的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成效如何?
  未來應該是放寬審批“量”和“質”?還是收緊審批“量”和“質”?
  二者各有何理據?
  曾澤瑤(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這一政策是有一定的成效的,起碼其解決了部分社會需求。在審批人才移民來澳的‘質’和‘量’之間,要做到平衡,既要因應社會可接受程度來控制審批‘量’,同時在‘質’上也要嚴格把關。”
  現行澳門人才移民政策,基本上有二個類別,一個是投資類,審批與否視乎投資資金和規模;另一個是俗稱的技術類人才移民。回看20年來政策運作特點是謹慎的,尤其在人數及資歷上審查得比較嚴格,這是因應澳門社會的實際情況而決定的。我認為這一政策是有一定的成效的,起碼其解決了部分社會需求。
  由於近年澳門社會經濟發展快速,人力資源需求越來越大,加上土地資源和生活設施越來越緊缺,在審批人才移民來澳的“質”和“量”之間,要做到平衡,既要因應社會可接受程度來控制審批“量”,同時在“質”上也要嚴格把關。
  袁持平(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從總體上說,澳門人才移民政策還是適應了社會需求的,且在成效上滿足了澳門經濟快速發展的部分需求。未來產業多元化是促進本澳人才多元化的前提條件,可因應市場需求放寬或收緊申請。”
  從總體上說,澳門人才移民政策還是適應了社會需求的,且在成效上滿足了澳門經濟快速發展的部分需求。當然現在也遇到了一些挑戰,這是由於人力資源的需求更大更多元化的要求。
  未來澳門人才移民政策究竟要收緊還是放寬“量”和“質”?從經濟發展的質量來考慮,澳門政府推行的引入外僱政策是傾向以本地人為主導、外地僱員為輔的政策,同時並未對本地居民就業帶來壓力。我認為,澳門博彩業面對勞動技術水平低、勞動力結構單一的形勢,面對的不是勞動力的問題,而是勞動力分佈的問題,未來產業多元化是促進本澳人才多元化的前提條件,比如金融、觀光、動漫、銷售、酒店管理等行業專才,可因應市場需求放寬或收緊申請。
  高俊輝(澳門專才發展學會監事長):
  ——“評價澳門移民人才政策如何這個問題,應由企業來回應。任何一項政策若十多年都如是,一成不變的話,肯定是不科學的,因而對政策做一些調整和修訂也是必須的。”
  評價澳門移民人才政策如何這個問題,應由企業來回應。據統計,由2006年到2014年,獲得居留權的管理人員和具備特別資格技術人員有6千人左右。究竟這個數字是多還是少呢?未來移民政策放寬審批與否呢?我認為,人才引進最重要的是要均衡發展。
  任何一項政策若十多年都如是,一成不變的話,肯定是不科學的,因而對政策做一些調整和修訂也是必須的。若從需求出發,具體來講可參考人才資料庫,瞭解哪些專才是缺乏的,哪些專才是足夠的,有助決定日後人才政策放寬與否。
  我認為澳門人才移民政策主要是市場需求問題。當本地沒有相應人才補給的話,政府是有必要制定有效的移民政策適當放寬申請,引進人才來澳從事相關的工作的。
  龐朝暉(澳門大學學生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縱觀20年來的人才移民政策,總體而言可算是不過不失。建議提高相關門檻,未來可以多引入諸如碩士、博士甚至具更高學歷的人才來澳。”
  縱觀20年來的人才移民政策,總體而言可算是不過不失。相關政策雖然起了補充澳門人才不足的作用,但當中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澳門百業的行內情況各有不同,而且相差甚大。有些行業比如醫療人手依然不足,而有些行業比如教育,則有人員過盛的情況,有些就讀中文教育專業的同學表示對前境堪憂。這種不良的現像是由實際操作上的失誤所致,而並非政策的原則錯誤,因此應該對此適時作出修訂,以臻完善。
