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及分析:
  1.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获得直接经验,并转化为能力。本节课重情境,重探索,重交流,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最终教学目标,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因为本章讲述的是细胞的功能。各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介绍膜结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因此学好本节内容非常重要。而且,水分的跨膜运输含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等内容。而本节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如学生知道的“烧苗”,输液要0.9﹪的NaCL溶液,拌黄瓜会出水等等现象是学生所熟知的但不知如何解释。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重要知识基础。而本节课涉及到高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而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制作临时装片等技能是顺利完成实验的技能基础。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生物学知识,通过观察、亲身感受和探究实验,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掌握知识。
  4.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取问题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课前准备学案,布置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膜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学难点: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尝试提出问题。
  教学主要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讲述法、引导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导入新知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当我们生病时,要输液,那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呢?为什么是此浓度?还有当你吃过咸的食物时,例如你吃腌制的咸菜,不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出现什么感觉?为什么?当你喝浓度低的饮料时可以解渴,而当你要是喝浓度高的饮料时,你还能解渴么?这又是为什么呢?针对这些生活情境,学生们会七嘴八舌。在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的氛围中引入本节课题,也引入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回忆旧知,分析现象
  结合以上的讨论,加上学案的预习让学生总结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条件。而后让学生再通过观察事先准备好的3个渗透装置,依次是教材中的装置条件,玻璃纸换成纱布,烧杯中液体换成和漏斗中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观察后再用计算机模拟实验以更清晰地展现实验效果。学生通过观察后,就会解释和理解了水分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运输的。进而总结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对比理解红细胞与外界溶液即构成了一个渗透系统。
  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把课前准备的两盆生长长势相同的吊兰,在相同条件下,一盆浇清水,另一盆浇等量的高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烧苗”现象),最终出现了萎蔫现象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出学案中布置的自主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同样也有吸水和失水现象。通过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图片,在与动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类比,鼓励学生尝试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细胞壁对植物的吸水是否影响?植物细胞怎么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植物细胞能吸水涨破吗?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装置?植物细胞结构中哪部分相当于半透膜?……从中提出我们今天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装置?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然后假设成立,我们如何证明?学生会回答出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合作完成教材中的探究实验。然后改变条件,把0.3g/ml的蔗糖溶液换成0.5g/ml的蔗糖溶液,而对于出现的实验结果需教师合理引导并与学案中让学生自主完成的腌制萝卜条难以复原一同分析即发生的前提是细胞是活的。再次利用多媒体展示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准确清晰地把握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结果,获得深入的实验体验。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并总结出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4.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组织学生讨论P63资料分析和其后的思考讨论题。总结出:物质并不都与水一样顺是浓度梯度运输的;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膜。为了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给学生发放种子,烧杯,红墨水,解剖刀(有死的和活的)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并结合所学知识检验种子死活?给学生提示红墨水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进一步理解了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光性膜,通过此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再次深刻体会到生物学不难,它是你身边的科学,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关注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使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改要求。由于本节课涉及高中阶段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在组织实验时有些乱,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在涉及探究实验时要注意引导,分配好任務,保证课堂秩序有效。
其他文献
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在启蒙老师的影响下,我暗自许下了个梦——长大后,我也当一名老师!让更多的和我一样被高山路途束缚的孩子们的梦想长上翅膀,飞向远方。  圣人道:“师者,授业解惑者也!”但对于乡村里的留守儿童们来说“老师”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信仰”般的存在!一入“师门”,课堂便成了教师生命中重要的舞台,是教师生命旅途中靓丽的风景线和快乐的驿站,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幸福的课堂应点燃学生奋进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情况,能描述电离平衡。  (2)知道电离平衡是一种双向、动态的平衡状态。  (3)知道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初步建立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思维分析模式。  (3)利用对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电离平衡的分析
期刊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依托“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和“习惯养成十项修炼”,充分借助地域优势,立足环翠楼实践基地,构建以乡土乡情为着力点的《环翠生态》实践课程,设置“四季主题课程”,以“寻春—探夏—秋收—冬藏”为主线,分别寓意着“展示—进取—收获—积蓄”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实践体验中获得对自然、社会的初步体验,在贴近大地的深度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下面我就以《秋》主题实践活动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一、活
期刊
期刊
一、科学整合英语报刊资源,有效增强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首先要养成一个略读的好习惯,通过简单的阅读对英语文章中的重点信息进行筛选,摘录,然后在对其进行快速整理分析,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知;而学生在对英语文章进行快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更为丰富的文章信息与知识,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基于中心思想探究其他相关信息,这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文章理解有着重要的作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以认识和控制情绪为线索,帮助小学生寻找自己的烦恼,并引导他们用改变想法的方式排解这些烦恼,同时培养小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情绪,树立完美人格。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前期,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处在特别发展期,部分学生开始出现情绪波动较大,但又缺乏情绪控制能力的现象。有些学生出现了紧张、烦恼、自卑、厌倦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节控制,将严重影响学生精
期刊
一、指导思想  本课基于“一主自选”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中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体育运动中体验到从事、参与、创造运动的乐趣,使学生掌握一至二项乐于参与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本着这样的理念,本课注重学生自主练习和自选项目练习的教学。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是实心球和自选项目。实心球是扬州中考项目之一,本课学习目标是学生知道双
期刊
课标要求及分析: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是“描述”,所以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是了解水平,维度目标是知识性目标,学习内容是人体呼吸的组成。  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怎样使自己更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则有一定的要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属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课本61页,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与第三章“细胞膜的结构功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为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和后面两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该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个探究实验,第一次将科学探究独立提
期刊
为了培养适应全球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在少先队教育活动中要多给学生们一些挑战自我、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从中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帮助学生创建自信、自谦、自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在中队活动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自主参与、增强自信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要循循善诱,让它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面,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唤醒主体意识,增强自信心。  中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