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国内很多地方的旅游开发,出现了不论以什么形式都要冠冕堂皇地挂上“生态旅游”的幌子,刻意标榜它的生态旅游属性,极尽包装之能事的现象。似乎不这么做就不与时俱进,就out了。笔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生态旅游症侯群”,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模糊了生态旅游和一般性旅游的界线。一般性旅游开发被贴上生态旅游的标签,说穿了,背后的动机就是利益驱动,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生态旅游所依托的资源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关键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我国,伴随着一般性旅游开发的快速推进,原有的自然环境遭到空前的开发冲击。人们在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破坏性建设”种下的苦果——这与生态旅游的理念背道而驰。
违背了生态旅游的一般原则。这方面具体表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短视行为与肤浅理解。可持续旅游是生态旅游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并在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环境教育以及社区参与等四个方面得到践行。可以说,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是生态旅游的总目标,而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的实现途径。生态保护是前提,体现了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旅游发展是核心,让游客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和提供身心放松的氛围;环境教育是责任,保证生态旅游成为尊重自然而负有责任的旅游形式;社区参与是保障,能够实现景区成长和社区富裕。这四方面各有深意,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降低了生态旅游的标准。生态旅游是有底线和依据的,不能完全跟着感觉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能体验大自然又能充分关注生态保护和社区参与的特殊旅游形式,在世界各国被广泛推崇。中国的生态旅游也在发展,但亟需加以规范。当务之急,就是在坚持生态旅游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其运营机制。同时,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提高其准入门槛。具体措施,就是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旅游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标准并尽快形成体系。所幸的是,国家标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已经颁布,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也陆续出台了。
拿生态旅游说事儿,本应该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表征。但是,把生态旅游完全当作赚钱的工具,令其面目模糊甚至面目全非的状况的确已经出现了。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引入“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时,并没有切实领会它的内涵和本质、原则和标准,有生吞活剥、望文生义之嫌,结果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和开发利用上的无序。更荒唐的是,有人以片面的认识与行为作依据,得出生态旅游理念并不适于中国国情这样非常错误的结论。
模糊了生态旅游和一般性旅游的界线。一般性旅游开发被贴上生态旅游的标签,说穿了,背后的动机就是利益驱动,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生态旅游所依托的资源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关键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我国,伴随着一般性旅游开发的快速推进,原有的自然环境遭到空前的开发冲击。人们在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破坏性建设”种下的苦果——这与生态旅游的理念背道而驰。
违背了生态旅游的一般原则。这方面具体表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短视行为与肤浅理解。可持续旅游是生态旅游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并在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环境教育以及社区参与等四个方面得到践行。可以说,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是生态旅游的总目标,而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的实现途径。生态保护是前提,体现了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旅游发展是核心,让游客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和提供身心放松的氛围;环境教育是责任,保证生态旅游成为尊重自然而负有责任的旅游形式;社区参与是保障,能够实现景区成长和社区富裕。这四方面各有深意,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降低了生态旅游的标准。生态旅游是有底线和依据的,不能完全跟着感觉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能体验大自然又能充分关注生态保护和社区参与的特殊旅游形式,在世界各国被广泛推崇。中国的生态旅游也在发展,但亟需加以规范。当务之急,就是在坚持生态旅游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其运营机制。同时,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提高其准入门槛。具体措施,就是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旅游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标准并尽快形成体系。所幸的是,国家标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已经颁布,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也陆续出台了。
拿生态旅游说事儿,本应该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表征。但是,把生态旅游完全当作赚钱的工具,令其面目模糊甚至面目全非的状况的确已经出现了。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引入“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时,并没有切实领会它的内涵和本质、原则和标准,有生吞活剥、望文生义之嫌,结果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和开发利用上的无序。更荒唐的是,有人以片面的认识与行为作依据,得出生态旅游理念并不适于中国国情这样非常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