  另外,就現時的審批標準而言,基於現時人才移民的指引並不清晰,讓外地人才對“澳門需要甚麼類型的人才”、“自己是否合適”等問題疑惑,因此建議政府可以清晰列明每一時期需要的人才類型、人數、學歷要求等,甚至可以參考香港的做法,設定批核個案的數量。
  此外,我建議提高相關門檻,未來可以多引入諸如碩士、博士甚至具更高學歷的人才來澳。就澳大而言,現時就讀碩士或博士課程的同學中,多以外地學生,尤其是內地學生居多,本澳的學生相對較少,所以可以利用人才移民政策去填補本澳這方面的不足。
  2 因應外界認為“貿促局審批而引入的是以經濟類人才為主,這樣對其他行業的人才不公平”之說,您認為未來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是否需適時修訂?現時由政府經濟部門貿促局掌握人才的審批權是否適宜?還是應更開放地交給一個新的部門專責引入人才?   曾澤瑤(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現今的人才審批權由行政主導,可平衡到不同的利益,但不好的地方,是沒有建立一個科學客觀的標準。建議對現行的審批制度加以改革,透過下設一個由不同人士組成的審批委員會,進行把關審批專業界別資歷資格。”
  隨著本澳社會急遽發展,我認為人才移民政策的確有必要修訂。人才移民政策的審批先決條件就是有公司聘用,人才審批以經濟類為主,我認為是合理的,來自企業的申請多過學術機構也正常。
  至於應由哪個部門擁有人才審核權不是一個重要的考慮,現今的人才審批權由行政主導,可平衡到不同的利益,但不好的地方,是沒有建立一個科學客觀的標準,比如資格相等的人,在某個時期提交申請的可能獲批,而在另一個時期申請的可能不獲批。長遠而言,應從調整機制入手,比如如何判斷人才是否符合條件,以及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
  若說由貿促局掌管人才審批權有問題的話,這是因為由公務員系統進行簡單的審核,可能會同市場上人才需求脫節,若要改善的話,我認為可對現行的審批制度加以改革,建議將來透過下設一個由不同人士組成的審批委員會,進行把關審批專業界別資歷資格。過去有人提出引入計分制引入人才,但一旦建立這個機制也是有利也有弊的,引出來一個問題是,政府在行政上如何把關由此可能涉及到一個量的問題,那是否只要滿足這個分數條件的就要獲批呢?因為在澳門現實客觀條件下,是不可能不考慮“引入人才的量”的。因而,計分制可能很公平,但卻是值得商榷的。
  袁持平(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為什麼澳門人才移民政策以經濟人才為主呢?我的理解是,引進人才的標準應是市場導向。”
  為什麼澳門人才移民政策以經濟人才為主呢?我的理解是,引進人才的標準應是市場導向。在引進人才方面,內地有專門的人事部管理人才,澳門引入人才政策由貿促局操作,過程中會否出現某些不足,我想肯定會有一些的,但是否存在不公平就有不確定性的,比如當中決策性的政策未必由貿促局決定的。
  高俊輝(澳門專才發展學會監事長):
  ——“建議政府每年對人才移民政策做檢討和評估,因應評估結果做相應修訂,而且這些修訂最好透明化,讓市民可瞭解到政策的動向。”
  我認為,沒有一個最好的政策而只有更好的政策。建議政府每年對人才移民政策做檢討和評估,因應評估結果做相應修訂,而且這些修訂最好透明化,讓市民可瞭解到政策的動向。比如究竟要引入什麼類型的人才呢?引入幾多人才足夠呢?以及現行政策有什麼不足之處?
