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我读《论语》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以为《论语》中不过是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语段,想象当中几个弟子在那儿摇头晃脑地自我陶醉,整个一个封建社会的腐朽态势。如今,随着孔子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大兴“儒学文化”,孔子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随着和谐社会理想的到来;随着社会礼节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捧起手中厚重的《论语》,翻开扉页,就有一阵历史的醇香扑鼻而来。
  我才发现,《论语》内容之丰富;我才发现,孔子思想之伟浩;我才发现,儒家学说之经典;我才发现,一位封建社会的人物也能达到和谐社会的高度……
  《论语》其本身就是一个礼的产物。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怀念、尊敬;为了老师的思想能广为流传,编辑了这本经历两千多年仍熠熠生辉的不朽典籍——《论语》。《论语》的内容更是经过弟子们的精心挑选,处处体现出孔子思想的闪光点,或含蓄,或直白。孔子的一字一句,都褒贬清晰,爱憎分明,每个字,都值得读者细致地考究。宋代人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与现代人的“人不读《论语》,万古长如夜”完美结合,更加体现出了这本《论语》璀璨的价值。
  看着书中的“孔子像”,见他微笑着,双手叠交在一起,见他的弯眉长须,见他的恭谨姿态,就顿生出一种亲切感。我们更多地会认识到孔子的固执,严厉,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孔子的可“爱”之处。首先,他爱人,他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的“举善而教不能”,他的“伤人乎”,他的“泛爱众而亲仁”,无不体现出他沉甸甸的民生关怀,民本思想。于是,他就收获了敬与爱;其次,孔子虽然很注重封建的等级制度,他无法容忍“季氏富于周公”,他不能接受季氏的“八佾舞于庭”,但对于教育,他一向是“干肉一束,有教无类”,在他的教育之下,有了“贤者七十二”,他的平等教育,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灵魂,挖掘了一个又一个精英,难道他不值得我们爱戴吗?当然,还有他那博大的胸怀和浩瀚的智慧,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实践家。他是很渴望去改善这个社会的,因此他不做庄子;他是很希望以仁爱之心来教化百姓的,因此他不做韩非子,即使他不能实现他理想中的礼乐复兴,至少他努力了;他“周游列国,到处碰壁”也不回头,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他用他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部修身养性的经典之作。孔子理想的大同社会,在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是人们的追求,他那超越时空的智慧,不得不令人惊叹。因此,他实在是位令人尊敬,值得爱戴的贤者。
  18岁,我读《论语》的时候,孔子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飘荡了两千五百年了;18岁,我读《论语》,无意间重拾了中华文字、思想的魅力;l8岁,我读《论语》,才真正体会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含义。
  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二(1)班(315300)
其他文献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徐志摩的这首《沙扬娜拉》,向为人们称道。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梦家将这首问世并不太久的小诗收入《新月诗选》时,它已被公认为是新月诗中最精短也最脍炙人口的佳作,而后人更是将其推为新诗当中一篇“艺术上最完美、最纯净”(王富仁《现代作家新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
期刊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的天空中,海子的出现,像一颗流星粲然划过天际,给活着的人们留下无法言喻的美丽的忧伤。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敢法大学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他第一次用“海了”这个笔名发表的诗歌是《亚洲铜》代表作品有抒情短诗《亚洲钢》《以梦为马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学具体内容,巧妙创设一个学生“好奇”的学习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所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一、创设问答情境,诱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乐意跟着我们学习。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构建民主的氛围,用亲切的谈话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期刊
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幼儿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幼儿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绘本为载体进行教学。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性、可行性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幼儿阅读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阅读活动创新策略。   一、通过趣味性问题的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阶段的学生尚未形
期刊
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它讽刺南宋初期统治集团把复国雪耻的大事丢到九霄云外,只图偏安江左,歌舞升平,贪图享乐;并指出,汴京当年就是这样,结果把北宋断送了。那么现在的南宋王朝也如此,将重蹈覆辙,腐败灭亡。这首七绝的典型概括性极强,语言朴素而含义深远,为人们所传诵。  仔细品味,寻根溯源,林升的这首诗似
期刊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本诗选自《秋瑾集》。秋瑾(1875—1907),字睿卿,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浙江会稽(绍兴)人。1904年夏,自筹旅费去日本留学。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初,为反对日本政府取缔中国留日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春,回绍兴任大通学堂督办,组织光复军,与
期刊
鲁迅先生的作品博大精深,让人百读不厌。每教读一次总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一、四婶为什么不认同柳妈的学说?    本已精神恍惚的祥林嫂又听信了柳妈的“地狱之说”,第二天,“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了。于是她按照柳妈指出的一条“光明之路”,向庙里花了十二千大钱,捐了门槛,回来时,“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她不曾想,鲁家祭祀时,她仍然遭到了四婶“你放着罢,祥林嫂”的断喝。  那么,柳妈的学说,到
期刊
美文多自改中来,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在创作中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有的“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有的讲究“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有的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现在有很多学生却往往忽略了修改这一环节,导致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考试时难得高分。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修改作文呢?    一、修改标题  标题就是作文的眼睛,精心扮靓,一定会点亮全篇。有的学生在写全命题作文时,常常粗心大意而
期刊
“百炼成字,千炼成句”,中华古典诗词用语言化腐朽为神奇。  目前的中学诗词教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仍没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受自身文学素养的限制,往往忽视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表现为用机械的教学方法进行单调枯燥的分析,用过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解剖一首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他们或只顾讲清诗句大意,或只顾简单交代诗人身世、写作背景,或只顾罗列诗词
期刊
一、题型分析     分析古诗手法试题与考纲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点相对应。分析手法试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设题方式: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07年山东卷)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005年全国Ⅰ卷)  3.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06年天津卷)  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