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物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是人类收藏过去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博物馆展柜的实物展览已不再是传播信息的唯一途径,新媒体以其广泛性、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颠覆了传统的宣传思维,已经成为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信息传播;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已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微信、QQ、微博等各种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期间,线下很多场所不能对外开放,新媒体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以大庆市博物馆为例,在这期间大庆市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展览,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云游”大庆市博物馆。而且这期间有很多博物馆都开通了线上直播,相比较于传统的只有静物和图片及简单录制短视频内容的展览,直播更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走进”博物馆。这也体现了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信息传播的与时俱进,不再局限于现场参观和简单的文字、图片介绍,这也是新时代下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平台,有着向社会展示和传播文化的功能,收藏、研究和教育也是博物馆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地延伸和扩充,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逐渐参与到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博物馆往往有着比较浓厚的专业学术气息,在参观中不难发现对于展品的介绍经常会出现非常专业的术语,所以观众看过了也很难理解展品所蕴藏的真正含义,因此,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方式更需要强有力的措施,让观众不仅能看到,也更能看懂。
从公益和教育等多个角度看,博物馆是一个地区文化的缩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职能,对外宣传如果做得不完善,博物馆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向社会传播文化的功效。在展馆中由于空间的限制,馆藏展品只能粗略地介绍,观众看了并不能很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多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比如博物馆中的线上展览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缺,线上展览不再局限于展板的限制,而是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观众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观看展品,不仅能够了解展品的本身,还能够了解展品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还有历史时期的环境、人文等都可以呈现在眼前,这无疑赋予了藏品广袤的生命力。新媒体的覆盖面已经非常广,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宣传渠道,其对博物馆职能的有效发挥、丰富人们的生活以及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至关重要。
博物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能够向公众解读和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时代赋予博物馆的历史使命,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能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对博物馆而言,由于展品的基本性质,它们还承担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教育更是心灵和思想教育。同时还能温润人的心灵、激励人的精神。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下,靠新媒体传播信息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能够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向观众提供视频、音频,让展品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给观众,更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职能。
2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信息传播常见的工具及应用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依托其用户基数大、使用范围广、操作便捷等特点,让新媒体成为当下企业和其他团体开展各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当然博物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时,要多元化、全方位地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在达到知识和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上,也要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让文物“活”起来,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多宝阁”,每當选择一款文物时,我们就可以观看到3D动画,动画详细地展现出文物制作的每一个步骤,还可以看到文物的高清图像和尺寸的全部数据。有的展览甚至还能让观众参与其中,突破了以往线下实物展览的局限,使观众获得更好的欣赏和体验。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渠道,很多博物馆都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比如中央电视台作为最具典型性的传统电视媒体,也建立了自己的媒体平台微博、微信,《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主流报纸均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让读者利用手机就可以浏览在线的电子版报纸。就连故宫博物院的线上直播也是一样的,联合多家媒体,共同打造了更加丰富的线上展览。
大庆市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庆市博物馆也在加快微信平台和网站建设的步伐,注重新媒体运行的一体化,依托微信平台和网站信息传递快捷、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采取微信平台与网站联动的运行办法,无论是在大庆市博物馆馆内举办的活动还是动态信息,在微信刊发的同时,都会在网站上进行同步登载。观众通过使用微信、网站链接通道,就能够迅速地畅游博物馆,高效浏览博物馆内的各项活动信息,进一步增强互动性。