  將來有關的審批權最好只由一個部門專責。至於外界“貿促局審批引入人才不公平”應修訂政策之說,現時貿促局是否最適合呢?澳門企業人才需求沒有牽涉太廣,貿促局也沒有必要偏向哪個行業的。
  龐朝暉(澳門大學學生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時至今日,該法例已顯然不適用於現時的社會現況,因此理應適時對其作出修訂,建議將‘投資移民’及‘人才移民’分開審批。”
  自1995年頒布的第14/95M號法令起,至今已有二十年之久,這二十年來澳門經歷了非常巨大的變化,由到處都是工業大廈、以工業經濟為主的社會,至今已轉變為以博彩、旅遊、零售等服務業為主的社會。雖然在10年前,2005年曾對相關法例進行了一次修訂,但時至今日,該法例已顯然不適用於現時的社會現況,因此理應適時對其作出修訂。該法例全稱是《投資者、管理人員及具特別資格技術人員居留制度》,而相關法例現時由貿促局全權管理,從這一點上來看,該政策很顯然地是側重在“投資移民”上,這是頗不合理的,因此建議將“投資移民”及“人才移民”分開審批。有關“人才移民”,應該由另外一個涵蓋各相關範疇的代表組成的組織負責審批,抑或由該組織負責給予意見。
  3 人才移民政策為澳門人才市場帶來良性競爭力?
  還是搶佔了本地人才的成才機遇而削弱了市場上的競爭力?
  曾澤瑤(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適度地引入人才會構成良性的競爭。一方面要避免過度引入,也要避免過度的保護主義,最終在照顧本地人才發展和引入人才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我認為,適度地引入人才會構成良性的競爭。現時由人才發展委員會進行的人才資料庫,將來越來越完善,可看到勞動力市場中各行業有多少人才,結合業界一些調查可客觀反映到現實需求,這些對將來制定人才引入政策是有幫助的。
  當然若過度引入人才,是會對本地人才發展不利的,但是絶對的保護政策,也對人才的成長和社會發展不利。所以,一方面要避免過度引入,也要避免過度的保護主義,最終在照顧本地人才發展和引入人才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龐朝暉(澳門大學學生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暫時仍處於良性的階段,有助於發展經濟及產生與本地人才的良性競爭。”
  暫時仍處於良性的階段,現時平均批出的個案數量大約是每半年200個左右,這個數字現時我們認為仍處於可接受的範圍內,有助於發展經濟及產生與本地人才的良性競爭,但必須強調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上限。另外,與本澳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勞工政策,在執行上亦有出現失誤,例如現時的建築業,外勞數量顯然已超出了應有的數量,並因此威脅到甚至扼殺了本地工人的生存空間。而澳門的人才移民政策應該以此為鑒,儘量避免相類似的惡果出現。
  袁持平(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澳門人才移民政策總體上給澳門人才市場帶來良性競爭的。澳門失業率多年來都保持在一個全民充份就業的水平,可見引進外僱政策和人才移民政策對本地勞動力市場並不帶來衝擊力。”
  澳門人才移民政策總體上給澳門人才市場帶來良性競爭的。首先,人才移民政策對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沒有影響,我們可見到,世界各國制定移民政策都會考慮到會否令某個行業的收入下降,澳門政府也可參考這項政策。其次,澳門失業率多年來都保持在一個全民充份就業的水平,可見引進外僱政策和人才移民政策對本地勞動力市場並不帶來衝擊力。   高俊輝(澳門專才發展學會監事長):
  ——“澳門人才規劃是很重要的政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從教育著手,鼓勵青年人或職低學歷人士持續進修,提升個人競爭力。”
  人才移民政策不是一廂情願的,澳門有什麼可吸引外地人才留澳或來澳呢?近年我會積極推動改善澳門整體人才環境,優化企業人才資源管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吸引人才留澳或工作。澳門人才規劃是很重要的政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從教育著手,鼓勵青年人或在職低學歷人士持續進修,提升個人競爭力。
  4 您對制定未來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有何建議?尤其在人才標準、審批標準、申請程序、學歷要求、工資收入等等方面?
