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以来中国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来源 :工业经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我国1982年、1990年、2000年以及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三十年间我国人口的空间变化特征。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由中西部向东部梯度集聚的趋势,同时测度了人口分布的洛伦兹系数,空间非均衡程度加深。流动人口迁移作为人口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其规模增长快,呈集中趋势。结合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加快户籍、社保等体制机制改革,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和质量,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等。
  关键词:人口普查空间格局;流动人口
  中图分类号: C9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2095-7866 (2016) 06-670-08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www.iereview.com.cn DOI: 10.11970/j.issn.2095-7866.2016.06.008
  Abstract: Base on census data of 1982, 1990, 2000 and 201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changes of population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China's population is unevenly distributed. Population gathered from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to the east, calculated the Lorentz coefficient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ound that the spatial imbalance of the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Immigration is the main factor of population spatial change, the number of immigrants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performance has become more concentrated.Combined with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movements on the economy, put forward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ocial security system,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housing system.
  Key words: Census; Spatial Structure; Immigration
  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先后进行了四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同时还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人口抽样调查,对我国人口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三十多年时间,我国人口的空间格局发展了巨大变化,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大量中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向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寻求就业机会,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全国范围内的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流动人口1高达2.6亿,占全国13.7亿人口的18.9%,换言之,全国每10个人中就有近2个人属于流动人口。人口的流动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均衡密切相关,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務,也直接关系和影响到经济发展。通过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寻找人口空间变化的新动向,以及人口流动的新特征,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一、研究综述
  我国人口整体上呈现不均衡的分布格局。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20 世纪30 年代提出的“瑷珲-腾冲”线[1],划分了我国人口基本空间格局,呈现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的总体格局。刘德钦,刘宇,薛新玉[2](2004)研究认为90 % 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占土地面积50 % 的行政区域中。
  2010年之前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迁移呈现由中西部向东部集聚,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对此,学术界有过大量的研究和结论。段成荣[3](2008)分析我国人口迁移趋势时指出,我国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王桂新等[4](2006)认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构成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三大中心,对人口入迁的吸引作用持续增强。很多学者也通过模型得出了相关结论,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迁移呈现新趋势,部分沿海省份呈现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特别是传统流动人口的流动地,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呈现流动人口减少现象。而中部省份,如河南则呈现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
  流动人口作为人口迁移变化的主要因子,影响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是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王德,朱玮,叶晖[5](2003)研究认为经济的发展是引起我国近三十年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吴静,王铮[6](2000)运用Agent 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段成荣等[7](2001)考察了收入、政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王桂新还根据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迁移原因的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原因及机制发生了由以社会原因为主转变为经济原因为主、由计划型迁移为主转变为以市场型迁移为主的重大转变。蔡昉[8](2010)论证了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充分肯定了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力量。段平忠[9](2011)通过模型论证了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陈楠,林宗坚[10](2006)运用动力学原理,分析了人口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李玲[11](2001)分析了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的限制。   二、空间分布:人口呈现由西向东的梯度集中