如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为防止人群聚集,各地的博物馆都不能正常对外开放。为了让大家能够足不出户“参观”博物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各地博物馆都需要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提供服务,在社交媒体上保持活跃。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部分观众不能现场参观,但是大庆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挥各自的专长,将专业知识科普给大家,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参观博物馆所呈现给大家的展览。大庆市博物馆的讲解员还通过直播带领观众“云游”大庆市博物馆,通过直播为大家讲解第四纪的自然环境、第四纪的哺乳动物以及大庆地区古人类文明,直播中参观者依然能感受到那震撼的野牛群仿佛正向我们奔腾而来,感受古人类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场馆开放后,大庆市博物馆改变了原有的参观办法,不仅在现场增设了二维码帮助大家预约参观,同时又与美团App合作,观众可以通过美团App进行搜索关键字“大庆市博物馆”就能够预约参观,相较以往更加高效便捷。在布展上,大庆市博物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观众可以通过互动电子翻书了解怎样区分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还可通过投影了解古代战役场景,也可以互动签名、拍照,互动触摸屏等设备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同时,大庆市博物馆还利用球幕影院和4D影院,让观众仿佛回到了第四纪古环境中,迎面奔驰来猛犸象群、水底世界的各种古生物从脚边游过、漫天的大雪洒落到脸上、古人类钻木取火的场景都仿佛就在身边,好像自己就参与其中。多媒体时代所呈现给我们的是“活”的博物馆,仿佛化石都可以开口说话了。多媒体高深的技术形象生动、准确地展示了博物馆“活”的一面,填补了常规陈展的不足之处。 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社教功能。博物馆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使社教功能最大化,就必须经常性地开展社教活动,有效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观众不仅能走进博物馆,更能参与其中,使博物馆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更多知识的第二课堂,是重要的文化场所。大庆市博物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便利方式就很好地发挥了这一功能。
大庆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就少不了有关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活动,为了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大庆市博物馆紧紧围绕社教这一职能坚持经常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与参观观众的互动。在日常生活中大庆市博物馆注重与传统节日的结合,每逢重大节日博物馆都会重点策划活动,使活动精彩纷呈。从2018年1月份开始,大庆博物馆陆续举办多次科普教育活动,例如与美术培训学校共同举办“我和猛犸象在春天里的故事”少儿写生主题活动,携手大庆百湖早报共同举办“小小考古家”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举办“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争当科普宣传使者”全国科普日公益宣传活动等有重要意义的社教活动。特别是2020年大庆市博物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依然将5.18博物馆日活动以特殊的线上展览形式呈现给大家,沙画“最美逆行者我想对你说”是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为医护人员创作的,并且小讲解员们还通过录制视频为大家讲解了日常防护知识,更是举办了大庆市博物馆云展览等精彩活动。
那么大家如何了解博物馆何时举办活动,有什么活动,这就需要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便利方式,活动都需要提前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预报,在活动中跟大家进行互动,活动后集中报道总结,使观众能及时了解和参与活动,犹如身临其境。通过新媒体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博物馆的各种活动信息,同时可以回顾往期博物馆各种相关信息和活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网上时效性沟通工具,搭建了与全国文博界同行间相互学习、交流的便捷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轻松了解各馆的展览信息、文物征集、社教动态、开放经验,以及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更使传播信息的方式轻松自如、丰富多彩。微信公众平台是依托于微信而产生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之所以所能够提供强大的功能,基于其庞大的微信用户群体。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25亿。庞大的基数,使博物馆文化信息得到很好的传播。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关键词“博物馆”发现共有200多条搜索结果,其中就有许多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可见微信公众平台在博物馆的宣传工作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庆市博物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陆续推送包含科普、化石、文物等文章近200篇,其中原创文章70多篇,关注人数从1000余人增长到近万人。关注该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大部分粉丝为普通观众。在粉丝的增长情况统计中,发现每到节假日和周末,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就会大幅增长,大庆市博物馆目前粉丝关注人数是11040人,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表格数据分析,工作日一般每天关注人数在十几人到三十几人不等,但是一个周末就可以新增关注人数约800人次。观众在浏览中一般都会添加博物馆公众号,不仅能及时了解活动信息,更能够享受导览服务。但是在统计中也发现每天都会有取关的观众,因此,要想留住更多的观众,就需要我们定期地发布原创的、优质的图文消息,让观众能够从中获得想要的信息。只有利用好新媒体这个有效的传播工具,才能够提升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效率。
3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对外宣传策略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相关数据,从2010年开始博物馆数量每年都有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就达553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825家,占全国博物馆的69%以上),相比2018年增加了181家,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截至2019年免费开放博物馆已达4929家。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系统推出了2000多个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并启动抗疫见证物征集工作,“为明天收藏今天”,展现了文博行业的责任担当。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博物馆的信息也要跟上步伐,要改变以往陈旧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利用好新媒体的便利工具。
