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哈贝马斯与胡塞尔科学技术观比较研究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c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哈贝马斯和胡塞尔既看到了科技的进步性方面,同时也对科技所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两位哲学家深受不同哲学传统的影响,对科技问题的深入反思,都是试图为自身所建构的哲学体系服务。很显然,哈贝马斯和胡塞尔对科学技术的阐释,都将生活世界引入进来,但是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却不同。不难发现,两位哲学家的科学技术观,都是停留在批判解释学的层面,并没有像马克思那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去分析,不能认识科技异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只有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科学技术观,才能揭示科学技术的真实内涵及其对人类的价值。
其他文献
粮食作物种子生产转到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必须强化新品种的繁殖,加速用于生产。种子生产的第一环节开始解决这个任务,也就是加速创造原种的速度。非黑土带中心区农科所研究指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的理念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而提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围绕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主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的产业后备军理论,都可以用于判断劳动力短缺是否到来,但二者在劳动力短缺的范围界定、划分标准和达到时点上有相当大的差别.通过比较二元经济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近远期生存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
杂交水稻用作二季晚稻栽培,不但易于获得高产,而且成熟早,有利冬播。但我区水田三熟制中,迟熟早稻的比重较大,对需 Hybrid rice for late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second q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认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生产力才可以破坏一个旧的社会形态,以及生产力必须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才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英国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乔纳森·休斯将此归结为生产力发展中的"破坏效应"与"促动效应",二者并称为"革命性效应"。在生产力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一定程度"为指向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以生态关怀为前提,走既要"发展"又要"生态"的生态生产力发展道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真实需要,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思想作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体现了"发
藏紫菀为菊科(Compositae)紫菀属植物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 Franch.)的干燥花序。缘毛紫菀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2700~4000 m的高山针叶林体外缘、灌丛以及山坡草地或河滩草
任何人都是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产物,都深受历史和共同体的影响。陈独秀的政治思想试图超越中国的历史与共同体,最终却回归到历史与共同体。陈独秀试图超越民本思想,实现他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它要求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必须兼顾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的同时发展,这就决定了首先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必须尽可能的规避对环境的破坏,其
土改结束后,以中农为主体的基层乡村干部在地权变迁中兼具双重身份:作为中央各种强制性土地政策的基层代言人和执行者,坚决贯彻和遵遁上级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同时,由于对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