  1982年以来,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从全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来看,近30年来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和中部,胡焕庸先生在1933年提出的“缓辉—腾冲线”仍十分明显,东部为人口密集区, 西部为人口稀疏区。根据国际上通用的人口密度划分标准,我国整体上数据人口密集区,所以在分省的划分中,再次对人口密度的划分进行了重新的分割,以便更能说明人口的空间格局的变化。在利用Arcgis进行人口密度分级时,为了既能说明空间的变化,又方便划分梯度层次,将人口密度分成10个级别,又根据不同时期的整体水平,划分了四个梯度水平:
  第一梯度: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
  第二梯度:人口密度为300-500(人/平方千米);
  第三梯度:人口密度为100-300(人/平方千米);
  第四梯度: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千米)。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个别东部沿海向周边省市人口密度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京、津、鲁、苏、沪等省市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一梯度,其中上海成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千米);粤、台、冀、豫、皖、浙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二梯度;吉、辽、晋、陕、鄂、湘、川、闽、赣、贵、桂、黔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三梯度;其他地区形成人口分布的第四梯度,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千米),其中,西藏成为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人口密度小于5(人/平方千米)。高密度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低密度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向东部省份更加集约的分布格局。京、津、沪、鲁、豫、苏、台成为人口分布的第一梯度,上海、天津成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超过1000(人/平方千米),同时河南省人口密度提升,进入第一梯度;粤、冀、皖、浙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二梯度;吉、辽、晋、陕、川、鄂、湘、赣、闽、桂、黔、琼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三梯度;其他地区形成人口分布的第四梯度。人口向东部地区集约的程度更高,特别是靠近东部地区的省份,人口密集度下降明显。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中西部集约度下降,东部沿海省份集约度提升的空间格局。京、津、苏、沪、粤、台、鲁、豫等省市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一梯度,其中,上海、北京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粤、辽、冀、皖、鄂、浙、渝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二梯度;吉、晋、宁、陕、川、湘、赣、闽、滇、鄂、黔、琼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三梯度;其他地区形成人口分布的第四梯度。从空间上来看东部沿海的集约度在提高,而中西部由于人口向东部迁移,部分省市出现了人口密度下降的情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人口密度分布整体提高,局部加剧的态势。京、津、苏、沪、粤、台、鲁、豫、浙等省市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一梯度,上海、北京的人口密度在第一梯度省份里最高,广东、浙江晋升到第一梯度;辽、冀、皖、渝、湘、鄂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二梯度;吉、晋、宁、陕、川、赣、闽、滇、黔、琼、桂形成人口分布的第三梯度;其他地区形成人口分布的第四梯度。东部沿海发达的经济条件吸引大量中西部剩余劳动力向东部迁移,随着中部经济的崛起,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中部地区产生,人口迁移开始多样化,为人口空间格局的变化增加了更多影响因素。
  根据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各省市的梯度划分进行总结,出(表1)。比較不同时期各省市的梯度变化情况,1982年,第一梯度省市主要是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和江苏;到1990年,河南成为第一梯度人口省份;2000年,广东上升为第一梯度人口省份;2010年,浙江上升为第一梯度人口省份,第一梯度省份全部集中在沿海省份。同时,整体来看,我国各省市人口密度都在不断提升,第四梯度省份越来越少,第一梯度、第三梯度省份增长快,而第二梯度成为第一梯度与第三梯度之间的过渡。东部沿海省份,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如广东、浙江上升快。而中西部省份,整体人口密度较低,上升慢。部分省份尽管人口数量大,但由于面积广,人口密度不高,如四川;河南、山东属于人口数量大、密度高的省份。
  三、空间差异:人口空间的非均衡程度在加深
  为了更精确地度量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度,选取洛伦兹系数来对我国人口的非均衡性进行测度。对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通过洛伦兹曲线来测度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程度。洛伦兹曲线最早是在经济学中用来测度财富分配差异的工具, 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统计方法。后被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
  绘制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计算洛伦兹系数。将各省份面积、人口进行分级,求出各省份面积、人口所占总量的百分比,为了更直观的反应非均衡性,将横轴X作为人口的累积加总,将纵轴Y作为面积的人口加总,即曲线上每一个点反应了相对应的人口和面积数值。
  通过计算绘制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个年份的我国人口-面积的洛伦兹曲线,如(图1-4),四个年份曲线从整体来看,我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1982年,我国80%的人口集中在近30%的土地范围内,90%的人口集中在不到50%的土地范围内,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通过计算人口面积的洛伦兹系数,见(表2)测度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1982年系数为0.5851,1990年为0.5834,2000年为0.5915,到2010年增长到0.5976,呈现空间分布不均衡递增的态势。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东部沿海省份与中西部省份在先天发展条件、人力资本、政策条件、开发情况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对于中西部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在持续增强。可以预见未来,这一非均衡的洛伦兹系数仍旧有增大趋势。   当前,尽管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获得了发展机会,创造了大量就业,产生了流动人口增长的现象。同时,部分东部城市,如北京、上海流动人口出现了短暂的下降。但东部沿海其他省份在产业结构升级后对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很有可能出现增强的态势。未来的人口流动将会受多方面影响。
