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曼德拉神山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骑者与符号
  两个骑者,一前一后
  斜跨着戈壁滩上发呆的严寒和朔风
  两个骑者,一左一右
  懷揣着夜的海拔,窥视这杳无踪迹的孤独
  你从自身的肉体里狩猎,让灵魂追杀,让
  体液迁徙
  两只走累的靴子,一个煎熬成太阳,一个
  煮熟了月亮
  它们生出的翅膀,带着身体里的呜咽与雷火
  让日月赶路,让天空的脸上倾泻河流
  当马头沉默的正前方出现一个秘符
  当骑行者的凯旋来自头顶着的一件猎物
  当克制鬼神的符咒,在曼德拉神山尽现两座 驼峰
  你占卜,像算命先生,发现一前一后就是
  一生一梦
  一左一右就是一言九鼎,就是你难以脱身的
  唏嘘不已的苍茫宇宙,以及宇宙之下
  被上帝指认过千百次的、生与死的两座高峰
  放牧者的宗教
  从曼德拉神山的岩画中逃离
  它们变成了牛羊、猎物或帐篷
  变成了手印、蹄印、男女交媾和巫师的法术
  它们放牧岩层,放牧原始的朔风,风能找到 天堂的锁钥
  它们放牧宝石,宝石的夜空落座着神明的
  篝火
  它们放牧苍生,牛羊的苍生、马群的苍生
  被送达灵魂的出入口
  这是一种宗教吗?是一种赎罪还是一种放逐
  曼德拉神山重返人间,点亮了史前岩画的
  满天星斗
  这里游历着马群、一列列北山羊厮杀的画图
  晃荡着无数骑行者,有的手执弓箭,有的
  如影隨风
  这些人面善心,这些幽暗的光,脑后却系满 图腾的饰物
  这些苍鹰,这些马匹样的盲流,这些北山羊 的孤旅
  它们点石成金,从雅布赖山脉的烈酒与长调 中走出
  它们滴水穿石,躲僻过瘟疫、洪荒、战乱以 及先知的预言
  它们怒发冲冦,而成为王者,而被上帝加冕 策封
  一群时光的放牧者呵,从亿万年古海升腾的 浩瀚里走出
  因为它们从石头中走出,它们相信了石头
  因为它们从石头中回来,它们说服了石头
  石头呵,直到石不烂海不枯,直到苍穹下
  繁华落尽的马群,跌跌撞撞的牛羊
  又返回到曼德拉歇脚的奇山异峰
  成为一幅幅睡不醒的岩画,一道道解不开的 谜语
  我要放纵这些栩栩如生的石头
  疯狂的石头,说哑语的石头,向上苍向神灵
  祷告的石头,我要带着芸芸众生的石头们
  来到天府之国的成都走亲访友
  并亲口将阿拉善大地的沉默一一说出
  将曼德拉神山的神旨一一说出
  将草原广袤无边的孤独
  游牧者无限事的疼痛一一说出
  骑牧者的神灵
  神啊,在这个水草丰盈的牧场
  我们都曾是背负过荒野的罪人
  我们都慈怀圣歌而加倍对土地的蒙恩
  对神灵的滋养,一定是累了
  一定是铁器时代的来回与往返
  太过遥远的缘故,来自阿拉善的骑牧者
  在一夜之间醒来,追逐着天边隐隐的雷鸣与 风浪醒来
  接着是岩羊醒来、北山羊睡眼醒松地醒来
  生于斯长于斯的远古游牧族的草原也醒来
  无论丰腴或贫穷,祖先奔腾的血液
  转过身就流入我们的土地、森林与心脏
  骑牧者开始有了无边的梦想,无畏的风暴
  无垠的沙漠与乌鸦,无惧的勇猛与刀光
  在曼德拉神山,所有的石头都成为了亲人
  所有的骑牧者,都为阿拉善的胎迹与神灵
  用一千年、一万年的时光来膜拜,顶礼的 神呵
  牛羊就要上山了,在这漫漫黄沙飞渡的地方
  我们都是骑牧者的俘虏,剩下灵魂
  来测度这不期而遇的千古疆场
  叉腰人与骆驼的沧桑
  风暴停歇了,蒙难的大海走远了
  神奇的叉腰人在石头上重现
  在戈壁滩上重现,在蒙古包的开合与迷离间 重现
  优哉游哉的北山羊,你的蹄子
  恩重如山,你的狼群两眼苍茫
  罕无人迹的野骆驼,一旦成为戈壁滩上的
  钉子户
  便驼着草原无边的黑夜,驼满故乡无垠的
