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读”到“会教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系列“国培班”的培训过程中,学员们最感兴趣、收获也最大的培训形式是专家引领下的共同备课:7—10位学员围坐一起,在1-2位专家指导和引领下,就某篇课文畅谈自己备课中的困惑和想法,最后达成一些共识。这当中既有思维的碰撞,也有观点的争鸣,是一次交流,更是一场对话。“共同备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下面的课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地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与人员:国培班·云南省语文骨干教师初中班部分教师:丁勇平、邱祥山、李龙华、李文勇、聂胜玲、马素云、邹玲
   合作专家:胡根林(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博士后)、申宣成 (河南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博士)
   引导:安排10分钟自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考虑两个问题:
   (1)初读的感受是什么?(2)“我”想教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关于“读到什么”的研讨
   (一)合上课文,各自谈初读感受,要求说关键词、关键句。
   邹玲(以下简称“邹”):我读后头脑里残留的词有:朴素、虔诚,孤苦、悲寂;残留的句子有:外婆的针线活好看;永不失传的温度。
   丁勇平(以下简称“丁”):我印象比较深的词是“复制”,我在想:课文里“复制”什么呢?还有其它的一些感觉碎片:外婆手艺好、艺术品、保存、孤寂。
   李龙华(以下简称“李1”):印象深的词是“保存”、“复制”;句子是“从冰凉到有温度”。
   李文勇(以下简称“李2”):我初读感觉深的词是:做衣服“合身”,做人有“样式”,还有复制、注目、凝视,鞋垫、过时、孤寂;句子有:我隐隐触到了外婆永不失传的温度。
   聂胜玲(以下简称“聂”):我记住的是外婆说的话: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合适的人。印象最深的词是“临摹”——外婆临摹自然、妻子和“我”临摹外婆的手纹。
   马素云(以下简称“马”):复制、临摹。
   邱祥山(以下简称“邱”):读后留下印象最深的词是保存、孤寂、样式。和大家差不多。
   胡根林(以下简称“胡”):很好,大家都很配合!综合一下,我们刚才提到的初读印象集中在这几个词上:保存、复制、临摹、样式、孤寂。
   申宣成(以下简称“申”):课文中,保存什么?复制什么?临摹什么?什么样式?为什么会孤寂呢?
   (二)打开课文,围绕初读印象展开讨论
   1.“保存”什么?
   邱:保存什么呢?保存的一般是私人文物,课文中可能指的是外婆绣的鞋垫和枕套,这上面有美丽的图案,图案是由外婆的手纹编织成的。外婆的手纹如果不保存,就可能要失传了。
   马:保存的是外婆对“我”的爱。
   胡:从外婆的手纹到外婆的爱,“保存”的东西从实变为虚化了。
   丁:保存我们对外婆的记忆。
   马:保存的是外婆对事业的郑重和虔诚;保存的是外婆那种安静的生活态度。
   李2:表面上保存的是外婆的一件艺术品鞋垫,其实保存的是外婆的艺术灵感。
   李1:刚才老师们说了不少,我觉得这里还可上升到对外婆人格、精神的“保存”。什么精神?对待自然,临摹、欣赏;对待生活,洒脱、平静;对待亲人,疼爱、关心。外婆给我们传递了一种人格美和精神美。
   李2:保存的是外婆对美的追求。从课文中,我们读到外婆手纹记录了自己对美的种种感觉,而这启发了作者对美的初步认识。
   胡:小结一下,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热闹,思维也高度紧张,我们讨论的结果是:“保存”什么,有几个层次:保存外婆的“手纹”为第一层次;保存外婆对我们的爱和我们对外婆的记忆,为第二层次;保存外婆对自然、对生活、对亲人的态度,由此而形成的人格魅力和美的追求,为第三层次。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越来越深刻了。
   2.“复制”什么?“临摹”什么?
   李1:“复制”在此处的意思是把外婆的人格美和精神美延续传承下来。
   丁:对外婆做人心境——仁慈、安详和宁静进行传承。
   邹:继承的是外婆做事的原则——外婆做衣服前要洗手,这个细节揭示了外婆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
   邱:我觉得“保存”和“复制”的内容基本一样,保存是目的,复制是手段。
   丁:“临摹”的意思是现场模仿。
   李1:临摹,有“复制”的意思,还有保存的意思,它是一种保存的过程。
   李2:如果“临摹”和“复制”联系起来,临摹的是外婆的手纹,水仙啦、潜水的鱼啦、荷花啦,复制的是外婆的孤寂和悲苦,外婆对生活仁慈、安详的态度。
   邹:和复制相比,临摹更具有时代意味,继承基础上有创新,学该学的。
   3.“样式”指什么?
