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语文教学的灵魂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新理念的普及,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地变革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完美的语文课教学就成了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完美”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认为如果要力求达到教学“完美”,那么“激情”在语文教学中就时刻扮演着“灵魂”的角色。
  实践证明,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系统活动,而语文课应该是最具个性的学科。那么,这种“个性”如何才能真正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展示出来呢?这种个性教学如何能够长期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呢?我们的学生如何能够自然地融入课堂,并展示出他们个性思维和能力来呢?我想,这就要靠激情,即靠教师的激情。何谓“激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情感去碰撞另一种情感,并能撞击出思维火花的一种情感沟通的方法,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通过教师细腻、真实、到位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从而使课文的情感因素和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属于文学篇章,而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注入了作者的情感。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展示课堂教学的激情,发挥激情教学的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究。
  一、充分体现在教师的主导地位上
  一谈到教师的主导地位,许多教师颇有心得,自认为“主导”相当到位。例如对一篇课文进行理科式的条分缕析,将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肢解,并将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上,使得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零零总总,学生照搬照抄,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课堂的确体现了教师的“主导”,而这种“主导”实为“误导”。当然,教师也就成了唱独角戏的“孤独者”。
  学生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误导”, 这就要靠教师的激情,而这种激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语言方面。语文课魅力的体现靠的是语文教师的魅力,而幽默又得体的语言可以感染每一个学生,比如在诗词教学中的朗诵,在文言教学中的情境描述等。
  其次,体现在教师的体态上。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多变”而得体的穿着和表情。如讲《论语》时,教师可以穿着孔夫子的着装进课堂,这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很快就进入了课文描述的那种情境。又如,講《张飞大闹长坂坡》时,教师可表现怒目圆睁、虎胆雄心的样子,这能让学生感慨颇深。
  再次,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上。教师要想和学生时刻保持着一种和谐、宽松、热烈、乐观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走到学生中去,亲近他们,并大胆地丢掉老一套的封建家教式的教学,由“老师”角色向“朋友”“兄弟姐妹”的角色转换,让学生敢于大胆地进行情感交流,进行情感的碰撞。
  二、充分体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守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但是,现实中的课堂大多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让学生穿上了“隐身衣”,成了“哑巴”。例如,我曾经听过一位女教师讲授戴望舒的《雨巷》。这是一首很美的诗,而这位教师平时生活中的气质与这首诗很相似,因此,我们对这堂课充满期待。可是整个的教学过程,却令我们很是失望,为什么呢?原来这位教师在这样一堂课上,除了偶尔让学生朗读一下之外,居然没有一点儿的情境设置和引导,女性天生所具有的那种优势荡然无存。试想,公开课都是如此,那平时呢?的确,没有激情的课堂是不行的,没有学生的课堂也是不行的。
  实际上,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思想性趋于成熟,自主性最强的阶段。学生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当作品中的某种生活和学生的某种生活相似或相通时,教师的“激情”作用就突显出来了。教师恰当一点拨,就会与学生产生情感碰撞,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来,课堂就会活跃起来,很容易就能形成畅所欲言的态势。学生能力也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趋势。
  三、充分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
  虽说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地上已呼喊了许多年,可现在应试教育的功利痕迹还是相当凸显,尤其体现在课堂上,功利性很强,没能以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古人曾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上这种“活水”没看到,“死水”倒是一潭又一潭。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也随之渐渐消蚀,语文的教学就变得更加举步维艰,学生的成长之路更是一片迷茫了。
  “兴趣”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成才的力量。要想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就要靠教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课堂,这种兴趣的激发靠的是激情教学,这种学习兴趣的养成更要靠长期坚持、灵活多变的激情教学。例如,我在上《荆轲刺秦王》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精心设计了几个环节。首先,在导入上,课前指导了几个学生把荆轲出发前的一段经典情节设计成五分钟的课本剧,并让学生出演。这样,课堂刚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给点燃了。其次,在讲授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上,精心设计了值得探讨性的问题。比如,讲到樊於期这一人物时,我就让学生思考秦王为什么要重赏追杀他,这样学生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来。又如,当荆轲已“身被八创”时,他认为失败的原因只是他想要一个完美的结局,因此我就让学生课后完成短文写作《完美》,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启发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努力发掘学生这种潜能,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正确的引导。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起来,教师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此外,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当然,“完美”的结果是每个人的梦想,可追求“完美”的过程却绝非易事;“激情”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东西也很容易消逝。我们要想能够留住美好,长期地保持完美,不是靠几节形式花哨、功利性极强的“达标课”“公开课”“创优课”“示范课”就行的,需要的是让平时每一节普通课始终流淌 “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高山流水”式的激情美,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其他文献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夜深了,整栋宿舍楼鸦雀无声,这是因为我们训练了一整天,早已精疲力尽了。今天,正规接受了一天“语文与生活”夏令营的训练,回到寝室,腰酸背痛
期刊
摘要: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它的交际作用不可忽视。身势语使用得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陷入交际误区,影响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身势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  关键词:身势语 跨文化交际 交际冲突    一、引言  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
旅游英语专业课的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模式刻板,师资以及教学条件的局限等问题,这些现状极大地阻碍了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与学方法
生态学视阈中的政治文明是一个系统的多维的结构.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不仅要研究政治文明的"内生态",即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三维结构及
该书通过地理环境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塑造、尚武传统与武士道精神、神国观念与天皇崇拜思想等方面,探讨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产生的源流、形成过程和体制结构,剖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根源。是我国第一部对日本军国主义问题做理论性、体系性研究的专著。日本军国主义是重大的历史问题和学术问题,更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
为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新课程提倡开展活动和探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各种有益的探究活动,诸如游戏、欣赏、表演、竞赛、辩论等,收到了落实三维目标、构建新型学习方式的效果。但是,有时候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生动、活泼,举行别出心裁的活动,出现“满场欢”的现象,不仅没能实现预定的目标,甚至还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益。究竟该如何看待、评价学生活动的效果?是不是表演和活动越多越好?设计各类活动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其前身是建院前的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经济研究室,现任所长薛维君,副所长陈璐(支部书记)。经济研究所下设区域发展研究室、产业发展研究室、宏观经济运行与决策研究室、《河北经济年鉴》编辑部和办公室。
一路艳阳一路歌的走过十七岁,眼看“雨季”无雨,偏偏在季末,空中飘过了一朵云。云很轻,亦很白,来时你并不曾留意,感到它的凉意时,眼睛已分明有些潮湿了,旁边的那个大男孩依旧
期刊
摘要:当今体坛业已严重物化与异化,这是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严重失衡的结果。体育事业要想走出人文危机,必须大力弘扬体育人文精神,恢复人在体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体育人文精神是隐喻在体育现象背后的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必须经过诠释才能展示在世人面前。以符号学为方法论,可使研究对象的相应结构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有效地提升体育人文精神诠释的精确性。  关键词:符号学 人文精神 诠释 结构分析     Abstra
朱自清的散文.特别是那些写景美文,以其细腻的文笔、优美的意境,在读者中享有盛誉。这些作品善于“使用形容、比喻、烘托、渲染等多种手段,努力营造一种华美的风格。”在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