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由此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议:重视教师心理需要,增强教师发展内驱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学校认同感;利用教师发展中心,提高教师发展服务质量;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搭建多元化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化发展 现状 影响因素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24-03
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启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高职院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为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需要研究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促使教师在成长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阐释
国内学者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有多种理解。有的学者基于教师个体发展的视角,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通过教师个体的努力提升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重点体现教师个人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的学者基于教师群体的视角,把教师专业化发展解释为教师职业化发展,认为教师这个群体职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观点强调的是教师这个群体符合专业化标准。还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外部环境作用下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是学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培训促使教师本人能力提升的过程,其发展结果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
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的学习、实践获得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充满变化和具有诸多不确定性。
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1.问卷量表设计。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师管理人员的访谈及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编制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问卷量表的设计中,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第三部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调查。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主要通过被调查者对自身专业化发展状况满意度进行整体判断,对影响因素的调查则是通过列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指标,让被调查者评价这些指标的重要性来实现。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调查平台发放,共有97名教师填写问卷,问卷全部有效。
3.数据处理。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点计分法,将问卷数据进行转换后用SPSS21.0进行统计处理。在问卷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选项按满意度或重要性高低分别赋值5、4、3、2、1,并由此计算出每个指标选项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4.调查程序。在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选取少量教师进行小范围测试,根据被调查者的反映情况和调查结果,对表达不清晰的问题进行修改,最终生成正式调查量表。为保证量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采用匿名作答形式。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总体样本情况。在调查者中,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的比例约为1∶2;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76.29%,青年教师居多;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人数超过三分之一;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数最多,占64.95%;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仅占22.68%,讲师占51.55%。总体样本数据表明:女教师多于男教师,年龄以青年教师为主,教龄3年以下和10~15年的人数最多,学历方面硕士研究生人数占一半以上,但一半的教师只有中级职称。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2.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笔者是通过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情况满意度的评价来完成的。这一部分共有10个指标,主要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来设计,满意度越高,分数越高。满意度经过分数量化后,平均分超过3分的项目共5项,分别是专业知识水平、课堂教学能力、职称情况、人际交往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这表明大多数被测教师在这5个方面对自己是基本满意的。其中,得分最高的项目是对自身学生管理能力的评价,达到3.38分,说明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是比较自信的。10个项目中平均分最低的选项是对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只有2.43分,表明教师对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最不满意,这既表达了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需求,也反映了当前高职教师培养体制的不足。平均分第二低的项目是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评价(2.59分),说明教师对自身科研能力的不满和焦虑,这可能跟当前的职称评审条件及学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有关。在标准分统计方面,平均分最低的2项其标准差也最小,说明教师对这2个项目的满意度评价最一致。标准差最高的2项是对自身职称情况的评价和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情况的评价,其分值都超过了1分,表明教师对这2个项目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即有些教师对这2个项目自我评价非常满意,但有些教师则非常不满意。具体得分如表2所示。
3.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笔者通过对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比较和筛选,并请教相关的专家和教师管理人员,最终确定15个影响指标,包括3个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和12个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通过调查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所有15个影响因素的平均分都超过了4分,说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个体特征和学校环境的双重影响,且具有较大影响。其中在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发展平台、教师发展中心、校园文化。排名最后的2项分别是硬件条件和组织领导。在个体层面的3个指标中,个人发展动力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最大,平均分高达4.88分,而且是所有15个指标中最高的,说明个人的内驱力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影响巨大。
三、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教师心理需要,增强教师发展内驱力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学校环境的影响,但更受到其内在发展动力的影响。教师特性中的较高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使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需求,对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有强烈需要,同时渴望理解、信任、尊重、认可和肯定。教师自我实现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需要被激发和唤醒,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内在发展动力的重要性,才能实现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本质转变。因此,高校需要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促使教师以追求自身专业化发展为乐趣,自觉、主动地制订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应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注重自我提高,对知识和事业产生持续不断的新追求,不断主动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学校认同感
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校园文化和教师工作氛围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教师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发展环境。因此,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教师工作氛围,建立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密切联系的文化理念,为教师成长提供有力支撑;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尊重教师及其合理诉求,鼓励教师发挥特长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激发教师创造力;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提升教师认同感的学校文化氛围,主动宣传介绍学校制度和决策,建立良好顺畅的沟通渠道,加强学校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增强教师的被关注感、被重视感以及教师对学校的认可感、归属感,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让教师自觉、自愿地为学校的共同目标和发展愿景而努力。
(三)利用教师发展中心,提高教师发展服务质量