  曾澤瑤(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未來要建立一個客觀的審批標準,除了學歷要求之外,也要加設相關行業專業技能認證作為考慮的標準條件,將來本澳人才移民政策才要朝這個方向走。”
  首先,未來要建立一個客觀的審批標準,除了學歷要求之外,也要加設相關行業專業技能認證作為考慮的標準條件,將來本澳人才移民政策才要朝這個方向走。
  其次,人才的培養是長時間的,將來的人才移民政策要配合整體的人口發展政策。
  龐朝暉(澳門大學學生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政策應該多做調查,掌握本澳人才的實況,嚴格監管政策的執行。‘人才移民政策’是一個應對方案。但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第一,“人才移民政策”作補充本澳人才不足之用,不影響本地人才的生存空間及向上流動的機會是必須的前提。而澳門政府在過去二十年間一向鮮少做人才調查的工作,為此,政策應該多做調查,掌握本澳人才的實況,嚴格監管政策的執行。
  第二,人才的育成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經濟成本,本澳經濟發展的速度遠高於人才育成的速度, “人才移民政策”可以較快速地獲得人才,是一個應對方案。但必須強調的是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澳門的人才必須是以澳門人為主,故此,在實行“人才移民政策”的同時,應該加快發展本澳的教育事業,以培養澳門本地的人才來發展澳門。
  另外,從文化的角度而言,太多的外來人口淡化本土文化,而澳門的本土文化近年亦已響起了警號,因此這也是審批“人才移民”時理應考慮的要點之一。
  袁持平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有以下建議:提高收入的增長幅度,考慮人才合作的方式,人才引進的精細化,長遠規劃澳門未來人才發展規劃。”
  關於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有以下建議:
  1、未來既要吸引外地人才,也要不斷提高收入的增長幅度,以吸引有水準的人才留澳來澳就業;
  2、可考慮人才合作的方式,鼓勵澳門青年和內地青年聯合創業,促進澳門人才多元化;
  3、人才引進的精細化,結合本澳勞動力的總體需求,科學地制定人才的標準;
  4、參照經濟的增長、居民的滿意度及地域的承載力三方面來長遠規劃澳門未來人才發展規劃。
  高俊輝(澳門專才發展學會監事長):
  ——“人才移民政策應從需求考慮,學歷要求要因應不同的專業需要而定出不同的標準,人才引進要設年齡的限定。”
  1、人才移民政策應從需求考慮,不可盲目引進澳門不需要的人才,特區還可從人才資料庫做參考輸入哪類人才;
  2、審批標準一定要清楚同透明,申請程序不要太複雜,最好由一個部門專責;
  3、學歷要求要因應不同的專業需要而定出不同的標準,而工資收入應參考市場工資中位數而訂定;
  4、人才引進要設年齡的限定,因應澳門人口老化,若吸納太多年長者人才,將來恐怕加大社會福利負擔。
  結 語:
  是次對於澳門移民人才政策的探討,各受訪者關注的點眾多,就各個議點提出的意見和看法皆可圈可點,反應了來自不同界別的真實聲音。
  討論現行運作20年的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成效如何?未來應該是放寬審批“量”和“質”?還是收緊審批“量”和“質”?受訪者皆持頗為正面的看法,當中曾澤瑤副理事長就提到,這一政策是有一定的成效的,起碼其解決了部分社會需求。在審批人才移民來澳的“質”和“量”之間,要做到平衡,既要因應社會可接受程度來控制審批“量”,同時在“質”上也要嚴格把關。袁持平副主任也表示“從總體上說,澳門人才移民政策還是適應了社會需求的,且在成效上滿足了澳門經濟快速發展的部分需求。未來金融、觀光、動漫、銷售、酒店管理等等行業專才,可因應市場需求放寬或收緊申請。”高俊輝監事長更認為,“評價澳門移民人才政策如何這個問題,應由企業來回應。任何一項政策若十多年都如是,一成不變的話,肯定是不科學的,因而對政策做一些調整和修訂也是必須的。”來自大學生組織的成員龐朝暉同學表逹了他的中肯取態:“縱觀20年來的人才移民政策,總體而言可算是不過不失。建議提高相關門檻,未來可以多引入諸如碩士、博士甚至具更高學歷的人才來澳。”
