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忧黎元”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诗人民性最显著的特征,是杜甫人生的中心思想。读这首诗,一位忧国忧民的人民诗人就浮现于我们面前,倾吐对人民苦难的焦虑,肝肠如火,涕泪横流。其强大的感染力量,足以震憾读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人民性原则是领悟杜诗的钥匙和突破口。杜诗人民性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一、广阔性
  
  这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一个特征。一部杜诗,是唐社会的一面镜子,真实地照射出那个时代。自宋以来,人们一致公认杜甫的诗是“诗史”,这是非常精当的评价。因为他用自己的诗勾勒出一系列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图画,有时是“泼墨”,浓墨重彩,有时是“工笔”,简略却精当传神。这些图画,不是片断的,而是连续的,不是局部的,而是全民性的,全国性的。杜甫真不愧为一个时代之子。
  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兵车行》是这类诗的代表作之一。当时,唐王朝频繁对外用兵,给百姓带来极大不幸。这首诗寓抒情、议论于叙事中。诗人以“道旁过者”的身份耳闻目睹,对百姓妻离子散的同情,对田园荒芜、农村残破的伤叹以及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并不作直接抒写,而是将激切、深沉的思想情感,自然地融入全诗叙事的始终。“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前一段直接进行场景描写,写亲人送别出征的凄惨;“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后一段代人叙言,叙述不堪连年片战的痛苦。开头和结尾皆以重墨泼染。开头突兀地展现一幅悲惨的送别图:车隆马嘶,尘土蔽日,送别出征的爹娘妻子,扯衣顿足,捶胸呼号,生离死别只在一刹那,让人触目惊心;结尾收于青海古战场:白骨横野,冷雨阴风,一片鬼魂哭冤的凄厉声,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开头混乱鼎沸的人哭与结尾阴森冷寂的鬼泣,首尾对比呼应,将“开边未已”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揭露得入木三分。
  以《三吏》中的《石壕吏》为例: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蛮横和残暴,反映人民的苦难。“暮投石壕村”为事件的发展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吏”“人”并举,而用一个“捉”字联系起来,点明了矛盾双方和矛盾性质,从而也预示了情节发展的方向及其悲剧性的结尾。不说“征兵”、“点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用“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说明县吏的狡诈。“老翁逾强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之苦,昼夜不安。“有吏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形象地写出“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一何”更加重了情感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豺狼般叫嚣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悲痛的气氛。“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此两句照应开头,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前两句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承“有吏夜捉人”的“夜”字而来,入“夜”之时,吏来“捉人”,直到夜久,“语声”才“绝”。一个“久”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和县吏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不能入睡。后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悯民的深情。
  在杜甫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全景,特别是了解到人民的生活和人民的愿望的广阔性。毫无疑问,这种广阔性,是他以前的诗人无法企及的。
  
