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A股进入疲态,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基金行业也面临严峻考验。
第一批养老基金的获批似乎给了基金行业一剂强心针,让其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但也有声音认为,养老基金这种新型产品能否受到市场认可还需检验,且基金行业在养老产品的布局上,脚步已落后于保险公司。
在此情形下,基金公司怎样看待养老基金的前景?如何让养老基金在推向市场后被更多投资者了解进而接受?就以上相关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对基金行业内部人士展开采访。
养老基金推向市场的过程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去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今年3月,《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正式推出,标志着基金公司可正式开展这类创新基金业务。可以说,中国养老投资元年就此开启。
近10个月以来,证监会连续发文推动养老基金问世,终于在近期获得重大进展。7月20日,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已有28家基金公司申报了57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获得反馈和修订意见的有29只。
申报养老基金的基金公司包括华夏、易方达、汇添富、银华、国泰、上投摩根、嘉实、博时、泰达宏利、富国等。它们申报的57只基金中,已有29只养老目标基金完成受理阶段,进入审查阶段。有业内人士估计,这29只基金中,将有10只成为首次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
基金公司之所以纷纷抢滩养老市场,推出养老基金产品,缘于看到了国内养老行业前景。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曾公布,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共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4%,低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加之,有美国珠玉在前,随着中国基金行业逐渐国际化,产品设计逐渐赶上欧美脚步。美国养老基金业的发达多少对中国有启示作用,就拿养老基金的一种模式——目标日期基金来说,1993年至2017年,美国目标日期基金规模已由6亿美元发展到1.1万亿美元。
据了解,目标日期基金是以时间间隔来设计产品,所谓目标日期就是投资者预计将要退休的日期。随着投资人退休日期临近,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初期基金策略较为激进,股票等资产占比较高。随着投资人退休年龄的临近,资产配置日趋保守,债券等资产占比逐渐增大。
除目标日期基金外,还有另外一种养老基金常用模式——目标风险基金,其投资逻辑相对简单,目标就是在不同时间上保持资产组合的风险恒定。基金管理者人确保基金的风险等级始终维持在预设水平,因此,该模式通常采用长期固定的资产配置比例。
由此可见,目标日期基金这一模式,对于国内基金公司较为新颖,随之而来的便是,因不为人熟知,推广难度较大。据悉,南方、国泰、汇添富、易方达等公司已上报目标日期型基金。
与此同时,民生加银、广发、万家、兴全、建信等基金公司首批上报的养老基金都选择了目标风险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目标风险策略的优势在于投资者可以自己决定风险偏好,更容易被中國投资人所接受。
值得一题的是,无论是目标收益基金还是目标风险基金,按照规定都得采用FOF模式。不过,其投资策略较保守,权益类产品占比不高,以目前成绩来看,已成立的FOF基金普遍表现不尽人意。11只FOF基金中,仅前海开源裕源、华夏聚惠稳健目标成立以来取得正收益,其余均处于亏损状态。
收益率不具吸引力,也导致FOF 基金规模缩水,整体规模不及首次募集之时。可以说,FOF基金是高开低走。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认为,FOF基金表现欠佳可能会影响到今后按规定要采取FOF模式的养老目标基金销售。
养老基金毕竟由基金公司设计推广,就算走稳健的路子,也不可能避开权益类投资。目前正值A股疲弱,新基金销售普遍困难,基金行业正处于“好做不好卖”的阶段,养老基金在此时问世,想获得市场热捧难度不小。
此外,基金行业正式大批进入养老市场,已落后于保险行业,能否比保险行业拉拢到更多资金,对于整个基金行业来说都是挑战。
对此,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他们仍然看好养老基金的前景。养老基金是长期投资,投资人看重的是长期回报,短期A股市场的低迷,并不会对养老基金的吸引力造成太大影响。与保险相比,基金更侧重收益性;保险则主打稳定性,保险属性大于投资属性,二者不构成竞争。
该基金公司总经理还告诉记者,他们对养老基金看好,也缘于政策层面的支持。尽管比例有限,一些个别省市已经允许养老金机构投资公募基金。今后,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也可以投资到养老基金上。从全球市场看,养老金也是公募基金最重要的投资者,基金业发展真正的“春天”即将到来。
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据我所知,有基金公司拿出1000万元为旗下的FOF产品做推广。现在分级基金不让做,市场行情也不太好,可以说养老基金是整个基金行业能否迎来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各家基金公司都比较重视。”