  重量
  快诵读天书吧,时间被天空隆起了野骆驼的 双峰
  你选择逃亡吗,叉腰人的长茅来自青铜的
  伤害
  来自部落的洪荒,快让女巫
  带着羊角上路吧,云朵上的北山羊
  骑马者的弓箭来自命运,来自种族间
  刀叉的不停切割、和解与驱离
  就让冬阳来主收藏吧,大地上驱邪的羊
  神灵的万物呵,你采摘天边的信物
  将阴阳五行、将木火土金水装入行囊
  你来自天底下的奔跑,让它们生长
  让它们两眼放光,让它们不再成为天底下的
  被猎射,被劫难,被追杀,最后留下天地的 辽阔
  留下巴丹吉林大沙漠的骆驼,堆满尘世的
  沧桑
  认识曼德拉神山
  谁在借用你的脸看山
  你的沧海,别人的桑田,你宿命般的孤独
  让我风一程水一程地赶来
  你将飞禽走兽的爪痕、眼晴
  留在石头上等我,将我重重的心事说出
  其实我们谁也不认识谁
  没有一块石头认识我
  没有一双石头的耳朵喊过我
  我们的手轻轻碰到一起了
  我们的心轻轻拉到一起了
  但你依然两手插兜,彼此侧脸
  我们好象从未见过
  没有谁认识我,没有谁打量我
  不认识有多好啊,我们狭路相逢
  没有起伏,没有迢遥
  也无需改变些什么
  知道那页圣经书被你翻过
  知道我的来我的去,我的前世与今生
  已没有什么好说的,没有多少好想的
  我在天上,在星星里呆得太久了
  而匍匐在荒野的石头是自由的
  我只能在这里祈祷,为你唱一支圣歌
  在右旗,你已是迷途难返的人
  天空布满了伤口,你浅浅一笑
  已让古老的血液在这里重现
  阿拉善左旗的群山在这里重现
  一轮戈壁滩上,人头攒动的太阳重现
  守着一阙荒凉,你的不毛之地
  你的曼德拉神山的原著居民
  一扇扇石窟上的门是向外敞开的
  向风敞开向时光的秘密敞开
  也许,我在它们中间
  还要耽搁很多年很多年的时光
  时光中的岩石,远古而来的符号、气息
  还有你忘记带走的文字、图案、手印和体温
  还需要一万年的时光来读
  一万年的时光也是时光啊
  尽管我没见过那张时光之脸
  我们依然不认识,不认识又有何妨
  只要石头说出了你的全部语言
  只要日月说出了你的全部语言
  只要阿拉善的神说出了你的全部语言
其他文献
在还有三天就要离开瑞安的时候,我终于决定要去梅雨潭了。  对于梅雨潭的绿,我是不抱多大希望的。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是1924年的梅雨潭;朱先生笔下的绿,是九十多年前的绿了。出门的时候,朋友也说,观景不如听景,你去看了,恐怕要你失望,还不如心存一点美妙的想象。  况且一出门就遇上大雨。但我没有放掉寻找梅雨潭的想法,匆匆的脚步在雨中切切前行,乘车,步行,再乘车,再步行。  我终于站在梅雨潭边了。 
期刊
敬笃,本名李安伟,河南永城人,1989年生,哲学硕士。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山东文学》等报刊及多种年度选本。出版诗集《凋谢的孤独》。  纳博科夫  一  一汪被时间遗弃的湖水,会在某个有风的日子泛起涟漪,至于那一抹波纹,可能会把所有的美好或者不快都消弭。  历史的错乱,总会把天才卷入一场漩涡,留下许多讲不完的故事,于是文字的无能为力也势必会凸显。  又是圣彼得堡,这座承载俄罗斯近千
期刊
我是老生儿,故家中添了许多长辈。那矮矮小小的饮水机一九八二年由父亲购回,足可被称作叔叔;家里的高压锅与其同年;母亲在卫校学习时带回一套由镊子、冲剪刀等组成的手术器械缝合套装,比它俩略年轻。有时夜晚睡觉,摸摸枕头,会忽然想到,这脖颈下的荞麦也比我大上两岁。  我小时用起这些“长辈”极不尊敬和仔细,待慢慢长大,懂了“礼”,便有了些敬意。  我们住的这老屋是一九七二年始建,次年建成的两层青砖瓦房,那时用
