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就小说创造问题如是说:“写小说或者出于社会责任感,或者是个人情感宣泄需要,都是因为有话要说。创作是一种感官的灵性,充满了一触即发、稍纵即逝的灵感,即兴成分极多,包含宿命的美感,却缺乏逻辑的力量。”
逻辑是一种将思想推进到纵深处的力量,假如我们傲慢地放弃了,文学就很难走向深刻与宏伟。在朱长安的《狗,或者老黑》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城市养狗问题和老人陪伴问题的关注。作者企图编织具体的情节向读者展现这些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愈来愈激化的现象,但是,作者在小说逻辑性安排上却漏洞百出。
首先是故事情节的逻辑性。故事情节用于推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矛盾轨迹的完成,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成熟。故事情节分为“经验性情节”和“逻辑性情节”两类。“经验性情节”具有强烈生活气息,但缺乏起承转合;“逻辑性情节”有人工凿饰痕迹但逻辑严密,是小说最终能成型的“螺丝钉”。在《狗,或者老黑》中,作者在后文明确交代“‘老黑’经过他的训练已经是一条非常听话的狗了,组织性纪律性都很强”,为何组织纪律性如此强的狗,被人抱走却不会反抗?更何况狗是非常警觉的动物,即使在睡觉,被人触碰也会立即醒来,难道男人冲着京巴吐的烟圈具有“麻痹”作用?
还有收破烂的老头把京巴放进蛇皮袋中,“拉开夹克衫,将袋子捂在胸前,像护着个婴儿似的拉上了拉链”,一只成年京巴大概五十厘米长,这样的体型老头怎么能做到将其捂在胸前还能将衣服拉链拉上?就算勉强拉上了,在这么拥挤的情况下,京巴难道不会因为不舒服而醒来吗?
根据“应该讲补的这个午觉还是相当得香甜。再次醒来时是三点五十分,回笼觉让他十分地满足,很久以来他都没有过十分钟以上的午觉”可以得知,男人一将京巴送走就睡上了好觉,这说明京巴确实是导致男人睡眠问题的“真凶”。再看作者在后文中的描述,“好像定了闹钟似的,每天早上五点、中午一点、晚上十点用爪子在防盗门上‘吱吱’地抓上两下,只要打开门,它就会自己下楼”,当代年轻人几乎不会在晚上十点就入睡,所以十点挠门能干扰到男人睡眠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即使男人十点入睡,早上五点又被吵醒,也已经睡了七个小时,并不算睡眠不足。而午觉就更灵活了,既然下午一点不能睡午觉,就不能一点之后睡吗?在家不睡好,就不能在单位睡吗?所以这几个时间点,从现实角度来说,并不会让一个人失眠到神经衰弱。这个情节也是不符合逻辑的。
至于老干部的死亡,文中的表述是:“一个横穿马路抢红灯的老人,被一辆公交车撞倒当场死亡。”所以老干部是因为闯红灯而死。闯红灯本来就是错误的,难道还要用“因为急着去张贴寻狗启事”来掩盖闯红灯的错误?或者以“老人没有习惯城市化,不习惯看红绿灯”来解释?这个情节插入得很是牵强,这种死因不仅不能激发读者深思,与主题也没有呼应性,最终让老干部的死变成一场尴尬的悲剧。
男人为了让收破烂的老头把狗带走,编造出“兽医确诊了,这一身的毛发马上就会掉得光光的,最多一个月,这狗就会死掉”的谎言,而文章最后“一只毛差不多都快掉光的流浪狗,正用它短短的前腿拼命地抓门”,所以京巴的毛到底是为什么掉光?难道真的是有疾病?综上可见,不论是在“经验性情节”还是“逻辑性情节”上,作者的构思都缺乏足够的逻辑性。
其次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逻辑性。收破烂的老头从始至终只出现了一次,作者为了在小说中让老头把狗带走,还着墨讲述了老头与自家老黄的动人故事。这样一个与狗有着深厚感情的人物,最后是为什么把狗看丢了也不去寻找,让它变成一只“毛差不多都快掉光的流浪狗”?这样的叙述总让人觉得结尾少了一些应有的逻辑交代。而且男人以“狗得了癌,不想就这样看着它死掉”为理由,花两百块让老头把狗带走,老头也是在底层摸爬滚打了数年的人,别人这么说他就真的信?他到底是从心底真的相信男人的话,还是被钱迷惑,宁愿相信男人说的就是真话?作者对收破烂的老头这样一个线索角色的塑造充满了矛盾,以至于人物形象无法真正在小说中立起来,甚至让整篇文章的逻辑都变得不可推敲。
