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问题设计之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drop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促使提问走向有效,教师一要树立整体意识,寻找教学的有效“突破口”;二要瞄准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核心或关
  键问题;三要强化动态生成意识,适时筛选与运用有价值的问题资源。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突破口;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有效的问题设计能瞄准重点有的放矢,指引思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感悟与探究,并迅速地从文本中捕捉信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为促使阅读课堂中的提问走向有效,本人通过实践与反思,梳理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树立整体意识,寻找教学的有效“突破口”
  文本,阅读教学对话之“本”。一切对话皆依托文本进行,它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凭借与依托。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与之展开有效对话,从内容与表达形式方面挖掘其教学价值。要树立整体意识,大处着眼,抓住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突破口”,如题目中的一个关键词语、文章的首段、尾段或过渡句、画龙点睛之句,等等。然后,以此为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整篇课文的教学。“突破口”选得准确与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
  首先,可以从题目中寻找“突破口”。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可以向读者传递出更多的信息,同时也能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恰到好处的突破口。像《军神》《花瓣飘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黄山奇松》《艾滋病小斗士》等课文都可以从题目中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借此导入教学,揭开阅读探究之旅。
  其次,可以从文章的首段、尾段寻找“突破口”。教材中的好多课文构思特别严谨,有的文章开头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总起下文,且全文都是围绕此句进行叙述,那么此句就可发挥教学的突破口的作用。如《黄果树瀑布》《詹天佑》等课文的首句,简洁洗练,开门见山地直指文章中心。抓住这首句可以设置出统领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说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呢?”“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爱国的情怀表现在哪里呢?”有的课文在结尾画龙点睛,像《船长》《最后的姿势》《滴水穿石的启示》等课文都运用了这种写法,比如针对《船长》的结尾可以提出:“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体现在哪里呢?”这样设疑可以引领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把握课文内容,实现整体感知。
  再次,可以从过渡句中寻找“突破口”。过渡句起到穿针引线、勾连前后的作用,抓住它来设问可以辐射全篇。比如教学《秦兵马俑》,就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出过渡段即第3自然段,然后针对这句话质疑:“哪些语段是对规模的描写?哪些语段是对类型的介绍,鲜明的个性又体现在何处?”
  二、瞄准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核心或关键性问题
  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许多值得学生欣赏的内容及可供借鉴的写法,但是课文出现在某单元中,又体现着的特定编写意图,而这意图中则蕴含着教学重点。撇开重点而不顾,“胡子眉毛一把抓”,分不清“西瓜”与“芝麻”,“满堂问”,是不可能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因此,教师务必瞄准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核心或关键性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开展自主与探究阅读活动,这样才能彰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比如《孔子游春》一文出现在第12册“师恩难忘”这一主题单元中,其重点就是赞美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智慧,表现师生融洽相处的氛围。与这两方面主旨相对应的重点内容就是“孔子论水”和“师生言志”两部分内容。那么围绕第一部分内容可以设问:“在孔子的眼里,水具有哪些值得赞美的品质?孔子论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围绕第二方面的内容可以设问:“师生们各表白了什么志向?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具有怎样的理想或追求?”这样的问题可以辐射全篇,促进感知。
  由此可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一要瞄准重点,立足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这样能够将思维聚焦并引向深入,让学生品味到探究、发现的乐趣。而如果主次不分、设问琐碎,就会将课文弄得支离破碎,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二要精简、精练,不拖泥带水,不含糊其辞。这样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出发,顺利抵达目的地,收获属于自己的体验与感悟,真正发挥“以问导读”“以问促思”的作用。
  三、强化动态生成意识,适时筛选与运用有价值的问题资源
  课堂教学首先要做好预设工作,设想一个实施的蓝图,备课的目的主要就是完成这一任务。但是,课堂教学又是充满变数的,不可能像建筑楼房那样完全依照图纸的设计来进行施工,也不可能像火车那样在固定不变的轨道上运行。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师要以自己敏锐的目光去适时捕捉并加以辨别、筛选并“择优”运用。倘若教师能在学生的质疑中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那么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提高的热情,点燃思维火花,并使其树立自信,体验成功愉悦。因此,教师强化动态生成意识,让“生成”为自己的课堂增添真实性与生动性,张扬师生个性,施展师生才智,收获不期而至的精彩。
  比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在引导学生画“人”字形路线时,一位学生发现某小组展示的示意图存在瑕疵,即“撇”与“捺”相交点的上部分画短了。笔者听后觉得这一问题提得挺好,是备课时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有探究价值。于是,在对提出该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之后笔者又将这一问题推给了所有学生,要求他们去议一议这部分究竟应该画多长才对。经过交流达成了共识,这一问题的生成、捕捉与探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之体验到了发现的喜悦。
  总之,要想增强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教师要瞄准重点,强化动态意识,通过引导、交流、碰撞,从而实现智慧的交融,分享进步与成功的愉悦。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采取田间贮藏的方法,探讨凉薯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无稻草覆盖不加膜处理最先腐烂变质,只盖稻草处理可将凉薯的贮藏时间延长6 d;先盖稻草后拱棚覆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总给人一种被教参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从字词教学到文章主旨的理解,再到写作手法的认识,几年下来,能让学生记住的恐怕只有一些零碎的东西,不成章法,老师
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课外阅读已然成为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做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课本
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正改变全球经济格局,我国确立了网络强国的建设目标。本文运用SWOT分析我国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最后,针对我国信息化建
概述了近十几年来有关碘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杀菌机理、消毒影响因素和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说明碘类消毒剂是一种高效、广谱消毒剂;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杀菌机理可能是通过
语文教师要注意降低作文要求,以学生的视角看待作文写作,才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又能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本文进一步结合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正确应用多媒体,有效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教语文就是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在这种情的熏陶、冲击、融会之中,身临其境,方能“沿波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形式存在缺陷,其改革已势在必行。而基于实际调研及理论分析,对其改革的原则及具体措施进行探讨,无疑是有意义的。
针对以叠氮化铜微装药为基础的MEMS起爆传爆序列,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起爆序列结构对起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飞片的剪切形状与文献结果相符。在装药直径一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