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制内人才出走,苏晓并非第一例,只是这一次引发的风波有点大。
2014年2月末,苏晓在“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颁奖礼暨2014电视剧制播年会”上对中国影视剧发出新“十问”,一时间,发言内容成了朋友圈和微博的“热门转发”,彼时,他的头衔是尚世影业总经理。五个月后,“苏晓”又一次成为热门词汇,这一次他告别尚世影业,离职创业。
苏晓在SMG工作9年,曾任东方卫视副总监、SMG影视剧中心主任、SMG尚世影业CEO。他在《梦想,换条路继续前行》的文章中宣布自己“从零开始”。虽然在文中提到要给新公司起个活泼点的名字,但新公司尚在筹备中,《综艺报》记者联系到苏晓本人,他回答,待有眉目了再公布新公司的业务规划。
这场风波之所以不同以往,不只因为苏晓在文章中表现的浪漫情怀引人共鸣,更因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国有体制对文化内容产业而言,最核心的有两大问题无法解决——对核心人才的激励和运营效率不高;影视行业已高度市场化,本质上到今天,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国有化。”
这么多从体制内“出走”的广电人才,只有他明白道出出走的原因。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应不一,《综艺报》记者采访了诸多业内人士,了解他们对于广电系人才从体制内出走的真实看法。
“出走”原因
华策影视副总经理杜昉:这件事情有点被夸张了。大量人才从体制内走到了体制外,但其所从事的行业并没有变,因而不能称之为人才流失。如果广电人才都去做淘宝,做电商,这才叫流失。这个现象很早就存在,走出体制的人依然在做广电业务,而产业不仅没有因为这种人才流动而衰落,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是市场在倒逼体制改革。
为什么要强调制播分离?因为产业规律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台可以包打天下,养那么多人来做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在体制内,你大力培养了一支真人秀团队,过5年真人秀不流行了,团队就需要转型,这个过程有点复杂。但市场不一样,它可以及时自我调整。
电影市场化,各地的电影厂全倒了;电视剧市场化,各个体制内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全倒了;我认为接下来,综艺节目的市场化,将有可能湮没各台的节目中心。也许我说得有点夸张,但趋势大致如此。对一个播出平台来讲,节目是民营公司做的,还是台里内部做的,其实没有差别。只要有眼光能够买到、订制到对平台、收视率有帮助的产品就OK了。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伟:目前这一批出走的广电人才集中在两个领域——广告营销和购剧。这两块业务本身已经市场化了,虽然相关人才在业务方面已经和市场接轨,在电视台内部也享受特殊政策,但在体制内做事的方式会受到一些制约,走出去更自由。所以,这两类人才出走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李胜利:“人往高处走”。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人才的流向可能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某种方向。就广电与网络相比,两者的现行体制、发展前景并不对称。
浙江影视集团副总经理、编剧杜闻伟:没感觉人才流动频繁。这些人大都40岁上下。这是一个人知识、经验、资源等各方面最好的时期。国有体制是一条一眼看得到底的路,在这条路上,你可能得不到很好的回报,跟外面的世界比起来确实相差很大。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做“安全感的囚徒”,我把这种模式叫做“等死模式”,而且这是个适合年轻人干的职业。40岁左右的人到达一个峰值后就会往下走,是一条下行线。越等下去,换一种活法的成本就越大。
出去的人,则是一种“找死模式”。因为前途未卜,对于大多数体制内的“安全感囚徒”来说,他们是”找死“。尽管佩服出走人的勇气,但从心底里还是感觉不靠谱,甚至有些人幸灾乐祸。确实也有些人回到体制内,这从“找死”又变成了“等死”。
但二者心态不一样,“等死”是壮士暮年的心态,“找死”是青春的冲动。这两种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等,综合判断到底适合哪种模式。
华策影视首席战略官王丛:这是中国的大趋势,不仅是广电行业,包括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也有大量人才出走到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机制会吸引到大量优秀人才。在应对行业变革、判断未来趋势方面,民营企业更灵活、“转身”更快,空间也越来越大。我相信最近的“出走”只是开始,我们现在也在接洽大量的电视台优秀人才,他们也有意愿出来,我相信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广电人才加盟到民营企业。
央视综合频道节日及长假节目组制片人卢晓波:广电人才最近频繁出走,我认为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市场化的新媒体,尤其是快速发展的视频网络需要成熟人才,做内容的电视人增加了升值空间。但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电视台的机制和体制有些已经落后于市场,利益与付出不对等,节目运营机制不畅通,导致很多电视人有很多无奈和痛感。因此,电视人的出走也将给电视台以警醒,需要探索新的机制和体制,起到“倒逼”的作用。
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苏铭工作室负责人苏铭: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好,人才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创作空间、创作自由度,就看哪种体制更适合自己,看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从大环境来说,现在制播分离比以前更实际,考核体系更清晰,奖惩更明确,很少会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而且,现在社会制作力量越来越强大,电视台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些都给了电视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某业内匿名人士:广电人才从体制内出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他可能希望到更好的平台去,接受不同领域的东西;其次广电机构比较庞大,会存在怀才不遇的情况——广电系统内,制作团队多,人才也很多,有时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擅长的业务。还有一种情况是人才出走到社会公司,却觉得还是在电视台好,也有回流的情况存在,而且并不鲜见。