  四、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增长快,呈集中趋势
  流动人口作为影响中国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等多样化的人口流动形式。绘制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图,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向东部沿海集中的趋势。
  1982年,全国范围内流动人口总量为657万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南以及内蒙古、新疆、河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地区分布密度较高。1990年,流动人口总量增长到2135万,且东部各省份中,流动人口密度出现了不同的集约度,除了三个直辖市以外,大量外来人口涌向广东,广东成为流动人口分布的高密度地区,此外,山东、辽宁的流动人口密度也较高。2000年,随着东部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成为流动人口分布的主要地区,同时京、沪成为流动人口分布的重点地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高达2.6亿,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在全国范围内迁移。在空间上,东部沿海继续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力的同时,流动人口的分布出现了新的变化,中部部分地区,成为流动人口分布的新的重点区域,如河南、湖北、安徽、重庆等地流动人口的分布密度增强。这源于中部本地经济的发展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共同作用,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梯度专业,引发了就业人口的空间转移。
  在时间维度上,从1982年到2010年,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如(表3),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近20%,部分省市甚至高达40%以上,而这一数字,在1982年不到1%。东部地区省份的增长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尽管中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比重不及东部地区,但也超过10%,即平均10个人里有一个外来人口,从全国数据来看,每10个人里有两个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在给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不能享有均等化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为此产生了大量社会成本,也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和冲突。当前,城市流动人群,由之前的“农民工”为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高学历、年轻化的流动人群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时城市也承载了更多的责任。流动人口的迁移对我国人口的空间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妥善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各地发展面临的迫切难题。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人口的空间格局呈现由西向东梯度集中。通过对人口密度进行划分,1982年以来,我国东部省份人口密度不断提高,经济发达的浙江、广东等省份人口的密度由第二梯度,上升为第一梯度,而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分布则在二、三、四梯度,人口的空间分布调整主要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2)人口的不均衡程度在加深,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洛伦兹系数,由1982年的0.5851增长到2010年的0.5976,系数增长了0.0124。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庞大的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东部经济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中西部剩余劳动人口向东部移动,东部省份人口密度增大。随着中西部的开发和经济崛起,大量人口出现回流,而东部则面临劳动力紧缺等发展难题。
  (3)流动人口成为人口迁移的主力,呈现新变化趋势。全国范围内的流动人口呈现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格局。早期的流动以单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表现为农村流向城市,近期的流动呈现多元化,出现了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向大城市集中的特征。
  (二)建议
  (1)加快户籍、社保等体制机制改革。受二元体制影响,束缚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以及农村集体产权等问题依然存在,要想彻底解决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从供给侧释放劳动力的生产动能,必须加快户籍、社保等体制机制改革,目前各项改革有的正在试点,需要加快进度和推广,才能对我国经济形成有效的推动力。
  (3)政策更应注重提升人口质量和素质。围绕着对人口的职业化教育,提升人口整体素质,才能解决由于人口流动造成了局部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浙江、广东等省份针对民工短缺,采取“机器换人”,不能根本解决人力资本的问题,国家层面,需要从全社会角度考虑,通过加强人口的再教育,提升人口素质,提升工作效率。
  (3)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增强人口归属感。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住房对于实现流动人口的稳态、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起决定作用。加大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性住房价格,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障对象的承受能力以及建设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对低收入的群体进行住房补贴,补贴范围以是否本地就业为标准。扩大保障性住房的适用范围。政府在大力建设保障房、廉租房的同时,应扩大其适用范围,除了为本地中等偏下家庭提供以为,更要考虑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共租赁住房。
  参考文献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理学报,1935(2),p33-42.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12),p76-79.
  段成荣,杨舸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6).p30-43.
  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p1-9.