  二、深刻性
  
  这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二大特征,作家反映人民生活方面愈是广泛,显示这些方面愈是深刻,表现人民的历史命运愈是全面,他的作品就愈是具有人民性。杜甫诗作所具有的高度的人民性的深刻性,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杜甫公正而大胆地指出了劳动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功绩,指出了劳动人民养活了达官贵族的事实;同时,也有力地鞭挞了统治者。他在那首著名的《赴奉先咏怀》一诗中说:“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毫不客气、毫无掩饰地直言道尽封建剥削的残酷事实。农民养活剥削阶级这一客观现实,本来早已存在,但是文学作品鲜有反映,直面一针见血指出者更是鲜见,唯有杜甫无所顾忌,敢直言之!
  第二,杜甫不是孤立地同情人民的痛苦,也不是孤立地讽刺统治者的罪恶,而是把二者结合起来,揭示出两个不同阶段的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样,也就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本质。他经常把两个不同阶级的生活样式集中在上下两句诗中,用尖锐的对比手法来显示其间的对立性。例如:“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指农民)杼柚茅茨空!”(《岁晏行》)上句说剥削阶级,下句说劳动人民,用这种对比手法来显示当时阶级矛盾尖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极为严重。正是对这种阶级对立现实生活高度的艺术概括,不禁令人想到“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赴奉先咏怀》)此两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对立这一根本矛盾。在唐代社会里,人民贫困苦难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剥削和掠夺。他深刻地戳穿了统治者的寄生性和残忍性。统治者的“酒池肉林”是建筑在人民的血泪和白骨之上的!这种尖锐而形象地暴露剥削阶级吃人的本质的描述,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第三,杜甫不但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而且极其深刻地大胆地反映、说出了人民心坎上的话。例如: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指扑枣)?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指吴郎)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又呈吴郎》)
  这是何等深刻!简直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他不仅写出了寡妇扑枣的行为和恐惧心理,而且指出这一行为的根源乃是由于困穷。并进一步追究困穷的来历乃是由于统治者的诛求。所以,在这首诗里,不仅饱含着同情,还充满着憎恨。
  第四,杜诗深刻的人民性还表现在对劳动人民的热情歌颂和赞美。杜甫几乎是自始至终一贯地对下层的劳动人民衷心地热爱和崇敬。他歌颂劳动人民的勇敢。《垂老别》所写的“投杖出门去”自动去投战的老农民,《新婚别》所写的那个劝丈夫“努力事戎行”的新娘子,同时,他更是以沉痛的心情和崇高的敬意来歌颂人民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愫。像以下诗句:“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又如:“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与君永相望”,都是非常悲壮动人的。以上四方面就是杜诗人民性的深刻性的具体表现。
  
  三、真挚性
  
  这是杜甫作品中人民性的第三个特征,也是全杜诗中共同的特征。杜甫绝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他的作品差不多都是在一种不吐不快的状况下写出的。所以,一字一句都使人感到亲切!
  大凡杜诗在描写人民的痛苦时,并不是采取旁观者的态度,而是感同身受似的怀着无限的关切和挚爱来描写的。这样,就使得他的一些反映人民生活的诗,就从他的肺腑中流出来的一般,不仅有着高度的思想性,而且能说服人,渗透着深度的感情;不仅有骨头,而且有血有肉;不仅能说服人,而且能打动人。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满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是杜甫流离今四川时,忽闻安史叛乱平定的捷讯,激动不已,挥毫而成。这首诗从忽闻官军收蓟北时涕泪泗流,到惊喜若狂,到放歌纵酒,到青春还乡,情感跌宕,写出了一种欲歌欲哭的情状。涕泪满衣,是诗人胸中郁结的忧国忧民的情结的不可抑制的倾泻;破涕为笑,则是倾泻后转而欣喜,之极的无可掩饰的迸发,一泻一迸,由悲到喜以至欲狂,真实地表达了诗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的惊喜之情。杜甫诗多言愁述悲,此诗一扫平素的“沉郁”,句句含喜悦之意。这在诗中别具特色,是喜极所致的神来真挚之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作者在外流浪,经过求亲告友,在成都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息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暴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一部作品。这首诗写的是自己数间茅屋,表现的是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诗歌一开头用一系列动词“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拨动诗人的心弦。续往下读,我们头脑中可以浮现一个衣衫褴褛、破旧的干瘦老头拄着拐杖,无奈地看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层地卷走,眼神充满焦灼和怨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大风犹如诗人心中的阴霾,暴雨更是使作者雪上加霜。但作者并未心中唯有自我,哀叹自己不幸,而是由飘零的个人想到芸芸众生。“长夜沾湿”岂能入眠?“安使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深刻地表现了诗人从自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中燃起的激情。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解除饱受折磨的下层寒士的苦难,诗人宁可自己屋破受冻死,死而无憾!这种对不幸者的忘我同情之心和他所怀抱的救苍生之志,是何等真挚,感人肺腑!
  上述阐释了杜诗具有浓厚的人民性情结,同时也进一步阐释了这种人民性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广阔性、深刻性、真挚性。而且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结在一起,具有一贯性。杜甫从固守长安时候起一直到客死他乡,这种人民形象似一条红线贯穿于他的诗作之中。杜甫之所以成为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诗歌中所体现的现实主义情怀和高度的人民性。
  