教师发展中心是学校专门设立的特定机构,负责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机构应配足专职管理人员,对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和咨询。在教学方面,教师发展中心可通过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学工作坊、教学论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教师介绍和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在科研方面,教师发展中心可通过举办科研项目申报讲座、论文写作方法培训会和立项交流会等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发展中心应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指导。不同教龄的教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教师发展中心要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建议,并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疏导其心理压力,避免其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
教师管理制度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调动高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学校应加强教师管理制度设计,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教师管理制度,尤其是进修培训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岗位聘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等与教师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例如,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完善在职培训系统,注重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速教师成长;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身份、唯奖项”的倾向,注重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建立合理的、有激励作用的、教师普遍认同的薪酬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坚持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层次考核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考核,通过考核促进教师发展。
(五)搭建多元化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是搭建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平台,开展公开示范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各类校本比赛,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推动教师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搭建教学团队合作平台,从强调学习型教學团队入手,通过建立教学团队的共同愿景,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共同进步;三是以合作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跨专业合作研究,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合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四是构建校内外企业实践基地,发挥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实践优势,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标准,学习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五是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的引领下,共同开发和完成各种教学项目和技能项目,加速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总之,为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应在研究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促使教师在成长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为更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学校也必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搭建教师成长的最优平台。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在第四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深圳大学学报,2007(1).
[2]罗丹.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析[J].江苏高教,2014(5).
[3]贺星岳,曹大辉,程有娥,等.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9).
[4]陈熔,朱明苑.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1).
[5]陈亚军,刘予东.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职能与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8).
[6]张慧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与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
[7]堵有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系统机制打造[J].教育与职业,2017(21).
[8]宋文红.教师发展的新路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估范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
注: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1123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GXGZJG2015B212)
【作者简介】杨 芳(1978— ),女,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管理。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化发展 现状 影响因素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24-03
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启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高职院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为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需要研究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促使教师在成长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阐释
国内学者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有多种理解。有的学者基于教师个体发展的视角,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通过教师个体的努力提升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重点体现教师个人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的学者基于教师群体的视角,把教师专业化发展解释为教师职业化发展,认为教师这个群体职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观点强调的是教师这个群体符合专业化标准。还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外部环境作用下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是学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培训促使教师本人能力提升的过程,其发展结果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
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的学习、实践获得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充满变化和具有诸多不确定性。
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1.问卷量表设计。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师管理人员的访谈及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编制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问卷量表的设计中,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第三部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调查。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主要通过被调查者对自身专业化发展状况满意度进行整体判断,对影响因素的调查则是通过列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指标,让被调查者评价这些指标的重要性来实现。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调查平台发放,共有97名教师填写问卷,问卷全部有效。
3.数据处理。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点计分法,将问卷数据进行转换后用SPSS21.0进行统计处理。在问卷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选项按满意度或重要性高低分别赋值5、4、3、2、1,并由此计算出每个指标选项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4.调查程序。在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选取少量教师进行小范围测试,根据被调查者的反映情况和调查结果,对表达不清晰的问题进行修改,最终生成正式调查量表。为保证量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采用匿名作答形式。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总体样本情况。在调查者中,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的比例约为1∶2;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76.29%,青年教师居多;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人数超过三分之一;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数最多,占64.95%;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仅占22.68%,讲师占51.55%。总体样本数据表明:女教师多于男教师,年龄以青年教师为主,教龄3年以下和10~15年的人数最多,学历方面硕士研究生人数占一半以上,但一半的教师只有中级职称。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2.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笔者是通过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情况满意度的评价来完成的。这一部分共有10个指标,主要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来设计,满意度越高,分数越高。满意度经过分数量化后,平均分超过3分的项目共5项,分别是专业知识水平、课堂教学能力、职称情况、人际交往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这表明大多数被测教师在这5个方面对自己是基本满意的。其中,得分最高的项目是对自身学生管理能力的评价,达到3.38分,说明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是比较自信的。10个项目中平均分最低的选项是对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只有2.43分,表明教师对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最不满意,这既表达了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需求,也反映了当前高职教师培养体制的不足。平均分第二低的项目是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评价(2.59分),说明教师对自身科研能力的不满和焦虑,这可能跟当前的职称评审条件及学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有关。在标准分统计方面,平均分最低的2项其标准差也最小,说明教师对这2个项目的满意度评价最一致。标准差最高的2项是对自身职称情况的评价和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情况的评价,其分值都超过了1分,表明教师对这2个项目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即有些教师对这2个项目自我评价非常满意,但有些教师则非常不满意。具体得分如表2所示。