  王德,朱玮,叶晖.1985-2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6),p1-9.
  吴静,王铮,2000 年来中国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 模拟分析[J].地理学报,2008(2),p185-194.
  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1,(1) p56-61.
  蔡昉.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10(1) ,p2-10.
  段平忠,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2),p146-152.
  陳楠,林宗坚,人口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动力学研究[J].测绘科学,2006(7),p14-17.
  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9),p453-462.
其他文献
据机构测算,到2015年即“十二五”末,我国家庭户均拥有住房可能会达到1.08套。就全世界经验而言,户均拥有1.1套住房以后,住房市场的峰值才会到来。  似乎每个人都在抱怨没有房子,大城市居不易,漂泊在“北上广”,很多人都在为难以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发愁。  似乎每个人又都不缺房子,提起故乡好,很多人都会说“老家空着房子没人住,房价又低,不如回去算了”。  十几年前,人们住地下室、住筒子楼、与另外一
期刊
摘 要:贵州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多样、典型,地理环境与人文资源独特,区位条件优越。本文阐述了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景区(点)资源,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选取5个方面21个指标建立了公园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共计5个等级;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由专家、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评价的公园旅游资源定量评
期刊
摘 要:远程运维服务作为智能制造模式的一种,是主动预防型运维、全生命周期运维和集成系统运维在集中化、共享化、智慧化趋势下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我国提供远程运维服务的典型代表金风科技实施远程运维服务模式的探讨,总结出未来开展远程运维服务的内涵,并针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四点建议:加快智能化装备改造与应用,推动企业运维技术升级;加强技术人才培育,为运维监控与解决提供智力支持;加快运维模式转变推动全生命周期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数据挖掘的Logistic算法对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本文选取了15家09年因财务问题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同时选取了15家正常的上市公司为配对样本。本文基于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选取非参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并通过分析的结果建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海淀区作为首都北京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吸引着大量的流动人口,成为流动人口集中区。2000年以来,海淀区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村庄改善的同时,却引发了流动人口的蔓延,原有的村庄逐步成为新的城中村。与之相伴随的交通、卫生、治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中村改造,海淀山后地区流动人口增加高于山前地区,山后地区的问题逐渐显现,建议提早规划,防止山后地区流动人口问题
期刊
无论是拥有上千员工的大型企业,还是只有一两个人的小型公司,他们每天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复印、打印、扫描甚至传真这些基本的文档处理。得益于一体机产品在近几年中的茁壮成长,不仅这些产品的性能在不断提高,同时各个功能之间的衔接也变得更加平滑。而相对于喷墨引擎的一体机而言,激光一体机在负荷能力以及批量处理能力方面也更具优势,即便是和单功能设备相比也依然可以匹敌。尽管使用四台单功能的外设也完全能够出色地满足所
期刊
摘 要:基于DEA模型本文对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促效应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互动支撑关系,近年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呈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趋弱,导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状态协调度需要改善,进而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互促效应;DEA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湖州与芜湖的工业强市建设模式进行对比:工业强市建设的背景、工业强市建设的推进速度、工业强市建设的轻重结构、工业强市建设的外向性、工业强市建设的规模结构、工业强市建设的主导产业。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促进湖州工业强市建设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工业强市;湖州;芜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7866 (2016) 06-642-11
期刊
摘 要: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优化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影响。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研究并构建了煤炭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方法,对黑龙江省2001~2014年的煤炭资源配置进行了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资源配置的有效状态和优化方向.最后,提出创新煤炭资源管理模式、拓展与优化煤炭产业链、创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优化黑龙江省煤
期刊
摘 要:从“规模-效率-结构”三维视角,对2004年至2014年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费变化趋势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规模扩张是制造业能源消费需求上升的主要推力,效率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效率提升对于制造业能源消费下降的贡献最大,但效率提升速度趋于减缓态势,产业结构优化仍存在一定潜力。构建面板变系数模型分析制造业内部能源差异,石油加工、冶金、化工等行业能源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系数较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