  在圍繞由政府經濟部門貿促局掌握人才的審批權是否適宜?還是應更開放地交給一個新的部門專責引入人才的問題上?曾澤瑤指出,“現今的人才審批權由行政主導,可平衡到不同的利益,但不好的地方,是沒有建立一個科學客觀的標準。建議對現行的審批制度加以改革,透過下設一個由不同人士組成的審批委員會,進行把關審批專業界別資歷資格”。龐朝暉提出,時至今日,該法例已顯然不適用於現時的社會現況,因此理應適時對其作出修訂。有關於人才移民政策為澳門人才市場帶來良性競爭力?還是搶佔了本地人才的成才機遇而削弱了市場上的競爭力?袁持平副主任特意提到,“澳門人才移民政策總體上給澳門人才市場帶來良性競爭的。澳門失業率多年來都保持在一個全民充分就業的水平,可見引進外僱政策和人才移民政策對本地勞動力市場並不帶來衝擊力。”
  在對制定未來澳門人才移民政策有何建議時?曾澤瑤建議:“未來要建立一個客觀的審批標準,除了學歷要求之外,也要加設相關行業專業技能認證作為考慮的標準條件,將來本澳人才移民政策才要朝這個方向走。”袁持平也建議如下:提高收入的增長幅度,考慮人才合作的方式,人才引進的精細化,長遠規劃澳門未來人才發展規劃。高俊輝更談到,“人才移民政策應從需求考慮,學歷要求要因應不同的專業需要而定出不同的標準,人才引進要設年齡的限定。”
  本刊認為,當今社會乃人才競技的社會,誰爭奪了人才,誰就是佔有了先進的生產力,於澳門而言,引進專才,解決了澳門地小人才也少的限制,也是最快速地獲得人才的途徑,對企業對社會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是故,我們可看到近的有香港地區的專才計劃,遠的有新加坡國家所推行的引才計劃,堪為現時澳門移民政策所借鏡。
  綜合各位受訪者的真知灼見,可見引進專才是本澳未來持續發展的不二之路。那麼,未來的政策能否最終避其莠,揚其良,把其優勢發揮到最大,還要看政府會否重視,以及真正順應時勢和社會需要調整政策,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如何去執行。
其他文献
由體育發展局主辦,中國澳門殘疾人奥委會暨傷殘人士文娛暨體育總會、澳門特殊奧運會及澳門聾人體育會協辦的 “2015全澳殘疾人士運動日”,於4月12日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室內館圓滿舉行,吸引了超過2000人次出席,設有9項康體活動及3個體測體驗區,讓殘疾人士和家屬、廣大市民一起分享運動的歡樂。  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運動日,更好地宣揚“終身體育、傷健共融”的訊息,加強社會大眾對殘疾人士的關注和瞭解,推
期刊
廣珠城軌作為打通澳門、珠海兩地交通瓶頸,完善交通疏運系統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專案,適應了大容量、快速度、高舒適要求的旅客運輸,但目前承載的出行功能遠遠不能滿足澳門、珠海乃至珠江口西岸地區經濟發展和居民出行的需要。廣珠城軌起點廣州火車站南站,終點為珠海拱北站。建設中的廣珠城軌延長線將路過橫琴口岸,在這裡將與建設中的澳門輕軌實現無縫對接。目前澳門居民可從拱北乘坐廣珠輕軌到廣州南站,要赴北京、上海、武漢等
期刊
備受爭議的娛樂場控煙2013年起執行,惜先是多間娛樂場不達標,博企上訴、政府覆檢,搞了近半年,有十六間娛樂場要縮減一成吸煙區,但至提交新吸煙區圖則期滿,當局仍未收齊圖則。最終未能處罰一間不合格的娛樂場,以致社會、議員對此質疑聲此起彼落,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政府有法不依,不去削減不達標娛樂場吸煙區範圍;二、政府怕了博企,串通“大龍鳳”;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政府有勇無謀,被博企牽著鼻子走。是耶非