此外,男人的妻子和老干部的兒媳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缺乏逻辑。自己的丈夫睡眠质量有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健康,结果妻子分房睡后就不再关注他,甚至嘲笑他有病,这是正常妻子会有的行为和心理吗?老干部的儿媳嫌弃自己的公公,又逼走自己的公公,公公视如命般的狗丢了,她依旧淡然冷漠,这样的人物角色塑造有“为了贬低而贬低”之嫌,缺乏立体感和真实性。作者把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得庸俗又刻薄,修饰词也偏向贬义,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有刻板印象和自我心理投射之嫌,不够真实和生活化。
最后是主题的逻辑性。小说通过情节和人物企图将主题聚焦于城市养狗与老人陪伴的问题上。关于城市养狗的话题,作者以褒扬爱狗的老干部和贬低不爱狗的男人、男人妻子、老干部儿媳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城市养狗的支持态度。但实际上城市养狗确实会引起很多问题,这不是从情感角度和编织故事简单肯定否定的角度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实际深入到城市化下宠物管理的层面,但显然作者并没有深入到这一层。
还有关于老人陪伴的主题,老干部的儿子从始至终都未正面出现,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过。既然作者是想表达城市化下老人缺乏陪伴的主题,那么儿子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语者。或者再做延伸,为什么儿子会如此冷漠?追根溯源难道不是老干部夫妻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样一来真正的主旨就变成了教育问题。
总之,不管小说的结构多么富有创意,主旨多么富有深意,如果从逻辑上就有问题,那么整个情节、人物、主题都会大打折扣。如果作家在创作中能够强化逻辑意识,那么不论作者构造的小说叙事如何庞大,在逻辑的指引下,作者的叙事基底将会坚固缜密。
责任编辑 飞 扬
逻辑是一种将思想推进到纵深处的力量,假如我们傲慢地放弃了,文学就很难走向深刻与宏伟。在朱长安的《狗,或者老黑》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城市养狗问题和老人陪伴问题的关注。作者企图编织具体的情节向读者展现这些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愈来愈激化的现象,但是,作者在小说逻辑性安排上却漏洞百出。
首先是故事情节的逻辑性。故事情节用于推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矛盾轨迹的完成,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成熟。故事情节分为“经验性情节”和“逻辑性情节”两类。“经验性情节”具有强烈生活气息,但缺乏起承转合;“逻辑性情节”有人工凿饰痕迹但逻辑严密,是小说最终能成型的“螺丝钉”。在《狗,或者老黑》中,作者在后文明确交代“‘老黑’经过他的训练已经是一条非常听话的狗了,组织性纪律性都很强”,为何组织纪律性如此强的狗,被人抱走却不会反抗?更何况狗是非常警觉的动物,即使在睡觉,被人触碰也会立即醒来,难道男人冲着京巴吐的烟圈具有“麻痹”作用?
还有收破烂的老头把京巴放进蛇皮袋中,“拉开夹克衫,将袋子捂在胸前,像护着个婴儿似的拉上了拉链”,一只成年京巴大概五十厘米长,这样的体型老头怎么能做到将其捂在胸前还能将衣服拉链拉上?就算勉强拉上了,在这么拥挤的情况下,京巴难道不会因为不舒服而醒来吗?