   丁:我的理解,“样式”就是标准,外婆做衣服的标准和做人的标准。
   邹:外婆做衣服,始终整整齐齐、端端正正的。
   马:外婆的“样式”,就是朴素的人生观。
   邱:我注意到课文第五自然段提到的几个词,朴素、虔诚、庄严。我觉得“样式”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马:外婆做针线活都必须坐在光明敞亮的地方,说明她做人光明磊落。
   申:大家的讨论很有建设性,我们回顾一下,大概可以这样来概括“样式”所指:做衣服,做人的朴素、虔诚,庄严的生活态度。
   胡:用课文中的话说,这种样式就是仁慈、安详和宁静的生活态度。仁慈——对他人;安详——对事情;宁静——面对自己内心。
  第二部分:关于“教什么”的研讨
   (一)讨论课文的主题
   胡:在前面讨论基础上,我们看看课文表达了什么感情。
   邱:怀念。
   李:敬佩、崇敬
   马:憧憬和向往。
   胡:怀念什么?敬佩什么?憧憬什么?请具体点。
   邱:怀念外婆这些人及外婆的手纹。
   李:敬佩外婆的为人和做事态度。
   马:憧憬外婆的生活态度。
   胡:我注意到邱老师用“外婆这些人”的表述,是不是说外婆其实代表了很多人。
   邱:是的,外婆代表了一代人。那一代人生活悲苦、孤寂,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仁慈、安详、宁静,蕴藏着一种精神力量。
   胡:有见地。本文表达了什么感情呢?也许可以这样概括:本文揭示了外婆这代人在困境中保持仁慈、安详、宁静的生活态度,抒发了“我”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二)讨论教学内容
   申:本文的文体定位为抒情散文,它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呢?
   胡:就说“我”想教什么吧。
   李1:作为抒情散文,我考虑教的内容是:a 教文本表达的情感;b教表达这种情感的载体。围绕“手纹”,从针线活的神态,对自然的态度等等,把重心放在外婆做针线活上。
   申:刚才有老师提到,本文表达的是怀念之情,也有敬佩和憧憬之情,用外婆做针线活这个点能否把两者贯穿起来呢?
   邱:我想设计这样的主问题:“我”对外婆的情感是什么?首先想补充点材料介绍一下外婆生活的那个年代,让学生理解到:外婆这代人是怎样在贫穷和困苦中保持那种仁慈、安详和宁静的生活态度的。我认为这是外婆手纹背后的精神载体。
   胡:邱老师补充材料介绍写作背景,用意是提供一条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线索。这是不是散文教学必须要考虑的?
   邱:是必须要考虑的。
   胡:我也这样认为。我们说小说写完了,“作者死了”,因为它是虚构的,文本的意义就在文本之内。但散文这种文体对谁写的,写谁的,有必要引起关注,因为散文求真,文本的意义并不全在文本之内,与所反映的生活之间有内在的互补性。
   丁:我教这篇课文会比较关注外婆的人格魅力。
   马:我想,可以借助这个文本,教学生学会一种人生态度。
   邹:我会教三个点:外婆手艺好,外婆对美的追求,外婆的生活态度。难点是最后这一点。
   胡:刚才大家似乎更多的是关注文本的内容,文本形式也很值得关注啊!
   李:我理解胡博士的话,这里还应该关注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怀念之情的。
   李1:对,我觉得课文主要通过叙事片段来写人,写活了人物。这些片段包括外婆做衣服的场景、送鞋垫的场景、缝衣服的场景等。
   胡:从结构上看,这些叙事片段是有根线贯串起来的。
   李2:是的,把感情依托于一种载体——外婆的手纹上。是否可以理解为托物寄情?
   胡:可以这样理解,用“外婆的手纹”把这些叙事片段串起来,是否可以理解为,本文采用了“一线串珠”的结构?
