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度学习”走进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及有效教学的背景下,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小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深入教学课堂。但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浅层学习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还没完全实现;合作探究学习仍处在一种没有规则的状态,没有系统、有效地落实。让“深入学习”走进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真正落实促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应有主题、有目的、有系统、有激励地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使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促进和提升,推进小学中年级语文核心素养教育。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策略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是课程教材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研究开发的教学改进项目。南沙区是“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首批实验区之一,南沙区教育局将该项目作为南沙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旨在促进南沙区教师、校长和教研员深刻把握项目理念和实施策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让“深入学习”走进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有利于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真正落实,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深度学习”是一种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改革,它为有效阅读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与解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就是深度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熟知学科的核心知识,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学科的逻辑思考方法,形成向上的、自发驱动的学习动机、形成向上的三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
  学习的深浅度之间的实质是不相同的。学生大概了解文本、并在识记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还有感情融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重构崭新的知识体系,通过这点达到理解文本的批判性,以及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它带领着学生走向具有核心意义的语文学科,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它使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倾向得到激发,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性得到构建,这才是深度学习。参与者是主动参与深度学习的,重建知识结构和解决新问题也是学习的目的,并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让“深度学习”走进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十分必要。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着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小学中年段目标与内容中强调:让学生喜欢阅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都恰好说明了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学生阅读课堂深度学习能力,需从四个方面入手:单元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单元主题活动导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最好的教师是兴趣所在。相对枯燥单一的谈话导入,学生更喜欢由活动牵引进入课堂学习。因此,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点。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相应的单元主题活动,多种手段结合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南沙区东涌中学初一教研示范课,整个单元是关于名人题材,课文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等人物,教师们根据初中生生活经历,研讨集备后,确定“我也追星”这一单元主题活动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实,人教版小学语文材料的编排,大多数都是专题组织单元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的。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编排都是关于秋天的专题,《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本单元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思乡情怀的;有儿时快乐玩耍的;有秋的色彩的;有秋的声音的……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喜好创设“寻找秋天的足迹”这一单元主题活动,让学生领略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单元主题活动导入可以使趣味充满小学课堂,充分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寓教于乐,才能使真正高效的、可持续的语文课堂得到形成。
  喜欢和好奇是学生学好功课的一个动力,这是许多教育专家的看法。有趣的教学,又不能止于趣。激趣,只是一种手段,只是探究的开始,任借“趣”,创设情景,去研究问题,发现新的知识。
  2.确定深度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把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分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如何才能确定好深度教学目标呢?要教师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二是结合学情分析,根据学生需要;三是调整单元学习目标。只有立足“学”,才能弄清楚“教”。
  一节课让学生学什么呢?需要教师根据学情确定深度教学目标。目前,教师们基本能从整体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理解、体会并简单运用作者表达方法;大多数只停留在“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的层面。而深度学习目标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最大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应基于“记忆、理解、应用”基础上,将“分析、评价和创造”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关注对象。抓住文中的语用训练点,借助图片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进行想象说话。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中: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他还会用来观察什么呢?然后让学生用“他一试,啊,不得了,        看上去像            。”如此長期训练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3.利用批判思维,指引学生迈向深度学习
  批判思维囊括了积极地和高度技巧化的概念、推论、分析的综合,抑或评估得来的信息,观察、实验、沉思、推理,或者交流,是一种智能上经过训练的过程。批判思维可以理解为包含两个要素:一方面是掌握收集和运用一系列信息的技巧;另一方面是建立在一种非冲动下的承诺,即运用该方面的技巧来引导行为的习惯。