在新媒体时代下,不同以往的接收信息的方式和不同的国际文化交流的手段,导致博物馆所处的宣传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那么博物馆的宣传工作者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改进工作方式,为新时期我国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做出创新和贡献。博物馆如果采用趣味性强、简单易懂的方式和风格来传播信息,便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让专业性强的知识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让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普通群众也能看得懂。在保证专业性与科学性的同时,又要让广大群众能够看得懂,我们可以多借鉴其他博物馆的相关工作,共同进步。
对于博物馆而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就必须在形式上做足文章,以栏目特色化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庆市博物馆紧紧抓住新媒体的这一特点,在网站、微信平台上建立各有特色的品牌栏目,在打造大庆特色的同时兼顾行业和时代特色,进一步吸引眼球,扩大粉丝队伍。大庆市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又引进先进的讲解设备,让观众可以当自己的“讲解员”。这不仅节约了人力,也使观众能够更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喜好来参观。
在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作为一个信息传播中心和功能综合体,要运用多种新媒体多渠道、多平台地集中展示来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我国相关部门从2016年起便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关政策,鼓励发展虚拟博物馆,搭建面向应用的陈列展览专题数据库。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由于博物馆专业性太强而不被广大群众所熟知的局面,有效地拉近了博物馆和广大群众的距离,拓宽了博物馆对外宣传的渠道。让博物馆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同时得到提升。
新媒体时代下的博物馆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的基础上,还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角色,因此运用好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和职能,未来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葛一达.浅谈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J].东方收藏,2017(7):112.
[2]吴婷婷.论在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的运营宣传[J].信息化建设,2016(1):60.
[3]黄郁萱.浅谈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宣传的改革与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16(17):94.
[4]叶倩玉.浅析新媒体在博物馆展覽宣传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7(15):66.
[5]李晓斌.玩转微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邱道勇.微信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7]迟晓丰.浅析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J].新经济,2015(5):118.
【作者简介】姚春梅,女,黑龙江大庆人,馆员,任职于大庆市博物馆自然部。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信息传播;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已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微信、QQ、微博等各种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期间,线下很多场所不能对外开放,新媒体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以大庆市博物馆为例,在这期间大庆市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展览,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云游”大庆市博物馆。而且这期间有很多博物馆都开通了线上直播,相比较于传统的只有静物和图片及简单录制短视频内容的展览,直播更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走进”博物馆。这也体现了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信息传播的与时俱进,不再局限于现场参观和简单的文字、图片介绍,这也是新时代下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平台,有着向社会展示和传播文化的功能,收藏、研究和教育也是博物馆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地延伸和扩充,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逐渐参与到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博物馆往往有着比较浓厚的专业学术气息,在参观中不难发现对于展品的介绍经常会出现非常专业的术语,所以观众看过了也很难理解展品所蕴藏的真正含义,因此,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方式更需要强有力的措施,让观众不仅能看到,也更能看懂。
从公益和教育等多个角度看,博物馆是一个地区文化的缩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职能,对外宣传如果做得不完善,博物馆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向社会传播文化的功效。在展馆中由于空间的限制,馆藏展品只能粗略地介绍,观众看了并不能很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多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比如博物馆中的线上展览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缺,线上展览不再局限于展板的限制,而是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观众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观看展品,不仅能够了解展品的本身,还能够了解展品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还有历史时期的环境、人文等都可以呈现在眼前,这无疑赋予了藏品广袤的生命力。新媒体的覆盖面已经非常广,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宣传渠道,其对博物馆职能的有效发挥、丰富人们的生活以及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至关重要。
