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职高生的课堂厌学情绪,从学生的生理条件、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出发,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使课堂重新充满活力,寓教于乐。
关键词:课堂;提问方法
职业中学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是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面对书本知识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老师台上讲得有滋有味、学生台下昏昏欲睡、不知所云。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师生活动产生共鸣呢?关键一点在于教师能否营造出浓郁热烈、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形成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有吸引力、有趣味性。
根据这几年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发现学生对课本中纯理论的知识很难接受、并且没有足够的学习毅力。但对那些趣味性强,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较强、较实用的知识兴趣浓厚、学起来劲头很大。如学生在学什么是三相电?什么是单相电?变压器的变压原理及发电机的基本组成及原理时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而在学电磁场理论时都感到枯燥、抽象、难以接收。针对学生的这种状态,讲课时如果能通过教师的提前设计加工,把那些纯理论的知识具体化、实用化,巧妙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对实践的爱好”带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什么是“巧提设问”呢?我们知道,物理是一种“来源于客观实践并重新用来指导客观实践”的学科。我们在讲课时,可以借助物理课的这种特点,从学生熟知的现实问题出发,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其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切入点”巧提设问,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激情,为新课程的学习打开激情之门。即在讲每节课之前,我们可以先把这些知识点放到生活实践中去,看看有什么趣事和重要应用,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会产生什么后果,多向学生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激情燃起、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为什么又凭原有的知识无法找到答案时,再引入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本节课的新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非常浓厚,课堂气氛会非常热烈,理论和问题也就轻松而解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再不必为学生昏昏欲睡、无心听课而劳心费神了。这种“通过教师预先设计问题、向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进而为得到答案而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方法,称为巧提设问法。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1)以趣味问题出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随后智力活动提供愉悦背景.(2)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型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的进攻型学习。
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我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火箭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神五、神六的升空令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那么火箭是凭借什么力升向高空的?上升的时候为什么要猛烈向后排气呢?
2、轮船航行的时候为什么要向后排水?
3、我们走路时为什么脚明明向后用力,人却向前走了呢?
简短几个问题,会激起同学们竞相猜测、相互讨论,课堂气氛趋于活跃。这时,教师及时穿插:要想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涉及到物理学中一对非常重要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主体。此时,设疑可以更进一步加强,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科技生产当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如果没有这对力,汽车不会奔跑,轮船无法航行,火箭不会升空,飞机无法飞翔,就连我们最基本的徒步行走都无法进行——到底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呢?学生产生了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时再来介绍其概念及定律,就水到渠成了、一呼百应了。
再如,电磁学是物理的核心部分,无论在生活还是生产上应用都十分广泛,但电磁理论抽象难懂,学起来十分不易,我们也可借助这种办法,例如电磁感应现象主要介绍的是磁生电理论,上课时我们可以先避开这些理论不谈,引导学生讨论电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如果没有了电,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子?把学生带入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环境中去,进而提出疑问:既然,电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么,电是如何产生的?是谁发明了电?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如何、内部结构又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本节课的重要内容——电磁感应现象。这样,就顺利地把学生带入了主动求知的领域,进而积极、自由地探索、驰骋,做学习的主人!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赘述。总之,生活是个大舞台,而物理正好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又复用来指导生活的一门课程,每一点知识的得来都有其广阔的社会实践背景,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其趣味性、实用性是随处可见的,利用这种实用性、趣味性,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设疑、置疑、进而激发学生解疑,一方面,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鼓舞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另一方面,这种从生活应用出发,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再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授课方法,加强了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便于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物理知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应用“巧提设问法”,所提问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我们巧提设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问题调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所以所提问题要以课堂内容为基础,并且利用课堂内容能够解决的。
趣味性与启发性。有了趣味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由问题联想到对本节内容的探究。
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所提问题是学生熟知的或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而凭原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需要进行更深层次探究的东西,这样才会激起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总之,应用巧提设问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一节课、一个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他们的注意力而引入的,提什么样的问题要看讲什么样的内容和学生的周边环境而定,形式灵活多样、方法不一而足,只要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合理设计问题,必定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心情更加愉快、注意力更加集中,潜移默化地从“苦学”过渡到“乐学”,从“难学”过渡到“易学”,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