  近几年,西方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南沙区2016年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活动中,顺义国际学校校长Tarek Razik讲解“全人教育”讲座时提到:帮助学生发展协作能力、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造能力,可以利用学习。这也与我国教育专家提出“21世纪的新公民应当具备这样五种基本能力:处理信息、学习、解决问题、全球意识以及批判思维”相吻合。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却欠缺自发性思考的习惯,教师的权威却鲜少质疑。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辟地》,学生在教师指引下,体会到盘古是一位无私奉献、为人类光明勇于献身的人。但批判思维,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我们应当珍惜生命,做任何事情,应当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尽力做好就行了。结合近期《五名中学生下水救人,丧失性命》新闻给教师、家长警醒,我们更应该教育孩子批判思维。再看课文《丑小鸭》,它因受到大家的排挤、欺负,就离家出走,最终变成了漂亮的天鹅。教师应设计小组学习讨论活动,指引学生走向思维的深度。丑小鸭没有离家出走,它会变成漂亮的天鹅吗?它离家出走的遭遇比留在家里好吗?让学生想象丑小鸭离家出走后,还会遇到怎样的困境。让学生明白丑小鸭留在家里只受到排挤、嘲笑、欺负;离开家却差点丢失性命,从而让学生对丑小鸭的做法产生质疑。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怎样让大家不嘲笑你,不欺负你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度学习中,提高学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学会批判性思维,学会生存。
  着重学生学习批判的逻辑思考才是深度学习。让学生用质疑态度看待世界。批判方向的语文学习,让品悟作者深层的情意表达,指引学生的思考方式迈向阅读与文本的深度发展。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指引学生做到学思结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理念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与同伴探讨、协作分享的过程,要实现语文深度学习,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应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学伴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个人弄不清的问题也可以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解决,并共享学习成果。在学习中分工合作、相互讨论、相互补充、相互激励。通过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理解过程的冲击和碰撞,形成对新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什么问题需要小组讨论呢?在文本中显而易见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即可;合作学习应辅助学生理解教学上的难点。“一人计短,两人计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聚众人之智慧、头脑之风暴,突破教学难点。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中第4自然段,学生多读两遍就会明白以下问题:列文虎克的新想法是什么?他的新发现是什么?他的新发明是什么?他用他的新发明来观察什么?又发现了什么?这些思考题一般学生读完文本,就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答案,教师可以放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课文后的小练笔是个难点,因此,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我玩(什么游戏),(怎样玩),突然想到了(什么),发现了或体会到了(什么)。经过学生的交流讨论,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再让学生写写他们“平时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就相对容易多了,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5.持续性评价,给予学生学习的支持与改进
  具有发展性的评价要以深度学习目标为前提,通过持续的信息反馈,促进并帮忙学生改进学习的方式。学生深度自我思考学习状况,并且立刻改正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都是通过它的指引。它不单单为了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去弄懂学习内容,修正学习方式,还能使教师立刻修正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实效性。评价时针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或作品进行而不是对人;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多样的,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
  持续性评价,我们可以依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来设计,确定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如,学习《灰雀》这篇课文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通过生生评、师生评、家校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并改正他们的学习方式。
  学生重要的学习收获主要来源于时常给学生提供有关他们学习的有效反响,被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证明,尤其是当反响囊括了能帮助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的具体提议时。当注意反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最后的效果时,反响便能极有效地帮助到学生的学习。
  6.注重知识的迁移,向深度学习要效率
  “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由此可见,知识迁移对学生学习获得有重要的影响。
  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言”“意”兼得。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关键语句,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因此,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揣摩文章的表达,这也是语文深度学习的基本任务。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可以这样设计知识迁移的环节: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列文虎克玩放大镜乐趣?结合关键语句,思考作者的表达方法。不难发现,作者描写人物时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还运用了比较、借代等手法。这样教师就能设计“言”“意”转换的练习,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迁移到小练笔“写出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当中。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一步步走向深度的,走向更广阔的空间的是学习迁移。语文课程不是封闭的,反而富有创新价值。不能从相同的角度去深入解读文本教材,挖掘素材,利用其與丰富的生活资源进行整合。
  语文课程不是封闭的,反而富有创新价值。我们怎样从不同角度去建构文本教材,如何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既要融入学生的主观创造,也要促使学生变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创造者”“享受者”。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单元主题活动、深度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做到学思结合,发展批判思维;以持续性评价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以深度学习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3).