第一批养老基金的获批似乎给了基金行业一剂强心针,让其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但也有声音认为,养老基金这种新型产品能否受到市场认可还需检验,且基金行业在养老产品的布局上,脚步已落后于保险公司。
在此情形下,基金公司怎样看待养老基金的前景?如何让养老基金在推向市场后被更多投资者了解进而接受?就以上相关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对基金行业内部人士展开采访。
即将面世
养老基金推向市场的过程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去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今年3月,《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正式推出,标志着基金公司可正式开展这类创新基金业务。可以说,中国养老投资元年就此开启。
近10个月以来,证监会连续发文推动养老基金问世,终于在近期获得重大进展。7月20日,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已有28家基金公司申报了57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获得反馈和修订意见的有29只。
申报养老基金的基金公司包括华夏、易方达、汇添富、银华、国泰、上投摩根、嘉实、博时、泰达宏利、富国等。它们申报的57只基金中,已有29只养老目标基金完成受理阶段,进入审查阶段。有业内人士估计,这29只基金中,将有10只成为首次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
基金公司之所以纷纷抢滩养老市场,推出养老基金产品,缘于看到了国内养老行业前景。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曾公布,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共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4%,低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加之,有美国珠玉在前,随着中国基金行业逐渐国际化,产品设计逐渐赶上欧美脚步。美国养老基金业的发达多少对中国有启示作用,就拿养老基金的一种模式——目标日期基金来说,1993年至2017年,美国目标日期基金规模已由6亿美元发展到1.1万亿美元。
两种模式
据了解,目标日期基金是以时间间隔来设计产品,所谓目标日期就是投资者预计将要退休的日期。随着投资人退休日期临近,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初期基金策略较为激进,股票等资产占比较高。随着投资人退休年龄的临近,资产配置日趋保守,债券等资产占比逐渐增大。
除目标日期基金外,还有另外一种养老基金常用模式——目标风险基金,其投资逻辑相对简单,目标就是在不同时间上保持资产组合的风险恒定。基金管理者人确保基金的风险等级始终维持在预设水平,因此,该模式通常采用长期固定的资产配置比例。
由此可见,目标日期基金这一模式,对于国内基金公司较为新颖,随之而来的便是,因不为人熟知,推广难度较大。据悉,南方、国泰、汇添富、易方达等公司已上报目标日期型基金。
与此同时,民生加银、广发、万家、兴全、建信等基金公司首批上报的养老基金都选择了目标风险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目标风险策略的优势在于投资者可以自己决定风险偏好,更容易被中國投资人所接受。
值得一题的是,无论是目标收益基金还是目标风险基金,按照规定都得采用FOF模式。不过,其投资策略较保守,权益类产品占比不高,以目前成绩来看,已成立的FOF基金普遍表现不尽人意。11只FOF基金中,仅前海开源裕源、华夏聚惠稳健目标成立以来取得正收益,其余均处于亏损状态。
收益率不具吸引力,也导致FOF 基金规模缩水,整体规模不及首次募集之时。可以说,FOF基金是高开低走。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认为,FOF基金表现欠佳可能会影响到今后按规定要采取FOF模式的养老目标基金销售。
仍抱希望
养老基金毕竟由基金公司设计推广,就算走稳健的路子,也不可能避开权益类投资。目前正值A股疲弱,新基金销售普遍困难,基金行业正处于“好做不好卖”的阶段,养老基金在此时问世,想获得市场热捧难度不小。
此外,基金行业正式大批进入养老市场,已落后于保险行业,能否比保险行业拉拢到更多资金,对于整个基金行业来说都是挑战。
对此,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他们仍然看好养老基金的前景。养老基金是长期投资,投资人看重的是长期回报,短期A股市场的低迷,并不会对养老基金的吸引力造成太大影响。与保险相比,基金更侧重收益性;保险则主打稳定性,保险属性大于投资属性,二者不构成竞争。
该基金公司总经理还告诉记者,他们对养老基金看好,也缘于政策层面的支持。尽管比例有限,一些个别省市已经允许养老金机构投资公募基金。今后,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也可以投资到养老基金上。从全球市场看,养老金也是公募基金最重要的投资者,基金业发展真正的“春天”即将到来。
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据我所知,有基金公司拿出1000万元为旗下的FOF产品做推广。现在分级基金不让做,市场行情也不太好,可以说养老基金是整个基金行业能否迎来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各家基金公司都比较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