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泵的田患者越来越多,但对于胰岛素泵治疗易发生高血糖的问题普遍重视不够。与低血糖相比,高血糖时的症状并不十分引人注意,但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当泵使用者出现不能解释的高血糖时,应从饮食、活动量、精神、疾病、药物等方面寻找诱发原因。同时,要特别注意泵系统功能状态及胰岛素质量和输注量等问题,校正血糖仪,及时测定血糖并处理高血糖。血糖>14.0mm01/L,应监测尿酮体。自救时,最重要的是补充足量的水分和胰岛素。另外,泵期间保持音响报警处于开启状态,外出旅游时准备好备用电池、导管、胰岛素与注射器,不要将胰岛素遗忘在旅店的冰箱里。与胰岛素泵相关的意外高血糖原因主要有:
1 泵设置操作不当
①停机后忘记将泵恢复为运行状态;
②追加量太少或基础率太低;
③采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时,却按短效胰岛素设置基础率;
④泵的时钟设错(如将白天设成晚上);
⑤改用u100胰岛素后仍采用u40工作程序;
⑥泵本身故障。
2 输注系统和埋置部位
①更换新的导管后直接开机运行,忘记先充注导管,排出导管内的全部空气。这样可能造成10余小时未向体内输注胰岛素而是空气;
②导管本身有微小裂缝,导致胰岛素溶液漏出;
③导管前端与胰岛素泵头部连接不牢固,胰岛素溶液漏出导管;
④针头与导管连接处破裂,造成胰岛素漏出;
⑤针头脱出皮肤,胰岛素未输入人体内:
⑥针头埋置部位皮肤感染,导管内有血液或其他体液,造成针头阻塞;
⑦针头扎进皮下硬结内,胰岛素未能被有效吸收。
3 电池
①电池无电或电量不足;
②无备用电池可供更换。
4 储药器
①储药器内胰岛素已用完;
②气泡堵塞储药器出口。储药器前端的“o”型环破裂,胰岛素漏出,未能经输入导管进入人体。
5 气泡
①导管、储药器内的气泡阻塞导管,终止胰岛素的输注;
②胰岛素药瓶从冰箱取出后,立即充注到储药器内,并输入人体内,导致气泡形成并阻塞导管或针头。
6 胰岛素结晶沉淀
①过期的胰岛素;
②胰岛素储存不当(强光照射、过热、冷冻)或胰岛素失效;
③反复使用同一根导管或使用过期输注导管、反复拆分导管、多次暂停输出、针头太细等,容易在导管或针头处形成胰岛素结晶沉淀;
④人胰岛素类似物较天然胰岛素容易出现结晶;
⑤导管内外层采用的聚氯乙烯材料,可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透过,并溶入胰岛素溶液中,降低其pH值,使胰岛素沉淀;
⑥聚氯乙烯导管的内壁可吸附胰岛素分子,会使胰岛素的效价降低。
(编辑/唐袁媛)
1 泵设置操作不当
①停机后忘记将泵恢复为运行状态;
②追加量太少或基础率太低;
③采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时,却按短效胰岛素设置基础率;
④泵的时钟设错(如将白天设成晚上);
⑤改用u100胰岛素后仍采用u40工作程序;
⑥泵本身故障。
2 输注系统和埋置部位
①更换新的导管后直接开机运行,忘记先充注导管,排出导管内的全部空气。这样可能造成10余小时未向体内输注胰岛素而是空气;
②导管本身有微小裂缝,导致胰岛素溶液漏出;
③导管前端与胰岛素泵头部连接不牢固,胰岛素溶液漏出导管;
④针头与导管连接处破裂,造成胰岛素漏出;
⑤针头脱出皮肤,胰岛素未输入人体内:
⑥针头埋置部位皮肤感染,导管内有血液或其他体液,造成针头阻塞;
⑦针头扎进皮下硬结内,胰岛素未能被有效吸收。
3 电池
①电池无电或电量不足;
②无备用电池可供更换。
4 储药器
①储药器内胰岛素已用完;
②气泡堵塞储药器出口。储药器前端的“o”型环破裂,胰岛素漏出,未能经输入导管进入人体。
5 气泡
①导管、储药器内的气泡阻塞导管,终止胰岛素的输注;
②胰岛素药瓶从冰箱取出后,立即充注到储药器内,并输入人体内,导致气泡形成并阻塞导管或针头。
6 胰岛素结晶沉淀
①过期的胰岛素;
②胰岛素储存不当(强光照射、过热、冷冻)或胰岛素失效;
③反复使用同一根导管或使用过期输注导管、反复拆分导管、多次暂停输出、针头太细等,容易在导管或针头处形成胰岛素结晶沉淀;
④人胰岛素类似物较天然胰岛素容易出现结晶;
⑤导管内外层采用的聚氯乙烯材料,可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透过,并溶入胰岛素溶液中,降低其pH值,使胰岛素沉淀;
⑥聚氯乙烯导管的内壁可吸附胰岛素分子,会使胰岛素的效价降低。
(编辑/唐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