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违和:特别土,才特别有设计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HH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女儿优优去幼儿园,常常是花现一早要做的事情。幼儿园就在塘边社区,离工作室很近,步行回工作室,他一天的工作才算是开始。工作间就在妻子思静的烘焙工作室里头,像很多厦门的独立工作室一样,家庭生活与工作场景叠在一起,才好两者兼顾。因我的邀请,我们从塘边一路往老城区去,街区不断转换,城市的面貌也在新旧间切换,花现眼里这一切无比熟悉,塘边、滨北、思北,细细碎碎地,城市比例的外扩与延伸,多少已内化成他心中各有味道、形态的社区。
  “我们走走路吧,直接到一个地方坐下来,会很无聊。”不着急的状态,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座城市。厦门早就是多元的地方,码头文化将西洋与闽南接驳在一起,像老宅子门沿上的灰塑,洋气同时又收敛。楼上的阿婆许是汕头迁来的,对门来自福州,各地腔调糅在一起的闽南话,是花现儿时的记忆。这样混合又多元,内敛又开放包容的惯性,从语言到建筑、到生活习惯,最后也呼应在花现身上这样的Local气质上。
  


  中山路一带代表的老区,保存着厦门过去的味道和风貌,市井和风俗的故事都穿插在其中。只有走进细窄的巷子角,才会看到游人想象之外的厦门,也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厦门。这里是花现作为设计者与狂热的民俗爱好者的启蒙之地。他从这些传统的市井美学中汲取营养:拐角寸土宽窄的石狮公庙不知是怎么被僻出来的,日常出家门左拐,就能“有拜拜有保庇”;旧时侯巴掌大的自行车房,被不同人家拿作不同功用,传统空间的使用比现在更加谨慎、饱满,也更加有戏剧性,耐人琢磨。小空间的智慧,开阖之间,不正是颇值得玩味的市井空间美学?
  再往深处走,你会发现,以功能来区分的街巷名、抬头可见的华侨洋楼里头的建筑元素、庭院设计,编织出了市井的符号系统和视觉体系,通过拆解和消化,通过“民间艺术之旅”,花现将这些种种融入现代设计当中,他的作品既时尚又本土,有自己鲜明的风格。
  我们走过这些路,周围的老厦门人还在生活,画面很生动,烟火气从小门户的排扇中窜出来,他生长在这里,并且一直待在这里。那种熟悉感,也许会让人忽略和习惯,不想再去重新打量这座城市。但花现却从未停止关注与思考,他参与进去,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他爱与神明打交道,发自内心地热爱并受用这些民间信仰。每年沙坡尾送王船,总有他的身影,他还经常参与抬轿子;龙珠殿的活动海报,是他亲手绘制的,并且极力地宣传;前些时候,他在漳州“兼职”给新落成的南市庵画“三十六将”的壁画;女儿小葵最近身体有恙,在工作室他为她向保生大帝求了个香灰袋。闽南大大小小的民间信仰在他看来是另一种民间哲学,就像闽南有一句老话, “也要神也要人”,一件事情能够成,一半靠神明作决断,其实也是靠自己。
  通过这些,他不断地和城市、社区、风土发生深刻的关系,也不断开启新的本土之旅。我问花现,现在的厦门是否是他理想中的城市,他回答仍然是,这里仍有足够的吸引力。用更深入、更本土的方式打开厦门,这座城市是理想的,并且有营养的。新旧之间,过去和未来的结合体,走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汲取,也不断地输出,就是他现在的生活。
  老菜市场
  菜市场很多时候是城市的缩影,也是最快了解城市形態的原点。八市是厦门最具代表的传统市场之一,在它附近还有六市、七市等几处老菜市场,时至今日,每天来这里逛的除了本地人,还有许多对在地传统生活十分有好奇心的年轻游客。花现爱逛老菜市场,对于他来说,八市更像是一个老朋友,记录着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象征着属于老厦门的市井文化。传统味道的小吃、海鲜、药草、闽南年货,看似拥杂,实则有秩序地排开……在贩卖这些物产之外,八市像一个地标,传统市场里的人情味和热闹,弥散在各个摊位与闽南语的交谈中。