如何留住人才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伟:电视台要加大对内容创作团队的激励。现在的市场,社会制作力量的机制优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热钱涌入,电视台过往的某些优势正被慢慢削弱,民营公司和视频网站的诱惑越来越大。但行业优秀的制作力量还是在电视台内部,电视台要进行机制创新,拥有跟市场上民营公司的机制进行竞争的实力。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李胜利:有人从广电流向网络,意味着国家需要重点关注广电领域并进行改革。广电人才有各种流向,但广电的实力仍然是有目共睹的,当前亟须认清方向,改革体制机制,留住人才。
浙江影视集团副总经理、编剧杜闻伟:传媒行业的垄断已经被打破。现在的传媒变革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二产业一样风云激荡,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无疑是有好处的。针对“传媒业留人机制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这一现象, 现在已有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组织机构、人员改革,把人才推向市场互利共赢。这是个好开始,毕竟激励机制会更好一些。
央视综合频道节日及长假节目组制片人卢晓波:电视人出走,以往个人行为居多,往往新职务是重要的管理者;现在团队出走越来越频繁,成熟团队比个人更有分量,他们直接进驻节目的生产部门。要改变这种现状,不仅是用人机制的问题,还有体制改革。用人上要尽量与市场接轨,利益与付出、责任挂钩,给人才以更大成长空间。体制上可以先放开综艺节目制作,按市场化运作,让节目运营机制更畅通。
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总裁张航:体制内的精英出走,这是特别好的事,说明这个行业允许这样的生存模式,电视人可以不需要依赖体制,个体能力通过市场方式释放掉,对于整个市场是很好的刺激。目前看来,从体制内出走的都是高智商、高运作能力的人,但他们在离开那棵大树后,赖以生存的资源是否能够变现,能否在市场中如鱼得水,还有待观察。但毕竟在体制内工作那么多年,能够选择新的环境确实需要勇气。
随着制播分离进程的逐渐深入,以后会有更多的制作人成立个人工作室,他们游走于市场上,以项目制方式与电视台或制作公司展开合作,每个大的制作公司背后都会有很多小工作室。光线传媒自身也在逐步调整,不再是过去的关门做节目,未来将成为一个有操控能力、判断能力、集成能力的公司。(采访:胡里 唐潇霖 陈丹 南瑞)
2014年2月末,苏晓在“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颁奖礼暨2014电视剧制播年会”上对中国影视剧发出新“十问”,一时间,发言内容成了朋友圈和微博的“热门转发”,彼时,他的头衔是尚世影业总经理。五个月后,“苏晓”又一次成为热门词汇,这一次他告别尚世影业,离职创业。
苏晓在SMG工作9年,曾任东方卫视副总监、SMG影视剧中心主任、SMG尚世影业CEO。他在《梦想,换条路继续前行》的文章中宣布自己“从零开始”。虽然在文中提到要给新公司起个活泼点的名字,但新公司尚在筹备中,《综艺报》记者联系到苏晓本人,他回答,待有眉目了再公布新公司的业务规划。
这场风波之所以不同以往,不只因为苏晓在文章中表现的浪漫情怀引人共鸣,更因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国有体制对文化内容产业而言,最核心的有两大问题无法解决——对核心人才的激励和运营效率不高;影视行业已高度市场化,本质上到今天,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国有化。”
这么多从体制内“出走”的广电人才,只有他明白道出出走的原因。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应不一,《综艺报》记者采访了诸多业内人士,了解他们对于广电系人才从体制内出走的真实看法。
“出走”原因
华策影视副总经理杜昉:这件事情有点被夸张了。大量人才从体制内走到了体制外,但其所从事的行业并没有变,因而不能称之为人才流失。如果广电人才都去做淘宝,做电商,这才叫流失。这个现象很早就存在,走出体制的人依然在做广电业务,而产业不仅没有因为这种人才流动而衰落,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是市场在倒逼体制改革。
为什么要强调制播分离?因为产业规律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台可以包打天下,养那么多人来做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在体制内,你大力培养了一支真人秀团队,过5年真人秀不流行了,团队就需要转型,这个过程有点复杂。但市场不一样,它可以及时自我调整。
电影市场化,各地的电影厂全倒了;电视剧市场化,各个体制内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全倒了;我认为接下来,综艺节目的市场化,将有可能湮没各台的节目中心。也许我说得有点夸张,但趋势大致如此。对一个播出平台来讲,节目是民营公司做的,还是台里内部做的,其实没有差别。只要有眼光能够买到、订制到对平台、收视率有帮助的产品就OK了。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伟:目前这一批出走的广电人才集中在两个领域——广告营销和购剧。这两块业务本身已经市场化了,虽然相关人才在业务方面已经和市场接轨,在电视台内部也享受特殊政策,但在体制内做事的方式会受到一些制约,走出去更自由。所以,这两类人才出走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李胜利:“人往高处走”。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人才的流向可能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某种方向。就广电与网络相比,两者的现行体制、发展前景并不对称。