   马:我同意胡博士“一线串珠”的说法。
   申:限于时间关系,我作点小结。大家刚才的讨论如果有些共识的话,那么这些共识可以理解为这篇课文要教的内容主要集中为两点:其一,本文揭示了外婆这代人在困境中保持仁慈、安详、宁静的生活态度,抒发了“我”对外婆的怀念之情;其二,本文主要是通过叙事片段,通过一线串珠的结构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附课文
  外婆的手纹
  李汉荣
   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忽然会有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读过中学的舅舅说过,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外婆,就这样把一种花保存在季节之外。
   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仿做几双,一双留下作为家庭文物,还有的让女儿用。可是我的妻子从来没用过针线,而且家里多年来就没有了针线。妻子说,商店里多的是鞋垫,电脑画图也很好看。现在,谁还动手做这种活。这早已是过时的手艺了。女儿在一旁附和:早已过时了。
   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们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外婆的心境。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注定要失传吗?这手艺,这手纹。
   我看见天空上,永不会失传的云朵和月光。
   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
   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
  [作者通联: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其他文献
“也”,是一个在古今汉语中都很活跃的虚词。  现代汉语里,用“也”字的一般规律是,“也”字句之前须有一个铺垫的句子,“也”字句中的某个意思须与前句相同。如:你跳,我也跳。你是教师,我也是。假如有人说:“你的狗是黑的,我的也是白的。”这无疑会闹笑话。但语言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有时,摆脱用“也”的一般规律,让一个“也”字横空出世、劈面而来,反而会产生一字千言的表达效果。请看: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要注意利用本学校、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关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提高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開发或选用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论文]周庆元、黄耀红《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审视与观念批判》,原载《福建论坛》2008年第2期。  [原文提要]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存在课程与教学两种不同视角。现代语文知识主要通过移植与引进、选择与创造而形成。从现代知识观
牡丹映秀,俊彦聚首,逐鹿中原,竞展风流。2009年全国中语会中南年会暨新课改课堂教学竞赛研讨活动于4月中旬在中原重镇郑州隆重举行。  笔者有幸作为湖北省代表执教《苏轼词两首——心怀丘壑小天下》一课,整堂课构思精巧——创意朗读,气氛融洽;品读体悟,精彩纷呈。它赢得了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被评课专家誉为“才子型课堂”,并受到了与会的苏立康、史绍典、孟素琴、唐建新等专家及宜昌教研中心李韦杰老师的指导。诚惶
反思之一:“对话”是什么?    英国著名思想家戴维·伯姆(David Bohm)曾这样界定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在对话进行之初,这些理解和共识并不存在。这是那种富于创造性的理解和共识,是某种能被所有人参与和分享的意义,它能起到一种类似‘胶水’或‘水泥’的作用,从而把人和社会粘结起来。”可见,对
“文学研究中的‘解构’主义倾向,即妄议历史人物,无根据地怀疑一切。这种倾向在‘鲁迅与仙台’研究中虽然比较轻微,但也应该警惕。我们应该提倡对历史人物的温情和善意,而不以臆测或以时事政治需要来衡量人物。”①这种以某种功利为目的的所谓的研究,一方面强加了鲁迅思想及其文章意义太多的政治成分,扭曲了作者灵魂和文章意图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恐怕是造就了太多的“倒着行走的‘鲁迅’们”——“现在的年轻人,多以杂文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而作的序文,其主要是陈述自己写诗的旨趣。这篇序言文字虽然较为浅显,但其内在之含义却十分深刻,其间渗透着作者长年居处恶境的抑郁和力求把那曾经狂热的性灵寄托于山水,适得自我,从而求得灵魂的真正的闲适、慰藉和皈依。  崇尚自然和皈依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于内心深处涌动的一种愿望,同时也是根深蒂固的内心需要①。先师有遗训“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中庸》有言:“国有道,
《长亭送别》是任娟老师在全国第六届直辖市、省会城市中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展示的一节课,本节课获高中组一等奖。这是一堂难得的好课,值得细细品味。在课堂上,任老师精准定位教学内容,课堂结构细腻,教学程序张弛有度,层层深入,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了具体落实。这节课没有用教学视频,没有音乐,却能够得到评委的青睐。   一、《长亭送别》课堂实录简要流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介绍背景,提出阅读
2008年的高考早已落下帷幕,招生录取工作也已圆满结束。考场得胜者怀揣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踌躇满志地走进了神秘的大学校园,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而与此同时,2009年的高考正缓步向我们走来,高三年级的老师和同学们早已拉开了备考的序幕,高考备考工作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作为这个备考队伍中的一员,笔者在此想对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作一番展望和预测,以期对各位的备考有所裨益。  总体说来,2009年的
湖北省课改后高中教材选用了人教版教材,该教材在编写体例上突破了传统教材读写分离的格局,它设置的表达交流板块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既有内容方面的指导,也有技巧方面的训练,使整个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有了总体上的规划,为语文教师有序推进作文教学规划了总体蓝图。不仅如此,教材选择的范文也处处隐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案例。下面以必修一的几篇文章为例,谈谈作文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