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情浅浅说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smb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在客厅的地板上铺上席子,在上面缝棉被,父亲则拿一张报纸坐在沙发上看。阳光照进窗子,暖暖的,父亲被晒得有些困意,但他依旧不肯去睡会儿,就这样陪着母亲。两个人连电视也不开,好像担心这样的静谧时光被打扰到。
  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报纸,时不时地帮母亲纫针,或者帮她抻一下被角。母亲做针线活的时候,父亲喜欢全程陪伴。两个人聊些陈年往事,父亲说:“咱们第一次去北京,看到了天安门,那年你才28岁吧……”母亲低头飞针走线,嘴角的笑意却荡漾出来,她轻声回应:“可不是,那时候正年轻呢。你还记得我在天安门前拍的那张照片吗?黑白的,看着特别精神。日子过得真快啊,这才几天啊,转眼就成了老太婆了……”
  这样的谈话还在继续。父亲和母亲时而沉浸在往日时光,时而又谈起未来的设想,温馨的感觉在屋子里流淌着。我坐在窗前一边写字,一边看着这样温情的一幕。他们好像完全忽略了我的存在,父亲知道我有个“特异功能”——无论环境多嘈杂,都能做到专注自己的事。可那一刻,我完全被父亲和母亲的家常谈话所吸引。他们絮絮的话语里、淡淡的语气中,是漫长岁月酝酿出来的深情。
  我看得出来,父亲和母亲之间有深厚的感情。他们这代人,从来不会表达爱,甚至一生都没有向对方说过爱字。可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模样。这种爱,淡然、自然,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不喧腾,不热烈,却能够细水长流。彼此在平淡的岁月里,陪伴对方到白头。漫长的岁月,不仅没有磨灭心底的爱恋,反而越来越觉得对方是此生最好的选择。这种深情藏在言语之间、细节之中,他们没有表达过。
  我想起前几天,母亲感冒了,我要给她做碗面条。父亲却推开我,一定要亲自下厨给她做。父亲说,他们年轻时就是这样,母亲吃一碗父亲做的面條,百病包好。我被父亲逗笑了:“爸,难道你的面条是灵丹妙药?”其实,我明白,父亲的爱才是灵丹妙药。父亲把面条端给母亲,说:“你这老太婆就是不听话,早就让你多穿点,就是不听,感冒了吧?”母亲笑着说:“跟穿多穿少没关系,谁还不得个头疼感冒啥的?”母亲吃了一口父亲做的面条,说:“你老了,手擀面做不成了,不过这挂面也是一样的味道。”父亲嘿嘿一笑,说:“那是,我的手艺在这呢!”母亲的这碗面条,在我看来真的是爱的味道。可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提一个爱字。
  这就是“老式爱情”的模样吗?真让人羡慕啊。现在的年轻人,把爱挂在嘴边,动不动就海誓山盟,却经不住一点点考验。一点小风浪,就可能让曾经的海誓山盟随风飘散。
  我明白了,有些话,不是说得越多越好。深深的情,浅浅说。细水长流的幸福,才是爱最真的样子。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西米绘图)
其他文献
我的父母性格内敛,两人退休后更是深居简出。日常活动简单、规律,规律到我无法坐视不理——难道他们就在如此重复的无聊中浪费余生吗?我尝试了很多办法,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二老主动接触社会,对事物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开心、更长寿。  婆婆比母亲小4岁,但正如歌里唱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同样是退休生活,婆婆的档期比我的还满——她不仅是民间艺术团的团长、高级礼仪培训师,还在几部
期刊
1  亮亮刚上初一,妈妈就对爸爸说:“孩子上了中学,课业负担会越来越重,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偏偏这时候,爸爸接到一纸调令,要从南京公司调到上海公司,职务升了,薪水涨了,爸爸不可能不去。可是亮亮的陪伴需求又不能不满足,怎么办呢?  到了出发去上海公司上班的那天早上,爸爸对亮亮说:“儿子,爸爸上班去了,咱们晚上见。”  亮亮很吃驚:“爸爸,公司不是为你租了房子了吗?你可以
期刊