  传统小食店
  传统小食店星罗棋布地散布在街区的各个地方。门脸不大,几十年的传承,从街坊邻居到各色游客,靠的是口口相传的地道味道。像赖厝埕扁食店、陈源香肉松店这样家庭作坊式的小食店,在今天成为了爱美食的旅人必去的地方。这些店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厦门味道,“你几十年前吃到的是什么样,如今也还是什么样。”
  


  老茶室
  厦门最有魅力的地方,是街头既有咖啡馆,也有供泡茶的地方。本地人爱呷茶,不是正经地坐在茶馆里,而是去巷子角找一露天小茶室,三五块钱一包的浓茶,佐些甜汹汹的茶配,消磨上一下午。花现极力推荐的五湖茶室,猫在大同路的巷弄口,据说已经开了六十年,没有招牌,也没有茶叶罐子,若不是常客,肯定得一顿仔细找。
  想探访这些传统味道,找一处老茶室,有模有样地泡茶、话仙,都是不错的选择。十足古早味的小板凳、浓香铁观音、热水瓶与纸包裹的茶配,皆是传统茶室的标配。热水烫下去,一壶“闽式浓缩”慢慢晕开,喝的是茶,体会的可是本地人的日常生活。
  社区小庙
  要不是有花现带路,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些不起眼的小宫庙。它们常常只有几平方米,形态各异,有的处于街边,有的窝在商店的背面,有的直接就是管理者的家。有时间,花现就会去逛这些社区小庙,像昭惠宫、龙珠殿、土地公庙,香火味、信仰、乡愁、小空间利用、民间美学,都聚合在一座几平方的庙宇之中。坐在庙里,和老人一起泡茶话仙,从屋檐、桌角、神龛中汲取些美学灵感,未尝不是一次耳目一新的Local之旅。
  


  沙坡尾
  沙坡尾是这座旅游城市的新宠,也一直是花现的心头挚爱。又传统又现代,说的就是沙坡尾。他会关注沙坡尾的原因,是厦门老市区的记忆场域在逐渐被侵蚀。作为早期渔船停泊的避风港,这里如今成为新兴时髦的文创街区,既有各色咖啡馆、日料店,又有传统铺子、宫庙,白天与夜晚,具备不同形态的热闹。花现与妻子思静的“野路甜点铺”,也即将开在这里。
其他文献
在闽南,提及百花村,少有人不知晓。毫不夸张地说,百花村人栽种的花木妆点着整个闽南地区。也许很难想象,区区3.5平方公里的小村庄,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实际上,这里的花农在外租种的花圃是本村面积的十多倍。闽南地区成千上万的花店都从这里进花,不少熟门熟路的人还会专程自驾前往百花村购买仙人球、盆景或多肉植物布置自家庭院或是店铺。  车在宽阔的324国道上行驶。这条公路,从龙海九湖镇百花村到漳浦县马口花博园
期刊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落地鼓浪屿,带来了精致的外国文物,“高大上”的宫廷文化以接地气的方式走向民间,融入鼓浪屿这个异域风情四溢的小岛,相得益彰。鼓浪屿确实有承载如此多情的文化资本与内涵,而后,如何让这个文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职能,更好地成为鼓浪屿的文化名片,人们正在努力着。  找到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其实并不难。实际上,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就矗立在海边,沿着海岸线延平路走,在燕尾山下即可瞧见。该打
期刊
鼓浪屿是一座一直被惦记的小岛,一举一动,容易引来关注和讨论。“申遗”后的小岛,依旧招来了一拨舆论热议,如今又一如往常地平静了下来。作为驻地在厦门的旅游杂志,我们很难忽略掉它,同时它又是一个不易操作的选题,好像说什么都不显得新鲜了。  上岛寻找思路,一路走走停停,我们看到小岛居民的庭院被照顾得很妥当,绿荫场上头发花白的元老球员在奔跑击掌庆祝好球,人来人往的隧道里小少年练习着笛子,越来越多外来居民在教
期刊
