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太阳系家族又添新面孔。美国科学家在太阳系内冥王星以外的地区,发现了一颗新的矮行星2014UZ224。美国小行星中心证实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为太阳系的第7颗矮行星。科学家还推测,太阳系可能有数十颗,甚至超过100颗矮行星尚未被发现。
1.阋神星
2005年7月29日,美国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宣布,他的团队在太阳系柯伊伯带发现了一个新天体2003UB313,暂起名为齐娜星。2006年9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齐娜星正式命名为厄里斯(Eris),中文名阋神星;将阋神星的一颗卫星命名为戴丝诺米娅(Dysnomia),即阋卫一。通过对亮度等数据的分析,科学家认为2003UB313的直径比冥王星还大,约为2326千米,沿着一条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转,每560年才运行一周。从2003UB313所处的位置可知,它位于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一个距太阳45亿~150亿千米,即从30天文单位伸展到100天文单位的圆盘状区域,那里藏有1亿~100亿颗彗星和7万颗以上小行星以及众多的矮行星。
2.冥王星
1930年,美国人克莱德·汤博发现的冥王星就位于柯伊伯带,直到1992年,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仍是该带中仅有的已知天体。此后,天文学家用大型望远镜在柯伊伯带中又发现数百颗星体。由于冥王星直径仅为2302千米,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它还有众多的异常特征,所以一些学者对冥王星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位提出质疑。比冥王星还大的2003UB313被发现后,冥王星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2006年8月召开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首次给行星一个准确、规范的定义,即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矮行星定义则是:与行星同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由于冥王星轨道是个很扁的椭圆,以致它在1979~1999年间进入海王星轨道之内运行,因此不符合行星新定义,其大行星资格被取消,降级为矮行星。不久前,“新视野”号探测器完成了对冥王星及其卫星的探测,还将继续探测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
3.妊神星
妊神星是迈克尔·布朗团队2004年在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发现的,直径为1436千米。2008年9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这颗天体
定为矮行星,并以夏威夷生育之神哈乌美亚(Haumea)命名,中文名妊神星。妊神星呈椭球形,自转速度非常快,没有任何一颗直径大于100千米的已知天体拥有如此快的自转速度。目前已发现妊神星有两颗卫星:妊卫一和妊卫二。
4.鸟神星
鸟神星同样是迈克尔·布朗团队在2005年3月31日发现的,昵称其为“复活兔”,直径约1420千米。2008年7月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列入矮行星行列,并用复活节岛原住民神话中的人物Makemake为其命名,中文名鸟神星。光谱分析发现,鸟神星上甲烷的存在比冥王星更明显,并可能还存在固态氮。甲烷与可能存在的氮意味着鸟神星上可以短暂地存在大气。2016年4月26日,科学家宣布发现了鸟神星的卫星——鸟卫一。
5.卡戎星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5颗冥王星卫星:卡戎、尼克斯、许德拉、科波若斯和斯提克斯,其中直径1200千米的卡戎(Charon)是最大的一颗,它与冥王星成为太阳系一对双矮行星。同为卫星,卡戎比月球要小得多,为什么它可以称为矮行星而月球不能呢?因为根据规则,如果主天体是行星,次天体也是球状,又满足一定条件才能称为行星,即主天体和次天体之间的引力中心不在主天体内部。卡戎符合这个条件,而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中心在地球内部,所以月球虽大,在级别上不能和卡戎平起平坐。有趣的是,卡戎绕冥王星公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卡戎自身的自转周期和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也就是说,它们彼此始终保持同一面朝向对方。
6.谷神星
随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新定义的出台,谷神星(Ceres)从小行星升格为矮行星,而且是目前唯一一颗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矮行星。谷神星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1801年1月1日公布发现的,直径约952千米。“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已经先后抵达灶神星和谷神星进行探测。“黎明”号在一个环形山内发现了奇怪的亮点,科学家认为这些亮点可能是谷神星上裸露的冰或盐,而且其冰盖下可能藏有液态海洋。
7.2014UZ224
2014UZ224直径约530千米,离太阳约137亿千米。如果被认定为矮行星,那么它将取代谷神星,成为太阳系中已知最小的矮行星。但是考虑到平均直径为525千米的灶神星未被定为矮行星,2014UZ224尽管符合矮行星标准,但最终地位仍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予以盖棺定论。值得一提的是,2014UZ224是由所谓的暗能量相机发现的。20世纪90年代末,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并用暗能量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一项名为暗能量巡天的任务用暗能量相机的观测数据来建立宇宙地图,为科学家们研究暗能量提供相关的信息。正是这一举措促使了2014UZ224的发现。尽管其确切的轨道路径还是个未知数,但科学家认为,2014UZ224是太阳系内已知的离太阳第三遥远的天体。