  参考文献
  [1]周蒙,冯宇.杜甫诗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6.
  [2]潇滌非.杜甫研究(上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6.
  [3]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
  [4]霍松林.唐宋诗文鉴赏举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
  [5]刘开扬.唐诗通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1.
  湖南省新邵县职业中专(422900)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学具体内容,巧妙创设一个学生“好奇”的学习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所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一、创设问答情境,诱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乐意跟着我们学习。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构建民主的氛围,用亲切的谈话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期刊
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幼儿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幼儿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绘本为载体进行教学。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性、可行性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幼儿阅读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阅读活动创新策略。   一、通过趣味性问题的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阶段的学生尚未形
期刊
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它讽刺南宋初期统治集团把复国雪耻的大事丢到九霄云外,只图偏安江左,歌舞升平,贪图享乐;并指出,汴京当年就是这样,结果把北宋断送了。那么现在的南宋王朝也如此,将重蹈覆辙,腐败灭亡。这首七绝的典型概括性极强,语言朴素而含义深远,为人们所传诵。  仔细品味,寻根溯源,林升的这首诗似
期刊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本诗选自《秋瑾集》。秋瑾(1875—1907),字睿卿,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浙江会稽(绍兴)人。1904年夏,自筹旅费去日本留学。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初,为反对日本政府取缔中国留日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春,回绍兴任大通学堂督办,组织光复军,与
期刊
鲁迅先生的作品博大精深,让人百读不厌。每教读一次总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一、四婶为什么不认同柳妈的学说?    本已精神恍惚的祥林嫂又听信了柳妈的“地狱之说”,第二天,“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了。于是她按照柳妈指出的一条“光明之路”,向庙里花了十二千大钱,捐了门槛,回来时,“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她不曾想,鲁家祭祀时,她仍然遭到了四婶“你放着罢,祥林嫂”的断喝。  那么,柳妈的学说,到
期刊
美文多自改中来,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在创作中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有的“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有的讲究“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有的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现在有很多学生却往往忽略了修改这一环节,导致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考试时难得高分。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修改作文呢?    一、修改标题  标题就是作文的眼睛,精心扮靓,一定会点亮全篇。有的学生在写全命题作文时,常常粗心大意而
期刊
“百炼成字,千炼成句”,中华古典诗词用语言化腐朽为神奇。  目前的中学诗词教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仍没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受自身文学素养的限制,往往忽视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表现为用机械的教学方法进行单调枯燥的分析,用过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解剖一首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他们或只顾讲清诗句大意,或只顾简单交代诗人身世、写作背景,或只顾罗列诗词
期刊
一、题型分析     分析古诗手法试题与考纲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点相对应。分析手法试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设题方式: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07年山东卷)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005年全国Ⅰ卷)  3.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06年天津卷)  以“‖
期刊
从前,以为《论语》中不过是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语段,想象当中几个弟子在那儿摇头晃脑地自我陶醉,整个一个封建社会的腐朽态势。如今,随着孔子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大兴“儒学文化”,孔子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随着和谐社会理想的到来;随着社会礼节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捧起手中厚重的《论语》,翻开扉页,就有一阵历史的醇香扑鼻而来。  我才发现,《论语》内容之丰富;我才发现,孔子思想之伟
期刊
《滕王阁序》以其辞采华美、诗情画意、生动感人而传诵千古。我们读此文往往会因太注意辞藻,而忽略作者的情感。在文章第4自然段中作者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兴尽悲来”便是全文情感的主脉。纵观全文,作者先“兴”后“悲”,脉络清晰。  “兴”有四喜  一喜“躬逢胜饯”。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州,小小年纪,能遇到如此盛会,这是难得的机缘,千载难逢,应是意外之喜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