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专业术语方面,我们既要准确规范、又要使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有用的方法,在工作中做一个细心人,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术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与其技术发展的速度一起在更新。对于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新事物已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面对计算机专业术语,他们更是如同看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很多教师出于担心学生听不懂便把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口语化”,采取一些学生能明白的口语方言来代替专业术语,以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导致他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忽视了语言思维的训练。所以经常在课堂上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的操作能力很好,不但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上课没讲到的知识很多学生也能够自我探索,但是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就经常性的出现“这里按一下”“那里按两下”“点这里”“就出来这个”等等这些用语。可以说,这些现象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用语的不规范是不无关系的,与教师中存在的重操作、轻讲解、重结果、轻过程的认识不无关系。学生们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才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表达习惯,表达方式。
有一次我找学生谈心,当问起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心得体会时,没想到竟招来一席怨言。有同学说:“计算机可真难学,我听老师讲课如同在听天书。”还有的说:“×老师满嘴术语,我根本听不进去。”……可见,术语已成为造成信息技术课学习障碍的罪魁祸首了。但是,如同数理化离不开定理公式、史地政离不开事实观点一样,学习信息技术也要时刻围着术语转。而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这些术语对他们来说是一群全新的概念。所以,如何搞好术语教学法是讲授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我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将术语教学过程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初识术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一接触术语,老师应先为学生创造一个亲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信息技术术语的特点,归纳为两种教学方式:
(一)用中文表示的术语。这种术语的特点是名称和作用相近或一致。讲授时应首先让学生从名称出发,猜想这个术语的作用。如存储器,学生会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为存储信息的容器。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再用完整的语言概括出它真正的含义。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此术语的名称便亲切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二)英文缩写的术语。这种术语与中文术语相比略显抽象,最好的方法是先把它的英文全称解释出来。如CPU,乍看这三个字母,学生不易领会其含义,但要将它首先转化为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 Unit,再将这三个单词译成中文——中央处理单元(器),是不是简单多了呢?
二、记忆术语
计算机中的术语很多,而且随着IT业的迅猛发展,还会不断地增加。所以不能像背诵其他课程的术语一样去记忆它们,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我认为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记忆方法:
(一)分章记忆。信息技术课本将每部分内容合理地进行分章安排,因此各章中的术语要严格区分开来。如“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章中的术语都是对微机的原理的解释,而“因特网应用”一章的术语则是对网络应用的概括。每讲完一章后,老师须将这一章进行总结,将涉及到的术语一一列举出来,强调学生将其掌握。
(二)好多术语都是成对出现,如RAM和ROM、剪切、复制与粘贴等,对于这样的术语,要从它们之间的区别入手进行强化记忆。比如在记忆RAM和ROM时,RAM是随机存储器,因为“随机”所以可读可写,因此其容量关系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能力,故又称其为内存,但其中的内容断电即失。而ROM叫只读存储器,因为“只读”,所以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其内容固定不变,而其中的内容是厂家固化在计算机里的程序和数据,因此不受有无电的影响。通过这样对比记忆,使学生在记忆的同时,加深了对术语内涵的理解。
三、应用术语
一次学生在做模拟练习,一个题目是这样出的:CPU是指( )
A.存储器B.运算器C.控制器 D.运算器和控制器
很简单的一个题目,一个班中竞有四、五个同学不知如何作答。我顿时为之一惊,可见,一时记住了术语并不能认为万事大吉,要教会学生应用术语。而对学生来说,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做习题。教师可以自己随时编几个题目来让学生思考,例如对“剪切、复制与粘贴”三个术语的应用,可以用以下题目:
将桌面上的File.doc文件移动到软盘A中,将软盘插入到软驱后,该如何操作( )
A.首先将File.doc从桌面上进行剪切,然后打开A盘,在A盘窗口中执行粘贴操作
B.首先将“File.doc从桌面上进行复制,然后打开A盘,在A盘窗口执行粘贴操作
C.首先将File.doc从桌面上进行剪切,然后打开A盘,在A盘窗口中执行复制操作
D.将File.doc文件拖动到A盘
学生经过认真分析,会选出正确答案(A、D),这样不仅让学生解决了做此类操作题的方法,还使这三个术语的概念在他们的意识中得到了升华。
四、对教师的要求
要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老师也要以身作则,一是要注意平时谈起这些术语的严密性。比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显示器,不能说成“屏幕”;预览,不能说成“浏览”等。因为如果老师说错了,学生会产生模糊的认识,这不利于学习。二是要注意时时关注当今IT业的发展,也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以对新出现的术语达到最新的认识,以应对学生有关业界知识层出不穷的提问。