期刊
當審計和執法在檢查中,政府會怎樣控制總預算,精兵簡政,對某些部門多查幾次還是少查幾次、怎麼查、查到問題怎麼處理,看似有章可循,但實際上自行裁定餘地很大,進而形成一種隱性權力。只要權力存在,監督管理不到位,就很容易產生腐敗。“蠅貪”單個看來不大,但經常群體性發案,危害不小。基層公務管理者平時不容易引起社會關注,加上行受賄次數多數額零散,所以這類腐敗往往發現難、查證難。正因如此,有一些領域“潛規則”盛
期刊
香港“佔中”運動,佔中者大多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香港回歸時,他們才不過三、四歲,有些人可能在香港回歸後才出生,特定的一代人,註定其對香港基本法缺乏信仰,對憲法規定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缺乏認識。  是次“佔中”,抗爭者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撤回8月31日決定,重啟政改“五步曲”,就是間接要求撤消香港基本法,這顯然是愚昧的。這種拋開“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決定於不顧,採取逼迫中央就範的方式,猶如
期刊
讀貴刊10月號文章《今日香港,祝福你》,文中一些觀點如“相對於西方動輒汽油彈暴力抗議,港人和青年的抗爭相對和平理性,卻引來87顆催淚彈的強制驅離……昔日港警揚名世界的形象瞬間跌入穀底,引來謾駡與羞辱”,“用暴力、過當武力鎮壓抗議民眾,這已經成為梁振英政府無法磨滅的恥辱……”,對此,老夫不敢苟同。  眾所周知,這場旨在“倒梁”,爭取所謂“公民提名”,從而否定人大常委會8月31日的決定,讓外國勢力的代
期刊
臨近澳門回歸15周年,各種消息紛飛而至,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本澳通關爆棚的問題,將在回歸日當天出臺新的政策得以緩解。據可靠消息透露,除關閘早晚延長通關各一小時、青洲跨工區放寛給外僱及本澳居民等措施外,橫琴口岸極有可能實施24小時通關,屆時三個口岸在兩個月後,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面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通關政策,全澳各界喜憂參半。喜的是新的通關政策大大便利了遊客和奔跑珠澳兩地生活的市民,而且非
期刊
“歲月如流——濠江舊侶詩書畫篆刻乙未展”在澳門藝術博館展出自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至今“濠江舊侶”的作品,讓觀眾對澳門過去的文化活動、美術創作有一個概括的認識,引起公眾對本地文化的關心。  作者包括何道根、林近、梁批雲、楊善深、趙偉夫、鄧芬、羅叔重等。其中林近的書法,精華蘊蓄、豐腴淳厚、勁氣內斂,明顯地發揚了草書氣勢奔放、直抒性靈的特點。梁披雲則先緊後鬆,立如蒼松翠柏,動如松濤澎湃,風雲色變,
期刊
澳門地域袖珍,卻意外地保留著不少珍貴的濕地,如路氹城龍環葡韻側的濕地生態觀賞區,能夠在賭場豪宅林立的夾縫中得以保留下來,並成為很多珍貴鳥類棲息、覓食和繁殖的地方,民署工作人員在保育濕地方面功不可沒。此外,於毗鄰拱北口岸的澳門關閘海域灘塗不時見到悠閒的鳥類在活動,更為成民署舉辦“遷鳥千尋——濕地觀鳥樂”活動的目標活動地點之一。  不過,近來很多居民發現這一片灘塗正在遭逢毀滅性的工程破壞,往昔水平如鏡
期刊
貴刊十月號刊登的《澳門面臨的內外環境,究竟發生了什麼新變化》一文,談到“政治生態發生變化”,指出特區政府“最大的對手,不是體制外的街頭政治,而是辦公室內的官僚作風和習慣“惰性”,此結論,了無新意,但也互為因果、屢經驗證,且年復一年,歷久不衰。  大家知道,行政長官及司長履行職責、進行決策,都離不開一個核心的工作團隊——辦公室工作人員。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視之為整個特區政府中樞神經系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