3.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笔者通过对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比较和筛选,并请教相关的专家和教师管理人员,最终确定15个影响指标,包括3个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和12个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通过调查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所有15个影响因素的平均分都超过了4分,说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个体特征和学校环境的双重影响,且具有较大影响。其中在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发展平台、教师发展中心、校园文化。排名最后的2项分别是硬件条件和组织领导。在个体层面的3个指标中,个人发展动力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最大,平均分高达4.88分,而且是所有15个指标中最高的,说明个人的内驱力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影响巨大。
三、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教师心理需要,增强教师发展内驱力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学校环境的影响,但更受到其内在发展动力的影响。教师特性中的较高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使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需求,对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有强烈需要,同时渴望理解、信任、尊重、认可和肯定。教师自我实现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需要被激发和唤醒,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内在发展动力的重要性,才能实现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本质转变。因此,高校需要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促使教师以追求自身专业化发展为乐趣,自觉、主动地制订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应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注重自我提高,对知识和事业产生持续不断的新追求,不断主动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学校认同感
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校园文化和教师工作氛围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教师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发展环境。因此,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教师工作氛围,建立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密切联系的文化理念,为教师成长提供有力支撑;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尊重教师及其合理诉求,鼓励教师发挥特长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激发教师创造力;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提升教师认同感的学校文化氛围,主动宣传介绍学校制度和决策,建立良好顺畅的沟通渠道,加强学校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增强教师的被关注感、被重视感以及教师对学校的认可感、归属感,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让教师自觉、自愿地为学校的共同目标和发展愿景而努力。
(三)利用教师发展中心,提高教师发展服务质量
教师发展中心是学校专门设立的特定机构,负责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机构应配足专职管理人员,对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和咨询。在教学方面,教师发展中心可通过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学工作坊、教学论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教师介绍和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在科研方面,教师发展中心可通过举办科研项目申报讲座、论文写作方法培训会和立项交流会等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发展中心应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指导。不同教龄的教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教师发展中心要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建议,并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疏导其心理压力,避免其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
教师管理制度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调动高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学校应加强教师管理制度设计,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教师管理制度,尤其是进修培训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岗位聘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等与教师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例如,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完善在职培训系统,注重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速教师成长;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身份、唯奖项”的倾向,注重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建立合理的、有激励作用的、教师普遍认同的薪酬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坚持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层次考核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考核,通过考核促进教师发展。
(五)搭建多元化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是搭建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平台,开展公开示范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各类校本比赛,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推动教师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搭建教学团队合作平台,从强调学习型教學团队入手,通过建立教学团队的共同愿景,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共同进步;三是以合作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跨专业合作研究,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合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四是构建校内外企业实践基地,发挥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实践优势,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标准,学习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五是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的引领下,共同开发和完成各种教学项目和技能项目,加速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总之,为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应在研究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促使教师在成长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为更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学校也必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搭建教师成长的最优平台。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在第四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深圳大学学报,2007(1).
[2]罗丹.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析[J].江苏高教,2014(5).
[3]贺星岳,曹大辉,程有娥,等.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9).
[4]陈熔,朱明苑.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1).
[5]陈亚军,刘予东.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职能与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8).
[6]张慧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与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
[7]堵有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系统机制打造[J].教育与职业,2017(21).
[8]宋文红.教师发展的新路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估范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
注: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1123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GXGZJG2015B212)
【作者简介】杨 芳(1978— ),女,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管理。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