根据“应该讲补的这个午觉还是相当得香甜。再次醒来时是三点五十分,回笼觉让他十分地满足,很久以来他都没有过十分钟以上的午觉”可以得知,男人一将京巴送走就睡上了好觉,这说明京巴确实是导致男人睡眠问题的“真凶”。再看作者在后文中的描述,“好像定了闹钟似的,每天早上五点、中午一点、晚上十点用爪子在防盗门上‘吱吱’地抓上两下,只要打开门,它就会自己下楼”,当代年轻人几乎不会在晚上十点就入睡,所以十点挠门能干扰到男人睡眠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即使男人十点入睡,早上五点又被吵醒,也已经睡了七个小时,并不算睡眠不足。而午觉就更灵活了,既然下午一点不能睡午觉,就不能一点之后睡吗?在家不睡好,就不能在单位睡吗?所以这几个时间点,从现实角度来说,并不会让一个人失眠到神经衰弱。这个情节也是不符合逻辑的。
至于老干部的死亡,文中的表述是:“一个横穿马路抢红灯的老人,被一辆公交车撞倒当场死亡。”所以老干部是因为闯红灯而死。闯红灯本来就是错误的,难道还要用“因为急着去张贴寻狗启事”来掩盖闯红灯的错误?或者以“老人没有习惯城市化,不习惯看红绿灯”来解释?这个情节插入得很是牵强,这种死因不仅不能激发读者深思,与主题也没有呼应性,最终让老干部的死变成一场尴尬的悲剧。
男人为了让收破烂的老头把狗带走,编造出“兽医确诊了,这一身的毛发马上就会掉得光光的,最多一个月,这狗就会死掉”的谎言,而文章最后“一只毛差不多都快掉光的流浪狗,正用它短短的前腿拼命地抓门”,所以京巴的毛到底是为什么掉光?难道真的是有疾病?综上可见,不论是在“经验性情节”还是“逻辑性情节”上,作者的构思都缺乏足够的逻辑性。
其次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逻辑性。收破烂的老头从始至终只出现了一次,作者为了在小说中让老头把狗带走,还着墨讲述了老头与自家老黄的动人故事。这样一个与狗有着深厚感情的人物,最后是为什么把狗看丢了也不去寻找,让它变成一只“毛差不多都快掉光的流浪狗”?这样的叙述总让人觉得结尾少了一些应有的逻辑交代。而且男人以“狗得了癌,不想就这样看着它死掉”为理由,花两百块让老头把狗带走,老头也是在底层摸爬滚打了数年的人,别人这么说他就真的信?他到底是从心底真的相信男人的话,还是被钱迷惑,宁愿相信男人说的就是真话?作者对收破烂的老头这样一个线索角色的塑造充满了矛盾,以至于人物形象无法真正在小说中立起来,甚至让整篇文章的逻辑都变得不可推敲。
此外,男人的妻子和老干部的兒媳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缺乏逻辑。自己的丈夫睡眠质量有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健康,结果妻子分房睡后就不再关注他,甚至嘲笑他有病,这是正常妻子会有的行为和心理吗?老干部的儿媳嫌弃自己的公公,又逼走自己的公公,公公视如命般的狗丢了,她依旧淡然冷漠,这样的人物角色塑造有“为了贬低而贬低”之嫌,缺乏立体感和真实性。作者把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得庸俗又刻薄,修饰词也偏向贬义,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有刻板印象和自我心理投射之嫌,不够真实和生活化。
最后是主题的逻辑性。小说通过情节和人物企图将主题聚焦于城市养狗与老人陪伴的问题上。关于城市养狗的话题,作者以褒扬爱狗的老干部和贬低不爱狗的男人、男人妻子、老干部儿媳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城市养狗的支持态度。但实际上城市养狗确实会引起很多问题,这不是从情感角度和编织故事简单肯定否定的角度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实际深入到城市化下宠物管理的层面,但显然作者并没有深入到这一层。
还有关于老人陪伴的主题,老干部的儿子从始至终都未正面出现,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过。既然作者是想表达城市化下老人缺乏陪伴的主题,那么儿子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语者。或者再做延伸,为什么儿子会如此冷漠?追根溯源难道不是老干部夫妻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样一来真正的主旨就变成了教育问题。
总之,不管小说的结构多么富有创意,主旨多么富有深意,如果从逻辑上就有问题,那么整个情节、人物、主题都会大打折扣。如果作家在创作中能够强化逻辑意识,那么不论作者构造的小说叙事如何庞大,在逻辑的指引下,作者的叙事基底将会坚固缜密。
责任编辑 飞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