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办学特色建设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24922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与学校的特色建设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热点与难点,它们既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也是深入推进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办学特色建设的核心,把其融入校长的办学思想、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师生的日常生活是关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办学特色建设
  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以来,理论界与实践界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问题,“一些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建议稿)》,提出了“融入的总体要求,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以及各环节保障”,可谓融入了教育的各个方面。然而,结合当前正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的“学校特色以及特色学校”建设,尤其是“特色高中”建设,我以为,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办学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因为目前在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可以说与没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当前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办学特色建设近来成为中小学办学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以来,国家层面及各省市自治区都在大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工作。确实,从理论上说,“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办成特色学校”,但是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特色建设功利化问题。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种种现象总会在教育上或多或少地体现,而当前社会所呈现的过度功利的追求,可以说在教育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各种名目繁多的特色校、特色班,借着“特色”的外衣,其实质是为了“改变生源”,或者就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更有甚者,则完全是为了经济利益。这种做法,已完全背离了特色与多样是为了“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的初衷,使特色学校沦落为“又特”、“又色”的学校。这种现象与教育是伦理的事业背道而驰。
  二是特色建设表面化问题。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导向影响下,加之有些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与一些校长不当的办学观,使特色建设这个需要精心培育的过程,变成了“多快好省”的“打造工程”。众所周知,教育是慢的艺术,与工业相比,教育更像是农业。然而,有些学校的特色建设更像是“一项装修工程”。走进这些学校,你会看到到处彩旗飘飘,写着“打造绿色课堂”、“打造学习型团队”的横幅特别醒目,但当你走进他们的课堂,却看不到师生生命的绿色,接近他们的团队,感觉不到学习的气息。这种外部的“又打”与“又造”的工程,是不可能有内涵的。
  三是特色建设局部化问题。由于对特色片面的理解,就将特色建设局部化,搞一个特色班或者一个特色项目,就称之为特色学校或者办学特色。诚然,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是在一定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我们不能把特点或者特长说成是特色。不少学校特色的彰显,是在对原来特点的不断总结与提炼的基础上,再上升到规律与精神的层面,将其在办学的其他领域推广,反哺教育实践,才形成学校特色的。同样也有一些学校,原来有着良好的传统,但是由于缺乏对优良传统背后深层次的思考,缺乏提炼与升华,结果就成为“短命的特色”。
  四是特色建设学前化问题。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要推动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但就目前各地推进的特色建设而言,已经被泛化到学前教育。有些地方小学甚至幼儿园也在搞特色建设。义务教育应该是共性的、打基础的教育,而幼儿教育应该是尊重孩子们天性的教育。当然,如果把特色建设认为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特点也尚可理解,但问题的关键是不少地方的学前、义务教育是按高中特色建设的思路在“打造”。
  揭示特色建设过程中的这些问题,不是为了要否定我们特色建设的方向,而正是为了更好地使我们的特色建设能为人才的多样性发展提供服务。当然,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但是归根到底,其主要原因是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来融入到特色建设的认识不足。为此,深入理解特色的内涵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二、办学特色建设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体现
  办学特色建设,不能为“特色而特色”,它是为了人的多样性需求与发展服务的。但在此有必要强调,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是强调尊重多样性,并不是核心价值的虚无。这种多样性人才的培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是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办学特色建设必须以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有以下原因。
  一是办学特色是办学理念的独特体现。办学特色是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的反映,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的教师特长与学生特点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化、持久稳定和被社会公认的特征,是学校形成品牌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凝练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学校价值追求,离不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当然,每所中小学可能都会有表述不一样的办学理念,但他们都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办的学校,都是在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如何培养人”不断追问的基础上所凝练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也好,成就师生本色人生也好,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独特理解与表述。办学特色建设,如果离开了办学理念这个核心,势必是“表面的、外在的”。   二是办学特色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办学特色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的。因而,研究办学特色就要认真研究培养模式。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培养模式包括学校独特的课程与各种教育活动的体系、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以及与众不同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没有办学模式这一载体,办学特色永远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建议稿)》中所建议的各种融入途径,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就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而展开的。而支撑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是“虚无”的;办学特色建设,如果离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势必是“暂时的、短命的”。
  三是办学特色是为了让师生个性得以更好地彰显。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学校特色的培育,相对于师生的发展而言,是工具性目的,并非价值性目的。师生个性得以发展才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的崇尚,使得包含着人类目的性的价值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不少效能的评价,奉行技术路线,用工具理性作为“万物的尺度”来衡量这个教育的世界,忽视了教育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然,没有工具理性,也不可能达到价值理性,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但是,我们在使用手段时,切莫忘了我们的目的。办学特色建设,如果离开了让师生个性得以更好地张扬,就违背了特色建设的初衷。
  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办学特色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学校中,若要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其前提是“融入的行为主体——教师”应该是具有坚定核心价值观的人。而作为校长,首先必须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融入办学特色建设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融入校长的办学思想,再融入教师的专业发展,然后才通过师生的日常活动,最终体现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之中。