【责任编辑】庞 云
1.阋神星
2005年7月29日,美国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宣布,他的团队在太阳系柯伊伯带发现了一个新天体2003UB313,暂起名为齐娜星。2006年9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齐娜星正式命名为厄里斯(Eris),中文名阋神星;将阋神星的一颗卫星命名为戴丝诺米娅(Dysnomia),即阋卫一。通过对亮度等数据的分析,科学家认为2003UB313的直径比冥王星还大,约为2326千米,沿着一条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转,每560年才运行一周。从2003UB313所处的位置可知,它位于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一个距太阳45亿~150亿千米,即从30天文单位伸展到100天文单位的圆盘状区域,那里藏有1亿~100亿颗彗星和7万颗以上小行星以及众多的矮行星。
2.冥王星
1930年,美国人克莱德·汤博发现的冥王星就位于柯伊伯带,直到1992年,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仍是该带中仅有的已知天体。此后,天文学家用大型望远镜在柯伊伯带中又发现数百颗星体。由于冥王星直径仅为2302千米,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它还有众多的异常特征,所以一些学者对冥王星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位提出质疑。比冥王星还大的2003UB313被发现后,冥王星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2006年8月召开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首次给行星一个准确、规范的定义,即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矮行星定义则是:与行星同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由于冥王星轨道是个很扁的椭圆,以致它在1979~1999年间进入海王星轨道之内运行,因此不符合行星新定义,其大行星资格被取消,降级为矮行星。不久前,“新视野”号探测器完成了对冥王星及其卫星的探测,还将继续探测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
3.妊神星
妊神星是迈克尔·布朗团队2004年在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发现的,直径为1436千米。2008年9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这颗天体
定为矮行星,并以夏威夷生育之神哈乌美亚(Haumea)命名,中文名妊神星。妊神星呈椭球形,自转速度非常快,没有任何一颗直径大于100千米的已知天体拥有如此快的自转速度。目前已发现妊神星有两颗卫星:妊卫一和妊卫二。
4.鸟神星
鸟神星同样是迈克尔·布朗团队在2005年3月31日发现的,昵称其为“复活兔”,直径约1420千米。2008年7月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列入矮行星行列,并用复活节岛原住民神话中的人物Makemake为其命名,中文名鸟神星。光谱分析发现,鸟神星上甲烷的存在比冥王星更明显,并可能还存在固态氮。甲烷与可能存在的氮意味着鸟神星上可以短暂地存在大气。2016年4月26日,科学家宣布发现了鸟神星的卫星——鸟卫一。
5.卡戎星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5颗冥王星卫星:卡戎、尼克斯、许德拉、科波若斯和斯提克斯,其中直径1200千米的卡戎(Charon)是最大的一颗,它与冥王星成为太阳系一对双矮行星。同为卫星,卡戎比月球要小得多,为什么它可以称为矮行星而月球不能呢?因为根据规则,如果主天体是行星,次天体也是球状,又满足一定条件才能称为行星,即主天体和次天体之间的引力中心不在主天体内部。卡戎符合这个条件,而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中心在地球内部,所以月球虽大,在级别上不能和卡戎平起平坐。有趣的是,卡戎绕冥王星公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卡戎自身的自转周期和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也就是说,它们彼此始终保持同一面朝向对方。
6.谷神星
随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新定义的出台,谷神星(Ceres)从小行星升格为矮行星,而且是目前唯一一颗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矮行星。谷神星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1801年1月1日公布发现的,直径约952千米。“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已经先后抵达灶神星和谷神星进行探测。“黎明”号在一个环形山内发现了奇怪的亮点,科学家认为这些亮点可能是谷神星上裸露的冰或盐,而且其冰盖下可能藏有液态海洋。
7.2014UZ224
2014UZ224直径约530千米,离太阳约137亿千米。如果被认定为矮行星,那么它将取代谷神星,成为太阳系中已知最小的矮行星。但是考虑到平均直径为525千米的灶神星未被定为矮行星,2014UZ224尽管符合矮行星标准,但最终地位仍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予以盖棺定论。值得一提的是,2014UZ224是由所谓的暗能量相机发现的。20世纪90年代末,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并用暗能量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一项名为暗能量巡天的任务用暗能量相机的观测数据来建立宇宙地图,为科学家们研究暗能量提供相关的信息。正是这一举措促使了2014UZ224的发现。尽管其确切的轨道路径还是个未知数,但科学家认为,2014UZ224是太阳系内已知的离太阳第三遥远的天体。
【责任编辑】庞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