总之,信息技术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专业术语方面,我们既要准确规范、又要使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有用的方法,在工作中做一个细心人,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术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与其技术发展的速度一起在更新。对于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新事物已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面对计算机专业术语,他们更是如同看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很多教师出于担心学生听不懂便把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口语化”,采取一些学生能明白的口语方言来代替专业术语,以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导致他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忽视了语言思维的训练。所以经常在课堂上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的操作能力很好,不但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上课没讲到的知识很多学生也能够自我探索,但是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就经常性的出现“这里按一下”“那里按两下”“点这里”“就出来这个”等等这些用语。可以说,这些现象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用语的不规范是不无关系的,与教师中存在的重操作、轻讲解、重结果、轻过程的认识不无关系。学生们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才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表达习惯,表达方式。
有一次我找学生谈心,当问起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心得体会时,没想到竟招来一席怨言。有同学说:“计算机可真难学,我听老师讲课如同在听天书。”还有的说:“×老师满嘴术语,我根本听不进去。”……可见,术语已成为造成信息技术课学习障碍的罪魁祸首了。但是,如同数理化离不开定理公式、史地政离不开事实观点一样,学习信息技术也要时刻围着术语转。而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这些术语对他们来说是一群全新的概念。所以,如何搞好术语教学法是讲授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我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将术语教学过程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初识术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一接触术语,老师应先为学生创造一个亲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信息技术术语的特点,归纳为两种教学方式:
(一)用中文表示的术语。这种术语的特点是名称和作用相近或一致。讲授时应首先让学生从名称出发,猜想这个术语的作用。如存储器,学生会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为存储信息的容器。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再用完整的语言概括出它真正的含义。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此术语的名称便亲切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二)英文缩写的术语。这种术语与中文术语相比略显抽象,最好的方法是先把它的英文全称解释出来。如CPU,乍看这三个字母,学生不易领会其含义,但要将它首先转化为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 Unit,再将这三个单词译成中文——中央处理单元(器),是不是简单多了呢?
二、记忆术语
计算机中的术语很多,而且随着IT业的迅猛发展,还会不断地增加。所以不能像背诵其他课程的术语一样去记忆它们,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我认为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记忆方法:
(一)分章记忆。信息技术课本将每部分内容合理地进行分章安排,因此各章中的术语要严格区分开来。如“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章中的术语都是对微机的原理的解释,而“因特网应用”一章的术语则是对网络应用的概括。每讲完一章后,老师须将这一章进行总结,将涉及到的术语一一列举出来,强调学生将其掌握。
(二)好多术语都是成对出现,如RAM和ROM、剪切、复制与粘贴等,对于这样的术语,要从它们之间的区别入手进行强化记忆。比如在记忆RAM和ROM时,RAM是随机存储器,因为“随机”所以可读可写,因此其容量关系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能力,故又称其为内存,但其中的内容断电即失。而ROM叫只读存储器,因为“只读”,所以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其内容固定不变,而其中的内容是厂家固化在计算机里的程序和数据,因此不受有无电的影响。通过这样对比记忆,使学生在记忆的同时,加深了对术语内涵的理解。
三、应用术语
一次学生在做模拟练习,一个题目是这样出的:CPU是指( )
A.存储器B.运算器C.控制器 D.运算器和控制器
很简单的一个题目,一个班中竞有四、五个同学不知如何作答。我顿时为之一惊,可见,一时记住了术语并不能认为万事大吉,要教会学生应用术语。而对学生来说,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做习题。教师可以自己随时编几个题目来让学生思考,例如对“剪切、复制与粘贴”三个术语的应用,可以用以下题目:
将桌面上的File.doc文件移动到软盘A中,将软盘插入到软驱后,该如何操作( )
A.首先将File.doc从桌面上进行剪切,然后打开A盘,在A盘窗口中执行粘贴操作
B.首先将“File.doc从桌面上进行复制,然后打开A盘,在A盘窗口执行粘贴操作
C.首先将File.doc从桌面上进行剪切,然后打开A盘,在A盘窗口中执行复制操作
D.将File.doc文件拖动到A盘
学生经过认真分析,会选出正确答案(A、D),这样不仅让学生解决了做此类操作题的方法,还使这三个术语的概念在他们的意识中得到了升华。
四、对教师的要求
要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老师也要以身作则,一是要注意平时谈起这些术语的严密性。比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显示器,不能说成“屏幕”;预览,不能说成“浏览”等。因为如果老师说错了,学生会产生模糊的认识,这不利于学习。二是要注意时时关注当今IT业的发展,也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以对新出现的术语达到最新的认识,以应对学生有关业界知识层出不穷的提问。
总之,信息技术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专业术语方面,我们既要准确规范、又要使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有用的方法,在工作中做一个细心人,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