博物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能够向公众解读和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时代赋予博物馆的历史使命,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能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对博物馆而言,由于展品的基本性质,它们还承担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教育更是心灵和思想教育。同时还能温润人的心灵、激励人的精神。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下,靠新媒体传播信息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能够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向观众提供视频、音频,让展品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给观众,更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职能。
2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信息传播常见的工具及应用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依托其用户基数大、使用范围广、操作便捷等特点,让新媒体成为当下企业和其他团体开展各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当然博物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时,要多元化、全方位地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在达到知识和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上,也要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让文物“活”起来,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多宝阁”,每當选择一款文物时,我们就可以观看到3D动画,动画详细地展现出文物制作的每一个步骤,还可以看到文物的高清图像和尺寸的全部数据。有的展览甚至还能让观众参与其中,突破了以往线下实物展览的局限,使观众获得更好的欣赏和体验。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渠道,很多博物馆都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比如中央电视台作为最具典型性的传统电视媒体,也建立了自己的媒体平台微博、微信,《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主流报纸均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让读者利用手机就可以浏览在线的电子版报纸。就连故宫博物院的线上直播也是一样的,联合多家媒体,共同打造了更加丰富的线上展览。
大庆市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庆市博物馆也在加快微信平台和网站建设的步伐,注重新媒体运行的一体化,依托微信平台和网站信息传递快捷、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采取微信平台与网站联动的运行办法,无论是在大庆市博物馆馆内举办的活动还是动态信息,在微信刊发的同时,都会在网站上进行同步登载。观众通过使用微信、网站链接通道,就能够迅速地畅游博物馆,高效浏览博物馆内的各项活动信息,进一步增强互动性。
如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为防止人群聚集,各地的博物馆都不能正常对外开放。为了让大家能够足不出户“参观”博物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各地博物馆都需要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提供服务,在社交媒体上保持活跃。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部分观众不能现场参观,但是大庆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挥各自的专长,将专业知识科普给大家,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参观博物馆所呈现给大家的展览。大庆市博物馆的讲解员还通过直播带领观众“云游”大庆市博物馆,通过直播为大家讲解第四纪的自然环境、第四纪的哺乳动物以及大庆地区古人类文明,直播中参观者依然能感受到那震撼的野牛群仿佛正向我们奔腾而来,感受古人类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场馆开放后,大庆市博物馆改变了原有的参观办法,不仅在现场增设了二维码帮助大家预约参观,同时又与美团App合作,观众可以通过美团App进行搜索关键字“大庆市博物馆”就能够预约参观,相较以往更加高效便捷。在布展上,大庆市博物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观众可以通过互动电子翻书了解怎样区分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还可通过投影了解古代战役场景,也可以互动签名、拍照,互动触摸屏等设备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同时,大庆市博物馆还利用球幕影院和4D影院,让观众仿佛回到了第四纪古环境中,迎面奔驰来猛犸象群、水底世界的各种古生物从脚边游过、漫天的大雪洒落到脸上、古人类钻木取火的场景都仿佛就在身边,好像自己就参与其中。多媒体时代所呈现给我们的是“活”的博物馆,仿佛化石都可以开口说话了。多媒体高深的技术形象生动、准确地展示了博物馆“活”的一面,填补了常规陈展的不足之处。 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社教功能。博物馆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使社教功能最大化,就必须经常性地开展社教活动,有效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观众不仅能走进博物馆,更能参与其中,使博物馆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更多知识的第二课堂,是重要的文化场所。大庆市博物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便利方式就很好地发挥了这一功能。
大庆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就少不了有关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活动,为了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大庆市博物馆紧紧围绕社教这一职能坚持经常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与参观观众的互动。在日常生活中大庆市博物馆注重与传统节日的结合,每逢重大节日博物馆都会重点策划活动,使活动精彩纷呈。从2018年1月份开始,大庆博物馆陆续举办多次科普教育活动,例如与美术培训学校共同举办“我和猛犸象在春天里的故事”少儿写生主题活动,携手大庆百湖早报共同举办“小小考古家”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举办“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争当科普宣传使者”全国科普日公益宣传活动等有重要意义的社教活动。特别是2020年大庆市博物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依然将5.18博物馆日活动以特殊的线上展览形式呈现给大家,沙画“最美逆行者我想对你说”是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为医护人员创作的,并且小讲解员们还通过录制视频为大家讲解了日常防护知识,更是举办了大庆市博物馆云展览等精彩活动。