  一是融入校长的办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校长的办学思想或者说教育思想,如果没有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个核心,那学校内其他一切融入都将是虚无的,学校的特色建设也就成了“无根之树”、“无源之水”。一旦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了校长的办学思想,那实施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会成为校长办学的自觉行为。如何在核心价值体系中融入校长的办学思想,是一个关键问题。从融入的外部因素来看,要加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校长培训力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校长培训中。同时,在对校长办学思想的外部评价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权重,尤其是要在特色学校或办学特色评审标准中,实现“一票否决制”。从融入的内部因素看,校长自身要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对教育问题的不断反思,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努力做到像教育家那样办学,从而走向教育自觉。
  二是融入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校长要利用学校的制度与机制建设,以制度与机制促进广大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坚守,并践行于教育活动中。其次,要在校本研修中,增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教育重要性以及方式与方法的主题研修活动,让教师们在参与的讨论中,坚定自身的教育信念,提升其价值教育的水平与能力。最后,开展各学科融入核心价值体系方法的专题微技能(是指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关键细节的技能)研究。只有在各种关键的细节,把握住了精湛的技能,才能真正地做到交融与进入。
  三是融入师生的日常活动。德育的开展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行动,靠自身的体验与感悟来提升其道德情操。作为德育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其内在规律是与上述德育规律一致的。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师生的日常活动,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指导师生以后的日常生活。
  校长、教师与学生既是办学特色建设的主体,又是实施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因此,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了校长的办学思想、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师生的日常活动,那么,校长、教师与学生所构建的办学特色,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办学特色。
  四、“融入”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办学特色建设,融入办学主体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教育过程本身。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英国2007年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教授英国传统价值观的教育计划》,“美国学校教育也早就开始肩负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并且有些民间组织也开办了专门的核心价值建设的网站。如美国方案网的宗旨是‘加强和复兴美国价值’以赢得未来;还有诸如美国核心价值网、澳大利亚价值教育网,等等”。通过我们的实践和来自外国的启示,在“融入”过程中,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是尊重与引领的关系。英国道德哲学家亚当·弗格森认为:“尊重是一种趋向于信任的认可的情感。尊敬是一种趋向于漾恭的认可的情感。崇敬是一种高度的尊敬。”尊重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大家充分的认识。我们应该尊重学校在特色建设上的个性化做法,尊重学校的历史传统与他们的创造性。但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特色,是有鲜明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的。为此,我们在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中,要发挥特色学校评价的导向功能。即使是“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或者是“科技创新特色”,也不能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支撑的创新人才,是不能担当起社会发展的重任;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持的科技特色,是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
  二是认知与行动关系。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应该根据“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知与行”的统一。当前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突出的问题就是知与行的脱节。虽然纽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路易斯·拉思斯(LouisE Raths)等人提出了价值澄清理论有否定核心价值之嫌,但是其操作步骤还是可以借鉴的:“三阶段七步骤”的过程包括“选择、珍视和行动”三阶段,以及“完全自由地选择、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选择、对每一个选择途径的结果加以充分考虑后进行选择、喜爱做出的选择并感到满足、乐于公布自己的选择、按做出的选择行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等七个步骤。只是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改良这一方法的具体实施,让师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知与行”的互动,从而将核心价值体系扎根于学生的价值观中。
  三是特色与本色关系。办学特色的建设一般是在原有的特点或特长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坚持与提炼升华,在再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某一卓越领域。这是本色的彰显,但又不同于本色,需要一批批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来精心培育。特色是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我们的学校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学校是因为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共性,是社会认同我们的标志。但由于客观办学的差异,以及学生受教育的多样性选择,需要更多的有个性、有特色的学校来满足这种需求。所以,个性是社会选择的标志。办学特色又是最好与更好的统一,我们通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我们没有对最好的追求,就不会有永远的更好的结果。特色的本质是一种和谐,和而不同的和谐。和,让大家得以共存;不同,让大家得以共长。
  (责任编辑 罗登廉)
其他文献
日本落叶松属扦插难生根树种,用传统的扦插手段不易获得成功。采用全光喷雾嫩枝扦插技术,生根率可达71.28%,配合不同种类、浓度的激素处理,生根率可进一步提高,IBA350ppm、500
【热点材料】材料一: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湖北武汉市等地
本文从中职校园欺凌中“欺凌者”的视角出发,在调查分析欺凌者的心理根源的基础上,分类总结,并探究相应的干预策略,以期为中职学校学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平安校园建
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工艺的出现一方面为施工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也增加了企业或施工单位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挑战。怎样使新技术成为提高
2013年8月7日至9日,我到青龙满族自治县进行蹲点调研。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脚下。1987年成立满族自治县,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总面积3510平方公里,总人口54.1万,辖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有满、汉、苗、回等11个民族,满族人口占68.6%。  此前我去过青龙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特别是这次结合党的
目前,传媒业已经进入智媒时代,人工智能与传媒业相结合,使得新的新闻生产方式与传统的新闻生产实现了有机融合,独特的新闻生产方式将在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1979和1983年设置的两批、四个试验点的油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全分布区内油松的地理变异规律和不同种源在我省不同地区的生长和适应情况进行了
叙述基于实验工作过程的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实践:以相关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采用基于实验工作过程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和考核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析当前多媒体技术运用误区,提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和措施。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创设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带动创新思维的发展;改变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