鼓浪屿成为景区之后,岛民的生活空间被挤压,这是社区发展為景区的必然结果。但对于老鼓浪屿人来说,他们继承着前人的从容,保持着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有时候为了躲避那些热闹,自辟一隅怡然自得,或与游客上岛的时间错开,散散步、跳跳舞,泡一壶茶与老友话家常。  自从鼓浪屿成为一个景区,这座历史上著名的人文小岛,慢慢因为商业业态与游客的到来,发展为不完全意义上的生活社区,街道上从早到晚都是游人,住在鼓浪屿的人,
期刊
三年前,刚从北京来厦门,同事们都很羡慕我,选择了一个离家近又美丽的旅游城市工作,没事就能到海边踏浪,吃吃海鲜。  一开始的生活,确实很新鲜,小城交通便利,去哪儿都不远,晚上兴起了,还真就一家人驱车前往环岛路附近的海边。渐渐地,生活多在家附近转悠,不时和朋友、同事一起去一些小店里吃喝放松,厦门也早已不是游客标签里的单薄的厦门了,变得逐渐丰富起来,拥有很多细节。  这是一座贴近运动的城市。虽说是海岛,
期刊
鼓浪屿的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呢?或许你能在海天堂构的晓学堂内的黑板上得到答案:“一切,从引种开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华侨捐资开发的引种园内,种下了约1500个由华侨带回的优良植物品种,包含了粮、油、果、药、香、蔬、花等不同种类,将鼓浪屿营造出一片亚热带植物景观并延续至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纷纷在鼓浪屿投下种子,且在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的助力下,这座坐标为北纬24度的海岛成为了亚热带植物新的家园。当
期刊
我们的村卷公社,陆续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不同的趣味,不同的领域,自有相应的公社可去。一年数十上百场的公社互动,我们所期待的生活填满。  还记得很多年前,曾经看过一则有趣的小故事,记忆犹新。一个老和尚带一个从未见过女人的15岁的小和尚下山,小和尚指着一个姑娘问,这是什么,老和尚怕他动了凡心,就说:“这是老虎,会吃人的!” 后来,小和尚又看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事物,一路大开眼界,兴致勃勃。回山以后,老和
期刊
吃吃brunch,看看怪展览  在“好脾气”,有点小心情    近两年,一些活跃的厦门创意人士渐渐将工作室或者家宅安在了海沧。对他们而言,海沧有着便利的生活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又可避开人潮拥挤的游客,而相较于厦门岛内,海沧区较低的创业与生活成本,也让他们有更多的余力在这里尝试自己的想法。这些人群的加入,让海沧显现出创意上的活力。一些具有品质的创意空间开始出现在城市生活里,它们用独具个性的方式,表
期刊
王琦似乎是一个矛盾综合体,说着前卫的观点,做着新潮的事,却有老派的生活方式——他做媒体、做设计、策展,又安于小酒吧里洗杯子,逛古玩,打保龄球。他有时穿着亮黄色的衣服,在古玩市场里闲逛,他调侃这是件分裂的事情。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分裂的孕育条件,恰是厦门的优势所在——低风险代价。在厦门,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可以不用承担太高的成本,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甚至是创业。  在上海做了两年的《生活》杂志后,王琦回到
期刊
厦门本土的年轻人,比起其他城市,更多地愿意去创业,不必非要追逐所谓的成功人生的模本,能够比较自在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那些来厦门生活、工作的创意人士,也更容易在这里找到立足之所,从容地、务实地开展自己的工作,不需要承受北漂的那种孤注一掷的压力。圈内人说,这是一种鱼和熊掌兼得的生活,厦门这座小城,似乎能够让人离梦想更近一些。  既传统,又洋气,生活上很保守,创作上很先锋  厦门有些温和,带点保守,这多少
期刊