那么大家如何了解博物馆何时举办活动,有什么活动,这就需要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便利方式,活动都需要提前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预报,在活动中跟大家进行互动,活动后集中报道总结,使观众能及时了解和参与活动,犹如身临其境。通过新媒体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博物馆的各种活动信息,同时可以回顾往期博物馆各种相关信息和活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网上时效性沟通工具,搭建了与全国文博界同行间相互学习、交流的便捷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轻松了解各馆的展览信息、文物征集、社教动态、开放经验,以及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更使传播信息的方式轻松自如、丰富多彩。微信公众平台是依托于微信而产生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之所以所能够提供强大的功能,基于其庞大的微信用户群体。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25亿。庞大的基数,使博物馆文化信息得到很好的传播。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关键词“博物馆”发现共有200多条搜索结果,其中就有许多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可见微信公众平台在博物馆的宣传工作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庆市博物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陆续推送包含科普、化石、文物等文章近200篇,其中原创文章70多篇,关注人数从1000余人增长到近万人。关注该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大部分粉丝为普通观众。在粉丝的增长情况统计中,发现每到节假日和周末,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就会大幅增长,大庆市博物馆目前粉丝关注人数是11040人,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表格数据分析,工作日一般每天关注人数在十几人到三十几人不等,但是一个周末就可以新增关注人数约800人次。观众在浏览中一般都会添加博物馆公众号,不仅能及时了解活动信息,更能够享受导览服务。但是在统计中也发现每天都会有取关的观众,因此,要想留住更多的观众,就需要我们定期地发布原创的、优质的图文消息,让观众能够从中获得想要的信息。只有利用好新媒体这个有效的传播工具,才能够提升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效率。
3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对外宣传策略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相关数据,从2010年开始博物馆数量每年都有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就达553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825家,占全国博物馆的69%以上),相比2018年增加了181家,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截至2019年免费开放博物馆已达4929家。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系统推出了2000多个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并启动抗疫见证物征集工作,“为明天收藏今天”,展现了文博行业的责任担当。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博物馆的信息也要跟上步伐,要改变以往陈旧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利用好新媒体的便利工具。
在新媒体时代下,不同以往的接收信息的方式和不同的国际文化交流的手段,导致博物馆所处的宣传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那么博物馆的宣传工作者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改进工作方式,为新时期我国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做出创新和贡献。博物馆如果采用趣味性强、简单易懂的方式和风格来传播信息,便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让专业性强的知识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让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普通群众也能看得懂。在保证专业性与科学性的同时,又要让广大群众能够看得懂,我们可以多借鉴其他博物馆的相关工作,共同进步。
对于博物馆而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就必须在形式上做足文章,以栏目特色化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庆市博物馆紧紧抓住新媒体的这一特点,在网站、微信平台上建立各有特色的品牌栏目,在打造大庆特色的同时兼顾行业和时代特色,进一步吸引眼球,扩大粉丝队伍。大庆市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又引进先进的讲解设备,让观众可以当自己的“讲解员”。这不仅节约了人力,也使观众能够更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喜好来参观。
在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作为一个信息传播中心和功能综合体,要运用多种新媒体多渠道、多平台地集中展示来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我国相关部门从2016年起便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关政策,鼓励发展虚拟博物馆,搭建面向应用的陈列展览专题数据库。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由于博物馆专业性太强而不被广大群众所熟知的局面,有效地拉近了博物馆和广大群众的距离,拓宽了博物馆对外宣传的渠道。让博物馆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同时得到提升。
新媒体时代下的博物馆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的基础上,还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角色,因此运用好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和职能,未来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葛一达.浅谈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J].东方收藏,2017(7):112.
[2]吴婷婷.论在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的运营宣传[J].信息化建设,2016(1):60.
[3]黄郁萱.浅谈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宣传的改革与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16(17):94.
[4]叶倩玉.浅析新媒体在博物馆展覽宣传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7(15):66.
[5]李晓斌.玩转微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邱道勇.微信改变世界[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7]迟晓丰.浅析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J].新经济,2015(5):118.
【作者简介】姚春梅,女,黑龙江大庆人,馆员,任职于大庆市博物馆自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