有一次酒后,与一位作家一起打车回家。汽车行驶在街道上,与司机相谈甚欢,聊着聊着,司机师傅起了好奇心,问,你俩是做什么的?我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回答,那位作家朋友抢答了:“我们就是普通职员,跟您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养家糊口。”  我觉得他回答得很好,如果他说“我是一名作家”,多少都显得有点不对劲。首先,“作家”这个称谓,最好是别人说,自称“作家”有点怪怪的。据我所知,不少有点自尊心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写作
期刊
他谨遵母亲遗愿,一边求学一边资助两位弟弟,如今成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保研本校;他组建支教团队回乡反哺,自建板房校舍,完成四期共100余天的支教活动,帮扶学生超1000人次;他利用电商直播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的滞销农产品“带货”,累计销售达十余万元……  2020年1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阿恩克其荣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以最美的姿态闯进大众视野。
期刊
考试曾是我的敌人。我惧怕考试,痛恨考试,因为它总是打搅我的好心情,让我感到千钧重负。那时我认为考试是一种折磨。这样的想法,伴随了我很长时间。那段时间里,我的学习一直得不到突破。  步入高年级后,我发现自己的想法改变了。我渐渐意识到,考试也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经历的大考、小考渐渐增多,考试成了我调整学习状态的一种方法。当我洋洋得意时,它给我泼下一盆冷水;当我感到迷茫时,它能帮我准确定位。我
期刊
小雪、大雪节气一到,我国北方就开始飘雪了。每年冬季的冰雪固然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可也给人们带来无穷乐趣,人们打雪仗、堆雪人、赏雪景、滑冰、踢冰球、冰窟垂钓等等。那么古代呢,人们遇到冰雪极寒天气,又是怎么个玩法呢?  雪中闹出的别样情趣  晋代文人雅士是比较任性的,他们放荡不羁、随性而来、尽兴而去的风格,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了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王羲之第五个
期刊
2020年11月17日,一份最新的婚恋观调查报告——《中国式相亲之父母篇》发布。该报告围绕“父母对子女婚恋的焦虑感”“父母对子女的对象有着怎样的考量”“父母是否应该为孩子介绍对象”等展开问卷调查。对于传统婚恋观念里处于敏感地带的“姐弟恋”,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父母能够接受子女“姐弟恋”。  “姐弟恋”自古有之,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思想开放的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女大男小”的婚姻明显增多—
期刊
在人们的印象中,蜡烛是一种过时的日用品,随着电灯的发明,它只能在博物馆陈列。但80后的烛艺设计师王笙安并不这么看,因为除了照明之外,蜡烛独有的仪式感、艺术感和那份浪漫,是灯具替代不了的。他通过巧妙的创意和色彩的艺术重新定义蜡烛,将艺术和设计融入蜡烛,也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辞去外企工作,只为开一家烛艺工作室  成为一位烛艺设计师,对王笙安来说充满了偶然。他出生于上海,原本在一家经营通讯设备的500
期刊
最美的,就是这种  旷世的独立  脚下并不一定要踩着什么  风雨与你无关,远山与你無关  更不在意  天空中云朵同样的白  安静如雪,如独立的雪  世界宁静了许多,又慈悲了许多  一河波涛在折叠你的影子  仿佛遍地在丛生妙趣横生的故事  大地上的动与静  时刻在与心境合璧
期刊
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从武汉抗疫一线回北京,仅三个多月,他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面世。在这本40多万字的书中,他写道:“我亲身经历了这场百年不遇之全球大疫,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中医药经受住了这场百年大考。”  经受住这次大考的,还有一批年轻的中医医生,江苏省中医院重症病房主治中医师陈明祺就是其中一位。在专业领域,他申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