  [2]郭华.深度学习的性质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6.
  [3]李锦辉.关于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6):57-58.
  [4]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57-62.
  [5]潘艳红.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引导策略研究[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1):63-64.
  [6]黄宪.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M].广东省出版集团,2013(3).
其他文献
【摘要】本课的设计基于真实的任务情景——市民对未来交通工具的需求,引导学生基于科学知识(传感器、能源)和仿生学知识(外观设计)、技术知识(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工程知识(逻辑思维)、艺术(构图美观)、数学(绘图比例)相结合,绘制未来交通工具设计图,让学生从创意设计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与逻辑思维。  【关键词】STEAM教育;创意设计;跨学科融合  一、STEAM教育发展的现状 
期刊
【摘要】基于一定情景,鼓励师生、生生互动,能够激活高中历史课堂,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以《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从生活情景互动、问题情景互动、讨论情景互动、实地情景互动等方面探索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互动情景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以互动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探索与发现、反思与体验,在历史知识的继承中规范自身言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关键词】情境教学;
期刊
【摘要】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教育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活条件逐渐优越的现代社会环境下,针对小学生劳动精神与技能的培养却有所疏忽。因此,强化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十分必要。但目前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五育并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尚未完善,如何适时开展更科学有效的小学班级劳动教育实践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探究。笔者结合本校小农田的体验活动,简单分析当前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级劳动教育实践存在的
期刊
【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在农村小学,由于受许多客观因素制约,学生的课外阅读让人担忧,让人深思。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思考  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基础素养,阅读是学生终身成长的重要路径。在“双减”大背景下,为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解决了“没时间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名著阅读成为语文教育教学和考试评价的重要内容。名著阅读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科学备考?一直以来都是师生们面临的难题。  下面结合各地的考查样式,以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进行探究:  一、考查特点  由上表可知,广东省文学名著阅读考查呈现出如下规律:  1.考查篇目为统编教材中的必读名著阅读篇目。  2.从选文方式看,主要是“单篇阅读”,或者是同一部原著的两段选文,
期刊
【摘要】智慧课堂是当前变革语文课程教学,优化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本文首先介绍智慧课堂的内涵,分析智慧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就如何从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出几点对策,包括借助课堂导入、巧用问题设置、立足文本内容等,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互动教学  目前学界关于智慧课堂尚没有明确的界定,多从以下两个角度予以阐述,首先,智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形成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德育教学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是引导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念的长效工程,必须于这一阶段落实好德育教学,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优良根基。本文主要从六方面入手就如何以人为本、科学指导,强化小学德育教学的创新工作展开探究,以期为全面深化对于小学德育教学的创新工作,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建言献策。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德育教学;创新策略 
期刊
湖北省英山县博文实验学校(以下简称“英山博文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学校建设首批投资1.2亿元,占地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建有智慧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综合艺术楼、室内体育馆、星级公寓、健康食堂、塑胶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文化广场等。学校被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授予“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学校”,被华中师范大学确定为“班级文化与班本课程建设实验基地学校”
期刊
【编者按】无论是一个有着深刻象征意味的完整故事的梦,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仅仅一个小片段的梦,作家们都没有随意放弃,拿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因为,作家们都达成共识——梦是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生如梦,梦是人生。  梦时  简媜  一梦,一朵伞形花序   把梦片记录下来,那是生命的奥义书。   每一次睡眠都是未知。梦的帷幕布满空中,梦的密码似恒河之沙。才熟诵“April is the cruellest m
期刊
“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都知道爱可以滋润心田,让感动常在,让奇迹发生。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精神营养品。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接过的是家长交给我们的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从此,我们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引领者。笔者常常在思考:面对家长渴望的眼神时,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呢?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当前,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学生真的是越来越难教了,跟我们小时候那真是天差地别呀。纵观现在的学生,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