浙江影视集团副总经理、编剧杜闻伟:没感觉人才流动频繁。这些人大都40岁上下。这是一个人知识、经验、资源等各方面最好的时期。国有体制是一条一眼看得到底的路,在这条路上,你可能得不到很好的回报,跟外面的世界比起来确实相差很大。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做“安全感的囚徒”,我把这种模式叫做“等死模式”,而且这是个适合年轻人干的职业。40岁左右的人到达一个峰值后就会往下走,是一条下行线。越等下去,换一种活法的成本就越大。
出去的人,则是一种“找死模式”。因为前途未卜,对于大多数体制内的“安全感囚徒”来说,他们是”找死“。尽管佩服出走人的勇气,但从心底里还是感觉不靠谱,甚至有些人幸灾乐祸。确实也有些人回到体制内,这从“找死”又变成了“等死”。
但二者心态不一样,“等死”是壮士暮年的心态,“找死”是青春的冲动。这两种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等,综合判断到底适合哪种模式。
华策影视首席战略官王丛:这是中国的大趋势,不仅是广电行业,包括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也有大量人才出走到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机制会吸引到大量优秀人才。在应对行业变革、判断未来趋势方面,民营企业更灵活、“转身”更快,空间也越来越大。我相信最近的“出走”只是开始,我们现在也在接洽大量的电视台优秀人才,他们也有意愿出来,我相信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广电人才加盟到民营企业。
央视综合频道节日及长假节目组制片人卢晓波:广电人才最近频繁出走,我认为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市场化的新媒体,尤其是快速发展的视频网络需要成熟人才,做内容的电视人增加了升值空间。但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电视台的机制和体制有些已经落后于市场,利益与付出不对等,节目运营机制不畅通,导致很多电视人有很多无奈和痛感。因此,电视人的出走也将给电视台以警醒,需要探索新的机制和体制,起到“倒逼”的作用。
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苏铭工作室负责人苏铭: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好,人才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创作空间、创作自由度,就看哪种体制更适合自己,看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从大环境来说,现在制播分离比以前更实际,考核体系更清晰,奖惩更明确,很少会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而且,现在社会制作力量越来越强大,电视台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些都给了电视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某业内匿名人士:广电人才从体制内出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他可能希望到更好的平台去,接受不同领域的东西;其次广电机构比较庞大,会存在怀才不遇的情况——广电系统内,制作团队多,人才也很多,有时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擅长的业务。还有一种情况是人才出走到社会公司,却觉得还是在电视台好,也有回流的情况存在,而且并不鲜见。
如何留住人才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伟:电视台要加大对内容创作团队的激励。现在的市场,社会制作力量的机制优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热钱涌入,电视台过往的某些优势正被慢慢削弱,民营公司和视频网站的诱惑越来越大。但行业优秀的制作力量还是在电视台内部,电视台要进行机制创新,拥有跟市场上民营公司的机制进行竞争的实力。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李胜利:有人从广电流向网络,意味着国家需要重点关注广电领域并进行改革。广电人才有各种流向,但广电的实力仍然是有目共睹的,当前亟须认清方向,改革体制机制,留住人才。
浙江影视集团副总经理、编剧杜闻伟:传媒行业的垄断已经被打破。现在的传媒变革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二产业一样风云激荡,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无疑是有好处的。针对“传媒业留人机制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这一现象, 现在已有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组织机构、人员改革,把人才推向市场互利共赢。这是个好开始,毕竟激励机制会更好一些。
央视综合频道节日及长假节目组制片人卢晓波:电视人出走,以往个人行为居多,往往新职务是重要的管理者;现在团队出走越来越频繁,成熟团队比个人更有分量,他们直接进驻节目的生产部门。要改变这种现状,不仅是用人机制的问题,还有体制改革。用人上要尽量与市场接轨,利益与付出、责任挂钩,给人才以更大成长空间。体制上可以先放开综艺节目制作,按市场化运作,让节目运营机制更畅通。
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总裁张航:体制内的精英出走,这是特别好的事,说明这个行业允许这样的生存模式,电视人可以不需要依赖体制,个体能力通过市场方式释放掉,对于整个市场是很好的刺激。目前看来,从体制内出走的都是高智商、高运作能力的人,但他们在离开那棵大树后,赖以生存的资源是否能够变现,能否在市场中如鱼得水,还有待观察。但毕竟在体制内工作那么多年,能够选择新的环境确实需要勇气。
随着制播分离进程的逐渐深入,以后会有更多的制作人成立个人工作室,他们游走于市场上,以项目制方式与电视台或制作公司展开合作,每个大的制作公司背后都会有很多小工作室。光线传媒自身也在逐步调整,不再是过去的关门做节目,未来将成为一个有操控能力、判断能力、集成能力的公司。(采访:胡里 唐潇霖 陈丹 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