关键词:课堂;提问方法
职业中学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是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面对书本知识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老师台上讲得有滋有味、学生台下昏昏欲睡、不知所云。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师生活动产生共鸣呢?关键一点在于教师能否营造出浓郁热烈、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形成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有吸引力、有趣味性。
根据这几年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发现学生对课本中纯理论的知识很难接受、并且没有足够的学习毅力。但对那些趣味性强,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较强、较实用的知识兴趣浓厚、学起来劲头很大。如学生在学什么是三相电?什么是单相电?变压器的变压原理及发电机的基本组成及原理时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而在学电磁场理论时都感到枯燥、抽象、难以接收。针对学生的这种状态,讲课时如果能通过教师的提前设计加工,把那些纯理论的知识具体化、实用化,巧妙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对实践的爱好”带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什么是“巧提设问”呢?我们知道,物理是一种“来源于客观实践并重新用来指导客观实践”的学科。我们在讲课时,可以借助物理课的这种特点,从学生熟知的现实问题出发,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其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切入点”巧提设问,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激情,为新课程的学习打开激情之门。即在讲每节课之前,我们可以先把这些知识点放到生活实践中去,看看有什么趣事和重要应用,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会产生什么后果,多向学生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激情燃起、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为什么又凭原有的知识无法找到答案时,再引入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本节课的新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非常浓厚,课堂气氛会非常热烈,理论和问题也就轻松而解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再不必为学生昏昏欲睡、无心听课而劳心费神了。这种“通过教师预先设计问题、向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进而为得到答案而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方法,称为巧提设问法。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1)以趣味问题出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随后智力活动提供愉悦背景.(2)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型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的进攻型学习。
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我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火箭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神五、神六的升空令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那么火箭是凭借什么力升向高空的?上升的时候为什么要猛烈向后排气呢?
2、轮船航行的时候为什么要向后排水?
3、我们走路时为什么脚明明向后用力,人却向前走了呢?
简短几个问题,会激起同学们竞相猜测、相互讨论,课堂气氛趋于活跃。这时,教师及时穿插:要想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涉及到物理学中一对非常重要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主体。此时,设疑可以更进一步加强,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科技生产当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如果没有这对力,汽车不会奔跑,轮船无法航行,火箭不会升空,飞机无法飞翔,就连我们最基本的徒步行走都无法进行——到底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呢?学生产生了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时再来介绍其概念及定律,就水到渠成了、一呼百应了。
再如,电磁学是物理的核心部分,无论在生活还是生产上应用都十分广泛,但电磁理论抽象难懂,学起来十分不易,我们也可借助这种办法,例如电磁感应现象主要介绍的是磁生电理论,上课时我们可以先避开这些理论不谈,引导学生讨论电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如果没有了电,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子?把学生带入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环境中去,进而提出疑问:既然,电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么,电是如何产生的?是谁发明了电?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如何、内部结构又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本节课的重要内容——电磁感应现象。这样,就顺利地把学生带入了主动求知的领域,进而积极、自由地探索、驰骋,做学习的主人!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赘述。总之,生活是个大舞台,而物理正好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又复用来指导生活的一门课程,每一点知识的得来都有其广阔的社会实践背景,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其趣味性、实用性是随处可见的,利用这种实用性、趣味性,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设疑、置疑、进而激发学生解疑,一方面,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鼓舞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另一方面,这种从生活应用出发,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再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授课方法,加强了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便于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物理知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应用“巧提设问法”,所提问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我们巧提设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问题调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所以所提问题要以课堂内容为基础,并且利用课堂内容能够解决的。
趣味性与启发性。有了趣味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由问题联想到对本节内容的探究。
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所提问题是学生熟知的或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而凭原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需要进行更深层次探究的东西,这样才会激起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总之,应用巧提设问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一节课、一个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他们的注意力而引入的,提什么样的问题要看讲什么样的内容和学生的周边环境而定,形式灵活多样、方法不一而足,只要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合理设计问题,必定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心情更加愉快、注意力更加集中,潜移默化地从“苦学”过渡到“乐学”,从“难学”过渡到“易学”,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