期刊
冬天,这里蛮荒而寒冷  这些诗歌,写给耕地和大山  我的身体和心,只有被关进则俄拉达——  一条,山沟组成的家乡  才拥有安全感和自由,这只有风知道  贡尔巴干的山 水 森林 炊烟与土地  都在用母语刻画着族人的模样  我那些一贫如洗的亲戚,愚昧如泥土  踏实得,从未走出大山  在贡尔巴干,晒太阳 喝酒  在冬天,劈柴,用毛竹篾编织的大箩筐  收集,森林里枯落了的松叶  好多年了  生活,让我的母
期刊
一  除了要紧的事情,我们很少主动联系彼此。当然,我们之间并无过节,感情要好得可以在私底下以哥们儿相称。以至于,我不得不一直思考这样的“疏远”感,猜想它会不会是普天之下所有父子都要跋涉的情感历程?  我不得而知,却又似有所悟。  二  清明的前一天晚上,我从图书馆回宿舍已经十点半了。由于想安心复习考研,每次去图书馆就都不带手机。等我坐在椅子上打开微信时,才发现父亲发来的几条消息,要我给拟一份修房子
期刊
桃花开,  杏花落,  不冷不热好三月……  在留山的怀抱里,离主峰不到半里的山嘴边,坐落着一个村子,名字叫柳疃。溪水几乎沿着整个村庄流了一圈,然后忽然陡坡地西去,在地势慢慢缓了下来的地方汇成一潭,潭的四面,正开着一大片的桃花。三月里的阳光还有些嫩,似照不到潭底,水还显得有些深蓝,早有白白的大鹅和灰褐色的鸭子,照老习惯,从容地游着,也有蛮横无理的公鹅,撵得母鹅们“嘎嘎嘎”地在水面上,展开翅膀飞跑一
期刊
傍晚时分是劳动路最繁华的时候,卖面条、凉皮、砂锅、麻辣串、烤鱿鱼的小摊点到处都是。昏黄的灯光下,老板热情地招呼着刚从外面回来的人们。  在十多年前,劳动路周边还是片片的农田,低矮的楼房随处可见,可是现在已经让鳞次栉比的高楼重重围住了。我匆匆而过,回到劳动路自己的小房子。  从阳台上俯瞰这座城市,某个瞬间,它变得恍若梦境。夜幕降临的时候,近处的高楼与远处的民房形成鲜明对比。高楼里的灯光先后亮了起来,
期刊
《可以吃的女人》是玛格麗特·阿特伍德24岁时创作的处女作,西蒙·詹金斯曾称,她所擅长的笔法“在处女作即成型,而且在未来30年都延续下去,因为它一开始就达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顶峰”。其实笔法的成熟倒是其次,重点是这部小说的内涵在经过半个世纪后愈发复杂与多元。尽管冠着诡异的名字“The Edible Woman”,但实际上情节朴素发展合理,并无阿特伍德近作的魔幻背景设置或时空交错感。这部看似颇具Chic
期刊
其实在写《乡村医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把散文写作的精力放在了医疗题材的创作上。写作十年,我写过很多题材的散文,有校园生活的,有乡土人情的,有择业恋爱的,当然还有医疗话题的。我总以一个参与者或者旁观者的角度介入到其中,以在场的角度进行非虚构描述。自从我成为一名儿科医生以后我写作的视线开始更多的关注医生这个群体。去年的几个短章分别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上。《乡村医
期刊
《乡村医生》秉承了赵佳昌一贯的非虚构写法,在日常生活化和了如指掌的熟知中选材,用散淡之笔,描摹了兩个乡村医生,以再现性和逼真性为特点,努力营构一个具有高度逼真感的艺术世界,将真切的感受,真诚的情感贯穿于其中,以散文的形式追寻中国某一特定人群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内的生存现状,字里行间中有“我”;有能触摸到日常生活的体温;有发自内心的、能感染别人的力量。  老田是专职乡村医生,“刚人到中年,穿着白亮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